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滚动轴承的二自由度动力学建模,涵盖正常状态及内外圈、滚动体故障的动态响应仿真。首先建立了二自由度的动力学方程,定义了质量、阻尼和刚度矩阵,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故障(内圈、外圈、滚动体)设置了相应的故障激励力。通过ODE求解器(如ode45)求解微分方程,得到时域内的振动波形。接着进行了频谱分析,展示了不同状态下频谱图的特点,如内圈故障在转频的倍频处出现峰值,外圈故障在较低频段有特征峰,滚动体故障表现为宽频带特性。此外,还提供了故障特征提取的方法,如包络谱分析。 适用人群: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从事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理解和研究滚动轴承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行为的研究项目。主要目标是帮助用户掌握如何利用MATLAB进行轴承动力学建模,识别并分析各种故障模式,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可以直接用于实验验证,同时给出了许多实用的提示和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ODE求解器、合理设置故障幅值以及避免数值发散等问题。
2025-11-04 17:24:46 762KB
1
nRF24L01无线模块讲解,nRF24L01无线模块讲解课件,nRF24L01无线模块讲解PPT
2025-11-04 17:22:47 3.14MB
1
**正文** IEEE-14BUS数据PSASP格式是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ASP(Power System Analysis Toolbox)中用于模拟和分析14节点(或14母线)电力系统的标准案例。这个案例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研究中,因为它包含了各种复杂的电网特征,如负荷、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等,为电力系统动态和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在PSASP中,IEEE-14BUS案例的数据通常分为几个部分,包括系统参数、发电机模型、负荷模型、变压器和线路参数等。这些数据以特定的文本格式存储,便于PSASP读取和处理。下面将详细解释这些关键组成部分: 1. **系统参数**:这部分包含系统的总体信息,如节点数、发电机数、负荷数等。它定义了系统的规模和结构。在IEEE-14BUS案例中,有14个节点(母线),其中6个节点带有发电机,其余为负荷节点。 2. **发电机模型**:每个发电机都有其特定的参数,如额定功率、励磁电流、调压特性等。发电机模型定义了发电机如何响应系统中的变化,例如频率和电压的波动。 3. **负荷模型**:负荷通常被简化为恒定功率因数或可变功率因数模型。在IEEE-14BUS案例中,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需求会被指定,这影响系统平衡和电压稳定性。 4. **变压器和线路参数**:这部分数据描述了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和线路的电气特性,如阻抗、电导、电纳和容量。这些参数用于计算电压降、功率损耗和潮流分布。 5. **AVR(自动电压调节器)模型**:在"IEEE-14BUSavrs1"文件中,AVR模型描述了发电机的电压控制机制。AVR可以自动调整发电机励磁电流,以保持母线电压在设定点附近,对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至关重要。 6. **运行条件**:PSASP还需要知道系统初始运行状态,比如发电机功率设定、负荷水平等,以便进行模拟分析。 7. **计算任务**:用户可以指定不同的计算任务,如静态潮流分析、动态模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等。对于IEEE-14BUS案例,可能会涵盖所有这些任务,以全面理解系统行为。 通过分析和模拟这个案例,工程师和学者可以研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评估新设备或控制策略的影响,以及进行故障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类似的方法也适用于大型电力系统的分析,只是数据规模和复杂性会显著增加。 总结来说,IEEE-14BUS数据PSASP格式提供了一个标准的电力系统模型,用于测试和验证电力系统分析工具的性能,以及开展电力系统工程的研究。理解和掌握这种格式对于电力系统分析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通过PSASP对这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学习电力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25-11-04 17:15:20 1.08MB IEEE 14BUS算例 PSASP
1
在编程领域,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尤其在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时,它与.NET Framework结合,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在这个"C# access数据库删改增实例"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C#来实现对Access数据库的CRUD(创建、读取、更新和删除)操作,这对于任何想要学习数据库管理的初学者来说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 我们需要引入System.Data.OleDb命名空间,这是.NET Framework提供用于与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包括Access)交互的类库。