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已成为目前广域网和企业网采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路由选择协议之一。本书由该协议的开发者编著,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全面深入地讲述了OSPF协议的工作原理,是一本完整而详细的OSPF协议指南。它主要包括OSPF区与虚链路、NBMA与点到多点网段、OSPF配置与管理、与其他协议的互操作、OSPF加密认证、OSPF协议扩展以及IP组播与组播路由选择协议等内容。    本书适合TCP/IP网络管理员、协议设计者和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者阅读。 ### OSPF 协议剖析 #### 一、OSPF 概览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目前互联网领域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尤其在广域网和企业网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设计目标在于提供更高效、灵活及可扩展的路由机制,相比传统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如RIP,OSPF基于链路状态算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型复杂网络环境的需求。 #### 二、OSPF 的工作原理与架构 ##### 2.1 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 - **IP数据报转发**:路由器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根据IP数据报的目的地址进行转发决策。 - **IPv6支持**:随着IPv6的普及,OSPF已经扩展支持IPv6,确保了协议的持续适用性。 ##### 2.2 互联网路由协议 - **路由表**:存储着到达不同网络的路径信息,是实现数据包转发的基础。 - **互联网路由架构**:OSPF属于内部网关协议(IGP),与外部网关协议(EGP)如BGP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互联网路由体系。 - **距离矢量算法**:早期的路由协议多采用此类算法,通过周期性地广播整个路由表来更新邻居节点的路由信息。 - **链路状态算法**:OSPF的核心算法,通过维护一个链路状态数据库,精确描述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并据此计算最优路径。 #### 三、OSPF 协议的发展历程 - **功能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规模和复杂度,OSPF的设计着重于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健壮性。 - **设计决策**:包括使用链路状态算法、引入区域划分等关键技术点。 - **OSPF v1**:作为OSPF发展的初期版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终未能成为标准。 - **标准化过程**: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OSPF最终成为了一个广泛接受的标准。 #### 四、OSPF 基础知识 - **链路状态通告(LSA)**:用于描述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单元,包含有关链路状态的信息。 - **样例 LSA:路由器 LSA**:提供了关于路由器连接的所有链路的状态信息。 - **链路状态数据库**:存储LSA的集合,每个路由器都维护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 **OSPF 数据包通信**: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 - **邻居发现与维护**:OSPF通过特定机制发现并维护邻居关系,这是实现数据同步的前提。 - **数据库同步**:确保所有路由器上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一致性的关键步骤。 - **路由计算**:利用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信息,通过Dijkstra算法计算出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短路径。 #### 五、OSPF 网络类型 - **广播子网**:如以太网,OSPF通过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来优化邻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 **非广播多访问(NBMA)子网**:如帧中继,OSPF通过手动配置邻接关系来处理此类网络。 - **点到多点子网**:为简化NBMA网络配置而引入的一种特殊类型。 #### 六、OSPF 层次化路由 - **OSPF 区域**: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区域,可以显著减少网络的复杂度,提高路由计算的效率。 - **外部路由信息的整合**:通过引入外部路由信息(如来自其他IGP或EGP的路由),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互操作。 - **OSPF 区域类型**:包括普通区域、骨干区域、末梢区域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七、OSPF 扩展特性 - **TOS 基于路由**:允许根据服务类型(TOS)字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路由策略。 - **末梢区域(Stub Areas)**:简化了区域内路由器的LSDB,减少了LSA的数量。 - **按需电路扩展**:支持在某些类型的链路上按需发送LSA,提高了带宽利用率。 - **不完全末梢区域(NSSA)**:用于引入外部路由,同时避免在整个自治系统内泛洪这些路由信息。 - **数据库溢出支持**:当LSDB大小超过阈值时启用,防止数据库过载。 - **外部属性 LSA**:增加了对OSPF外部路由属性的支持,提高了路由选择的灵活性。 #### 八、OSPF 与 IP 组播 - **MOSPF**:多播OSPF,是对OSPF的扩展,旨在支持组播路由选择。 - **组成员关系 LSA**:用于通告组播组的成员信息,帮助构建组播树。 #### 总结 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OSPF协议的各个方面,还深入探讨了其实现细节和技术挑战。对于TCP/IP网络管理员、协议设计者以及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本权威且实用的手册,不仅有助于理解OSPF的工作原理,还能指导实际部署和故障排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OSPF作为一种核心协议,在未来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7-17 13:45:50 5.07MB OSPF
