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ndroid开发中,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式消息协议,常用于物联网(IoT)设备之间的通信。本`Android MQTT通信 Demo`着重于展示如何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集成和使用MQTT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1. **MQTT协议简介** MQTT是基于TCP/IP协议栈设计的,它优化了网络带宽和资源的使用,特别适合在低带宽、高延迟或不可靠的网络环境下工作。它的核心概念包括发布者(Publisher)、订阅者(Subscriber)和代理(Broker)。 2. **Android MQTT客户端库** 在Android上实现MQTT通信,通常会使用第三方库,如Paho MQTT Android Service。Paho是Eclipse项目下的一个开源库,提供了对MQTT的全面支持,包括连接管理、发布和订阅等。 3. **集成Paho MQTT库** 首先需要在项目的`build.gradle`文件中添加依赖项,例如: ```groovy dependencies { implementation 'org.eclipse.paho:org.eclipse.paho.android.service:1.2.5' } ``` 然后同步项目,Paho库就会被引入到项目中。 4. **创建MQTT连接** 创建一个`MqttAndroidClient`实例,并设置连接参数,包括服务器地址、端口号、客户端ID等。连接过程通常包含异步回调,用于处理连接成功、失败或丢失的情况。 5. **订阅与发布主题** - **订阅**:使用`MqttAndroidClient`的`subscribe()`方法订阅特定的主题,可以设置回调函数监听消息到达。 - **发布**:通过`publish()`方法向指定主题发送消息,可以设置消息的QoS(Quality of Service)级别,保证消息的可靠传递。 6. **保持连接与重连策略** MQTT允许设置Keep Alive心跳间隔,以检测连接是否中断。当连接断开时,通常需要实现重连机制,例如使用`MqttConnectOptions`的`setAutomaticReconnect(true)`。 7. **安全考虑** 对于生产环境,可能需要配置SSL/TLS以加密连接,保护数据安全。同时,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或者基于证书的身份验证。 8. **消息处理** 当订阅的主题收到消息时,通过`MqttCallback`接口的`messageArrived()`方法处理。这里可以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并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 9. **资源释放** 当不再需要MQTT连接时,确保调用`disconnect()`方法关闭连接,释放资源。 10. **调试与异常处理** 在开发过程中,使用Logcat进行日志输出有助于调试。对于可能出现的异常,如网络错误、连接超时等,需要捕获并妥善处理。 在`MQTTDemo`这个项目中,你可以找到上述所有步骤的具体实现,包括初始化MQTT客户端、建立连接、订阅主题、发布消息以及处理各种回调。这个Demo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个Demo,你将能够有效地在Android应用中实现MQTT通信。
2025-11-21 15:02:51 359KB android 网络 网络
1
雷达技术是现代电子战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与系统设计涉及众多复杂概念和算法。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计算与仿真工具,在雷达研究与教学中应用广泛。本压缩包主要围绕LFM(线性调频)信号的目标回波模拟及脉冲压缩处理展开,这是雷达系统的关键环节。 LFM信号是一种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的信号,具备宽频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在雷达系统中,发射的LFM脉冲能够携带大量信息,其频率变化率直接影响雷达的测距能力和距离分辨率。在MATLAB中,可以使用chirp函数生成LFM信号,该函数的参数包括起始频率、终止频率、持续时间和相位。 雷达工作时,发射的LFM脉冲在空间传播后,遇到目标会反射形成回波。在MATLAB中,可以通过模拟信号传播的路径损耗、多普勒效应等因素来实现目标回波的模拟。其中,filter函数可用于滤波处理,模拟信号在空间传播中的衰减;fft函数则用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信号的频谱特性。 脉冲压缩是雷达信号处理的重要步骤,目的是提高雷达的测距精度。LFM信号在接收端经过匹配滤波器处理后,可以实现脉冲压缩,将宽脉冲转换为窄脉冲,从而提升距离分辨率。在MATLAB中,可以通过filter函数实现匹配滤波,再利用ifft函数将频域信息转换回时域,得到脉冲压缩后的回波信号。 生成LFM信号:使用chirp函数生成具有特定参数的LFM脉冲。 目标回波模拟:通过滤波和信号衰减模型模拟信号传播过程。 脉冲压缩:设计匹配滤波器,对回波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然后进行逆傅里叶变换。 分析结果:借助图像或频谱分析工具(如plot或spectrogram)观察脉冲压缩效果和目标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LFM信号和脉冲压缩技术常与其他雷达技术(如多普勒处理、自适应波形设计等)结合,实现更复杂的功能。通过MATLAB仿真,可以深入理解这些原理,为实际雷达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本压缩包提供的MATLAB代码
