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带载流子密度的双温模型及其在MATLAB中的实现。双温模型用于描述电子和晶格温度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带载流子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文中探讨了电子晶格温度与电子密度的关系,特别是在飞秒激光源照射下材料的行为。通过MATLAB进行飞秒激光源模拟,观察电子和晶格温度的变化,以及带载流子密度的动态变化。同时,采用有限元法求解涉及的偏微分方程,展示了具体的MATLAB编程实践步骤,包括定义材料参数、建立数学模型、选择数值解法和优化代码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物理建模和仿真工作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材料中电子与晶格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人员,以及希望通过MATLAB进行相关仿真的技术人员。目标是掌握双温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对材料特性和行为的理解。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背景,还给出了详细的编程实践指导,帮助读者从零开始构建和优化仿真模型。
2025-08-25 17:45:30 1.79MB
1
基于近弹道优化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高性能的单行载流子光电二极管(UTC-PD)的设计方案,用该方案制备的UTC-PD具有大的响应速度、响应度和饱和输出,且可减轻负载电压摆幅效应。设计的新光电二极管采用具有渐变掺杂的部分耗尽吸收层。在收集层底部插入p型掺杂薄电荷层,对器件内部电场进行了优化设计,让光生电子以过冲速度漂移,这样可减少电子的渡越时间,并使器件具备了高偏置电压操作能力,从而增大3 dB带宽,提升饱和性能。仿真分析表明,在8 V的高反向偏置电压条件下,有源区面积为16 μm 2的该器件可以获得超过86 GHz的3 dB带宽,响应度为0.17 A/W。
2023-03-29 13:03:49 8.55MB 光电子学 光电二极 单行载流 高速
1
第4组的元素的导电能力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碳在钻石的情况下是一个真正的绝缘体。硅和锗导电能力稍微高一点,但他们相对于金属比如锡和铅仍旧差很多。由于他们的介于中间的导电能力,所以硅和锗被称为半导体。 有导电能力就意味着有自有电子。为了能导电,半导体至少要有些价电子能逃逸出来。实验也确实证明在纯硅和锗中有很小但可测量的自由电子浓度。自由电子的存在表示有某种途径提供了打破共价键所需的能量。热力学统计原理认为这个能量来自于晶体结构中的随机热运动。尽管一个电子的平均热能相对来说很小(小于0.1电子伏特)这些能量也是随机分布的,但大量的电子就拥有了大量的能量。价电子脱离晶体结构的所需的能量称为ban
2023-02-10 14:52:14 76KB 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 其它
1
为解决常用经验计算公式参数复杂、产热项考虑不足等问题,采用优化的激光器热模型分析了激光器连续工作时有源区温度的变化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分析有源区注入载流子产热机制,建立了替代传统的热源计算公式的经验计算公式,考虑了载流子通过激光器内部渐变异质结时的势垒电阻以提高焦耳热计算精度。制作了电极尺寸为10 μm、台面尺寸为20 μm的半导体激光器件并对器件热特性进行了模拟。由于未考虑热载流子注入效应,利用传统经验公式得出的有源区热功率密度比提出的优化模型偏低,因而理论模拟的器件内部温升也偏低。对激光器出光特性进行测试,推导出不同注入电流下激光器内部有源区的温升。测量与理论分析对比表明,采用经验公式得出的结果比实际测试结果偏低,而优化的热模型解决了该问题,利用该方法得出的有源区温升与测试结果最大偏差仅为0.2 K,且温升随注入电流的变化趋势一致。
2022-11-07 15:50:43 3.03MB 光电子学 半导体激 Comsol 热模型
1
首次在理论上用量子阱激光器增益与载流子密度的对数关系替代了原有速率方程中的线性关系,得到了改进了的速率方程,分析了稳态和调制特性。从理论上得到了获得最低阈值的最佳阱数和最大调制带宽的最佳腔长。
2022-04-06 21:19:08 358KB 速率方程 量子阱激 载流子密
1
从半导体材料的吸收机制出发,分析研究了激光能量在半导体材料中的传输过程,并采用双温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在入射激光能量相同的情况下,皮秒和纳秒激光脉冲作用于硅半导体材料的加热过程,结果表明在纳秒脉冲作用下,可以忽略载流子效应,用单纯的单温热传导方程来模拟。而在皮秒脉冲作用下,应该考虑载流子效应,采用包括晶格温度和载流子温度的双温模型来模拟硅半导体材料的加热过程。
2022-03-06 09:27:15 1.24MB 脉冲激光- 双温模型 载流子效 laser-sem
1
Matlab代码移植离子蒙格 用于离子迁移和电荷载流子在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上迁移的漂移扩散模型。 该代码可用于模拟一段时间内PSC的内部状态。 PSC的三个核心层,即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和空穴传输层,在一个空间维度上进行了显式建模。 模型变量是电势,卤化物离子空位(仅存在于钙钛矿层内),电子(在ETL和钙钛矿层内)和空穴(在钙钛矿和HTL内)。 可以模拟各种实验方案,包括在微秒到几分钟量级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施加电压和/或照明强度的变化。 该代码还输出电流密度和电压,这些电流密度和电压可用于绘制PSC的电流-电压特性,包括由于卤离子空位的移动而引起的电流-电压滞后。 请阅读以开始使用。 有关自第一个发行版以来对代码所做的更改的详细信息,请参阅上的Changelog。 用例 该代码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人员使用。 用例示例包括: 模拟电流-电压曲线,具有改变关键材料特性的能力,以便研究性能趋势和滞后程度 模拟光电流或光电压瞬变以研究卤离子迁移的影响 可视化卤化物离子迁移对PSC内部电态的影响 该法规的作者在南安普敦,巴斯和朴茨茅斯大学工作期间,对运输层的材料特性如何影
2021-12-17 19:06:56 85KB 系统开源
1
0 引言   迁移率是衡量半导体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决定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影响器件的工作速度。已有很多文章对载流子迁移率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但对其测量方法却少有提到。本文对载流子测量方法进行了小结。   1 迁移率μ的相关概念   在半导体材料中,由某种原因产生的载流子处于无规则的热运动,当外加电压时,导体内部的载流子受到电场力作用,做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即漂移电流,定向运动的速度成为漂移速度,方向由载流子类型决定。在电场下,载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v与电场强度E成正比为:   式中μ为载流子的漂移迁移率,简称迁移率,表示单位电场流子的平均漂移速度,单位是m2/V·s或cm2/V·
2021-12-03 20:34:35 100KB 载流子迁移率测量方法总结
1
在2.5.6节提到过,在半导体材料中移动一个电子比空穴要容易。在电路中,我们对载流子(空穴和电子)移动所需能量和其移动的速度都感兴趣。移动的速度叫做载流子迁移率,空穴比电子迁移率低。在为电路选择特定半导体材料时,这是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 。 分类 电子 例子 导电率 1.导体 ====移动 金、铜、银 2.绝缘体 无法移动 玻璃、塑料 3.半导体a.本征的 有些可以移动 锗、硅、3到5族元素 B.掺杂的 受控的部分可以移动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 图2.12 材料的电分类 N型 P型 1.导电 电子 空穴 2.极性 负 正 3.掺杂术语 授主 受主 4.在硅中掺杂 砷、磷、锑 硼 图2.13
2021-12-03 20:32:02 28KB 载流子迁移率 其它
1
行业-电子政务-具有相反载流子激子阻挡层的有机双异质结构的光伏电池.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