1
Oracle数据库是全球广泛使用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尤其在企业级应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份"Oracle_数据库管理基础_官方ppt_中文版_英文版"提供了学习Oracle数据库管理的宝贵资源,包括官方英文版PPT以及中文翻译版本,为初学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理解Oracle数据库核心概念和操作的平台。 Oracle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涵盖了许多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如关系型数据库模型,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等基本元素。在Oracle9i Database Administration Fundamentals I的课程中,你将学习到如何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实例,包括启动、关闭数据库,以及配置数据库参数以优化性能。 数据库管理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数据存储和组织。Oracle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字符串、日期时间、二进制等,以及复杂的数据结构如BLOB(Binary Large Object)和CLOB(Character Large Object)。理解这些数据类型对于正确设计数据库至关重要。 在Oracle中,安全性也是核心考虑因素。通过用户权限和角色管理,你可以控制谁可以访问哪些数据,以及他们可以执行的操作。这部分内容在学习过程中会详细介绍如何创建和管理用户,分配权限,以及如何使用视图来提供数据访问的安全层。 备份和恢复是数据库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环节。Oracle提供了多种备份策略,如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以及RMAN(Recovery Manager)工具,用于自动化和简化备份过程。在遭遇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恢复技术能帮助我们迅速恢复业务运行。 此外,性能监控和调优是确保数据库高效运行的重要任务。这包括使用SQL*Plus、企业管理器(EM)或者其他监控工具来分析SQL查询性能,识别瓶颈,并进行索引优化、分区策略调整等操作。 Oracle9i数据库管理基础I的两份PDF文档,可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讲解这些主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练习,帮助读者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Oracle数据库的管理技能。 这份压缩包中的学习资料是全面了解和掌握Oracle数据库管理基础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对数据库管理员(DBA)、开发人员还是对Oracle感兴趣的技术爱好者来说,都将受益匪浅。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你将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维护Oracle数据库,确保其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
2025-07-14 21:06:08 4.07MB Oracle 数据库基础 官方PPT
1
7系列FPGA中的GTX/GTH收发器是Xilinx公司推出的一款用于高速串行通信的收发器模块,能够实现数据的高速串行传输。本资料为Xilinx提供的用户手册ug476_7Series_Transceivers,包含英文原版PDF及中文翻译版PDF。 7系列FPGA中的GTX/GTH收发器是Xilinx公司推出的一款高端半导体产品,专门针对高速串行通信设计。该收发器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数据的高速串行传输,从而满足现代数字通信系统对带宽和传输速率的极高要求。GTX/GTH收发器支持多种通信标准,使得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电信、数据通信、无线基础设施、以及企业网络等领域。 GTX和GTH是两种不同的收发器技术,它们在Xilinx 7系列FPGA产品线中被广泛采用。GTX收发器支持高达12.5Gbps的传输速率,而GTH收发器则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支持高达28Gbps的传输速率,这使得它们能够满足更复杂和高要求的串行数据传输场景。这些收发器内部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如前向纠错码(FEC)、8B/10B编码、以及复杂的时钟数据恢复(CDR)机制,为高速串行通信提供了可靠性和稳定性。 Xilinx在推出这一系列收发器的同时,还提供了一套详尽的用户手册,即UG476用户手册。这份手册详细介绍了GTX/GTH收发器的使用方法、配置选项、性能参数和接口标准。用户手册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例如对各种电气特性的说明、管脚分配、以及如何在Xilinx Vivado设计套件中进行设计和仿真等。这些信息对于设计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设计质量与性能表现。 Xilinx的用户手册不仅为用户提供了理论上的知识,还包含了大量的实用示例和实际应用场景的介绍。通过这些内容,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如何将GTX/GTH收发器集成到自己的设计中,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这些收发器的性能优势。