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原生系统蓝牙接收是在通知栏显示和操作,但是部分定制设备比如大屏或者盒子设备是没有通知栏的。 如果要接收蓝牙文件就要自己接收蓝牙广播进行弹框提示,大概包括:确认接收,显示接收进度,确认取消/完成接收等弹框和实现,具体修改就要适配系统的蓝牙应用。 本文基于Android13 系统蓝牙应用Bluetooth文件传输Opp部分代码适配进行介绍。 也许你工作中不一定有这个需求,但是安卓屏显开发大概率是有这个需求的, 部分有兴趣的并且有系统源码编译运行条件的,可以尝试修改系统源码试试, 有需求的或者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2025-04-23 09:27:47 886KB android bluetooth
1
STM32F103ZE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本工程的重点在于使用CubeMX配置STM32F103ZE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通信,并通过中断机制实现数据的接收与发送。CAN总线是一种高效、可靠的串行通信协议,特别适用于汽车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CubeMX。它是STMicroelectronics提供的一个图形化配置工具,用于初始化STM32微控制器的外设、时钟树和中断。在本项目中,你需要先安装并运行CubeMX,然后选择STM32F103ZE芯片,配置其内部的CAN控制器。在配置过程中,你需要设置以下关键参数: 1. **CAN时钟**:启用RCC(Reset and Clock Control)中的相关时钟源,通常是HSI或HSE,然后通过PLL进行倍频,确保CAN工作所需的时钟频率。 2. **CAN模式**:选择正常操作模式或高性能模式,根据应用需求设定位时间参数,包括预分频器、时间和段值。 3. **CAN节点ID**:定义CAN节点的标识符(ID),用于区分不同的通信设备。 4. **中断设置**:开启CAN接收中断,这样当接收到数据时,处理器可以立即响应。 5. **GPIO配置**:为CAN的TX和RX引脚配置合适的GPIO模式,如 Alternate Function(AF)模式,并分配相应的AF引脚。 配置完成后,CubeMX会自动生成初始化代码,这些代码通常包含在HAL库中,如`stm32f103xe_hal 初始化.c/h` 文件。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用户代码来处理CAN通信。 1. **HAL_CAN_Init()**:调用HAL库的CAN初始化函数,对CAN控制器进行初始化。 2. **HAL_CAN_Start()**:启动CAN模块,使其进入工作状态。 3. **HAL_CAN_Transmit()**:发送CAN消息。这个函数将消息放入发送邮箱,一旦发送完成,HAL库会触发回调函数。 4. **HAL_CAN_Receive_IT()**:设置CAN接收中断。当有新的消息到达时,HAL库会自动调用中断处理函数`HAL_CAN_RxCpltCallback()`。 5. **中断处理**:在`HAL_CAN_RxCpltCallback()`中,你需要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例如存储到缓冲区或执行其他业务逻辑。 6. **错误处理**:同时,还要考虑错误处理,如错误帧检测和错误状态指示。 工程文件`CAN_TEST`可能包含主函数`main.c`以及相关头文件,它们包含了上述所有步骤的实现。主函数通常初始化系统、设置CAN参数并启动CAN接收中断,然后进入一个无限循环等待中断事件。 在实际应用中,你还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 **CAN滤波器配置**:为了过滤不必要的消息,可以根据ID设置CAN接收滤波器。 - **同步**:确保所有连接到CAN网络的设备都采用相同的位速率和帧格式。 - **错误检测与恢复**:当检测到总线错误时,应采取适当的恢复策略。 - **安全措施**:在关键操作中使用互斥锁防止并发访问,确保数据一致性。 以上就是关于STM32F103ZE工程中使用CubeMX配置CAN通讯,通过中断实现收发数据的主要知识点。在实践中,理解这些概念并熟练运用将有助于构建稳定、高效的CAN通信系统。
2025-04-21 22:13:45 22.37MB 源码软件
1
