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两阶段鲁棒恢复优化模型及其MATLAB代码实现。首先,通过对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文献的深入解读,阐述了该模型的设计理念与实践应用。该模型针对不确定分布式发电(DG)出力和负荷大小的情况,提出了两阶段鲁棒恢复策略:第一阶段确定故障恢复策略,第二阶段寻找最恶劣场景。文中还介绍了C&CG方法用于求解该模型的具体步骤。此外,文章提供了确定性和两阶段鲁棒故障恢复方法的MATLAB代码,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N-1故障扫描,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升主动配电网恢复能力的研究项目和工程实践中,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并应用两阶段鲁棒恢复优化模型,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理论分析,还包括具体的代码实现,便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验和验证。
2025-10-27 12:01:05 884KB MATLAB 分布式发电
1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针对配电网故障恢复的一种创新性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及其Matlab实现。该模型来源于顶级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的一篇文章,采用Yalmip和Gurobi作为求解工具。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展示了具体的编码步骤,包括变量定义、目标函数设定以及约束条件的建立。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关键代码片段,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利用列约束生成法解决此类复杂的优化问题。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关注配电网优化与故障恢复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和应用先进优化算法于实际工程问题的研究项目。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案例,读者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掌握如何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限于理论探讨,还包括完整的代码实现,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知识。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起点和参考模板。
2025-10-27 12:00:26 1000KB
1
"《基于Matlab+YALMIP+Gurobi的配电网两阶段鲁棒故障恢复策略复现与实践》——中科院一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中的顶刊成果详解与实现",《基于Matlab与Gurobi的配电网两阶段鲁棒故障恢复优化模型复现与实践》,1020-(顶刊复现)配电网两阶段鲁棒故障恢复(matlab实现) 参考资料为:《Robust Restoration Method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复现自中科院一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使用matlab+yalmip+gurobi进行求解 代码逻辑清晰,注释详细 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两阶段目标的可调鲁棒恢复优化模型,使用列约束生成方法进行求解。 本资源包含对文献的详细解读以及完整matlab代码复现 邮箱,后请及时给出邮箱。 ,1020;顶刊复现;配电网;两阶段鲁棒故障恢复;Matlab实现;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中科院一区期刊;yalmip;gurobi
2025-10-27 11:59:01 396KB css3
1
"基于COMSOL模型的干热岩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开采增强型地热系统模型研究:热流固耦合与高鲁棒性计算",COMSOL模型,地热模型,干热岩模型 超临界二氧化碳开采增强型地热系统地热模型 CO2-EGS,热流固耦合 模型收敛性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修改,计算速度快,鲁棒性好。 ,COMSOL模型; 地热模型; 干热岩模型; 超临界二氧化碳开采; 增强型地热系统; CO2-EGS; 热流固耦合; 模型收敛性好; 计算速度快; 鲁棒性好。,多尺度COMSOL地热及干热岩热流固耦合模型 在当前能源领域,地热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增强型地热系统(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 EGS)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热资源的开发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而在众多EGS技术中,超临界二氧化碳(CO2)作为工作流体的CO2-EGS技术,以其高效热能转换和环保优势,成为了研究的热点。COMSOL Multiphysics是一款强大的多物理场模拟软件,它能够模拟热流固耦合等问题,为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开采干热岩地热能提供了重要的模拟工具。 本研究以COMSOL模型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干热岩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相结合的增强型地热系统模型。在该系统中,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热交换介质,通过循环抽取地下的热能,并通过地面热交换设备转化为可用的热能或电能。研究中涉及了热流固耦合过程,即考虑了热能、流体流动和岩石应力变形的相互作用,这对于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研究成果表明,基于COMSOL模型的模拟计算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高鲁棒性,这意味着模型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响应不同工况的变化,并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此外,模型的自由修改性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参数和边界条件,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模拟结果。 