在C#代码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入: ```csharp using System.Data.OleDb; ``` 接着,创建一个连接字符串是连接到Access数据库的关键。连接字符串会包含数据库的路径、数据库类型等信息。例如: ```csharp string connectionString = "Provider=Microsoft.ACE.OLEDB.12.0;Data Source=你的数据库文件路径.accdb;Persist Security Info=False;"; ``` 创建好连接字符串后,我们可以使用`OleDbConnection`类来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并使用`OleDbCommand`类执行SQL命令。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增、删、改、查的操作: 1. **增加(Create)**:通过`INSERT INTO`语句向数据库中添加新记录。创建一个`OleDbCommand`对象,设置其`CommandText`属性为插入语句,然后调用`ExecuteNonQuery`方法执行: ```csharp using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 { conn.Open(); string sql = "INSERT INTO 表名 (字段1, 字段2) VALUES ('值1', '值2')"; using (OleDbCommand cmd = new OleDbCommand(sql, conn)) { cmd.ExecuteNonQuery(); } } ``` 2. **读取(Read)**:使用`SELECT`语句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同样,创建一个`OleDbCommand`对象,设置`CommandText`属性为查询语句,然后通过`ExecuteReader`方法获取结果集,通常使用`OleDbDataReader`进行遍历: ```csharp using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 { conn.Open(); 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表名"; using (OleDbCommand cmd = new OleDbCommand(sql, conn)) { using (OleDbDataReader reader = cmd.ExecuteReader()) { while (reader.Read()) { // 读取并处理每一行数据 } } } } ``` 3. **更新(Update)**:使用`UPDATE`语句修改数据库中的现有记录。设置`CommandText`为更新语句,其中应包含条件子句以指定要更新的记录: ```csharp using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 { conn.Open(); string sql =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1='新值1' WHERE 条件"; using (OleDbCommand cmd = new OleDbCommand(sql, conn)) { cmd.ExecuteNonQuery(); } } ``` 4. **删除(Delete)**:使用`DELETE FROM`语句从数据库中删除记录。同样,需要指定删除的条件: ```csharp using (OleDbConnection conn = new OleDbConnection(connectionString)) { conn.Open(); string sql =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using (OleDbCommand cmd = new OleDbCommand(sql, conn)) { cmd.ExecuteNonQuery(); } } ``` 在进行以上操作时,确保正确关闭和处理数据库连接和命令对象,避免资源泄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事务来确保操作的原子性和一致性,尤其是在处理多条SQL命令时。 在"C# access数据库删改增实例"的Accesstry文件中,你可能找到了这些操作的示例代码或者更具体的实现细节,这对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C#与Access数据库的交互非常有帮助。通过实践这些示例,你可以加深对数据库操作的理解,并为未来更复杂的数据库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11-04 17:12:03 59KB access
1
《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是一本深入探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技术的专业教材,由饶运涛、邹继军和郑勇芸三位专家共同撰写。CAN总线是工业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通信协议,尤其在汽车电子、楼宇自动化、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将对CAN总线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实际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CAN总线基本原理: CAN总线是一种多主站的串行通信网络,采用两线制差分信号传输,能有效抵抗电磁干扰。其核心是CAN控制器和物理层,CAN控制器负责数据帧的生成和解析,物理层则处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CAN数据帧包含标识符(ID)、数据长度码(DLC)和数据字段等,通过仲裁机制确保了优先级较高的消息优先传输。 