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锅炉燃烧过程是电力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燃烧效率和排放控制对于整个电站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电站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一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其含量高低直接关系到电站环保标准的满足与否。因此,如何在保证高效燃烧的同时减少NOx排放,已经成为电站锅炉运行和优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燃烧优化方法往往依赖于锅炉多工况燃烧调整试验,这种方法耗时费力,且难以应对煤种变化和设备改造带来的挑战。这就需要建立一种能够准确模拟锅炉燃烧特性的模型,以指导电站锅炉的运行和控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方法在电站锅炉燃烧优化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所提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机器学习算法,它在传统的支持向量机(SVM)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最小化结构风险原则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LS-SVM特别适合于解决电站锅炉燃烧优化中所面对的小样本、非线性以及高维数的问题。LS-SVM通过非线性映射将样本数据映射到高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寻找最优的线性决策函数,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获取模型参数。这种方法计算速度较快,训练时间短,适用于电站锅炉燃烧优化这种需要即时反应和高精度预测的场景。 在建立了基于LS-SVM的电站锅炉燃烧特性模型之后,还面临着多目标优化的问题。即在追求锅炉热效率最大化的同时,还需降低NOx排放量。本文采用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算法,适用于求解电站锅炉燃烧优化的多目标问题。该算法通过模拟鸟群觅食行为,将可能的解决方案(粒子)在解空间中进行迭代搜索,以期找到最优的Pareto前沿,从而实现多个目标的平衡。与传统的单目标优化方法相比,MOPSO算法能够获得多个候选解,且利用了之前计算的数据,大大降低了计算量。 通过上述方法,本文建立了电站锅炉NOx排放与效率的混合模型,并利用MOPSO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调节参数少、运算速度快、结果稳定和预测精度高的优点,能够准确预报锅炉在不同工况下的NOx排放和效率。这为电站锅炉的高效低NOx排放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工具,有助于电站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电站锅炉、氮氧化物、效率、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燃烧优化的必要性:电站锅炉的燃烧优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NOx排放,是实现电力工业经济效益和环保要求的重要手段。 2. 电站锅炉特性模拟的挑战:锅炉设备庞大,运行条件复杂,煤种多变,传统的函数模型难以建立。 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一种采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适合非线性、高维数问题的机器学习方法,有快速训练和高预测精度的优势。 4.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一种能够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群体智能算法,有效提高电站锅炉燃烧优化的效率与环保水平。 5. 混合模型与优化仿真:结合LS-SVM建立的电站锅炉燃烧模型,并使用MOPSO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实现高效低NOx排放的目标。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电站可以更科学地进行锅炉燃烧优化,从而在保证电力供应稳定的同时,显著降低环境影响,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
2025-09-24 12:33:49 446KB 首发论文
1
图像融合 M3FD 数据集 论文:Dual Adversarial Learning and a Multi-scenario Multi-Modality Benchmark to Fuse Infrared and Visible for Object Detection 下载链接:https://github.com/JinyuanLiu-CV/TarDAL 数据集:该数据集仅包含整个数据集中的M3FD_Fusion文件 为方便网络不好的同学,现将此数据集进行上传。
2025-09-24 10:41:17 410.28MB 人工智能 数据集 图像融合
1
物联网知识图谱的研究 一、文档概括 文档围绕物联网知识图谱展开了全面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物联网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实现物联网数据的有效管理和智能化应用。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迅猛,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物联网知识图谱能够整合物联网设备间的数据关联性,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了知识层面的支撑,是实现物联网智能化服务的重要基础。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内容涵盖物联网知识图谱的构建、管理和应用,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方法包括对物联网技术、知识图谱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物联网应用场景,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方案。 四、物联网基础知识 物联网的定义、特点以及关键技术是物联网知识图谱研究的基础。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存储是支撑物联网运行的三大核心技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多个方面。 五、知识图谱基础理论 知识图谱的定义与结构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知识表示方法分为本体论与语义网两种,它们是实现知识图谱中实体间关系表达的关键。知识抽取与融合是构建知识图谱的重要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实体识别、关系抽取等多个环节。 六、物联网知识图谱构建 物联网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包括知识源选择与处理、知识图谱设计原则、构建实例分析等步骤。知识源的选择与处理关注数据收集与数据清洗,确保数据的质量。知识图谱设计原则强调一致性、完整性和可扩展性,保证知识图谱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构建实例分析则通过具体案例展示知识图谱构建的过程和结果。 七、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 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主要聚焦于智能推荐系统,包括用户行为分析与内容推荐算法。智能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结合知识图谱中的丰富知识,实现更加准确和个性化的推荐。 八、物联网知识图谱的前景展望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联网知识图谱将在数据管理、智能化服务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将继续优化知识图谱的设计,提升其应用价值,为物联网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撑。