探索地热能源模型与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奇妙之旅涉及了对地热资源的分布、特性及开发技术的深入了解。模型地热模型与干热岩模型超临界二氧化碳开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地热资源的地质特性,还包括了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特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为地热能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在对地热能源模型与增强型地热系统的深入探索过程中,研究者们面临着多尺度问题的挑战。多尺度模型能够描述从宏观岩体尺度到微观裂隙尺度的不同物理过程,这对于准确模拟地热系统的复杂行为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中提到的多尺度COMSOL地热及干热岩热流固耦合模型能够为这一挑战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地热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响应。 通过这份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地热能源开发技术的无限可能性。科技领域对于地热能源模型和增强型地热系统的探究,不仅仅是对现有资源的开发,更是对未来能源科技的拓展。通过模型地热模型干热岩模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热资源的分布和特性,开发出更加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地热能技术。 本研究通过COMSOL模型对干热岩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相结合的增强型地热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涉及热流固耦合、多尺度模拟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地热能开发技术的理解,还为未来地热能源的高效和环保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地热能源开发技术的持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热能源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2025-10-21 11:44:25 1.37MB kind
1
基于混合决策的完全自适应分布式鲁棒框架:Wasserstein度量的多阶段电力调度策略,基于混合决策与Wasserstein度量的完全自适应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应对风电渗透下电网调度挑战的研究,基于混合决策的完全自适应分布鲁棒 关键词:分布式鲁棒DRO wasserstwin metric Unit commitment 参考文档:无 仿真平台:MATLAB Cplex Mosek 主要内容:随着风电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电网中,在实现低成本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间歇性的技术挑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决策规则(MDR)的完全自适应基于 Wasserstein 的分布式鲁棒多阶段框架,用于解决机组不确定性问题(UUC),以更好地适应风电在机组状态决策和非预期性方面的影响。 调度过程。 与现有的多阶段模型相比,该框架引入了改进的MDR来处理所有决策变量以扩展可行域,因此该框架可以通过调整决策变量的相关周期数来获得各种典型模型。 因此,我们的模型可以为一些传统模型中不可行的问题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可行的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所提出的模型采用高级优化方法和改
2025-10-16 17:24:59 165KB
1
“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研究:利用分布鲁棒机会约束应对风电不确定性风险与模糊集处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基于分布鲁棒机会约束的协同经济调度策略与仿真研究,分布鲁棒;复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机会约束(DRCC);ADMM分布式算法;全网独,恶意差评的请绕路 有意者加好友 注:非完美复现 研究内容:为了应对风电不确定性给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带来的运行风险,采用分布鲁棒机会约束,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以少量的风电预测误差历史数据得到与矩信息有关的模糊集,并将形成的机会约束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形式。 仿真软件:matlab 参考文档:《不确定风功率接入下电-气互联系统的协同经济调度》fuxian 注意事项[火][火]:代码注释详细,运行稳定,仿真结果如下所示。 ,分布鲁棒;复现;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分布鲁棒机会约束(DRCC);ADMM分布式算法;数据驱动;风电预测误差;协同经济调度;Matlab仿真;运行稳定。,分布式鲁棒策略下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研究与仿真实现
2025-10-09 15:32:29 535KB xbox
1
微电网两阶段鲁棒优化经济调度的方法及其MATLAB实现。首先,构建了一个min-max-min结构的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该模型能够应对光伏出力、负荷波动以及电价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次,利用列约束生成(CCG)算法和强对偶理论,将复杂的优化问题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分别对应于长期决策(如储能充放电计划、机组启停)和短期响应(如应对最恶劣场景)。通过交替求解这两部分,最终得到了能够在最不利条件下保持较低运行成本的调度方案。文中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YALMIP工具箱调用CPLEX求解器完成这一过程,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鲁棒优化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势。