2. CAN总线特性: - 高可靠性:CAN总线采用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包括错误标志、错误帧、错误界定符等,能有效识别并处理通信错误。 - 高效通信:CAN总线的仲裁机制基于ID的优先级,无需时钟同步,能快速处理多个节点同时发送的数据。 - 灵活扩展:CAN网络可以连接多个节点,支持分布式控制系统,且易于扩展或缩减节点数量。 - 低功耗和低成本:CAN收发器设计简单,硬件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嵌入式系统应用。 3. CAN总线应用技术: - 汽车电子:在现代汽车中,CAN总线用于发动机管理、制动系统、安全气囊、车身控制模块等多个子系统的通信。 - 工业自动化:在生产线、机器人控制、传感器和执行器间通信等方面,CAN总线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 - 建筑自动化:楼宇管理系统中,CAN总线用于空调控制、照明控制、安防监控等设备的集成。 -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通过CAN总线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4. CAN总线标准: - ISO 11898:定义了CAN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分为ISO 11898-1(物理层)和ISO 11898-2(数据链路层)。 - ISO 11519:针对车载应用的CAN总线接口标准。 - CiA DS 301:CANopen是基于CAN的开放网络协议,定义了应用层和服务数据对象。 5. CAN总线与其他通信协议比较: CAN总线与RS-485、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等协议相比,具备更高的通信效率和可靠性,但RS-485在长距离通信和成本上可能更具优势,而LIN则适用于低端系统。 6. CAN FD(CAN Flexible Data-Rate): 为应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CAN总线发展出CAN FD,增加了数据段的长度,提高了传输速率,同时保持了CAN总线的兼容性和可靠性。 《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这本书详细介绍了CAN总线的基础理论、通信机制、应用实例和最新进展,是学习和掌握CAN总线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CAN总线的工作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升系统的设计和集成能力。
2025-11-04 17:10:37 13.34MB 现场总线CAN原理与应用技术
1
在iOS平台上实现NFC(近场通信)读卡功能,主要涉及到Core NFC框架,这是苹果提供的API,允许开发者创建能够读取NDEF(NFC数据交换格式)标签的应用。NDEF是一种标准化的数据结构,用于在NFC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如名片、URL、文本等。以下是对iOS NFC读卡功能的详细解释: 1. **Core NFC框架**:是iOS 11及以上版本引入的,用于读取和支持NFC标签。通过这个框架,开发者可以创建具备NFC功能的App,读取NDEF标签的信息。 2. **配置Info.plist**:在实现NFC功能之前,需要在应用的Info.plist文件中添加相应的使用描述键,例如`NSNFCReaderUsageDescription`,用于告诉用户为什么App需要访问NFC功能。这是iOS系统要求的权限声明。 3. **NFCTagReaderSession**:是Core NFC框架中的核心类,用于与NFC标签建立会话。开发者需要创建这个对象并开始会话,当设备靠近NFC标签时,会话会自动检测到标签并触发相应的回调。 4. **读取流程**: - 初始化`NFCTagReaderSession`,设置读取失败或成功的回调。 - 调用`begin()`方法开始会话,用户将设备靠近NFC标签时,会话会尝试识别标签类型。 - `NFCTagReaderSession`会回调`didDetectTags:`方法,提供一个包含NFC标签的数组。你需要处理这些标签,通常选择其中一个进行读取。 - 通过`NFCTag`对象,可以获取到标签的类型、ID以及可以读取的协议(如ISO/IEC 14443)。 - 使用`readData(with:for:completion:)`或`writeData(_:for:completion:)`方法读取或写入数据,具体取决于标签支持的协议。 5. **处理回调**: - 当读取成功,`completionHandler`会返回一个包含读取到的NDEF数据的`NFCTagReadingResult`对象,你可以解析NDEF消息并显示给用户。 - 如果遇到错误,`session:error:`回调会被调用,提供错误信息,需要适当地处理并结束会话。 6. **安全考虑**:在处理NFC标签数据时,必须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不要读取敏感信息,除非用户明确授权,并确保数据传输过程加密。 7. **用户体验**:在设计NFC功能时,要考虑到用户体验,比如提供清晰的交互指示,告知用户何时将设备靠近标签,以及读取状态的反馈。 8. **测试**:由于NFC功能需要硬件支持,所以在模拟器上无法测试。必须使用真机设备,并确保设备支持NFC。Apple的开发设备如iPhone 7及更新的型号都配备了NFC功能。 以上是关于iOS平台实现NFC读卡功能的核心知识点。通过理解并实践这些步骤,你可以创建出能够读取NFC标签信息的应用。在实际项目中,你还需要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可能包括错误处理、UI设计、数据解析等方面的考虑。
