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8操作系统上部署Zabbix 7.0 LTS监控系统,并通过PostgreSQL作为后端数据库来实现网络监控的全过程,包含了从系统准备、软件安装、配置数据库、Zabbix服务器的配置安装、到不同操作系统上agent的安装等一系列详细步骤。 需要对CentOS 8进行基本的环境准备,这包括更新系统的软件包、设置静态IP地址、关闭防火墙和SELinux,以确保Zabbix服务可以正常运行而不受安全设置的限制。接着,在安装Zabbix之前,需要先安装PostgreSQL数据库系统,因为Zabbix 7.0 LTS支持使用PostgreSQL作为其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安装过程中需要配置数据库的监听地址和访问权限,确保Zabbix服务器可以连接到数据库。 安装PostgreSQL后,开始安装Zabbix服务器。Zabbix服务器安装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Web界面的安装,这通常包括PHP及其扩展的安装,以及Web服务器(如Apache或Nginx)的配置。接着是Zabbix软件包本身的安装,需要从官方源下载并安装Zabbix的服务器软件包,包括前端和后端服务。 Zabbix服务器安装完成后,就是配置阶段。在PostgreSQL数据库中创建Zabbix需要的数据库和用户,导入初始架构和数据。然后在Zabbix服务器上配置数据库连接,包括数据库类型、主机名、用户名和密码等。还需要配置PHP环境、时区和语言设置等,以满足监控系统的本地化需求。此外,配置邮件服务器用于发送警报通知,设置相关的报警媒介。 在完成Zabbix服务器的配置后,需要安装不同操作系统的agent。agent的安装和配置步骤在不同系统间有细微差别,但是基本原理相同。对于Linux系统,需要从Zabbix官方源下载agent包,并进行安装和配置,重点包括agent的主机名称、服务器地址、秘钥等。Windows系统下安装Zabbix agent则需要额外下载并安装Windows版本的agent,并进行配置。 配置agent后,需要在Zabbix服务器上添加主机和监控项,设置监控模板,以便agent可以向服务器发送监控数据。对于Windows系统,还可以通过SNMP或WMI来实现对系统的监控。 对于整个监控系统来说,网络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在网络的关键位置部署SNMP陷阱接收器、网络流量监控以及网络设备的健康状态检查等。通过Zabbix的网络监控功能,管理员可以实时了解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网络异常并作出响应。 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后,Zabbix监控系统就能够正常运行了。此时管理员需要定期检查日志文件,确保Zabbix服务的稳定运行,并对监控项和触发器等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优化。
2025-10-09 18:36:40 35.53MB postgresql 网络监控
1
CentOS 7.9系统中,其默认搭载的OpenSSH版本为7.4。由于该版本相对陈旧,在每次进行漏洞扫描时,都会检测出诸多安全漏洞,这无疑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潜在风险。根据当前已知的漏洞信息,OpenSSH 9.7版本之前的所有版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消除这些安全风险,保障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我们需要对OpenSSH版本进行升级操作,附件的升级包已亲测可用,并在生产环境实现验证!