同时,Xilinx也考虑到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因此用户手册不仅提供了英文原版的PDF格式,还提供了中文翻译版的PDF,这样能够帮助不同语言背景的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GTX/GTH收发器。 对于工程师来说,这份用户手册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使用说明,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FPGA内部收发器设计与优化的全面指南。通过对这份手册的深入研究,工程师可以更好地掌握Xilinx FPGA的高级特性,充分发挥硬件平台的潜力,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和可靠的通信系统设计。 这份手册的存在,不仅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减少了设计和调试的时间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项目风险,提高了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Xilinx作为全球领先的可编程逻辑解决方案提供商,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文档,UG476用户手册就是其承诺的体现。通过这些精心编写的文档,Xilinx希望能够帮助其客户开发出更加卓越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推动整个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进步。 Xilinx的UG476用户手册是一份技术资料的宝库,它不仅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关于7系列FPGA中GTX/GTH收发器的全面指南,而且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以确保设计的成功和产品的高性能。这份手册的英文版和中文版PDF格式,进一步表明了Xilinx对于满足全球客户需求的承诺,以及其在全球FPGA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2025-07-14 14:47:09 18.11MB xilinx FPGA
1
《ISO7637-2-2011汽车电子最新英文版标准》是汽车行业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重要参考文档。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车辆内部电子设备在受到瞬态传导干扰时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旨在确保车载电子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我们要理解标准的“范围”。ISO 7637-2主要关注的是汽车内部电路中由于电源线上的瞬态脉冲引起的干扰问题。这些脉冲可能源于启动马达、交流发电机、继电器开关等操作,或者是外部电网波动对汽车电源的影响。标准适用于所有依赖于车载电源的电子设备,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安全气囊控制器、车载信息系统等。 接下来,标准中提到的“引用标准”部分,通常包括了其他相关的国际标准,如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这些标准可能涉及到测量方法、设备性能指标等,为ISO 7637-2提供了更全面的技术支撑。 “试验过程”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如何模拟和再现真实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瞬态脉冲,以及如何对电子设备进行测试。这部分通常会涵盖脉冲类型(如P1、P2、P3等)、脉冲波形、峰值电压、持续时间等因素,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此外,还包括了测试设备的设置、测量步骤和结果分析的方法。 “术语和定义”章节则澄清了标准中使用的专业词汇,确保所有读者都能准确理解每个术语的含义,避免在理解和应用标准时出现误解。这包括了关于脉冲、干扰、敏感度等关键概念的明确定义。 在实际应用中,工程师们会依据ISO 7637-2进行产品的设计和验证,通过模拟实验来评估电子设备对瞬态脉冲的抗扰度,以满足规定的性能要求。同时,这个标准也是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通用语言,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和互换性。 《ISO7637-2-2011汽车电子最新英文版标准》是汽车电子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文献,它为确保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促进了汽车电子技术的健康发展。这份标准的免费下载资源对于学习和研究汽车电子EMC问题的人员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2025-07-11 11:06:24 978KB 标准规范
1
西门子SIMATIC PCS 7是一款先进的过程控制系统,它集成了各种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以支持工业过程控制。本次提供的资料是SIMATIC PCS 7版本9.0的产品样本,主要涵盖了系统组件部分。这个版本提供了系统组件的详细目录,以及系统更新的相关信息。 SIMATIC PCS 7是一套面向复杂工业过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它的设计可以满足从简单的单回路控制到复杂的批量处理和流程控制。西门子通过这种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高效、可靠的生产管理解决方案。 系统组件是SIMATIC PCS 7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包括了用于中央控制和现场级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组件的详细介绍有助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了解如何构建和扩展系统,以及如何处理系统维护和升级。 在SIMATIC PCS 7系统中,软件包和软件更新服务对于系统管理至关重要。软件包确保了系统能够运行所需的功能,并且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工程师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编程和配置。