STC15F104W单片机是一款基于8051内核的微控制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丰富的功能,常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串口通信是这种单片机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本文将深入探讨STC15F104W单片机的串口发送与接收程序及其相关知识点。 1. **串口通信基础** 串口通信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通信协议,通常采用RS-232、UART或USART(通用同步/异步收发传输器)接口。在STC15F104W中,我们主要使用UART进行串口通信。UART允许单片机以异步方式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数据格式通常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2. **STC15F104W的串口配置** 在STC15F104W中,串口的配置涉及到多个寄存器,如SCON(串行控制寄存器)、TMOD(定时器模式寄存器)、TH1/TL1(定时器1的高8位和低8位寄存器)等。设置波特率通常需要通过定时器来实现,通过调整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初值来达到所需波特率。 3. **串口发送** 发送数据时,首先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SBUF(串行数据缓冲寄存器),然后通过SCON中的SM0和SM1位设置工作模式。在8位UART模式下,SM0=0,SM1=1。当RI(接收中断标志位)清零后,可以通过软件触发发送中断,或者直接启动串行发送。发送完成时,TI(发送中断标志位)被置位,需要手动清除。 4. **串口接收** 接收数据时,SCON中的REN(接收使能位)需被设置为1,以允许串口接收。当数据被接收并存储到SBUF中时,RI被置位。此时,可以读取SBUF获取接收到的数据,并清除RI标志位。如果开启了接收中断,当RI被置位时,系统会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5. **源代码解析** 源代码通常包含初始化串口、设置波特率、发送和接收函数等部分。初始化函数会配置相关的寄存器,如设置波特率、开启接收等。发送函数可能包含检查TI状态、清除TI、写入SBUF等步骤。接收函数则涉及读取SBUF、处理RI标志位等操作。注意,中断服务程序也需要正确处理中断标志,以确保通信的连续性。 6. **调试与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串口通信进行调试,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这可能涉及到串口助手软件、逻辑分析仪或者示波器的使用。同时,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优化波特率、错误检测机制以及数据包格式。 7. **串口通信的应用** 串口通信在STC15F104W中可以用于连接传感器、显示器、其他微控制器或PC进行数据交互。例如,它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工业设备,传输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或是实现简单的遥控或遥测系统。 STC15F104W单片机的串口发送接收程序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关键环节,理解其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对于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可以灵活地应用在各种项目中,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2025-04-21 20:11:34 64KB STC15F104W 串口发送接收
1
萝丽航模12通接收机二代E版程序
2025-04-21 18:38:51 8KB 12通接收机
1
教育邮件生成器 在几分钟之内生成免费的Edu邮件 仅用于教育目的 要求 Python 3.7 or > Python pip 安装 python3 setup.py 它将根据您的浏览器版本自动下载所有必需的软件包和Web驱动程序(您无需单独安装) 用法 python3 bot.py 按照说明开始生成自己的edu邮件 特征 一键安装/设置。 不需要编程知识(除了安装了pip的python3之外)。 安装程序将根据您的浏览器自动安装所有需要的网络驱动程序。 更多功能。 为什么要使用它? 通过为您完成工作,可以节省时间(通常需要15到20分钟才能手动填写表格) 创建edu邮件没有限制。 您可以根据需要创建任意数量的内容(最好在限制条件下使用) 这是拥有.edu电子邮件的一些好处。 GitHub学生开发包 拥有.EDU电子邮件地址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好处是GitHub Stud
2025-04-21 10:48:08 15KB Python
