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的《电路》考研资料,其中第十四章讲的是选频电路。选频电路在模拟电子技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功能是从含有多种频率成分的输入信号中选取一个或几个特定频率的信号成分进行处理。 选频电路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谐振电路和带通、带阻滤波器。其中谐振电路是最为常见的选频电路类型,包括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它们基于电容、电感、电阻等电路元件在特定频率下发生谐振的原理工作。 串联谐振电路由电感L和电容C串联组成,电路在谐振频率处阻抗最小,此时电路的感抗和容抗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反,因而相互抵消。谐振频率公式为f0=1/(2π√LC),这个频率下,电路表现为纯电阻性质。串联谐振电路在谐振频率处对信号呈现最小阻抗,因此可有效地选出谐振频率附近的信号成分。 并联谐振电路则由电感和电容并联组成,此时电路的谐振频率与串联谐振电路相同,但电路在谐振频率处的阻抗最大。因为此时电路的感抗和容抗数值相等,相位相反,电路对外表现出最大阻抗,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谐振频率附近的信号。 选频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无线电通信中的信号筛选、音频系统中的音调控制、信号处理中的噪声抑制等。选频电路在工作时对特定频率的信号进行选通,而对其他频率的信号则进行不同程度的抑制。 此外,选频电路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其频率选择性,即电路对于通带内信号的放大能力与阻带内信号的抑制能力。频率选择性好的电路可以更精确地选出需要的频率信号,滤除不需要的干扰信号。 选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通常会用到复数阻抗的概念,复数阻抗能够描述电感、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阻抗特性,进而能够准确计算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总阻抗。而为了进一步理解选频电路的工作原理,还需要掌握相位关系以及RC、LC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相位变化。 在考研复习时,对选频电路的理解需要结合电路理论和实际应用。通过对选频电路理论的深入学习,掌握电路设计、分析方法,并能够利用公式、图表等工具来解决问题。 本章内容对于报考四川大学电路专业研究生的考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重点之一。掌握好这一章节,不仅有助于在考研电路科目中取得高分,而且对将来在电路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工作也大有裨益。考生应当通过阅读教材、上课笔记、完成习题等方式来加深对选频电路概念、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四川大学《电路》考研第十四章选频电路电路分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电路理论的核心概念,对于电路设计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可以为电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9-10 15:45:09 1001KB
1
本人自己设计的电视机信号输入端 输入电阻:75ohm 输出电阻2K 通频带6MHZ,中频35MHZ 放大倍数6 multisim8可以直接打开
2025-09-10 15:38:09 47KB 电视机信号输入端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针对数字IC设计新手的一个全流程项目,涵盖从RTL设计到门级电路布局的各个环节。具体步骤包括RTL设计、综合、floorplan、前仿真、门级电路布局等。项目采用40nm工艺库,设计目标为SNN(Spiking Neural Network)加速器。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流程说明、RTL源代码、门级电路综合报告及ICC2布局等资料,并附带完整的makefile和tcl脚本以支持自动化流程。 适合人群:数字IC设计领域的初学者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希望系统了解从RTL到门级电路布局全流程的新手。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新手掌握数字IC设计的关键技术和工具,熟悉从RTL设计到门级电路布局的具体流程,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其他说明:文档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包含了大量实用的操作细节和自动化脚本,使新手能够快速上手并完成一个完整的IC设计项目。
2025-09-10 09:54:58 1.83MB
1
《数字IC集成电路ASIC全流程设计》课程是针对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一门深入且全面的学习资源。ASIC是根据特定应用需求定制的集成电路,它在电子设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本课程共48节,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从概念设计到实际生产的全过程。 课程可能会涵盖ASIC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概念。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ASIC设计的关键,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接着,课程将深入讲解VHDL或Verilog等硬件描述语言,这是进行ASIC逻辑设计的主要工具。学习者需要学会用这些语言来描述和仿真数字电路的行为,以便于在设计初期验证逻辑功能的正确性。 然后,课程会涉及ASIC设计流程的前端部分,包括逻辑综合、时序分析、功耗估算等。逻辑综合是将行为描述转换为门级网表的过程,而时序分析则关注电路的运行速度和延迟问题。功耗估算对于现代低功耗设计尤为重要。 接下来,物理设计阶段会涵盖布局与布线(Place and Route,P&R)、版图设计、时序优化等。在这一阶段,电路的物理布局和互连线路将被确定,同时确保满足性能和功耗目标。 课程还会讨论到验证技术,如模型检查、仿真和形式验证,这些都是确保ASIC设计正确无误的重要步骤。此外,可能还会涉及一些高级话题,如系统级设计、IP复用、软核与硬核的集成等。 在设计完成后,课程将介绍ASIC的制造流程,包括光罩制作、晶圆加工、封装测试等,使学习者了解从设计到成品的整个生产链。 课程可能会包含一些实战项目或案例研究,让学习者有机会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48节课的学习,学员不仅能够理解ASIC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还能掌握完整的ASIC设计流程,具备独立完成ASIC设计项目的能力。对于有意从事IC设计或者希望提升现有技能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2025-09-10 09:11:43 420.04MB asic
1