软件更新服务则保障了系统能够通过最新的补丁和功能升级来维护其性能和安全性。SIMATIC PCS 7 Management Console允许用户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来管理整个系统,而Industrial Workstation/IPCE(工业个人计算机工程站)则提供了实现工程任务的平台。 在系统组件方面,SIMATIC PCS 7 Plant Automation Accelerator是一个新特性,它旨在提高工厂自动化效率,它包括了操作员系统、过程数据归档和报告、过程历史记录以及信息服务器和设备管理功能。这些组件的整合允许更好地进行数据管理,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 SIMATIC PDM(Plant Device Management)和SIMATIC PCS 7 Maintenance Station则专注于设备管理与维护。PDM提供了设备的完整视图,并帮助用户进行诊断、维护和变更管理。而PCS 7 Maintenance Station则通过为控制系统提供一个集成的维护解决方案,实现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检测。 SIMATIC PCS 7 BOX是一款工业通信解决方案,包括了过程I/O,它将工业现场信号转换成可以由控制系统处理的形式。此外,SIMATIC CFU(Control Function Units)和SIMATIC ET 200SP HA(High Availability)模块扩展了批量自动化和路由控制功能,它们通过集成安全措施来保护过程自动化系统。 SIMATIC BATCH Route Control和SIMATIC Route Control Safety Integrated for Process Automation是为特定的自动化任务设计的软件工具。它们允许自动化工程师创建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批次操作和路径控制,同时确保安全操作。 文档中还提到了一些支持性文档和资源的链接,比如Process Automation和Weighing Technology产品的目录,以及如何在西门子的网站上进行信息查询和产品订购。这些资源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有用,因为它们提供了从基础学习材料到高级技术支持的完整解决方案。 总体而言,SIMATIC PCS 7 v9.0 为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强大的工具集合,它集合了软件、硬件、通信和安全功能于一体,旨在帮助制造企业实现高效的生产控制和优化。
2025-07-10 14:11:21 37.48MB
1
力士乐变频器调试软件RDwin11V09是专门为力士乐品牌的变频器产品设计的一款专业调试工具。尽管该软件仅有英文版本,但它在变频器调试领域内提供了诸多功能与优势。对于从事工业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的专业人士来说,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变频器运行稳定性的关键。 在功能方面,RDwin11V09软件能够实现变频器的参数设定、监控和故障诊断。用户可以通过软件界面方便地进行参数配置,实时观察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电压、频率等关键参数。软件还提供故障代码的解析和解决方案,极大地简化了问题排查和维修过程。此外,RDwin11V09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便于与其他工业自动化设备集成,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灵活性。 从优势上分析,RDwin11V09软件的一大特色在于其直观的操作界面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软件内部预设了多种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无需复杂编程即可实现精准控制。软件还支持历史数据记录和图表生成,帮助工程师分析变频器的工作状况和性能变化,为设备的优化和升级提供了数据支持。 变频器作为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电气元件,通过调整电机供电频率来控制电机速度,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动化设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变频器的应用变得日益广泛,其在节能、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作用也越发显著。RDwin11V09作为力士乐变频器的调试软件,无疑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工业控制需求。 然而,由于软件只提供了英文版本,这可能给一些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工程师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困难。其专业的功能和强大的技术支持能力还是让它在变频器调试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对于需要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来说,加强英语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利用这一工具。 从提供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可以看出,该压缩包内含文档和图像文件。其中,“标题力士乐变频器调试软件的功能与优势分析.doc”很可能是对软件功能和优势的具体分析文档;“力士乐变频器调试软件只有.html”可能是网页版本的介绍或指南;而“力士乐变频器调试软件技术解析一引言.txt”、“力士乐变频器调试软件技术博客文章一引言在今.txt”和“力士乐变频器调试软件技术分析文章一引言随着.txt”则可能是技术博客或文章的文本版本,包含了软件的技术解析和行业应用介绍。至于“4.jpg”、“3.jpg”、“1.jpg”、“2.jpg”,这些显然是与软件或变频器相关的图像文件,可能包含了操作界面、实际应用案例或者产品介绍的图片。这些文件内容对于理解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背景非常有帮助,对于提高变频器调试与应用的专业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2025-07-09 19:13:01 4.35MB
1
