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光的波动性质传输信息,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本课件“光亲通信课件——顾畹仪”专注于这一主题,旨在深入浅出地介绍光纤通信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 在学习光纤通信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其基本原理。光纤是由多层不同折射率的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的细长纤维,其核心部分用于传导光波。当光线入射到光纤的接口时,由于全反射现象,光线能够在光纤内部持续传播,形成光信号的传输通道。这种传播方式称为全内反射,是光纤通信的核心机制。 接着,我们将探讨光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光信号需要经过调制才能携带信息,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强度调制(I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这些调制方式决定了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所携带的数据量和质量。在接收端,通过光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然后进行解调恢复原始信息。 光纤通信系统还涉及光发射机、光纤、光接收机和相关的连接设备。光发射机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常使用激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接收机则完成相反的过程,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光纤的选择需考虑其类型(单模或多模)、波长、衰减等因素,以确保最佳的传输效果。 光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数据速率、信噪比、传输距离等。数据速率取决于调制方式和光源特性;信噪比是衡量信号质量的关键参数,高信噪比意味着更少的信息失真;传输距离则受限于光纤的衰减和光放大器的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光纤通信广泛应用于长途电话、互联网、有线电视、数据中心互联以及各种工业和军事领域。例如,海底光缆使得洲际间的通信成为可能;光纤到户(FTTH)提供了高速的家庭宽带服务;在医疗领域,光纤被用于手术和诊断设备,提供高清的图像传输。 通过“光亲通信课件——顾畹仪”,学生将能系统地学习光纤通信的各个方面,包括理论基础、关键技术、系统构成以及实际应用案例。这将有助于深化对现代通信网络的理解,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或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2025-10-05 20:53:49 7.77MB 观前通信
1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在ROS2环境中安装和配置OpenNI2 SDK,以便与奥比中光深度摄像头(Astra)进行交互。OpenNI2是一个开源软件开发工具包,它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与多种传感器(包括Astra)进行交互的能力,支持创建3D感知应用。ROS2(Robot Operating System 2)是机器人软件开发框架,用于构建复杂的机器人系统。 我们需要下载OpenNI2 SDK for ROS2的特定版本。根据提供的文件名“095725_OpenNI_SDK_ROS2_v1.0.2_20220809_b32e47_linux.tar.gz”,这似乎是一个针对Linux操作系统的OpenNI2 SDK的ROS2版本。你需要将此压缩包解压到你的计算机上,通常是在你的工作空间的src目录下,这样可以通过ROS2的构建系统来集成和管理它。 1. **解压文件**: 使用`tar`命令解压文件: ``` tar -xvf 095725_OpenNI_SDK_ROS2_v1.0.2_20220809_b32e47_linux.tar.gz ``` 2. **设置ROS2工作空间**: 如果你还没有ROS2工作空间,需要创建一个。通常,工作空间会包含一个名为`src`的目录,其中存放所有源代码。例如: ``` mkdir -p ~/ros2_workspaces/astra_ws/src cd ~/ros2_workspaces/astra_ws/src ``` 3. **移动或链接OpenNI2 SDK**: 将解压后的OpenNI2 SDK文件夹移动或符号链接到`src`目录中: ``` mv /path/to/extracted/OpenNI2 ~/ros2_workspaces/astra_ws/src/ # 或者 ln -s /path/to/extracted/OpenNI2 ~/ros2_workspaces/astra_ws/src/ ``` 4. **构建和安装**: 回到你的工作空间的根目录,更新`setup.bash`文件,然后使用`colcon`(ROS2的构建工具)来构建OpenNI2及其依赖项: ``` cd ~/ros2_workspaces/astra_ws source /opt/ros/dashing/setup.bash # 用你的ROS2版本替换'dashing' colcon build source install/local_setup.bash ``` 5. **连接和配置摄像头**: 在硬件层面,确保你的奥比中光Astra摄像头已正确连接到计算机。这可能通过USB接口完成。确保摄像头已供电并被操作系统识别。 6. **配置ROS2节点**: OpenNI2提供了ROS2节点来读取和发布摄像头数据。你需要编辑或创建一个`.launch.py`文件,启动相应的ROS2节点。例如: ```python import launch from launch_ros.actions import Node def generate_launch_description(): return launch.LaunchDescription([ Node( package='openni2_camera', executable='openni2_node', parameters=[{'device_id': 'YOUR_CAMERA_UID'}], # 替换为你的摄像头ID ) ]) ``` 7. **运行节点**: 你可以运行这个launch文件来启动ROS2节点,查看摄像头数据: ``` ros2 launch my_launch_file.launch.py ``` 8. **数据订阅**: 一旦节点运行起来,你就可以通过ROS2的`rqt_image_view`或`image_view2`等工具来订阅和查看来自摄像头的图像数据。 9. **进一步开发**: 有了这些基础,你就可以开始开发基于奥比中光Astra深度摄像头的应用了。例如,你可以处理RGB-D数据,进行对象识别、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或其他3D感知任务。 请注意,实际步骤可能会因ROS2发行版和OpenNI2版本的不同而略有差异。确保查阅OpenNI2和ROS2的官方文档,以及奥比中光提供的特定摄像头驱动指南,以获取最新的信息和支持。在遇到问题时,社区论坛和GitHub上的相关项目问题页面通常是寻找解决方案的好地方。
2025-10-02 00:11:37 7.05MB astra 深度摄像头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TM32F103的3.6kW光伏储能逆变器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BOOST升压电路和全桥逆变架构,利用STM32F103的Cortex-M3内核进行PWM波生成、并离网切换、保护机制、通信以及温度控制等功能的实现。文中提供了多个关键代码片段,如PWM配置、ADC采样滤波、并离网切换逻辑、过流保护、在线升级等,展示了硬件和软件的具体实现细节。此外,文章还讨论了PCB布局、波形生成算法、开发环境的优势等方面的内容。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光伏储能逆变器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STM32F103在光伏储能逆变器中的应用,掌握其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的人群。目标是帮助读者理解并能够自行开发类似的储能逆变器系统。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方案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特别适合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2025-09-28 21:47:45 186KB
