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DVFS的SOC低功耗技术研究 基于自适应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VFS)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降低SOC(System on Chip)功耗的方法。本文提供了一种自适应DVFS方式,构造了与之对应的系统模型。在计算机上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拟实验,得到一组均衡的前向预测参数。 SOC低功耗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在于,随着嵌入式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媒体处理与无线通信、3D游戏逐渐融合,其强大的功能带来了芯片处理能力的增加,在复杂的移动应用环境中,功耗正在大幅度增加。因此,降低嵌入式芯片的功耗已迫在眉睫。 DVFS技术可以降低芯片功耗,降低动态功耗的手段有两种:一是通过工具优化逻辑结构来降低a;二是通过编码方式来实现低的a,例如采用翻转码。同时,降低静态功耗可采用Multi-Vdd,Multi-Vth两种方法。 在DVFS系统中,CPU是一个电压可变的power domain,称为CPU_subsys。其他模块则是另一个power domain,称为peri_subsys,其中包括外部memory接口(EMI)、媒体协处理器(MCP)、LCD控制器(LCD)、以及与电压控制相关的PerformanceMonitor(PM)模块。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自适应DVFS的SOC低功耗技术,通过构造系统模型和模拟实验,得到了一组均衡的前向预测参数。该技术可以降低芯片功耗,提高低功耗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DVFS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以降低功耗和提高性能。同时,DVFS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领域,以降低服务器的功耗和提高数据中心的效率。 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DVFS的SOC低功耗技术,通过降低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提高了低功耗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数据中心等领域,以降低功耗和提高性能。 在DVFS技术中,降低动态功耗的手段有多种,包括降低a、降低Ceff、降低fclock等。其中,降低a可以通过工具优化逻辑结构或编码方式来实现。降低Ceff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来实现。降低fclock可以通过gated clock时钟来实现。 在DVFS系统中,PerformanceMonitor(PM)模块用于监控芯片性能,并根据性能变化,直接调节电压和频率。Power Controller(PC)模块用于计算控制参数,并传递给Power Supply(PS)模块,用于提供可变的电压Vdd_arm。 本文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DVFS的SOC低功耗技术,通过降低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提高了低功耗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数据中心等领域,以降低功耗和提高性能。
2025-10-15 14:25:29 89KB DVFS 硬件设计 原理图设计
1
基于STM32F103主控的4-20mA采集电路及其RS485输出设计。首先阐述了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背景下,STM32F103在传感器采集电路中的广泛应用。接着深入探讨了硬件设计部分,包括采集电路概述、原理图分析,重点讲解了ADC模块、RS485转换器及相关保护电路的作用。随后展示了PCB设计源文件,强调了多层结构、抗干扰和电磁兼容性的设计考量。最后分享了详细的ADC采样代码和RS485代码,并解释了隔离功能的实现方法,通过隔离芯片防止外部干扰。文章总结了该电路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适合人群: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理解并实现基于STM32F103的4-20mA采集电路;②提供完整的硬件设计和软件代码支持,便于实际应用;③提升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性。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包括了实用的设计文件和源码,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进行实际操作。
2025-10-14 11:11:37 3.45MB
1
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原理、控制策略与无功补偿的全面解析与实验结果报告,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 【含说明报告】 [1]附带资料:一份与仿真完全对应的31页Word报告可结合仿真快速入门学习SVG。 原理说明及仿真详细说明和结果分析(详细看展示的报告内容) [2]控制策略:采用电压定向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直流电压外环电流内环控制,调制分别采用正弦脉宽调制SPWM与SVPWM调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对比SVG交流侧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 [3]无功补偿:通过调节SVG交流侧输出电压和电流相关参数的大小,这样就可以控制SVG交流输出的无功电流的大小,以此达到了对电网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需要资料可以直接,一直都有资料~ 的展示图与资料一致对应 ,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控制策略;无功补偿;原理说明;仿真详细说明;结果分析;资料对应。,"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