2025-11-21 15:01:54 56KB 雷达信号处理 MATLAB仿真
1
MySQL的锁机制对于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据库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合理地使用锁策略,能够有效避免死锁现象,提高并发处理能力。接下来,将详细介绍MySQL中的不同类型的锁及其适用场景。 MySQL的锁机制主要有表级锁、行级锁以及页面锁三种。不同的存储引擎对锁的支持也不同。MyISAM和MEMORY存储引擎使用表级锁,BDB存储引擎支持页面锁,同时也可以使用表级锁,而InnoDB存储引擎则同时支持行级锁和表级锁,默认采用行级锁。 表级锁具有开销小,加锁速度快的特点,不会出现死锁,但是锁定粒度大,容易发生锁冲突,导致并发度降低。这种锁机制适合于读操作远远多于写操作的场景,例如Web应用。使用MyISAM存储引擎时,由于其只支持表级锁,因此处理查询效率较高,但在高并发的写操作时,可能会遇到性能瓶颈。 行级锁的开销较大,加锁速度慢,且容易发生死锁,但锁定了最小的数据粒度,因此并发度高,适合于大量并发的索引条件更新操作。例如,在线事务处理(OLTP)系统中,行级锁能更好地支持事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适用于需要频繁进行数据更新的场景。 页面锁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介于表级锁和行级锁之间。它在加锁时间和开销上优于行级锁,但又不如表级锁开销小。页面锁适用于锁定的数据量介于表级锁和行级锁之间的情况。 从锁的角度来看,表级锁适合以查询为主,只有少量按索引条件更新数据的应用。而行级锁更适合有大量按索引条件并发更新少量不同数据,同时又有并发查询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绝对的“最佳”锁选择,关键在于根据应用的具体特点进行权衡。 在MyISAM存储引擎中,表级锁是通过LOCK TABLES命令来管理的。使用时需要设置AUTOCOMMIT=0,直到事务提交后,InnoDB会释放表锁定。但要注意,在AUTOCOMMIT=1的状态下,InnoDB会在LOCK TABLES后立即释放表锁定,这样虽然可以避免死锁,但也可能使得原本可以在事务中完成的操作被分解到多个事务中,降低了并发性。 MyISAM存储引擎的写操作会阻塞对同一张表的其他读写操作。在锁等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查询表级锁争用情况的相关状态变量来分析。例如,使用show status like "table%"命令可以查看Table_locks_immediate和Table_locks_waited的值,这两个变量分别表示立即获取锁的次数和等待获取锁的次数。如果Table_locks_waited值较高,则表明存在严重的表级锁争用。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和掌握MySQL的锁机制对于数据库的优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开发者应当根据应用的具体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存储引擎和锁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性能表现。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锁机制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数据库的其他特性如事务处理、存储引擎类型等密切相关,共同决定了数据库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2025-11-21 14:58:43 434KB MySQL
1
J1939-11 13 15 17 -21 -31 -71 73 -81 J1939协议是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 (SAE协会简介)定义的一组标准。J1939标准用于卡车、公共汽车和移动液压等重型车辆。在许多方面,J1939标准类似于旧版J1708和J1587标准,但J1939标准协议建立在CAN(控制器区域网络,ISO11898)上。 J1939标准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一系列协议规范,专门用于重型车辆领域,如卡车和公共汽车,以及移动液压系统。这些协议规范在设计和实施上以CAN(控制器局域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1898)为基础,旨在提升这些车辆和系统的电子通信与网络数据交换的效率与可靠性。 J1939-11涉及到网络层,规定了网络管理、车辆诊断服务以及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它是整个J1939系列协议的核心,主要负责车辆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J1939-13则专注于车辆的电源管理,包括电源状态、电源需求等相关的数据交换标准,确保车辆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电源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响应各种操作需求。 