1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STM32微控制器上实现AS608指纹模块的中断接收驱动程序。STM32系列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而AS608是一款集成光学传感器和处理芯片的指纹识别模块,适用于安全认证、门禁控制等多种应用场景。 了解AS608指纹模块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是至关重要的。AS608内部集成了指纹图像采集、特征提取以及比对等功能。通过UART或I²C接口与主控器进行通信,发送或接收数据。中断接收方式意味着STM32将通过中断服务例程来响应AS608发送的数据,而非轮询等待,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效率。 1. **STM32与AS608接口配置**: - **UART配置**:STM32需要配置相应的UART接口,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确保与AS608的通信协议匹配。 - **中断使能**:开启UART接口的接收中断,当接收到AS608的数据时,STM32会触发中断服务例程。 2. **中断服务例程设计**: - 在中断服务例程中,首先读取接收缓存中的数据,并处理或存储。因为中断可能在任意时刻发生,所以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如果是连续的数据包,需要处理数据包的边界和连续性问题,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3. **数据处理流程**: - AS608通常会发送指令响应、指纹图像数据或特征模板。根据接收到的指令类型,STM32需执行相应的操作,如解析响应、存储图像或进行比对。 - 对于复杂的指纹数据,可能需要分块接收并重组。 4. **错误处理和状态管理**: - 设计良好的错误处理机制,如超时重传、CRC校验失败等,确保通信的可靠性。 - 维护AS608的状态机,跟踪模块的工作状态,例如注册、登录、识别等。 5. **软件库和API设计**: - 开发面向应用层的API,简化指纹模块的使用,如`fp_enroll()`(注册指纹)、`fp_verify()`(验证指纹)等函数。 - API应封装底层通信细节,提供易用的接口给上层应用程序。 6. **实际应用示例**: - 在门禁系统中,STM32接收到AS608的指纹验证成功信号后,可以控制继电器开启电锁。 - 在安全设备中,STM32通过中断接收并验证AS608的指纹数据,完成用户身份认证。 总结来说,基于STM32的AS608指纹模块驱动开发涉及STM32的UART配置、中断服务例程编写、数据处理、错误处理、状态管理和应用API设计等多个环节。理解这些知识点并熟练应用,可以构建稳定可靠的指纹识别系统。在实际项目中,还应结合具体硬件资源和应用需求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
2025-04-20 20:30:03 5.11MB stm32 AS608指纹模块
1
在探讨卫星载荷和天线下高灵敏接收机干扰冗余度分析时,首先需要了解电磁兼容(EMC)的基本概念。EMC涉及三个主要要素:干扰源、干扰路径和被干扰设备。 干扰源指的是在卫星载荷系统中,任何可能产生不需要的电磁能量的源头。在这份文档中,干扰源包括信号处理单元的辐射和遥测发射机发射天线。信号处理单元辐射通常与RE102的辐射相同,即它满足特定的电磁辐射标准。RE102标准一般与航空电子设备有关,规定了设备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允许的最大辐射强度。 干扰路径描述了干扰能量从源头传输到被干扰设备的路径。文档中提到,在没有穿舱电缆时,信号处理单元的辐射会耦合到卫星内部,然后通过穿舱电缆传输到卫星外部并重新辐射,这一过程中接收天线可能接收到这些干扰信号。此外,遥测发射机天线与GPS接收机天线之间的耦合也构成了干扰路径。空间耦合是指由于空间的电磁场作用,使得两个天线间存在能量传输。 被干扰设备是指可能受到干扰源影响的系统或设备。在本案例中,GPS接收机是一个高灵敏度接收机,其正常工作可能会被从GPS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所影响。 接下来,文档探讨了信号处理单元与GPS接收天线之间的耦合问题,以及穿舱电缆对于干扰程度的影响。穿舱电缆是指穿过卫星外壳并连接内外部电路和设备的电缆,它们可能成为辐射能量传播的通道。 文档还涉及了遥测发射天线的设计问题,以及如何仿真遥测发射天线与GPS接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隔离度是指两个天线之间的电磁隔离程度,高隔离度意味着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设计隔离度高的天线系统是电磁兼容性设计的重要方面。 此外,文档提出了使用EMIT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EMIT(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Tool)是一种用于仿真电磁干扰和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工具。通过EMIT软件,可以分析收发信机间的电磁干扰冗余度,进而评估和优化系统的设计。 文档可能会在总结部分提出对整个分析过程的综合评估,包括讨论了哪些关键点、如何通过仿真和设计减轻干扰问题以及对于提高卫星载荷系统整体电磁兼容性的建议。 在整个文档中,作者可能还利用了CST微波工作室进行仿真。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提供了一系列的电磁场仿真软件,广泛用于分析高频电磁场问题。CST微波工作室特别适用于微波、射频和高速数字应用的仿真。通过将卫星载荷系统的部件和天线导入CST软件,可以进行参数提取、电磁场分布模拟和S参数(散射参数)分析等操作,从而获得系统对电磁干扰的响应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高灵敏接收机与卫星载荷系统间干扰冗余度分析的要点,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确保系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能够稳定运行。