2025-10-10 21:42:54 1.3MB sass
1
LM4871是一个很不错的功放芯片,在插卡音箱上,大多使用的都是这个功放片子, 我绘制了这个芯片的原理图和PCB文件。 发出来供大家使用。 做的单面PCB,非常适合自制! 插卡音箱功放板原理图、PCB截图:
2025-08-15 22:37:09 1.18MB diy制作 插卡音箱
1
9286硬件设计原理图的验证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布局,这些内容主要集中在电源管理、信号调理、接口连接以及芯片配置等方面。在分析这个设计时,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电源管理**:设计中包含了多个电压等级的电源输入和输出,如+5VIN、+5VREG、+1V2、+2V5、+1V8、+3V3、+5V0等,这表明系统需要为不同功能模块提供定制化的电源供应。例如,+5VIN可能是外部输入,经过稳压器转换成+5VREG,供给其他电路使用。0.1uF、10uF、100uF等电容用于电源去耦和滤波,确保稳定供电。 2. **GMSL(Generic Multi Serial Link)技术**:标签中的“9286 GMSL”可能是指9286硬件设计采用了GMSL技术,这是一种高速串行链路技术,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的长距离数据传输,具有低噪声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3. **电源与接地网络**:电路中大量使用了电容,如0.1uF、10uF、100uF、4.7uF等,以形成电源和地之间的旁路,消除高频噪声。同时,0.1uF电容通常用于靠近集成电路(IC)的位置,以提供快速响应的电源稳定性。 4. **信号调理**:电路中出现了如MAX1792EUA、MAX16952AUE等芯片,它们是电源监控和管理芯片,用于电压检测、保护和控制。此外,还有如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开关电源芯片等,用于电压转换和稳压。 5. **接口连接**:设计中提到了USB接口,以及可能的I2C、SPI、UART等接口,这些都是常见的微控制器或系统级通信协议。例如,FRSYNC/GPI、TX/SCL、RX/SDA可能对应I2C或SPI接口,LMN0、LMN1、LMN2、LMN3则可能用于GPIO(通用输入/输出)或其他自定义接口。 6. **晶体振荡器和时钟同步**:电路中可能包含晶体振荡器(如FOSC),它为系统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用于芯片内部操作和通信同步。FSYNCP、PGOOD、PGND等可能与时钟同步、电源状态指示和接地有关。 7. **保护电路**:电路设计中可能包含了ESD(静电放电)保护和过流保护等,如R41、R42、R40等电阻和一些保护二极管,用于防止外部因素对系统造成损害。 8. **电源启用与禁用**:EPDHSUPEN、BSTFB、CSLX、SGNDBIAS等引脚可能用于控制电源的开启和关闭,以及调整芯片的工作状态。 9. **电平转换**:在不同电压域之间,可能需要电平转换器来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正确性和兼容性,这部分未在提供的内容中详细说明,但通常在多电压系统中是必需的。 10. **PCB布局**:整个设计还考虑了PCB(印制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策略,确保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EMC),这是硬件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9286硬件设计原理图验证涵盖了电源管理、信号处理、接口通信等多个方面,涉及多种电子元件和接口标准,这些都是构建一个复杂电子系统的基石。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系统运行。
2025-07-31 11:27:03 161KB 9286 GMSL
1
采样保持电路原理 采样保持电路能够跟踪或者保持输入模拟信号的电平值。在理想状况下,当处于采样状态时,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跟随输入信号变化而变化;当处于保持状态时,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保持为接到保持命令的瞬间的输入信号电平值。当电路处于采样状态时开关导通,这时电容充电,如果电容值很小,电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充放电,这时,输出端输出信号跟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当电路处于保持状态时开关断开,这是由于开关断开,以及集成运放的输入端呈高阻状态,电容放电缓慢,由于电容一端接由集成运放构成的信号跟随电路,所以输出信号基本保持为断开瞬间的信号电平值。 采样保持电路图设计(一) 采样保持放大器SMP04用做多路输出选择器电路图。 如图所示为SMP04用做多路输出选择器,与解码器、D/A转换器构成的四路数字-模拟转换电路。数字信号输入模数转换器DAC8228,输出产生5~10V模拟电压送副SMP04,地址输入通道解码器,不同的地址解码后分别控制四路开关,以分别输出四模拟信号。采用DAC8228产生DAC电压输出可以使电路得以最大的简化。为了将输出电压干扰减小到最小,在采样信号被确认之前, 采样保持电路是一种在数据采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电路,它主要功能是捕获瞬时的模拟信号,并在后续处理期间保持该信号的电平不变。