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智能电网开发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关注微电网优化调度领域的学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并掌握微电网优化调度技术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先进的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其他说明:尽管由于缺乏原始数据而导致某些结果存在细微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对核心思想的理解和学习。此外,文中提供的代码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鼓励读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2025-09-18 13:10:10 430K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列约束生成法(CCG)的两阶段鲁棒优化问题求解方法及其在MATLAB环境下的具体实现。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解析,还涵盖了主问题和子问题的求解过程,以及CCG迭代的具体步骤。文中通过具体的算例展示了CCG算法的应用,并讨论了不确定性和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此外,文档还强调了代码的可读性和良好的编程习惯,如合理的变量命名和详细的注释。 适合人群:对优化理论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两阶段鲁棒优化和CCG算法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带有不确定性的复杂优化问题的场景,帮助读者掌握CCG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说明:文档提供的代码和实例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和实践,同时也为进阶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025-09-18 13:08:20 387KB
1
基于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分布式驱动车辆状态估计模型研究:轮胎力观测与UKF SRCKF算法的鲁棒性提升,基于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的分布式驱动车辆状态精确估计模型:UKF SRCKF算法与ASMO轮胎力观测器的融合应用,【 分布式驱动车辆状态估计模型】基于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首先建立分布式驱动车辆轮毂电机模型,并使用pid对目标速度进行跟踪,随后在使用级联滑模观测器(ASMO)和车轮运动模型对轮胎力进行观测的基础上,使用UKF SRCKF算法对侧向车速,纵向车速,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进行估计。 不同于基于七自由度模型的状态估计的是使用轮胎力观测器代替建立轮胎模型,防止迭代形式的误差累积(轮胎模型需要估计量作为输入,估计不准轮胎模型的输出相应误差就大);此外为了解决Cholesky分解只能处理正定矩阵的问题,使用Utchol分解法在不影响估计效果的同时提升算法的鲁棒性。 ,核心关键词:分布式驱动车辆;状态估计模型;Car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轮毂电机模型;PID控制;级联滑模观测器(ASMO);UKF SRCKF算法
2025-09-15 10:48:38 2.74MB scss
1
《东北大学现代鲁棒控制概论2021年》是一门深入探讨现代控制理论的课程,特别是聚焦于鲁棒控制领域。鲁棒控制是控制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设计控制器,使其在面临不确定性、参数变化或外部扰动时仍能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这门课程可能涵盖了理论基础、设计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 鲁棒控制的核心概念包括不确定性建模和鲁棒稳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可以来源于系统参数的变化、模型简化误差或者未知干扰。在课程中,学生可能学习如何使用不确定性的数学表示,如区间分析、模糊逻辑或概率统计方法。鲁棒稳定性分析则关注控制器如何确保系统在各种可能的不确定情况下仍保持稳定。 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LMI)是现代鲁棒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工具。LMI方法提供了一种简洁而强大的方式来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特别是在解决多变量系统的优化问题时。参考教材《鲁棒控制-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pdf》可能详细介绍了LMI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几何解释、求解算法和在鲁棒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课程可能会涵盖以下关键主题: 1. 鲁棒控制的基本概念:不确定性模型、性能指标、稳定性定义。 2. 经典鲁棒控制方法:H无穷控制、μ综合、鲁棒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3. LMI方法:LMI的性质、求解技巧及其在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4. 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性能分析: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不确定系统的行为。 5. 鲁棒控制器设计实例:如PID控制器的鲁棒化改进、自适应控制与滑模控制的鲁棒化策略。 6. 实际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力系统、机械工程等领域中的鲁棒控制案例研究。 作业01可能涉及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例如要求学生分析特定系统的不确定性、设计鲁棒控制器并验证其性能,或者解决一个使用LMI的控制器优化问题。 《东北大学现代鲁棒控制概论2021年》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鲁棒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为他们解决复杂工程系统中的控制问题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应用鲁棒控制理论,设计出能在不确定环境下保持稳定和性能的控制器。
2025-09-12 16:30:38 67.52MB 东北大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