数据结构的第七章主要探讨了查找算法的多种实现方式和各自的特性,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本章内容丰富,从最基本的顺序查找,到高效的折半查找和分块查找,再到复杂的树形查找,包括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红黑树等,以及B树、B+树和散列表的介绍。 顺序查找是最简单的查找算法,它的原理是按照数据存储的顺序逐个访问数据,直到找到所需元素为止。尽管这种方法容易实现且不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但它的时间复杂度是O(n),仅适合数据量较小的场合。 折半查找(又称为二分查找)是针对有序数组的高效查找方法,它通过比较数组中间的元素与目标值来决定下一步搜索的区间。由于每次查找都将搜索区间缩小一半,因此折半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2n)。不过,折半查找依赖于数据的有序性,并且要求数据结构支持随机访问。 分块查找则是将数据分为若干块,块内数据不要求有序,但块与块之间必须有序。查找过程首先确定目标值所在的块,然后再在块内进行顺序查找。分块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介于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之间,为O(√n)。 树形查找是一种利用树结构进行快速查找的方法。二叉排序树(BST)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其中每个节点的左子树只包含小于当前节点的值,右子树只包含大于当前节点的值。这种结构使查找效率较高,但其性能取决于树的形状,最坏情况下会退化为链表。 平衡二叉树(如AVL树)通过旋转操作保持树的平衡,使得树的高度接近log2n,从而保证查找、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均不超过O(log2n)。红黑树则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搜索树,它通过维持若干性质确保最长的路径不会超过最短路径的两倍,同样能保证O(log2n)的时间复杂度。 B树是一种多路平衡搜索树,适合存储在磁盘等辅助存储器上,它能够减少磁盘I/O操作次数。B+树是B树的一种变体,所有数据都存储在叶子节点上,非叶子节点仅作为索引,这使得B+树特别适合范围查找。 散列表(哈希表)是通过哈希函数将关键字映射到表中的位置进行存储。理想情况下,散列表的查找时间复杂度为O(1),但实际使用中由于哈希冲突的存在,查找效率可能会下降。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开放定址法、链表法等。 数据结构中的查找算法多种多样,各自有其独特的应用背景和效率表现。选择合适的查找算法对于提升程序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可以掌握不同查找算法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从而在实际问题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5-08-05 18:21:08 3.64MB 数据结构
1
自制固件刷机,仅限iphone4使用,且该SHSH需要自行仅限修改其中的ECID值,这个是每个手机自有的内容,必须进行更换才可以进行刷机;刷机有风险,操作请谨慎。
2025-08-05 18:18:10 12KB 刷机SHSH
1
IPHONE4 3,2 6.1.2 SHSH
2025-08-05 18:11:54 12KB SHSH
1
{ "id":110000, "name":"北京", "parent_id":100000, "shortname":"北京", "level":1, "telecode":null, "postcode":null, "mergername":"中国,北京", "lng":116.0000000000, "lat":40.0000000000, "pincode":"Beijing", "memo":null }
2025-08-05 18:10:37 1.46MB 代码
1
IEC 61672-1中文翻译
2025-08-05 18:05:33 1.08MB 标准文件
1
在IT领域,数据库连接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交互的关键环节。Delphi是一种流行的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它支持多种数据库连接方式,其中包括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是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接口,允许应用程序通过ODBC驱动程序连接到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如Microsoft SQL Server。 本程序"delphi 使用程序自动添加ODBC连接池"的目的是实现自动化地在Delphi应用中配置和管理ODBC连接池。连接池技术是提高系统性能的一种手段,它允许多个并发用户共享一组已打开的数据库连接,避免了每次连接和断开时的开销,减少了系统资源的消耗。 我们需要理解ODBC数据源的概念。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ODBC数据源是一个包含数据库驱动程序信息的配置,包括服务器地址、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和密码等。在Delphi中,通过ODBC管理员工具或程序代码可以创建和管理这些数据源。 在Delphi中,我们可以使用`TDBXConnection`组件或`TADOConnection`组件来实现ODBC连接。对于自动添加ODBC连接池,通常需要以下步骤: 1. 引入库:确保项目中包含了适当的数据库访问库,如BDE(Borland Database Engine)或者ADO(ActiveX Data Objects)。 2. 编写代码:使用API函数或者Delphi的ODBC API,如`SQLConfigDataSource`来动态创建数据源。这通常涉及传递数据源名、驱动名、服务器信息等参数。 3. 创建连接字符串:定义连接字符串,包含所有必要的数据库连接信息,如DSN(Data Source Name)、UID(User ID)、PWD(Password)等。 4. 初始化连接池:设置连接池大小,控制同时可用的连接数量。这可以通过设置数据库组件的属性来完成,例如在ADO中,可以设置`MaxConnections`属性。 5. 打开和关闭连接:在程序运行期间,根据需要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用完后归还,而不是直接关闭,以供其他部分使用。 6. 错误处理:添加适当的错误处理机制,确保在连接失败或超出连接池限制时能妥善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Delphi程序可以在启动时自动配置ODBC连接池,为应用程序提供高效且稳定的数据库访问。压缩包中的"delphiODBC"可能包含了实现这一功能的源代码示例,你可以研究并学习其中的实现细节,以便在自己的项目中应用。 通过掌握Delphi中的ODBC连接池技术,开发者可以构建更高效、更灵活的数据驱动应用程序,特别是在处理大量并发用户或大数据量存储需求时,这种技术的优势更为明显。
2025-08-05 18:05:09 364KB delphi ODBC
1
本人菜鸟一个,近来使用ueditor 做富文本编辑器,写了一个简单的里面,里面包含了上传图片的功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开发工具用的是 visual studio 2019 ,框架是asp.net mvc 5
2025-08-05 17:56:58 40.62MB ueditor asp.net
1
《LabVIEW高级编程与虚拟仪器工程》完整例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5-08-05 17:44:19 17.17MB LabVIEW 虚拟仪器
1
《LabVIEW高级编程与虚拟仪器工程》完整例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5-08-05 17:44:01 17.17MB LabVIEW 虚拟仪器
1
《LabVIEW高级编程与虚拟仪器工程》完整例程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25-08-05 17:43:39 7.22MB LabVIEW 虚拟仪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