这种电路在数字化处理模拟信号时,尤其是模数转换(ADC)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理想的采样保持电路中,当处于“采样”模式时,电路的输出会紧密跟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当进入“保持”模式时,输出电压将保持在采样时刻的输入信号电平,即使输入信号随后发生变化。 采样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依赖于一个开关和一个电容。在采样阶段,开关打开,电容通过输入信号源充电,其电压跟随输入信号变化。电容的大小决定了充电速度,小电容能快速响应输入信号的改变。而在保持阶段,开关关闭,输入信号与电容断开,由于运放输入端的高阻抗特性,电容放电非常缓慢,因此输出电压几乎不变,持续反映采样时刻的信号电平。 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在图示的电路设计中,采样保持放大器SMP04被用作一个多路输出选择器。这里结合了解码器和D/A转换器(DAC),形成一个四路数字-模拟转换电路。数字信号首先输入到模数转换器DAC8228,生成5至10伏的模拟电压,然后馈送到SMP04。地址输入通过解码器控制四个开关,使得每个开关对应一路模拟信号的输出。使用DAC8228简化了电路设计,因为它可以直接产生所需的电压输出。 为了降低输出电压的干扰,确保在采样信号被确认前,电路需要有至少5微秒的电压建立时间,以保证输出电压稳定。此外,每个采样保持放大器必须定期刷新,通常每秒一次或更少,以防止输出电压下降速率超过10毫伏或1/2 LSB(最小有效位),从而保持精度。 另一个设计示例展示了SMP04与运算放大器OP490组合成一个增益为10的采样保持放大电路。SMP04的开关状态决定了是采样还是保持模式。在采样模式下,开关闭合,运放反馈回路接通,输出端输出放大后的采样电压。而在保持模式,开关断开,运放反馈回路中断,输出保持在电容上的先前采样电压,不受输入信号影响。为防止运放饱和,输出端的二极管1N914起到钳位作用。 采样保持电路在保证模拟信号的准确传输和稳定保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设计涉及到开关控制、电容充放电、反馈电路以及信号的精确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巧妙地结合各种元器件,可以构建出满足特定需求的采样保持系统,以适应各种复杂的信号处理场景。
2025-07-08 16:02:35 92KB 电路设计 硬件设计 原理图设计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以ADS1256为核心的高精度ADC设计,涵盖了原理图、PCB布局布线以及参考程序三个主要方面。原理图部分详尽解释了各引脚功能和电路连接方式,特别强调了电源滤波电容的作用,以确保ADS1256在稳定环境下运行。PCB布局布线则展示了如何优化信号传输路径并减少电磁干扰,采用3D封装以适应结构设计需求。参考程序部分提供了针对ADS1256编写的高效模数转换代码,有助于理解和利用其性能。整体设计已在电赛中表现出色,证明了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适合人群: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初学者及资深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ADC设计的项目,如电子竞赛、科研实验等。目标是提供一份全面的技术参考资料,帮助用户掌握ADS1256的应用技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设计不仅关注硬件层面的精细构造,同时也重视软件编程的支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2025-06-10 15:24:46 439KB
1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运算器是CPU的重要子模块,负责执行基本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本主题将深入探讨运算器的设计原理及其在Quartus II软件中的仿真过程。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包括加法、减法、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等基本操作,以及移位、比较等操作。它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通用寄存器和控制逻辑等部件组成。ALU是运算器的心脏,能够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累加器存储中间结果;通用寄存器则用于暂时保存数据;控制逻辑根据指令控制信号来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 在Quartus II这个强大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环境中,我们可以利用其原理图输入方式设计运算器的逻辑电路,并通过功能仿真验证设计的正确性。Quartus II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开发平台,支持VHDL和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可以方便地进行数字逻辑设计和实现。 在文件列表中,可以看到以下文件: 1. vs.bdf:这是原理图文件,包含了运算器的设计电路图。 2. vs.done:可能表示设计编译完成的标志文件。 3. vs.pin:可能包含了设计的引脚分配信息。 4. vs.pof:可能是一个优化后的配置文件。 5. vs_assignment_defaults.qdf:这可能是设计的默认设置文件。 6. vs.qpf:Quartus II项目文件,包含了整个设计的配置信息。 7. vs.qsf: Quartus II设置文件,定义了设计的源代码、目标设备、约束条件等。 8. vs.qws:Quartus II工作空间文件,保存了用户的工作环境设置。 