J1939-15关注的是车辆特定参数的传输,这些参数包括发动机转速、油门位置等车辆性能指标。通过标准的数据格式,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车辆部件之间能够实现数据的无缝交换。 J1939-17涉及到车辆的诊断功能,它规范了车辆故障诊断信息的格式和传输机制,为车辆维护和故障检测提供了标准化流程。 J1939-21则涉及到了车辆网络上不同类型节点之间的通信,例如发动机控制器与车身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确保了车辆中不同子系统的协调一致。 J1939-31专注于车辆变速器控制的通信协议,包括变速器的换挡控制、保护措施等,对于优化车辆的性能和动力输出至关重要。 J1939-71定义了车辆之间或者车辆与外部设备如移动维修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此规范使车辆能够在执行特定任务时,如车队的调度和协同作业,与其他设备实现信息的交换。 J1939-81则包含了车辆网络的网络层协议,规定了网络的地址分配、网络初始化等过程,为车辆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扩展性提供保障。 综合来看,J1939标准集合是一整套为重型车辆和相关设备设计的电子通信和网络数据交换的协议,通过统一的标准来实现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车辆部件之间的兼容性,从而提高整个车辆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这系列标准在车辆的电源管理、诊断服务、变速器控制、网络管理和车辆间通信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对于提升车辆的整体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 J1939标准集合的文件名称列表表明,该压缩包包含了J1939协议11至81的所有相关规范文档,这些文档共同构成了J1939协议的完整技术框架,对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通过这些规范,他们可以确保所设计或维护的系统与全球重型车辆行业的电子控制单元兼容,符合行业内的通信和网络协议要求。此外,这也为车辆制造商提供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平台,有利于推动全球范围内重型车辆技术的统一和发展。
2025-11-21 14:40:42 12.97MB CAN
1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Python中实现ICEEMDAN算法,通过调用MATLAB的库来完成。首先需要安装对应版本的Python和MATLAB,并确保版本兼容。然后,通过anaconda prompt或cmd进入环境,安装matlab.engine。使用ICEEMDAN算法需要iceemdan.m和emd.m文件。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载入数据、选取数据列、降维处理,并通过matlab.engine调用ICEEMDAN方法进行分解。整个过程详细说明了从环境配置到算法调用的完整步骤。 在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数据处理和分析是核心任务之一。而在这其中,各种算法在数据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ICEEMDAN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分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金融分析和生物信息等多个领域。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如何在Python环境下通过调用MATLAB库来实现ICEEMDAN算法的过程。 为了顺利运行ICEEMDAN算法,首先需要确保开发环境具备兼容性。这意味着用户需要安装正确版本的Python以及MATLAB。安装完成后,需进入相应的开发环境,通过anaconda prompt或cmd进行操作。在环境配置阶段,用户还需要安装matlab.engine,这是因为ICEEMDAN算法的实现依赖于MATLAB的引擎接口。 安装好所有必要的组件之后,接下来的步骤是载入数据和选择数据列,这些通常涉及数据预处理的工作,为后续的算法处理打下基础。完成数据预处理后,进行降维处理是必要的,因为降维可以减少计算的复杂性,同时保留数据的主要特征。 文章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代码示例,说明了如何通过调用ICEEMDAN方法进行数据分解。在代码示例中,详细的注释和步骤指导,使得整个流程变得清晰易懂。通过这一代码示例,开发者可以了解如何从环境配置到算法调用的每个具体步骤,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地执行。 本项目的实现不仅仅是关于算法的复现,它还展示了如何整合不同编程语言的库,实现跨平台的功能调用。通过这种方法,开发者可以充分利用Python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MATLAB在算法实现上的成熟优势。 