2025-09-30 17:51:40 11.23MB CentOS OpenSSH OpenSSL
1
压缩包中包含如下文件: openssh-10.0p1-1.el7.x86_64.rpm openssh-clients-10.0p1-1.el7.x86_64.rpm openssh-debuginfo-10.0p1-1.el7.x86_64.rpm openssh-server-10.0p1-1.el7.x86_64.rpm 更新使用脚本: #卸载当前系统openssh相关内容 rpm -e --nodeps `rpm -qa | grep openssh` #按顺序安装openssh rpm包 rpm -ivh openssh-10.0p1-1.el7.x86_64.rpm rpm -ivh openssh-clients-10.0p1-1.el7.x86_64.rpm rpm -ivh openssh-debuginfo-10.0p1-1.el7.x86_64.rpm rpm -ivh openssh-server-10.0p1-1.el7.x86_64.rpm #检查openssh版本 ssh -V #重启sshd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sshd 如果是较低版本直接升级到高版本,会报错,可以根据报错内容修改对应文件权限
2025-09-24 15:30:56 23.64MB centos linux openssh
1
CentOS、JDK、Tomcat的镜像文件
2025-09-15 19:10:11 190.67MB Linux Docker
1
《OpenSSL 1.1.1g:在Linux系统中构建与SSH的深度整合》 OpenSSL是一款强大的安全套接层(SSL)和传输层安全(TLS)协议实现库,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的安全保障,包括HTTPS、SMTPS等。本文将深入探讨OpenSSL 1.1.1g版本,以及如何在Linux系统,如CentOS和Ubuntu中编译安装,并与SSH服务进行集成,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OpenSSL 1.1.1g是OpenSSL库的一个稳定版本,它包含了多项安全修复和功能改进。对于开发者和运维人员来说,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的OpenSSL至关重要,因为这可以确保通信过程中的加密强度和安全性。在描述中提到的"openssl-1.1.1g.tar.gz"是一个源码压缩包,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解压、配置、编译和安装,以替换旧版本或安装新版本的OpenSSL。 在Linux系统上,编译和安装OpenSSL的基本步骤如下: 1. **下载源码**:从OpenSSL官方网站下载源码包"openssl-1.1.1g.tar.gz",或者通过命令行工具wget直接下载。 2. **解压源码**:使用`tar -zxvf openssl-1.1.1g.tar.gz`命令解压缩文件。 3. **配置编译**:进入解压后的目录,运行`./config`命令进行配置,根据系统需求选择特定选项,例如支持动态库或静态库。 4. **编译源码**:执行`make`命令,编译源代码。 5. **安装**:使用`sudo make install`将编译好的OpenSSL安装到系统指定路径。 完成上述步骤后,你需要更新系统中的链接,以便所有依赖OpenSSL的程序都能找到新的库。这通常涉及执行`sudo ldconfig`命令。 在OpenSSH方面,OpenSSH 8.3是一个较新的版本,提供了更安全的加密算法和若干性能优化。为了与OpenSSL 1.1.1g配合使用,你需要确保OpenSSH配置文件中引用的是新版本的OpenSSL库。安装OpenSSH 8.3的过程与OpenSSL类似,也是从源码编译安装,只是在配置时需指定OpenSSL的路径。 对于运维人员,特别是管理多台Linux服务器的,可以编写一个脚本自动化整个升级过程,以提高效率。描述中提到的"一键部署升级openssh8.3"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脚本,它简化了在CentOS和Ubuntu系统上同时升级OpenSSL和OpenSSH的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配合使用OpenSSL和OpenSSH可以提供安全的远程登录和数据传输,例如SSH密钥对认证、SSL/TLS加密等。此外,对于大型企业或高安全性的环境,还可以配置如HMAC加强、密钥轮换等高级特性,以进一步增强安全性。 总结来说,OpenSSL 1.1.1g与OpenSSH 8.3的结合使用,是保障Linux服务器安全通信的重要手段。正确地编译安装和配置这两个组件,可以有效防止潜在的安全威胁,提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对于运维人员来说,掌握这些技能是日常工作的必备素养。
2025-09-10 01:52:26 9.32MB linux centos ubuntu ssh
1
修复win10 wsl Centos 子系统 Failed to get D-Bus connection: Operation not permitted问题 执行下面的命令替换即可 mv /usr/bin/systemctl /usr/bin/systemctl.old mv systemctl.py /usr/bin/systemctl chmod +x /usr/bin/systemctl
2025-09-02 15:02:28 291KB python centos linux systemctl
1