2025-04-20 15:31:19 2.17MB CST丛书 算例26 卫星载荷 高灵敏接收机
1
在IT行业中,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尤其在开发Windows桌面应用、Web应用以及移动应用时。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C#来发送彩信(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简称MMS)。彩信与普通的短信(SMS)不同,它允许用户发送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信息。 我们需要理解MMS服务的工作原理。MMS通常通过手机网络上的MMS代理服务器进行传输,这些服务器接收、处理并转发彩信。在C#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HTTP或WAP协议与这些服务器通信,发送和接收MMS。 发送彩信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1. **创建彩信内容**:这可能涉及到读取本地文件、获取网络资源或者处理用户输入的数据。C#提供了丰富的类库,如System.IO用于处理文件,或者使用HttpClient类获取网络资源。 2. **构建MMS消息结构**:MMS消息通常包含多媒体内容、标题、收件人信息等。在C#中,我们可以使用XML来构建这个结构,定义消息头部信息(如发件人、收件人、主题等)和内容部分。 3. **连接到MMS服务器**:使用HttpClient或者WebRequest类,设置合适的HTTP方法(通常是POST),并且附带上构建好的MMS消息结构。 4. **发送请求**:向MMS服务器发送POST请求,服务器会处理这个请求并存储彩信,然后尝试将其送达指定的设备。 5. **处理响应**:接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后,我们需要检查返回的状态码和任何可能的错误信息,以确认彩信是否成功发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还需要处理一些额外的问题,比如: - **认证**:如果MMS服务器需要身份验证,我们需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这可以通过HTTP基本认证或OAuth实现。 - **多部分HTTP请求**:由于MMS包含多媒体数据,我们可能需要构造一个多部分的HTTP请求,将多媒体内容和元数据分开发送。 - **重试机制**:网络问题可能导致发送失败,因此需要一个重试机制来确保消息能够成功发送。 - **兼容性**:不同的运营商可能有不同的MMS服务器配置和接口,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编写适配代码。 - **错误处理**: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异常,例如文件不存在、网络中断、服务器错误等。 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实现这个功能,有一些开源库如SMPP.NET、MMSTools等,提供了更高级别的API来简化MMS发送的过程。然而,这些库可能并不完全覆盖所有运营商的要求,所以在实际项目中可能需要结合使用并进行定制化开发。 总结来说,使用C#发送彩信MMS涉及到了网络通信、XML处理、HTTP请求和错误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开发者需要对这些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和目标平台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通过以上介绍,希望对你理解和实现C#发送彩信MMS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2025-04-16 23:43:11 42KB 发送彩信
1
