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参与控制的系统,通过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主机、输入输出通道、外部设备和生产过程装置等四部分。主机是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对系统的各个部分发出各种命令,并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及处理。输入输出通道是微机和生产对象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桥梁和纽带。外部设备是实现微机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包括人机联系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贮器等。生产过程装置包括测量变送单元、执行机构等。 软件部分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数据库三部分。系统软件是由计算机设计者提供的专门用来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程序,包括操作系统、诊断系统、开发系统、信息处理等。应用软件是面向用户本身的程序,由用户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编写的各种程序,包括过程监视程序、过程控制计算程序、公共服务程序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多种类型,包括操作指导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等。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很多特点,如控制规律的实现灵活、方便,控制精度高、控制效率高、可集中操作显示、可实现分级控制与整体优化等。 过程通道是在计算机和生产过程之间设置的信息传送和转换的连接通道,分为数字量过程通道和模拟量过程通道两种。数字量过程通道包括数字量输入通道和数字量输出通道,模拟量过程通道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转换器、采样保持器、A/D 转换器、接口及控制逻辑电路等组成。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数字量输入通道和模拟量输入通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字量输入通道包括数字量输入缓冲器、输入调理电路、输入地址译码电路、并行接口电路和定时计数电路等。模拟量输入通道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多路转换器、采样保持器、A/D 转换器、接口及控制逻辑电路等。 理想多路开关的要求是开路电阻为无穷大,导通电阻为零,切换速度快、噪音小、寿命长、工作可靠。在数据采样系统中,不是所有的输入通道都需要加采样保持器,只有在信号变化频率较高而 A/D 转换速度又不高,以致孔径误差影响转换精度时,才需要加采样保持器。
2025-06-12 16:13:19 248KB
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是一份专为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学生准备的重要参考资料。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基石,涵盖了电路分析、半导体器件、放大器设计等多个关键知识点。这份答案详细解答了教材第四版中的课后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1. **基本概念与理论** - **电压、电流与功率**:了解电压、电流的基本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欧姆定律。理解功率的概念,包括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和有功功率。 2. **电阻、电容和电感** - **电阻**:学习电阻的性质,如何计算电阻网络的总电阻,以及在直流和交流电路中的行为。 - **电容**:理解电容的储能特性,电容与电压的关系,以及RC电路的分析。 - **电感**:研究电感的储能方式,电感与电流的关系,以及RL电路的分析。 3. **二极管与晶体管** - **二极管**:学习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了解正向导通和反向截止状态,及其应用如整流和钳位电路。 - **晶体管**:掌握双极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的工作原理,以及放大器的共射、共基、共源配置。 4. **放大器** - **运算放大器**: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概念,掌握其在虚地、反相和非反相放大器中的应用。 - **反馈**:学习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如提高增益稳定性、降低非线性失真等。 5. **电源** - **直流稳压电源**:解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如串联调整型稳压器。 - **交流电源**:理解交流电源的波形分析,如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6. **滤波器设计** - **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学习各种滤波器的特性及设计方法,用于信号的选择和分离。 7.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 - **模数转换器(ADC)**:理解ADC的工作原理,包括积分型、双积分型和逐次逼近型。 - **数模转换器(DAC)**:了解DAC的实现方式,如权电阻网络法。 8. **习题解题技巧** - **电路分析**:学会使用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 **信号处理**:掌握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在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详尽解答课后习题,学生可以检查自己的理解程度,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原理的认识,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份资料不仅适合自我检验,也适合作为复习和备考的工具,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为未来在电子领域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6-10 20:16:40 5.29MB 模拟电子
1
《软件工程概论》是一本深入探讨软件开发过程和实践的经典教材,涵盖了软件工程的各个方面。这本书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系统性的软件开发知识,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以及维护等阶段,强调了软件生命周期中的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书中附带的课后习题解答为读者提供了自我检验和深化理解的机会。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整个学科的基础。它涉及到软件开发的系统性方法,即通过应用工程原理、经验和管理技术来构建高质量、可维护的软件产品。这包括对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获取和分析、软件设计、实现、测试、部署以及后期的维护和改进。 需求工程是软件开发的起点,它包括需求识别、需求分析和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写。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确保软件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满足用户和业务的需求。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和实际场景的应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需求工程的实践。 软件设计阶段,通常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关注于系统的整体结构,如模块划分、接口定义和数据结构;而详细设计则更侧重于每个模块的内部逻辑和实现细节。设计过程中会使用各种图表工具,如数据流图(DFD)、用例图、类图和序列图等,以可视化地表达设计方案。 