9. vs.fit.rpt:这是一份物理综合报告,详细列出设计在目标芯片上的布线情况。 10. vs.sta.rpt:时序分析报告,评估了设计的时序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在Quartus II中,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原理图输入:使用vs.bdf文件创建运算器的逻辑原理图。 2. 设计编译:通过调用vs.qpf文件编译设计,生成vs.done等中间文件。 3. 时序约束:在vs.qsf文件中添加时序约束,确保设计满足速度要求。 4. 功能仿真:使用模型模拟器对设计进行验证,检查运算器在不同操作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 5. 物理综合:生成vs.fit.rpt报告,分析设计在FPGA芯片上的布局布线情况。 6. 时序分析:查看vs.sta.rpt报告,评估设计的时序性能,确保满足时钟周期要求。 7. 下载和测试:将设计下载到FPGA硬件上,进行实际功能验证。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全面了解并实现一个基于Quartus II的运算器设计,同时掌握其在模拟和仿真中的应用。这种实践不仅可以加深对CPU运算器工作原理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升数字电路设计和FPGA开发的能力。
2025-06-09 09:38:32 307KB
1
电路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红外接收头收集红外信号,当有红外信号进来时,单片机AT89C2051执行中断并对采集到的红外信号进行解码,并从串口送到PC,PC软件Girder收到串口发来的字符再根据定义做出相应的命令操作。 AT89C2051遥控接收器电路设计原理主要涉及了几个关键的硬件和软件组件,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来实现红外遥控的功能。在这个设计中,红外接收头是首要的输入设备,它能捕捉到由遥控器发射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头通常包含一个光敏元件,如光二极管,当接收到红外光脉冲时,会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AT89C2051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微控制器,属于MCS-51系列。它在该系统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处理从红外接收头接收的信号。当接收到信号时,AT89C2051通过中断机制触发解码过程。中断是微控制器处理外部事件的一种高效方式,使得程序可以在不被打断的情况下执行主要任务,只在必要时响应特定事件。 红外信号的解码过程涉及到对信号的分析,通常包括对脉冲宽度和时间间隔的测量,以确定遥控器按键的编码。解码后的数据以字符形式通过串行接口(Serial Port)传输。AT89C2051内置了串行通信功能,支持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可以将解码后的数据发送到与之连接的设备。 在本例中,接收的数据被送至PC,通过串口连接。PC端运行的软件Girder负责解析这些字符并根据预设的规则执行相应的操作。Girder可能是一个自定义的或第三方的软件,它可以识别特定的字符序列,并将其映射到特定的系统命令,如控制媒体播放、窗口操作等。 为了简化电路设计,电路中还包含了一个巧妙的串口窃电电路,使得整个设备无需额外的电源,只需插入PC的串口即可工作。这种设计利用了串口提供的电源,减少了硬件的复杂性和成本。在电路板启动并成功运行Girder后,指示灯LED1的闪烁表示系统已就绪。关闭Girder时,电路板的电源也会随之切断,指示灯熄灭,确保了能源的有效管理。 AT89C2051遥控接收器电路的设计结合了硬件和软件的智慧,通过红外接收、微控制器处理、串口通信以及PC端软件的交互,实现了便捷的遥控操作。这一设计对于理解嵌入式系统、串行通信以及红外遥控技术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展示了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功能丰富的电子设备。
2025-05-20 14:16:57 105KB 智能硬件 串口通信 AT89C2051 电路设计
1
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原理、控制策略与无功补偿的全面解析,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原理、控制策略与无功补偿的全面解析,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 【含说明报告】 [1]附带资料:一份与仿真完全对应的31页Word报告可结合仿真快速入门学习SVG。 原理说明及仿真详细说明和结果分析(详细看展示的报告内容) [2]控制策略:采用电压定向的双闭环控制策略,直流电压外环电流内环控制,调制分别采用正弦脉宽调制SPWM与SVPWM调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对比SVG交流侧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 [3]无功补偿:通过调节SVG交流侧输出电压和电流相关参数的大小,这样就可以控制SVG交流输出的无功电流的大小,以此达到了对电网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 需要资料可以直接,一直都有资料~ 的展示图与资料一致对应 ,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控制策略;无功补偿;电压定向的双闭环控制;SVPWM调制;谐波含量分析。,三相静止无功发生器SVG仿真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
2025-05-20 13:36:02 783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