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电DCS编程入门知识点详解 #### 一、国电DCS系统概述 **国电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发电厂等大型工业设施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本文将基于国电智深EDPFNTPLUS系统,详细介绍DCS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旨在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并为有志于深入了解DCS技术的工程师提供参考。 #### 二、DCS编程基础 **1. DCS编程环境** - **EDPFNTPLUS系统**: 本教程所使用的DCS系统是国电智深提供的EDPFNTPLUS,其版本号为1.5。该系统提供了完整的DCS编程、调试和运行环境。 - **安装目录**: EDPFNTPLUS的安装目录采用默认设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工程示例**: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一个名为“演示工程”的项目作为示例,该工程位于E:\演示工程目录下。 **2. 工程配置** - **前期准备**: 在开始编程之前,需要确保所有必要的软件都已正确安装并配置好环境变量。 - **站配置**: 包括主控站(Master Station)、操作员站(Operator Station)以及工程师站(Engineer Station)等的设置。 - **I/O卡件**: 配置所需的输入/输出卡件,如模拟量输入卡(AI)、模拟量输出卡(AO)、数字量输入卡(DI)和数字量输出卡(DO)等。 - **逻辑组态**: 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如结构化文本ST、功能块图FBD等)编写控制逻辑。 - **画面组态**: 设计操作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 #### 三、具体操作步骤 **1. 前期准备** - 安装并配置EDPFNTPLUS软件环境。 - 创建新工程,命名为“演示工程”,存放在E:\演示工程目录下。 - 设置工程的基本参数,如工程名称、版本号等。 **2. 站配置** - 配置主控站、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的基本信息。 - 定义各个站点的功能,如数据采集、控制逻辑处理等。 - 设置站点间的通讯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3. 简单逻辑示例** - 通过简单的逻辑组态示例,如PID控制算法,来熟悉编程环境。 - 学习如何编写控制逻辑,包括输入信号处理、计算逻辑和输出信号生成等步骤。 **4. 建立I/O卡件** -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I/O卡件类型,并在系统中进行配置。 - 配置每个卡件的地址、量程、报警限值等参数。 **5. 逻辑组态** - 使用EDPFNTPLUS提供的编程工具,如ST、FBD等,进行逻辑编程。 - 编写具体的控制逻辑代码,实现闭环控制等功能。 - 调试代码,确保逻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6. 画面组态** - 设计操作界面,包括数据显示、控制按钮等元素。 - 使用EDPFNTPLUS提供的画面组态工具,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操作界面。 - 实现数据可视化,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7. 给水泵1、2的投切备用逻辑** - 设计一套完善的给水泵切换逻辑,确保在一台泵故障或维护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泵继续工作。 - 编写详细的控制逻辑,考虑各种可能的工作模式和故障情况。 - 进行模拟测试,验证逻辑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 四、注意事项 - 在编写组态文件时,确保输入法处于半角或英文标点模式,避免出现编码问题。 - 检查所有的文件路径和名称是否与当前工程目录一致,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读取和保存数据。 - 定期备份工程文件,以防意外丢失。 - 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查阅官方文档、在线论坛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初学者可以逐步掌握DCS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位学习者都能从中受益,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2024-09-21 23:55:51 2.1MB 编程语言
1
### 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软件快速入门 #### 一、组态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使用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进行组态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后续的工作流程顺利进行。 ##### 1.1 划分网络,域和站点 **网络划分:** 首先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网络结构,明确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数据传输路径。通常情况下,一个DCS系统会涉及多个子网,如控制网、监控网等,不同子网之间应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进行隔离。 **域划分:** 域是NT+软件中的基本组织单元,它将相关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用户权限等信息进行逻辑上的组织。合理的域划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站点划分:** 站点是指系统中具体的硬件设备,如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服务器等。每个站点都需要分配到相应的域中,并且需要为其指定IP地址等网络参数。 ##### 1.2 整理硬件IO点清单 在进行硬件配置之前,需要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硬件IO点清单,包括所有输入输出点的信息。这一步对于后续的硬件配置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硬件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配置这些点。 ##### 1.3 安装相关软件 根据项目需求安装必要的软件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CS编程软件NT+等。确保所有软件版本兼容,避免出现版本冲突导致的问题。 #### 二、工程组态步骤 ##### 2.1 创建工程 在NT+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为该工程命名并选择合适的存储路径。创建工程时还可以指定一些基本参数,如工程的语言环境、时间格式等。 ##### 2.2 创建域 根据之前的网络划分方案,在新创建的工程中创建对应的域。每个域都具有独立的用户权限管理和资源管理功能。 ##### 2.3 创建站 在相应的域中创建站点,如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创建站点时需要指定站点类型、IP地址等基本信息。 ##### 2.4 初始化并启动站 对每个站点进行初始化操作,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启动站点后,可以通过登录操作员界面等方式检查站点的状态。 ##### 2.5 安全设置及下载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各个站点进行安全设置,包括设置访问权限、密码保护等。完成设置后,需要将这些配置信息下载到对应的站点上。 ##### 2.6 站点配置与安全配置下载 除了基本的安全设置之外,还需要对各个站点进行详细的配置,如网络配置、硬件配置等。配置完成后同样需要下载到站点上。 ##### 2.7 组态卡件 对现场使用的各种卡件进行组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卡、开关量输入输出卡等。通过组态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有效监控和控制。 ##### 2.8 I/O测点定义 对现场设备的I/O测点进行定义,这是实现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 ###### 2.8.1 在工程管理器中直接定义 可以在工程管理器中手动添加每一个测点,这种方式适用于测点数量较少的情况。 ###### 2.8.2 利用数据库批处理导入各点 如果测点数量较多,则推荐使用数据库批处理的方式批量导入测点信息,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 2.9 控制算法和操作画面综合组态 控制算法和操作画面是DCS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综合组态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精确控制。 ###### 2.9.1 模拟量综合组态 模拟量综合组态主要针对模拟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包括PID控制算法等。通过合理的算法设计,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精确控制。 ###### 2.9.2 开关量综合组态 开关量综合组态则主要关注开关信号的处理,如联锁逻辑、顺序控制等。这些控制逻辑对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 2.10 历史站的配置 历史站主要用于存储系统的运行数据,以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配置历史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数据存储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数据存储间隔和存储周期。 2. **报警记录:** 记录关键报警信息,便于事后追踪问题原因。 3.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历史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的基本组态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合理的规划和细致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DCS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希望这份入门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NT+软件的使用方法。
2024-09-21 23:50:21 2.7MB 编程语言
1
介绍了关于台塑DCS系统简介(中文)的详细说明,提供其它国产DCS的技术资料的下载。
1
汽轮机DCS系统的设计与研究.pdf 介绍了关于汽轮机DCS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详细说明,提供其它国产DCS的技术资料的下载。
1
ABB Freelance 2000 DCS 编程软件基本课程zip,提供“ABB Freelance 2000 DCS 编程软件基本课程”免费资料下载,主要包括过程站编程基本概念、过程站编程步骤、 过程站程序结构等内容,可供学习使用。
2021-10-12 01:13:09 758KB 编程手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