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两台ubx接收机进行单天24h静态测试,rtcm格式,GPS+BDS双频数据,数据采样率1s; (2)01表示base端数据,02表示rover端数据; (3)进行RTK解算前,请使用rtkconv将rtcm格式转为rinex格式,近似时间请选择20220703零点,可以转换为obs和nav; (4)使用该数据进行RTK调试,优化代码前,即使用官方版本,模糊度固定率和定位精度较差;使用优化代码自测后,单频RTK模糊度固定率可以达到99.9%,定位精度在2cm左右;使用双频RTK模糊度固定率可以达到99.6%,定位精度在2cm左右;
2022-09-15 22:17:57 101.3MB gnss rtk ubx rtcm
1
MLAMBDA_and_LS-LAMBDAMatlab_2019 整周模糊度计算及运行手册 参考文献 The LAMBDA-Method: MatlabTM Implementation Relative Navigation in LEO by Carrier-Phase Differential GPS with Intersatellite Ranging Augmentation
2022-06-15 11:56:40 13.25MB LAMBDA GPS BDS 整周模糊度
1
GPS定位代码matlab GPS-BDS混合定位 使用全文和分数伪距测量值以及论文中所有真实数据进行GPS和BDS定位的Matlab代码:“使用GPS和BDS的整数和分数伪距测量值进行单点定位” 将所有.m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中。 解压缩data.zip以获取观察和导航消息文件。 使用Matlab运行coaknavBDGPS.m来查看定位结果和相应的图形。 本文中描述的算法是在mixposlsBDSGPS.m中实现的。 玩得开心! zsh,电子邮件:
2022-05-10 21:41:47 16.11MB 系统开源
1
文章针对高斯-牛顿迭代法和UofC(University of Calgary)模型,采用了联合高斯-牛顿迭代法和UofC模型的定位解算方法。对算法用GPS/BDS组合系统进行实测数据处理,分别与高斯-牛顿迭代法和采用UofC模型的定位解算方法做了比较。对比和分析了伪距联合单点定位算法在GPS、BDS、GPS/BDS组合系统三种模式下的单点定位精度。结果表明伪距联合单点定位算法在GPS/BDS组合系统中的单点定位精度有明显提高。
1
可以读取:1.经纬度、2当前时间、3地面速率及方向 先发代码,等到寒假在写文章对代码详解 主要解决UART消息接收 和 信息的筛选,以及字符串向整形的类型转换 这模块必须到户外测试,简易夏天学习
2022-04-12 15:08:29 23.29MB STM32 嵌入式 GPRS+BDS
1
BDS and GPS Advanced RAIM 算法:先进RAIM算法基于GPS和北斗 论文
2021-10-08 20:28:49 5.68MB ARAIM RAIM  GPS  BDS
1
该程序采用C/C++(一开始是C++,后来为了做嵌入式,改成了C)语言编写而成,支持RENIX3.04文件和OEM7二进制数据文件的SPP解算,可自由选择GPS、BDS系统,可自由选择单频、双频、双频无电离层组合SPP解算。该程序简单易懂,注释明确,适合卫星导航方向的新手学习和使用。
2021-07-23 21:02:59 309.39MB GNSS GPS/BDS 伪距单点定位 卫星导航算法
1
GPS定位代码matlab GPS_BDS_pseudorange MATLAB使用BDS和GPS的伪距观测值进行定位。 输入是O文件和N文件
2021-06-29 15:54:11 22KB 系统开源
1
可支持GPS/BDS/GLONASS/GALILEO的观测数据精度评定,支持零基线模式,超短基线模式,星间历元间差分模式。支持北斗二,北斗三,支持GALILEO。支持所有频点。1.2.8更新:支持分析多普勒。
1
SKG12UR 定位模组,集成单频算法,同时支持 BDS、GPS 双星系统,配合全国北斗增强网的高精度定位服务, 可以达到实时的分米级定位精度。 SKG12UR 是一款高性能的、特殊定制的多系统导航定位模块,模块包含高性能的能同时支持北斗、GPS 和Glonass 的卫星接收机芯片;模块具有行业领先的-167dBm 导航灵敏度和A-GNSS 服务,以实现最佳的性能, 同时支持使其在城市峡谷、茂密树木下都可以达到卓越的定位精度。 该模组以其卓越性能,可以为车载和便携式手持等定位终端产品的制造提供了高灵敏度、高精度、低成本的定位、导航等解决方案,能满足专业定位的严格要求与个人消费需要。 SKG12UR 模块外形尺寸紧凑,采用SMT 焊盘,支持波峰焊和回流焊接,与主流 GPS 模块硬件上 pin-to-pin 兼容,大大节省终端产品设计时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