2025-09-23 22:22:48 93KB 人工智能
1
内容概要:本文展示了如何利用 Python 和 PyQt5 构建智能小车上位机程序,以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小车的功能。主要分为两大部分:GUI界面创建和服务端编程。首先定义了一个继承自QThread的新线程类WIFI_Thread来处理客户端连接和数据传输,并封装了一系列网络操作函数。主窗口由多个框架组成,在每个区域分别提供了设置网络参数(IP/Port)、切换运行模式选项(如远程驾驶或是传感器自动导航)以及展示接收到的状态反馈信息。此外还包括一组方向键用于模拟物理按键发送指令指挥小车运动,以及文本框记录了通信日志以便调试与维护。 适用人群:对嵌入式设备编程感兴趣的学生、开发者;想要学习基于Python GUI进行简单项目构建的初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科研教学或者爱好者的DIY小型机器人项目中。具体来说可以用来演示怎样建立完整的硬件软件交互系统;同时对于希望通过图形界面对物联网设备实施管理的人来说也非常有帮助。 其他说明:本案例详细地解释了如何将前后端紧密结合在一起运作,同时也涵盖了多线程机制确保长时间稳定工作的技巧等高级话题。通过实际操作,用户不仅能掌握基本的编程技能还能够加深对底层协议的理解。
2025-09-23 20:04:45 15KB PyQt5 WiFi通信 GUI编程 线程安全
1
针对目前煤矿矿灯功能单一,无法感知井下环境参数,未能和地面构成双向实时通信网络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智能矿灯。该智能矿灯以STM32芯片为主控核心,利用温度传感器、瓦斯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分别采集环境温度、瓦斯浓度及人员运动状态;通过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读取井下定位与物资标签状态,获取人员位置与物资信息;通过WiFi将数据上传到地面服务器进行显示和存储。该智能矿灯还具有手动报警与自动报警功能,上位机可下发信息,实现井下与地面的双向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智能矿灯性能稳定可靠,实时性高,操作方便。
2025-09-23 18:26:17 235KB 行业研究
1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基于SpringBoot的智能客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源码)_kaic.zip
2025-09-23 08:31:52 23.47MB spring boot spring boot
1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电子时代,智能硬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新宠。随着微处理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微控制器的小型化项目层出不穷,为创意设计和DIY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个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桌面宠物项目,该项目不仅具备与人类互动的功能,而且支持语音控制与蓝牙技术,展现了微控制器在智能化家居领域的应用潜力。 我们来了解STM32单片机。STM32是STMicroelectronics公司生产的一系列32位ARM Cortex-M微控制器产品线。由于其高性能、低功耗、丰富的外设资源和完善的软件支持,STM32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设计灵活性和强大功能使其成为智能硬件开发者的首选。 接下来,我们谈谈智能桌面宠物的设计理念。所谓的智能桌面宠物,是指通过模拟宠物的行为模式,以电子装置的形式存在于人们工作或生活环境中,为用户提供陪伴感和娱乐性。智能桌面宠物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交互能力,比如声音识别、触摸感应、移动追踪等。本项目的智能桌面宠物不仅满足了基本的互动需求,还整合了语音识别和蓝牙控制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语音识别功能的加入,使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与智能宠物进行交流,增加了互动的趣味性和便捷性。这种技术通常依赖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特定算法分析声音信号,实现对命令的准确识别。在本项目中,这项功能的实现可能需要借助于一个独立的声音识别模块,或者利用STM32自身集成的音频处理能力。 蓝牙技术的运用,使得智能桌面宠物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智能手机或其他蓝牙设备连接,从而实现远程控制。用户可以利用专属的手机应用程序发送控制命令,或者下载更新的交互程序,为宠物增加新的功能和行为。蓝牙控制除了提供便利外,还为远程监控和数据交换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智能桌面宠物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物理形态和移动能力。一个可爱或有趣的外观设计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并激发起他们与之互动的欲望。在机械结构上,智能宠物可能具备轮子、伺服电机等,以实现基本的移动或动作。在软件层面,程序需要能够控制这些硬件以模拟生物的反应和行为。 制作这样一个智能桌面宠物,对于DIY爱好者来说,既是一次技术的挑战,也是一次创意的实践。它不仅需要电子电路和编程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对机械设计和人工智能有一定的了解。当然,为了确保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测试和调试是不可或缺的步骤。 在项目完成后,这样的智能桌面宠物不仅可以作为一款个性化的电子产品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或家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压力,为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乐趣。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这样的智能宠物的功能将会更加多样化,与用户的互动也将更加自然和智能。 