编码阶段是将设计文档转化为实际可执行代码的过程。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遵循一定的编程规范至关重要,以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此外,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框架也是提高开发效率的关键。 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测试策略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和风险进行。书中可能会介绍不同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以及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一个持续阶段,涉及修复错误、添加新功能和适应环境变化。有效的版本控制和配置管理对于软件的持续更新和演化至关重要。 《软件工程概论》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读者可以巩固所学,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或从业人员,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软件开发的专业素养。
2025-06-03 15:36:08 4.38MB 关于软件工程的书 ,PDF格式
1
西电计算智能导论课后习题(精简版)
2025-05-25 15:09:23 22.07MB 计算智能
1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2025-05-15 16:56:12 23.17MB 操作系统
1
3.3 编程实现对率回归,并给出西瓜数据集3.0α上的结果 4.3 试编程实现基于信息熵进行划分选择的决策树算法,并为表4.2中数据生成一棵决策树。 5.5 试编程实现标准BP算法和累积BP算法,在西瓜数据集3.0上分别用这两个算法训练一个单隐层网络,并进行比较。
2025-05-12 13:28:45 289KB 机器学习
1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2025-04-24 09:45:23 15.55MB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涉及了从数据通信到分布式系统的一系列技术和服务。为了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学习者往往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深入浅出计算机网络(微课视频版)》是一套面向初学者的网络课程,通过视频的形式,将复杂的网络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本套课程的课后习题部分旨在帮助学习者巩固和深化在视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习题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网络设计、网络应用等各个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故障的诊断和解决方法,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措施,以及熟悉网络应用的开发和管理。 习题通常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类型,每种题型都有其独特的考查角度。选择题和填空题侧重于测试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判断题可以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简答题和计算题则更多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答案解析部分详细解释了每道习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这对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习题的设计还会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尝试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套习题,学习者应当首先认真学习《深入浅出计算机网络(微课视频版)》中的课程内容,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随后,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可以对网络知识有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应当注重总结和归纳,对于每一个不懂的问题,都要及时查阅资料或求助于老师和同学,确保不留任何疑问。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域,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涌现。因此,学习者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还需要不断跟进最新的网络技术发展动态,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杂志、参加网络技术研讨会等方式,保持自己知识的更新和竞争力。 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升实践能力。《深入浅出计算机网络(微课视频版)》配套习题及答案解析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帮助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在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4-12 22:39:05 31.79MB 网络 网络
1
《通信电子线路》是侯丽敏教授编著的一本教材,主要探讨了通信系统中的电子线路设计和原理。课后习题提供了深入理解和巩固课程知识的机会。以下将针对部分习题解析来阐述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关键知识点: 1. **载波、调制信号和基带信号**: - **载波**:载波是一种高频信号,由振荡电路生成,它的频率足够高,使得天线长度可以大幅度减小但仍能有效地发射信号。 - **调制信号**:待发射的、携带信息的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 - **基带信号**:有用的信号被转换为数字形式,即为基带信号。 2. **调制的原因**: - 高频信号可以减小天线尺寸,适应实际发射需求。 - 直接发射调制信号可能导致信道间的信号混淆,调制能避免这种情况。 3. **无线广播频率范围**: - **中波(MF)**:0.3~3MHz - **短波(HF)**:3~30MHz 4. **中国移动通信GSM载波频率**: - **GSM900**:上行880~915MHz,下行925~960MHz - **GSM1800**:上行1710~1785MHz,下行1805~1880MHz - **GSM1900**:上行1850~1910MHz,下行1930~1990MHz 5. **功率与dBm转换**: - 功率转换成dBm是通信中常用的表示方法,dBm是以毫瓦为基准的对数单位,例如1W对应30dBm。 6. **通信系统电压转dBm计算**: - 通过电压和负载阻抗计算出功率,再转换成dBm。 7. **中频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和通频带计算**: - 电压增益取决于调谐回路的元件参数,如品质因数(Q0)、调谐频率等。 - 通频带是基于调谐频率和Q0来确定的。 8. **场效应管放大器**: - 场效应管的转移导纳(gm)和输出阻抗(Rds)会影响放大器的增益和通频带。 9. **晶体管放大器**: - 晶体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如yfe和yoe)对放大器性能有直接影响。 10. **中频调谐放大器**: - 计算调谐频率下的回路电容、变压器线圈比值和最大电压增益,涉及到电感、电容和晶体管参数的综合应用。 这些习题解答涵盖了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基本概念,如调制、频率分配、功率表示、放大器设计以及频率响应分析。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具备设计和分析通信电路的能力。
2025-04-12 21:56:19 2.32MB
1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2025-03-30 21:10:28 2.03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