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的波动与在自然中的潮汐现象极其相似,在多头市况下,每一个高价都会是后一波的垫底价,在空头市况下,每一个底价都会是后一波的天价。如果投资者能审时度势,把握股价的波动大势趋向的话,不必老围着股价的小小波动而忙出忙进,而随着大势一路做多或一路做空,这样既能抓住有利时机赚取大钱,又能规避不测之险及时停损,艾略特的波浪理论为投资者很好地提供了判别股价波动大势的有效工具。 艾略特波段理论,又称为波浪理论,是由美国证券分析家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在1927年至1946年间提出的股票市场分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遵循一种自然的、有规律的模式,类似于自然界中的潮汐现象。艾略特通过研究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DJIA)发现了这种模式,认为市场可以通过一系列上升(推动浪)和下降(调整浪)的波浪结构来描绘。 波浪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 1. **波浪形态**:市场运动由五个上升浪(1, 2, 3, 4, 5)和三个下降浪(A, B, C)组成,其中1, 3, 5为推动浪,2, 4为调整浪。推动浪通常代表趋势的方向,而调整浪则是对趋势的修正。 2. **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艾略特发现,浪之间的比例关系往往呈现出斐波那契数列,如1浪与3浪,或3浪与5浪之间的比例可能是1:1.618或2:3等。 3. **时间间距**:每个浪的持续时间与其它浪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虽然不固定,但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来确定可能的时间窗口。 在应用波浪理论时,投资者需要注意以下规则: - **第二浪回调**:第二浪回调的低点不应低于第一浪的起点。 - **第三浪**:第三浪通常是推动浪中最强烈的一波,长度通常不小于第一浪或第五浪。 - **第四浪**:第四浪的低点不会低于第一浪的高点,遵循交替规则,如果第二浪简单,第四浪可能复杂,反之亦然。 波浪理论的补充规则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波浪形态: - **交替规则**:相邻的调整浪通常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以保持市场的动态平衡。 - **结束位置**:调整浪,特别是第四浪,往往在较高级别的第四浪内部结束,接近其终点。 艾略特波浪理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分析市场趋势的工具,通过理解和识别市场波动的模式,投资者可以预判市场顶部和底部,制定相应的买卖策略。然而,波浪理论的主观性较强,对数浪的准确性要求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分析工具如趋势线、支撑和阻力、成交量等一起使用,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应谨慎应用,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理论,而是结合多种分析方法综合判断市场走势。
2025-07-12 19:28:22 140KB 波段理论 波浪理论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COMSOL仿真工具研究二氧化钒(VO2)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特性,涵盖了可见光、近红外和太赫兹波段。首先解释了VO2作为一种相变材料的独特性质,即在特定温度下会发生相变并改变对光波的响应。接着阐述了在COMSOL中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通过调整材料属性(如介电常数、电导率)来模拟相变过程。文中还探讨了如何利用COMSOL的瞬态分析功能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观察VO2材料在各光谱波段的响应变化。最后提到了代码分析、后处理功能和其他软件接口的应用,以实现快速建模、结果提取和数据分析。 适合人群:从事材料科学、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相变材料和多光谱波段感兴趣的学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VO2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行为及其对可见光、近红外和太赫兹波段的影响的研究人员。目标是掌握COMSOL仿真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便应用于实际科研项目。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COMSOL仿真工具不仅限于VO2材料的研究,还可扩展到其他相变材料的多光谱波段分析。同时,结合MATLAB、Python等工具可以进一步提升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的效率。
2025-06-18 17:30:35 259KB COMSOL 材料科学
1
梳状谱发生器是宽带捷变频频率综合器的一项关键技术,能够简单、高效地产生多功能捷变频雷达频率源需要的低杂散、低相位噪声的基频信号。介绍了一种基于ADS软件的梳状谱发生器设计方法,仿真并设计了输入频率为720 MHz、输出频率范围覆盖12 960 MHz~16 560 MHz的梳状谱发生器。为某宽带捷变频频率源的形成提供了Ku波段扩频信号,同时具有优良的输出频谱纯度和低的相位噪声。
2025-06-11 11:03:14 357KB 信号发生器
1
大角度倾斜入射时,光学薄膜表现出强烈的偏振效应。这一现象在大部分应用场合会带来系统光学性能的劣变,然而控制偏振效应的光学薄膜设计是困难的。分析了产生偏振效应的内在原因,采用由三种全介质材料构成的四层膜堆和等效层结构膜堆组合得到初始膜系,结合单纯形法和共轭梯度法的多级优化,设计了1300~1330nm和1535~1565nm两个波段范围内分光比都为1∶1的近红外双波段消偏振分光膜。结果显示,在45°入射时,在两个工作波段的s分量和p分量的反射率曲线偏振分离小,反射和透射引起的相位变化也控制在很小范围。
2025-05-22 13:29:42 2.62MB 近红外; thin
1
针对现有功分器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一个Ku波段的一分四功分器的设计要求。结合ADS软件的速度快与HFSS的准确2个优点,协同使用2个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通过参数优化在短周期内设计一个Ku波段的一分四的Wilkinson微带线功分器。设计版图和腔体图并进行加工组装,通过调试测量该功分器最终达到设计目标:工作带宽为16~18GHz,在工作带内驻波小于1.3,传输损耗小于7.1dB,4个端口的隔离度大于17.5dB。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功分器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2025-05-21 15:55:14 1.84MB 工程技术 论文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OMSOL软件设计并实现一种能够同时吸收3μm和8-10μm波段红外线的双波段吸收器。文中首先阐述了该吸收器在红外传感、热成像领域的应用价值,接着重点讲解了其核心技术原理,即通过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和法布里-珀罗腔的混合模式来实现多波段吸收。随后给出了具体的建模步骤,包括设定目标波长、构建纳米柱阵列以及选择合适的材料属性等。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求解器设置的重要性,如采用频域扫描配合参数化扫描的方法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并指出网格剖分需要手动优化以确保计算精度。最终实现了在指定波段内的高效吸收效果。 适合人群:从事光学工程、红外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有一定COMSOL使用经验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红外吸收特性研究的科研项目,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详细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双波段红外吸收器的设计与实现。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MATLAB代码片段用于辅助说明具体的操作流程,对于希望深入学习COMSOL建模技巧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同时提醒读者注意实际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设计阶段预留一定的容错空间。
2025-05-19 17:07:46 235KB
1
针对红外双波段成像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的应用需求,设计了3um-5um和8uM-12um红外双波段视景仿真用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在共轴三反光学系统成像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孔径光栏远离主镜的离轴三反系统像差特性,研究了大出瞳距、大相对孔径条件下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像差平衡方法。系统焦距为330mm,F#为3,视场为60X4.5。,出瞳距为750mm,在空间频率10lp/mm处,中波红外MTF>0.65,长波红外MTF>0.4,接近衍射极限。具有大视场、大出瞳距、高分辨率、结构紧凑等特点。
2024-11-22 23:32:34 300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附件是KT0863R_KT0933_KT0935R系列的demo代码,可以直接移植到应用项目里面。KT0935R是一个多波段数字收音机芯片。
2024-04-18 11:39:30 211KB KT0935R 多波段收音
1
L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下载与知网,基于ads的L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
2024-03-21 12:07:18 3.71MB 低噪声放大器
1
基于ADS的C波段介质振荡器仿真设计,王晓岚,马晓琳,本设计采用负阻原理对6GHz介质振荡器(DRO),应用Agilent 公司的ADS(Advanced System Design)软件对DRO进行了优化设计和非线性分析,并阐述��
2024-03-03 17:03:06 310K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