Centos 7安装搜狗输入法 一、前言 1、直接复制粘贴安装命令即可。 二、安装步骤 1、切换root权限。 su root 2、更新yum,更新比较耗时,不更新没试行不,自行斟酌是否跳过这一步。 yum update 3、卸载ibus。 rpm -e --nodeps ibus 5、安装epel源。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1 6、安装fcitx。 yum -y install fcitx fcitx-configtool 7、安装拼音输入法。 yum -y install fcitx-pinyin 8、安装依赖包。 yum -y install dpkg yum -y install qtwebkit 12 9、下载搜狗输入法。 wget http://cdn2.ime.sogou.com/dl/index/1524572264/sogoupinyin_2.2.0.0108_amd64.deb 10、安装alien。 yum -y install alien 11、deb包 转 rpm包 (在deb包目录下或
2025-09-02 10:04:09 24.4MB
1
海康安防管理平台centos系统前后台密码重置工具,懂的人自然懂
2025-08-07 17:20:57 86.18MB
1
最近公司有一些项目,服务器是内网环境,无法连接互联网,但我们的服务是运行再docker环境下,需要再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安装docker,网上有很多教程,都试过了,发现安装后都启动不了,没办法自己根据网上教程,再自己不断尝试,终于成功实现离线安装docker,把安装包和需要的组件都打包,放到云盘了,特分享给大家。
2025-08-04 12:41:35 108.03MB docker centos 离线安装docker
1
Docker作为当前流行的容器化技术之一,为用户提供了轻量级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极大地推动了应用的快速部署和环境的一致性。在Docker的生态中,镜像是构建和运行Docker容器的基础。而CentOS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Linux发行版,其在Docker中的镜像资源是开发者们频繁使用的工具。本篇将详细介绍在Docker环境中使用CentOS 7.9-2009版本的基础镜像资源。 CentOS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RHEL)的免费版本,它旨在通过社区的支持和维护来提供一个稳定和功能强大的企业级操作系统。由于其稳定性和兼容性,CentOS在服务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而Docker作为容器技术的代表,可以让用户将应用程序和其依赖环境打包成一个可移植的容器镜像,通过Docker Engine运行在任何支持Docker的操作系统上。这样,无论是在开发、测试还是生产环境中,都能够保证应用环境的一致性。 对于CentOS 7.9-2009版本的Docker基础镜像,它为用户提供了最小化安装的CentOS系统环境。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应用环境,从而实现应用程序的轻量化部署。由于是基础镜像,它不包含任何额外的软件包或服务,用户需要自行添加所需的软件包和服务。这样的设计使得基础镜像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 在Docker Hub上,用户可以搜索并下载名为“centos:7.9.2009”的官方CentOS基础镜像。该镜像通常会被用作构建自定义镜像的起点,开发者可以在该镜像的基础上安装应用程序、配置环境变量、设置网络等。此外,CentOS官方还会提供一些包含额外软件和服务的镜像变体,比如安装了常用开发工具的镜像,或预先配置好的数据库镜像等,以满足更多场景的需求。 在使用CentOS 7.9-2009基础镜像的过程中,用户需要注意安全更新和维护。由于基础镜像是最小化的系统环境,因此要定期从CentOS官方源进行软件包更新,以确保系统安全。同时,Docker镜像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用户应该从可信的来源下载镜像,并对镜像进行安全扫描,确保没有已知的安全漏洞。 在实际应用中,构建Docker镜像通常涉及编写Dockerfile,Dockerfile是一个文本文件,它包含了所有用户运行容器时需要的命令。例如,使用基础镜像,添加一些必要的文件,运行一些命令来安装应用程序及其依赖,设置必要的环境变量等。构建过程完成后,用户可以使用docker build命令来构建自己的Docker镜像。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Docker镜像的版本控制和管理。为了方便跟踪和管理不同的镜像版本,建议为每个镜像打上标签(tag)。标签可以用于指定镜像版本,如“latest”通常表示镜像的最新版本。对于CentOS基础镜像来说,用户可以按照官方版本号来标记,比如“7.9-2009”。 随着容器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开始采纳Docker作为部署应用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CentOS 7.9-2009基础镜像,可以快速搭建起与生产环境一致的应用运行环境,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应用部署的稳定性。 Docker CentOS 7.9-2009基础镜像资源作为Docker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用户提供了稳定、可靠和高度可定制的Linux环境。开发者可以通过该基础镜像快速启动项目开发,并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环境配置,从而加速应用的开发周期,确保应用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025-07-15 11:38:43 201.89MB docker cento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