可能感兴趣的项目设计: USB虚拟串口的资料汇总(包括USB虚拟串口例程) (分享)USB 虚拟串口程序+PC驱动,亲测可用 串口调试在项目中被使用越来越多,串口资源的紧缺也变的尤为突出。很多本本人群,更是深有体会,不准备一个USB转串口工具就没办法进行开发。本章节来简单概述STM32低端芯片上的USB虚拟串口的移植。在官方DEMO中已经提供了现成的程序,这里对修改方法做简单说明。 首先打开官方demo我们开始进行移植,第一步复制我们可用的文件,操作如下: Projects\Virtual_COM_Port文件夹下,复制红线部分 我为了方便演示统放在usb/src文件夹下: 现在复制USB的库文件,这些文件不需要我们修改: 上图中的文件统一放在usb/lib文件夹下: 好了现在所需要的文件我们以复制完了。这里先讲一下DEMO程序的主要工作流程: 由上图可知,PC通过虚拟串口发送数据到STM32 usb口,STM32再通过usart1发送数据到PC串口。我们做项目时,只用USB虚拟串口即可。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把串口发送部分删除。把USB做为一个COM口来使用。我们要如何使用这个USB口呢?demo中是把USB发送数据做了一个缓存,先把要发送的数据存入缓存中,然后由USB自动发送出去。而接收部分是直接通过串口透传。我们在应用时就需要用到两个FIFO,1是发送,这个和demo方式是样;2是接收,接收也做一个缓存,我们通过查询来判断是否收到新数据。这下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使用两个FIFO了。 我这里有写好的FIFO库函数可直接使用Queue.c文件。 具体代码修改转至附件内容下载。 官方demo+驱动程序截图:
2025-09-09 21:25:28 7.34MB 串口调试 电路方案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英飞凌TC3xx系列芯片在旋变软解码方面的应用,涵盖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算法实现两大部分。硬件方面,重点讨论了励磁信号发生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以及滤波器的设计,强调了运放选择、滤波参数调整和抗干扰措施的重要性。软件部分则深入探讨了励磁信号生成、信号采集、角度解算和动态补偿算法的具体实现,特别提到了利用硬件除法器和CORDIC协处理器优化反正切计算的方法。此外,还分享了一些调试经验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工程师和嵌入式软件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旋转变压器解码的应用场合,如工业伺服系统、机器人控制等领域。主要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旋变软解码的关键技术和优化技巧,提高解码精度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代码片段和调试建议,有助于读者快速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同时,作者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实战指导。
2025-09-08 21:20:18 194KB
1
1、使用分立元件搭建16位逐次逼近式ADC电路 2、使用单片机读取并显示ADC电路的电压和AD值 说明:仿真可能会很卡,跑一次可能要半分钟,取决于电脑性能。 误差大概在5%左右,模数混合仿真误差很难控制
2025-09-08 20:13:02 867KB 毕业设计 proteus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AC7020 FPGA的数字锁相放大器电路设计及其在高精度TDLAS技术中的应用。首先展示了电路图的设计思路,采用24位Δ-Σ ADC进行高速采样,并利用FPGA内部的DSP48单元实现高效的混频运算。接着阐述了核心算法的Verilog代码实现,包括相位累加器的设计以及频率跟踪机制。随后讨论了低通滤波器的设计,采用了CIC+FIR级联结构,有效提高了信噪比并降低了带外干扰。最后解决了时钟抖动的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指标。 适合人群:从事FPGA开发、信号处理、光学传感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信号处理的应用场合,如气体检测、光谱分析等。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动态储备、降低相位噪声、减少功耗,从而提升整体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技术细节对于理解和优化类似系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关于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方面的技巧。
2025-09-08 18:44:56 553KB FPGA Verilog DSP FIR滤波器
1
基于AC7020 FPGA的数字锁相放大器电路设计及其在高精度TDLAS技术中的应用。首先展示了电路图的设计思路,采用24位Δ-Σ ADC进行高速采样,并利用FPGA内部的DSP48单元实现高效的混频处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核心算法的Verilog代码实现,特别是相位累加器的设计细节,确保了极高的频率分辨率。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低通滤波器的设计,采用了CIC+FIR级联结构,有效提升了信噪比。最后,解决了时钟抖动的问题,通过优化时钟分配和布局约束,实现了稳定的性能表现。最终测试结果显示,该设计达到了120dB的动态储备和-145dBc/Hz的相位噪声,功耗仅为2.3W。 适合人群:从事FPGA开发、信号处理以及光学传感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信号处理的应用场合,如气体检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目标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降低功耗。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技术细节和解决方案对提升锁相放大器的性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特别是在应对复杂工业环境方面表现出色。
2025-09-08 18:44:26 624KB FPGA Verilog DSP 时钟管理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AC7020 FPGA的数字锁相放大器电路设计及其在高精度TDLAS(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TDLAS技术和锁相放大器之间的关系,强调锁相放大器在提高信号信噪比方面的重要作用。接着讨论了AC7020 FPGA的特点和优势,如丰富的逻辑资源和高速数据处理能力。随后,文章深入探讨了电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信号输入模块、参考信号生成模块以及乘法器与低通滤波器模块的具体实现细节。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际设计中的经验和技巧,如时钟抖动处理、混频环节的定点数处理、CIC滤波器的级联配置、CORDIC算法的使用等。最终展示了该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如动态储备、相位噪声、功耗等方面的表现。 适合人群:从事光学测量、气体检测等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FPGA开发有一定基础的研究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信号处理的TDLAS系统开发项目,旨在提高检测精度并减少噪声干扰。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和技术细节,还包括了许多实用的设计经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2025-09-08 18:41:39 115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