.....C++ 网络编程 (卷1 运用ACE和模式消除复杂性).pdf .....CNetworkProgrammingVolume1.chm .....C++网络编程 卷2 基于ACE和框架的系统化复用.pdg .....CppNetworkProgramVol_2.chm
1
《游戏引擎架构》是一本深度探讨游戏开发核心技术的权威书籍,中文版与英文版的结合为读者提供了双语学习的机会,特别适合对游戏开发有深厚兴趣或者正在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高清非扫描版保证了阅读体验,使得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游戏引擎是构建游戏的基础框架,它整合了渲染引擎、物理引擎、音频引擎、脚本系统、碰撞检测、资源管理系统等众多模块,以提供开发者一个高效、便捷的游戏开发环境。《游戏引擎架构》详细阐述了这些核心组件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理解游戏引擎背后的复杂性。 1. **渲染引擎**:这部分讲解了游戏中的图形渲染技术,包括3D模型、纹理、光照、阴影、视锥体剔除、渲染管线以及现代图形API如DirectX和OpenGL的使用。对于如何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创造出逼真的游戏世界,渲染引擎的优化策略也是重点讨论内容。 2. **物理引擎**:物理引擎让游戏中的物体运动符合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如重力、碰撞检测和刚体动力学。书中会介绍Box2D和Bullet等物理库的应用,并讨论如何处理复杂的碰撞问题和模拟真实的物理行为。 3. **音频引擎**:音频引擎管理游戏中的音效和音乐播放,涉及音频格式、混音、空间化和实时音频处理。书中会解释如何创建沉浸式的声音环境,提高游戏的代入感。 4. **脚本系统**:脚本语言让非程序员也能参与到游戏逻辑的编写中,如使用Lua或Python。书中有介绍如何集成脚本系统到引擎中,以及如何设计安全、高效的接口供游戏设计师使用。 5. **资源管理系统**:有效地加载、存储和管理游戏资源(如模型、纹理、音频文件)是优化游戏性能的关键。这部分会涵盖内存管理、数据压缩、异步加载和流式技术。 6. **网络编程**:多人在线游戏需要强大的网络支持,涉及同步、延迟补偿、错误检测和修复等。书中会讲解如何构建可靠的多人游戏网络架构。 7. **多平台支持**:游戏引擎需要跨平台运行,包括PC、移动设备和游戏主机。这部分将讨论不同平台的特性和适配策略。 8. **工具链**:游戏开发过程中,编辑器、关卡设计工具、调试器等工具的构建也是必不可少的。书中会讲解如何设计这些工具,以提高开发效率。 通过阅读《游戏引擎架构》,读者不仅可以掌握游戏开发的基本原理,还能了解到业界最佳实践,这对于提升个人技能或团队项目开发都有着极大的帮助。高清非扫描版使得阅读过程更为愉快,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2025-06-27 12:09:28 12.53MB 游戏引擎架构 Game Engine Architecture
1
将众多SEMI协议集合到一个PDF文件里,包含: 主要包含标准: E4 - SEMI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STANDARD 1: 消息传输基础,侧重于串口点对点通信,是底层通信协议。 E5 - SEMI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STANDARD 2: 定义消息内容,包括设备状态监控、控制指令、物料与配方管理及异常处理。 E30 - GENERIC MODEL FOR...: 建立了设备通讯与控制的通用模型,是理解复杂制造装备通讯的基础。 E37 - HIGH-SPEED SECS MESSAGE SERVICES: 通过TCP/IP实现高速通讯,替代E4标准,适合现代网络环境。 E40 - Standard for Processing Management: 规定特定加工处理的管理标准,优化工艺流程。 E116 - Equipment Performance Tracking: 跟踪并分析设备性能,助力设备健康管理与故障诊断。 E84 - Specification For Enhanced...: 描述晶圆在AMHS中的高速传送标准,以及并行I/O接口规范,对构建无人工厂至关重要。 E87 - Specification For Carrier Management (CMS): 管理载具进出设备的过程,保证作业流程的顺畅与识别准确性。 E94 -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Job Management: 进程控制标准,确保作业指令的有效执行。 E39 - Object Services Standard: 强调数据结构定义,为通用对象提供读/写服务,促进软件层面的互操作性。
2025-06-22 17:09:58 95.17MB semi SECS
1
​发布时间​:2004年,作为SECS-II标准的核心版本沿用至今。 ​扩展功能​: 新增对复杂数据结构(如晶圆映射、工艺管理)的支持。 细化流(Stream)与函数(Function)的定义,覆盖16个流(Stream 0至Stream 17),例如Stream 16用于工艺步骤协调。 ​改进点​: 明确事务超时机制(如T1-T4超时)和错误恢复逻辑 内容概要:SEMI E5-1104定义了半导体设备通信标准第2部分(SECS-II),该标准由全球信息与控制委员会批准,旨在为智能设备和主机之间的消息交换提供详细的解释规则。SECS-II不仅与SEMI设备通信标准E4(SECS-I)完全兼容,还支持多种消息传输协议。它定义了消息的结构、流和函数、事务和对话协议、数据结构等,并详细规定了18个不同流的消息用途,涵盖了设备状态、控制和诊断、材料状态、异常处理、数据收集、过程程序管理等多个方面。此外,SECS-II还涉及了计量单位的定义,并预留了一些流和功能代码供用户自定义。值得注意的是,SECS-II并不解决与使用相关的安全问题,用户需自行建立适当的安全措施。 适用人群:从事半导体制造设备与控制系统开发、维护的技术人员及工程师;参与半导体生产线自动化集成的项目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确保智能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高效、可靠通信;②支持IC制造过程中常见的活动,如控制程序传输、物料移动信息、测量数据汇总等;③为用户提供灵活的消息定义机制,以适应特殊需求;④帮助开发者理解如何在设备和主机端实现SECS-II标准,从而简化设备集成过程。 其他说明:SEMI E5-1104特别强调了标准的实施可能涉及专利问题,提醒用户自行评估潜在的法律风险。同时,建议用户参考完整的SEMI设备通信标准文档,以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技术指导。
2025-06-22 17:08:12 2.66MB SECS-II SEMI 标准文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