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第1章 关注于问题
1.1 解决方案之前的问题
1.2 计算机和世界
1.3 初始的问题焦点
1.4 问题不在接口上
1.5 描述外部世界的挑战
1.5.1 计算机的魅力
1.5.2 系统的两个含义
1.5.3 模型的两个含义
1.6 无缝开发
1.7 一些解决方案
1.8 本书的范围
第2章 定位问题并确定问题的边界
2.1 上下文图
2.1.1 物理领域
2.1.2 共享现象的接口
2.2 上下文图确定问题的边界
2.2.1 数据库领域
2.2.2 医生以及周期和范围领域
2.2.3 ICU病人领域
2.3 真实的问题
2.3.1 客户
2.3.2 进入外部世界要多远
2.4 领域接口
2.4.1 共享现象是抽象的
2.4.2 连接领域
2.4.3 忽略连接领域
2.4.4 当连接领域不能忽略时
2.5 处理较大的上下文
2.6 机器领域
2.6.1 什么处于机器中
2.6.2 当机器是问题领域时
第3章 问题和子问题
3.1 问题图
3.1.1 一个简单的问题图
3.1.2 另一个简单的例子
3.1.3 简单问题
3.1.4 问题分析和问题图
3.2 现实的问题
3.2.1 分解
3. 2.2 问题结构化
3.3 子问题示例
3.3.1 供暖显示
3.3.2 输入周期和范围
3.3.3 会员报表
3.3.4 火炉操作
第4章 基本问题类和框架
4.1 问题类
4.1.1 问题框架
4.1.2 五种基本框架
4.1.3 问题框架如何互不相同
4.2 关于现象和领域
4.2.1 个体
4.2.2 关系
4.2.3 因果现象和符号现象
4.2.4 领域类型
4.3 问题框架
4.3.1 需求式行为框架
4.3.2 命令式行为框架
4.3.3 信息显示框架
4.3.4 简单工件框架
4.3.5 变换框架
4.3.6 变换限制
第5章框架关注点和开发描述
5.1框架关注点
5.2需求式行为框架关注点
5.2.1框架关注点
5.2.2三个描述
5.2.3为什么一个描述不够
5.3命令式行为框架关注点
5.3.1违抗
5.3.2框架关注点
5.3.3合理的命令需求
5.34可行的命令需求
5.3.5门和马达领域特性
5.3.6机器规格说明
5.4信息显示框架关注点
5.4.1框架关注点
5.4.2车辆和感应器领域特性
5.5简单工件框架关注点
5.5.1框架关注点
5.5.2晚会规划领域描述
5.5.3用户命令
5.5.4需求
5.5.5晚会规划编辑规格说明
5.6变换框架关注点
5.6.1输入领域特性
5.6.2输出领域特性
5.6.3需求
5.6.4遍历
5.6.5框架关注点
5.6.6变换机器的效率
5.7两点注释
5.7.1问题框架和开发方法
5.7.2框架失配
第6章框架风格和开发描述
6.1框架和风格
6.1.1领域描述的范围
6.1.2领域风格
6.2静态风格
6.2.1物理的静态领域
6.2.2结构化风格
6.3动态风格.
6.3.1动态领域的宽容性
6.3.2抑制.
6.3.3离散现象和连续现象
6.4控制风格.
6.4.1行为状态
6.4.2行为领域特征
6.5非形式化的风格
6.5.1拘泥于形式的假设
6.5.2指代
6.5.3定义更方便的术语
6.6概念风格
6.6.1概念作为实体
6.6.2实体和需求进程
6.6.3标记进程
第7章模型领域和现实世界
7.1信息问题
7.2第一个例子
7.2.1问题
7.2.2从变量到模型
7.2.3关于作为模型
7.2A.更多的变量
7.3引入一个模型领域
7.3.1模型和现实世界
7.3.2现实世界领域特性
7.3.3设计模型
7.3.4维护和使用模型
7.4另一个模型例子
7.4.1问题
7.4.2一个不带模型的版本
7.4.3一个更难的版本
7.4.4一个朴素的线路模型
7.4.5一个更实际的模型
7.5模型中的控制和定义
7.5.1 C3引起c1
7.5.2 C3根据c1来定义
7.5.3 c1引起C3
7.6一些模型关注点
第8章变体框架
8.1框架和变体
8.2描述变体
8.2.1问题图
8.2.2描述领域
8.2.3变换问题描述变体
8.2.4信息问题描述变体
8.3操作者变体
8.3.1信息问题操作者变体
8.3.2命令式信息需求
8.3.3组合基本框架和变体框架
8.3.4修改默认行为
8.3.5重载默认行为
8.4连接变体
84.1带连接领域的需求式行为框架
8.4.2因果远程领域
8.4.3领域特性描述
8.4.4组合变体
8.4.5可叫牌远程领域和连接领域
8.4.6作为连接领域的文档
8.5控制变体
8.5.1一个变换问题
8.5.2其他控制变体
第9章特定的关注点
9.1框架关注点及其他
9.2溢出关注点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