2025-11-04 17:06:11 69KB iOS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LCC-LCC无线充电系统的恒流/恒压闭环移相控制仿真模型。该系统基于LCC-LCC谐振补偿拓扑,利用Simulink进行建模和仿真。系统输入直流电压为350V,负载为可切换电阻(50-70Ω),最大功率达3.4kW,最高效率为93.6%。文中重点讨论了闭环PI控制策略,通过PI控制器调整逆变电路的移相占空比,确保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此外,还设定了恒压值350V和恒流值7A,使系统能在不同负载条件下保持稳定输出。文中提供了部分MATLAB代码片段,展示PI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仿真中的应用。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对无线充电技术感兴趣的工程专业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LCC-LCC无线充电系统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无线充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通过Simulink仿真模型,可以直观地了解无线充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和性能表现,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2025-11-04 17:02:03 755KB 电力电子 Simulink 无线充电 PI控制
1
本文使用Access2010和Visual Studio2010,实现C#对Access的操作,包括创建数据库,并对表格内容进行增删改查。
2025-11-04 17:01:46 16KB
1
C# ACCESS 数据库封装类全部封装完毕 大家 拿去用吧
2025-11-04 17:00:43 3KB ACCESS DBHELPER
1
项目介绍: 本项目利用 Three.js 和 Vue 构建了一个前端 3D 场景,通过 Three.js 实现逼真的 3D 渲染,用于展示智慧园区的监测设备,如:电力监测、水力监测等。 项目运行: cnpm install  安装所有依赖 npm run serve 启动项目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前端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升级。Vue和Three.js作为当下前端开发领域里非常受欢迎的两个库,它们在构建复杂的3D场景和用户体验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Vue是一个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它通过响应式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让开发者可以更快速地构建单页面应用。Three.js则是一个基于WebGL的库,它提供了一套简洁的API来创建和展示3D图形,使得开发者无需直接面对复杂的WebGL编程就能实现复杂的3D场景。 本文所介绍的项目“Vue +Three.js 智慧园区前端3D场景”,就是将Vue框架和Three.js库相结合,搭建出了一个能够逼真展示智慧园区监测设备运行情况的3D前端界面。智慧园区作为一种集成了众多先进技术的概念,涵盖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升园区的管理效率和居住、工作在园区内人们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该项目正是运用了这些技术的一个典型应用案例。 具体到实现上,Three.js为Vue应用提供了强大的3D图形渲染能力。开发者可以利用Three.js提供的功能,如场景(Scene)、相机(Camera)、渲染器(Renderer)等来创建一个3D环境,再通过加载模型、设置光照和材质等手法,构建出一个立体的智慧园区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可以展示园区内的各种监测设备,例如电力监测、水力监测等,它们可以被设计成具有动态交互效果的3D模型,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直观。 在项目运行方面,开发者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来部署和启动该项目。通过cnpm install命令安装项目所需的所有依赖包,这些依赖包括但不限于Vue框架本身、Three.js库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如路由、状态管理、UI组件库等。安装完成后,通过npm run serve命令启动项目,这样就可以在本地服务器上预览该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这种运行方式非常适合前端开发中的热更新特性,能够实时反映代码修改后的影响。 项目所用到的技术标签包括vue.js、javascript、前端、3d以及智慧园区。vue.js和javascript是构建整个项目的基础技术栈;前端指的是项目的应用场景,即构建的是一个面向用户界面的应用;3d是项目的核心特征,体现了项目在3D场景构建上的专业能力;智慧园区则指明了项目的行业应用场景,即面向智慧园区的3D展示。 这个项目在展示技术能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前端技术在智能城市、智慧园区等未来城市建设中的潜在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日益完善,类似的技术框架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Vue +Three.js 智慧园区前端3D场景项目不仅展示了如何利用现代前端技术构建一个3D场景,更重要的是,它为智慧园区管理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展示平台,通过这种3D展示形式,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和有效地理解园区内部的运作情况,为未来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路径。
2025-11-04 17:00:34 35.33MB vue.js javascript 智慧园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