对于对电子制作和DIY感兴趣的读者,本项目的开发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案例。从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到编写控制程序,再到机械结构的设计和整合,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技术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验。通过这样的项目实践,爱好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微控制器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同时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桌面宠物项目是一个集成了多种技术的复合型产品。它通过智能交互、语音控制和蓝牙技术的应用,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无论是对电子爱好者还是普通用户来说,这样的项目都充满了吸引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智能桌面宠物将更加智能化,更加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有趣伴侣。
2025-09-22 20:31:14 68.43MB STM32
1
智能桌面宠物是一种集成了现代科技的新型玩具,它将传统玩具与智能技术相结合,赋予了玩具以生命和交互能力。在本套资料中,涵盖了从设计到实现智能桌面宠物的全流程,包括源代码、3D打印图纸、语音模块等关键组成部分。 源码是智能桌面宠物的灵魂,它控制着宠物的智能行为和反应。源码的编写通常依赖于嵌入式系统或微控制器,如STM32单片机。STM32是STMicroelectronics生产的一系列32位ARM Cortex-M微控制器,因其高性能、低功耗和易于开发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在智能桌面宠物的制作中,STM32可以被用来处理传感器输入,执行决策逻辑,并控制输出设备如电机或LED灯。 3D打印图纸则是智能桌面宠物的物理表现,它通过3D打印技术将设计图纸上的模型转化为实体。这些图纸详细地描述了宠物的各个部件和组装方式,使得爱好者可以根据图纸自行打印和组装宠物模型。3D打印技术的普及让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制造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 语音模块是智能桌面宠物与人交互的重要方式。它使得桌面宠物可以“说话”,响应主人的指令或环境刺激,从而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语音模块一般包含有麦克风、音频处理单元、扬声器等,能够捕捉声音信号并转化为电子信号处理,再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这种模块可以极大地提高桌面宠物的互动体验,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本套资料完整地展现了如何从零开始制作一款智能桌面宠物,不仅包括了硬件设计的图纸和源码,还包括了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模块。对于有兴趣的开发者和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可以省去他们大量的研究和开发时间,快速地进入智能桌面宠物的制作和开发过程。
2025-09-22 20:30:42 73.24MB 桌面宠物 STM32
1
- AI数字人客服,支持流式响应 - 实时对话界面,支持文本格式化 - 图片上传和预览功能 - 转义字符自动转换为HTML格式 - 快捷问题按钮 - 可拖拽悬浮球入口 - 响应式设计,适配移动端和桌面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将AI技术应用于客服领域已经成为提升用户体验、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Vue客服组件集成Dify智能问答系统为主题,详细介绍从设计到落地的整个实施过程。这不仅涉及到前端开发技术的应用,还包括了对用户体验、交互设计以及后端技术的考量。 AI数字人客服的实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集成Dify智能问答,Vue客服组件能够实现流式响应,即能够像人类客服一样,在用户提出问题后即时给予回答。这种流式的交互方式使得用户体验更加自然流畅,也减少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流式响应的实现依赖于高效的后端算法以及前端的即时渲染能力。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处理用户的输入,并将后端返回的答案及时展示在界面上。 实时对话界面的设计也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一个文本输入和显示的平台,还需要支持文本的格式化处理。例如,在用户输入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并处理URL链接、表情符号等,使其以更加友好的形式呈现。此外,为了提高用户交互的丰富性,图片上传和预览功能也被整合到对话界面中。这允许用户在进行咨询时,能够上传相关图片,并且即时查看所上传的图片内容。这样的设计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交互体验,让沟通变得更加直观有效。 在技术细节上,转义字符自动转换为HTML格式是提升用户界面友好性的又一重要举措。在传统的聊天系统中,一些特殊字符可能会被错误解释,导致显示效果不佳甚至出现错误。通过自动转换技术,系统可以将这些特殊字符转换为对应的HTML标签,从而在用户界面上正确显示,避免了潜在的误解和沟通障碍。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快捷问题按钮被设计进系统中。通过这些预设的快捷回复按钮,用户可以选择常见问题的快捷回复,从而快速获得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流程,也减轻了客服的工作压力。 可拖拽悬浮球入口的设计则充分体现了响应式设计的理念。在移动设备上,悬浮球可以作为快速启动客服对话的入口,而在桌面端则可以作为固定在页面一角的咨询入口。这种设计不仅考虑了用户使用设备的不同,也考虑到了用户操作习惯的差异,从而确保了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整个客服组件的开发需要遵循响应式设计原则,确保其能够适配移动端和桌面端。这意味着前端的开发需要使用响应式框架或技术,比如Vue.js,来构建界面,使得用户在不同设备上都能获得良好体验。 Vue客服组件集成Dify智能问答的整个过程涵盖了前端与后端的紧密配合,交互设计的细节考量,以及用户体验的全方位优化。从支持流式响应的AI数字人客服到提供丰富交互功能的实时对话界面,再到符合用户习惯的快捷回复和可拖拽悬浮球入口,以及兼顾不同设备的响应式设计,每一步都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结合,确保了最终产品的高质量和用户体验的优越性。
2025-09-22 19:39:07 19KB Vue
1
[Morgan Kaufmann] MATLAB GPU 加速计算 教程 (英文版) [Morgan Kaufmann] Accelerating MATLAB with GPU Computing A Primer with Examples (E-Book)
2025-09-22 16:50:50 23.01MB matlab gpu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