文章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环境搭建到具体代码实现的全过程,这为初学者和有经验的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通过这种实践,可以加深对ICEEMDAN算法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时提升使用Python和MATLAB进行复杂数据处理的技术水平。 项目代码的名称中包含了“ICEEMDAN算法实现”,这一名称直接指向了本项目的核心——将ICEEMDAN算法转化为可运行的代码。此名称简洁明了地传达了项目的目的和功能,体现了开发者的专注和专业。 整个文档不仅仅是代码的简单堆砌,它包含了从安装必要的软件包、环境配置,到载入数据、进行预处理、降维处理和调用算法等详细步骤。这种全面细致的指导,是项目能够成功运行的关键,也是对开发者友好的表现。 在实际的应用中,ICEEMDAN算法的实现能够帮助用户解决一系列与时间序列数据相关的复杂问题,例如在金融领域进行风险分析,在生物医学信号中识别异常模式等。通过本文档的指引,用户将能够快速上手,将ICEEMDAN算法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去。 此外,文档中还隐含了一个信息:使用现成的算法和软件包可以极大地节省开发时间。开发者无需从零开始编写所有代码,而是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扩展,从而更快地实现项目需求。 随着数据科学的快速发展,对于这类能够有效处理复杂数据的算法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将算法以源码包的形式提供给社区,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共享和技术的进步,也能够激励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到算法的优化和创新中来。
2025-11-21 14:39:59 848KB 软件开发 源码
1
RuntimeTransformGizmos是一个脚本API,它可以让你在游戏中转换对象,能够在游戏中直观和专业的转换对象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当你在运行时编辑器或游戏中,使用者可以移动、旋转和缩放对象。此插件支持二次开发,我在里面做了一些常用功能的扩展,demo场景中有所体现。
2025-11-21 14:39:44 29.33M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TM32实现智能门锁的设计与实现,支持3D人脸识别和远程开锁功能。硬件方面,采用STM32F4系列作为主控制器,集成摄像头模块、ToF传感器、ESP32无线通信模块、指纹识别模块、电子锁以及用户界面等组件。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3D人脸识别、远程开锁、指纹识别、用户界面管理和数据同步等功能模块。通过C++代码框架展示了各个外设的初始化和功能函数的实现,如GPIO、UART、PWM、摄像头、ToF传感器、指纹传感器、LCD显示屏和WiFi模块的初始化,以及人脸识别、指纹识别、门锁控制、声光报警、无线通信和电机控制等功能的具体实现。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特别是熟悉STM32和C++编程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智能门锁的设计与开发;②帮助开发者理解和实现3D人脸识别和远程开锁功能;③通过实际项目加深对STM32外设控制的理解和应用;④提升智能门锁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提供具体的代码实现,还详细解释了硬件连接、软件配置、测试与调试、部署与优化等环节,建议读者结合实际硬件设备进行实践,并根据具体需求调整系统参数和优化代码。
2025-11-21 14:34:59 39KB STM32 3D人脸识别 ESP32 远程开锁
1
本文详细介绍了Luckysheet的三种导入导出方案:Java后台基于模板导出、Java后台基于POI解析导出以及前端js导出。重点分析了前端exceljs导出的优势,如速度快、无需后台处理,并提供了Vue版本的实现示例。文章还探讨了Luckysheet相较于onlyoffice的优势,如轻量、易集成和快速渲染。此外,作者分享了导入导出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初始化模板、保存和下载按钮的功能实现,以及基于模板导出的注意事项。最后,文章提供了相关GitHub项目链接和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Luckysheet的导入导出功能。
2025-11-21 14:34:42 6KB 软件开发 源码
1
内容概要:使用vs2019编译的CEF包,CEF版本为5563,windows 64位,支持H264、 H265。下载此包后,可自行使用CMAKE进行二次开发的编译,亲测有效。 适合人群:经常使用C++进行嵌套浏览器开发的人群。 能学到什么:可以学习CEF,内部用相关demo,如CEFClient、CEFSimple。可以掌握如何 使用CEF创建嵌入式浏览器框架。 使用建议:对部分产品必须使用VS2019进行浏览器插件开发,此包是再适合不过。若再使 用过程中有相关疑问,可以联系作者进行交流探讨。
2025-11-21 14:34:26 286.38MB windows Chromuim
1
GusActivatorPRO A12+ Special Edition V2.1 Windows
2025-11-21 14:31:58 17.32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