本资源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STM32 单片机实现 ADC 模拟信号采集,并通过数据解析后利用串口发送到上位机显示的完整实现。内容包括 STM32 ADC 配置、DMA 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方法,以及通过串口输出结果的完整代码和工程文件。适用于初学者和需要快速搭建 ADC 信号采集系统的开发者。 详细描述 1. 适用范围 硬件平台:STM32 系列单片机(以 STM32F103 为例,但可移植到其他 STM32 系列)。 开发工具:Keil MDK 或 STM32CubeIDE。 功能模块: ADC 信号采集(单通道、多通道支持)。 数据解析(去抖动、滤波、代码中注释)。 串口通信,实时发送数据到上位机。 2. 功能说明 ADC 信号采集: 使用 STM32 内部的 ADC 模块,支持单通道或多通道采集。 配置 ADC 转换频率和采样分辨率(12 位精度)。 串口发送: 将解析后的数据通过 UART 发送至上位机。 支持常用波特率设置(如 9600、115200)。 数据格式:十六进制、ASCII 格式可选。
2025-04-16 21:48:50 3.96MB STM32
1
1 引言 在某些射频产品的生产调试车间,空间某些频段的射频(RF)干扰信号可能对生产和调试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信号测试仪检测空间RF信号的强度。本文所设计的信号测试仪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测试频率范围1 MHz~30 MHz; 能够灵活地在该频段上步进扫描; 具有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各种预设值,通过液晶显示屏随时查看系统的工作状态等。 本设计采用超外差接收方式。空间信号通过天线接收后,首先经过滤波和前置放大,与本地振荡信号混频后得到中频信号。再对中频信号进行选频、放大、检波,得到直流电压即信号的强度。经A/D转换送入CPU处理。 在本设计中,混频电路是设计 在电源技术领域,基于SA605和AD9850的接收电路设计是一个关键的应用,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检测和分析。这种设计通常应用于生产调试车间,以检测和排除可能干扰射频产品生产的RF干扰信号。信号测试仪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它的核心功能包括测试1 MHz至30 MHz的频率范围,步进扫描指定频段,以及提供用户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允许通过键盘输入预设值,并通过液晶显示屏实时监控系统状态。 设计采用超外差接收方式,这是一种常见的射频接收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天线的射频信号首先通过滤波和前置放大,随后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信号进行混频,生成中频信号。中频信号再经过选频、放大和检波,转化为直流电压,从而反映信号强度。这个直流电压经过A/D转换,被送入中央处理器(CPU)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混频电路在设计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它包含了信号的预处理、本地振荡信号的生成、混频操作以及中频滤波等多个环节。传统的扫频信号发生器常常使用压控振荡器(VCO),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压来调整本振频率,但这种方式在精度和扫频宽度上存在局限。因此,本设计引入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采用ADI公司的AD9850芯片与微控制器(MCU)协同工作,能够生成精确且可编程的扫频振荡源。 AD9850是一个高度集成的DDS频率合成器,内部集成了可编程系统和高速比较器,可实现全数字控制的频率合成。其工作原理基于相位累加器,通过相位累加器的递增和相位控制字的输入,驱动正弦查询表生成模拟信号。频率控制字的计算决定了输出频率,而AD9850高达40 MHz的输出频率和超过50 dB的信噪比(SFDR)使其适合作为本地振荡源。 另一方面,Philips公司的SA605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混频器和FM IF器件,特别适用于通信接收机、RF信号强度测量和频谱分析仪等。SA605内置混频器、振荡器、限幅中频放大器、积分检波器、静噪功能、RSSI指示和电压校准器。其低功耗特性(6 V时典型电流5.7 mA)、高混频增益(在45 MHz时为13 dB)和宽动态范围(RSSI的90 dB)使得SA605成为理想的选择。在本设计中,SA605接收天线的RF信号并与AD9850产生的本地振荡信号混频,产生465 kHz的中频信号,经过滤波和放大后,提供后续处理。 实际设计方案中,SA605与AD9850共同构成空间RF信号接收器的混频部分。RF输入配置连接天线接收的信号,经过初步过滤,然后与AD9850产生的本地振荡信号进行混频,生成中频信号,最终通过中频滤波器选择出所需频段的信号。 这款基于SA605和AD9850的接收电路设计,结合了DDS技术和高性能混频器,实现了精确、高效且适应性强的射频信号测试,有效地解决了射频产品调试车间的干扰检测问题。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025-04-15 16:45:04 245KB 电源技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