1
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的光伏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SG)仿真模型。该模型通过加入超级电容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利用VSG控制算法模拟传统同步电机特性,实现了光储联合系统的一次调频、削峰填谷等功能。文中提供了具体的MATLAB函数用于VSG控制、储能充放电管理以及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并分享了实际测试中的关键参数调整经验。此外,还特别强调了三个重要波形的观测指标,确保系统稳定性和高效性。 适合人群:对新能源发电、电力电子、控制系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光储一体化系统,特别是希望深入了解VSG控制机制、储能优化策略以及光伏并网技术的研究者。目标是掌握如何构建高效的光储联合仿真模型,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模型已在Matlab R2023a版本验证成功,推荐使用Parallel Computing Toolbox加速计算,并选择合适的求解器如ode23tb以应对电力电子设备带来的复杂动态行为。
2025-09-27 22:34:39 372KB
1
49.基于51单片机的光控小夜灯设计(仿真).pdf
2025-09-27 21:22:19 814KB
1
"基于单片机的光控自动窗帘控制系统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单片机的光控自动窗帘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能够自动控制窗帘的开关,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来调整窗帘的开启度,从而实现室内光照的最佳化。 在该设计中,我们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光控自动窗帘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实现。 2. 方案论述 在设计该系统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 光控自动窗帘系统的背景和意义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方案设计和选择 我们选择了基于单片机的设计,因为单片机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灵活性强等优点,可以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 3. 硬件设计 在硬件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 光电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单片机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执行单元模块设计 我们选择了光电传感器来检测光照强度,并将其连接到单片机上。单片机将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来控制窗帘的开关。 4. 软件设计 在软件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 程序流程 * 程序设计 我们使用了流程图来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并使用了C语言来编写程序。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输出等几个部分。 5. 总体设计 在总体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 系统架构 * 系统性能 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光控自动窗帘控制系统的架构,并对系统性能进行了优化。 6. 结论 本设计的主要贡献是基于单片机的光控自动窗帘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能够自动控制窗帘的开关,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来调整窗帘的开启度,从而实现室内光照的最佳化。 7. 致谢 在设计该系统时,我们得到了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对他们表示感谢。 参考资料 [1] 李晓东. 室内设计中的窗帘设计[J]. 室内设计,2010,26(3):23-26. [2] 王晓峰.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设计[D].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单片机的光控自动窗帘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能够自动控制窗帘的开关,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来调整窗帘的开启度,从而实现室内光照的最佳化。
2025-09-26 20:50:46 1.34MB
1
DP协议,全称为DisplayPort协议,是一种数字视频接口标准,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电视、投影仪等显示设备与计算机显卡之间的连接。该协议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制定,旨在提供高质量的无压缩音频和视频传输。以下是对DP协议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工作原理介绍 DP协议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内部机制图解:Source(源设备,如显卡)检测到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PD)信号为稳定的高电平时,会通过AUX通道读取Sink(显示设备)的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EDID),以获取设备的能力信息。 2. 基本工作原理:一旦Source确认Sink的连接,并读取到EDID,它将进入Training阶段。Training阶段是为了调整数据传输的电气参数,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Training完成,Source会根据训练结果,通过Main Link传输数据。 二、接口介绍 1. 接口形状:DP接口通常为矩形,有四个触点,用于连接Source和Sink。 2. AUX Channel:AUX通道是一个双向通信链路,用于DPCD(DisplayPort Control Hub)通信,上游设备可读取下游设备的EDID,以及处理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等相关协议。 3. Mainlink:主链路负责传输实际的视频和音频数据,可配置为1、2或4条lane,每条lane的传输速率可调。 4. HPD Signal:类似于HDMI的Hot Plug Detect(HPD)信号,用于检测设备是否已连接,并可发送低脉冲中断信号,尤其在多流传输(MST)中发挥作用。 三、数据格式 1. 基本结构:数据以Packet的形式组织,包括控制信息和有效数据。 2. 数据传输原理:数据在lane上传输时,始终从lane0开始,以Transaction Unit(TU)为单位,每个TU包含有效数据和填充数据。一行数据由多个TU组成,最后一个TU可能不足32个符号,不足部分用0填充。Blanking阶段用于传输音频数据和其他特性信息。 3. Mainlink数据排列:数据优先在lane0开始,每个像素的RGB三原色在同一lane上传输。 4. TU架构:一个TU由32至64个Link Symbol构成,数据传输速率与链路符号速率、像素深度和lane数量有关。 5. Packet类型:常见的Packet包括Secondary-data packets、Main-Stream-Attribute packets等,它们有特定的标识符,如"FS…FE"、"SS…SE"等。 DP协议的高级特性还包括支持菊花链连接、多流传输(MST)、自适应同步( Adaptive-Sync)等,这些特性使得DP协议在高清视频和游戏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DP协议是一种高效、灵活且安全的显示接口标准,能够满足现代显示设备对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和低延迟的需求。
2025-09-25 10:16:48 1.41MB
1
电化学阳极氧化金属钛箔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和光催化特性,王延宗,李大鹏,我们在含有NH4F的乳酸电解液中阳极氧化金属钛箔制备了高度有序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并研究了不同阳极氧化电压、NH4F浓度和阳极氧�
2025-09-24 17:41:59 484KB 首发论文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6k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首先,文章阐述了两级式拓扑结构,前级为两路boost交错升压电路,后级为H4/Heric/H6逆变电路加LCL滤波电路。其次,文章探讨了多种控制策略,包括光伏电池的PO扰动观察法MPPT算法、Boost电路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逆变电路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含陷波器、PR控制、电网电压前馈控制、有源阻尼),以及单/双极性SPWM调制策略和SOGL-PLL锁相环。最后,文章展示了仿真结果,如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并网电压电流波形、直流母线电压波形、锁相环跟踪效果和驱动信号,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以及对光伏并网系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旨在提升逆变器的效率、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确保其在不同电网环境下能够高效运行。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Plecs仿真模型、仿真报告、主功率硬件参数计算文档、环路参数计算文档及相关参考文献,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并掌握该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细节。
2025-09-24 13:33:06 844KB
1
Matlab simulink 风储联合,风光储一次二次调频,混合储能调频,等值系统,风电渗透率可调,风机为综合惯量,惯性和下垂控制,储能渗透率可调,储能下垂控制,光伏为变压减载一次调频 混合储能调频为电容储能和电池储能结合调频,电容储能主要是维持风机电压平衡 最后一张图片为储能参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图,由于是离散模型,所以储能出力有波动,对储能出力进行优化。 风电有三相ABC电压电流,离散模型。 50HZ 60HZ都有。 除了风储调频实际系统,火储调频也有。 仿真速度很快 在电力系统中,风储联合调频技术已成为一种有效提高电网稳定性和响应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Matlab simulink中风储联合系统调频的实践应用,以及风光储一次二次调频、混合储能调频、等值系统等关键技术点。 风储联合系统调频是指通过结合风能和储能系统,对电网频率进行实时调节。这涉及到风光储一次二次调频的策略,其中一次调频主要用于对频率的快速响应,而二次调频则更加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下,可以模拟这些调频过程,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混合储能调频是指将电容储能和电池储能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调频的效果。电容储能由于其快速的响应特性,主要负责维持风电机组的电压平衡,而电池储能则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提供稳定的调频支持。在Matlab simulink中,可以模拟混合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调频性能,对不同储能技术的配合使用进行深入研究。 等值系统是在对大型风电场或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时,为了简化模型而采用的一种方法。等值技术通过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元素等效为一个单一元素,来减少模型的复杂度,但同时保留了原有系统的动态特性。在Matlab simulink中,等值系统的研究对于提高仿真效率和准确性有着重要作用。 风电渗透率是指风电在电网总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风电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在Matlab simulink中,通过调整风电渗透率,可以研究风电波动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并探索相应对策。 风机的惯性和下垂控制是风储联合调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惯性控制能够模拟传统发电机组的惯性响应特性,为电网提供快速的频率支持。下垂控制则是一种基于频率和电压偏差的控制策略,能够根据系统的实时需求调整风机的输出功率。 储能渗透率是指储能系统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它直接关联到储能系统对电网调频能力的贡献。储能系统的下垂控制与风机的下垂控制类似,但更多关注于在一次二次调频中储能的出力调节,以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Matlab simulink中,光伏系统也可以通过变压减载实现一次调频。这是利用光伏发电的可调节特性,在电网频率偏离正常值时,通过调节光伏输出来辅助电网频率的稳定。 仿真模型的精确度和运行速度也是衡量仿真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Matlab simulink提供了快速准确的仿真环境,不仅能够模拟风储联合调频的全过程,还包括火储调频系统的研究,为电力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Matlab simulink在风储联合调频技术中的应用,涉及了多个关键技术点,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和优化提供了强大支持。通过这些仿真技术的实践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调频质量,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4 09:31:02 451KB 数据仓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