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Swin Transformer架构的深度学习模型——SwinUNet的实现。该模型采用了改进的Global-Local Spatial Attention(GLSA)机制,结合了全局上下文理解和局部细节捕捉能力,提升了模型对图像特征的理解。文档具体描述了GLSA模块、窗口化多头自注意力机制(Window-based Multi-head Self-Attention)、Swin Transformer块、补丁嵌入(Patch Embedding)、下采样与上采样层等关键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此外,还展示了模型的前向传播流程,包括编码器、瓶颈层和解码器的具体操作。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深度学习基础,特别是熟悉PyTorch框架和Transformer架构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医学影像、遥感图像等需要高精度分割任务的场景;②通过改进的GLSA机制,提升模型对全局和局部特征的捕捉能力,从而提高分割精度;③利用Swin Transformer的层次化结构,有效处理大规模图像数据。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包含代码实现,还涉及大量理论知识和数学推导,因此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相关文献深入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原理,并通过调试代码加深对模型架构的认识。
2025-07-20 11:34:47 36KB
1
经典计算机视觉入门教材,绝对经典,马颂德,张正友编著,1998.
2025-07-19 18:42:25 13.61MB 计算机视觉
1
《计算机视觉中的数学方法》由射影几何、矩阵与张量、模型估计3篇组成,它们是三维计算机视觉所涉及的基本数学理论与方法。射影几何学是三维计算机视觉的数学基础,《计算机视觉中的数学方法》着重介绍射影几何学及其在视觉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平面与空间射影几何,摄像机几何,两视点几何,自标定技术和三维重构理论。矩阵与张量是描述和解决三维计算机视觉问题的必要数学工具,《计算机视觉中的数学方法》着重介绍与视觉有关的矩阵和张量理论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矩阵分解,矩阵分析,张量代数,运动与结构,多视点张量。模型估计是三维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通常涉及变换或某种数学量的估计,《计算机视觉中的数学方法》着重介绍与视觉估计有关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迭代优化理论,参数估计理论,视觉估计的代数方法、几何方法、鲁棒方法和贝叶斯方法。
2025-07-18 22:29:16 3.95MB 计算机视觉 数学方法
1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模式识别信函》)是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主要聚焦于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领域的前沿研究。为了帮助作者高效地撰写符合该期刊排版要求的论文,专门设计了LaTeX模板。使用该模板前,需在Overleaf平台创建新项目。Overleaf是一款便捷的在线LaTeX编辑器,支持多人协作编写与文档管理。将模板文件上传至Overleaf后,即可开始论文撰写。 模板压缩包中的“prletter-28012014”文件是核心部分,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一是main.tex文件,这是主体LaTeX文件,涵盖文章标题、作者信息、摘要、章节结构及参考文献等;二是biblio.bib文件,作为外部参考文献数据库,用于存储文献引用信息,LaTeX会据此生成参考文献列表;三是sty或cls文件,这些是样式文件,用于定义文章格式,如页边距、字体、标题样式等,以确保符合《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的格式要求;四是figure或img文件夹,用于存放论文中的图像或图表,LaTeX可引用这些文件将图像插入到文章中;五是其他辅助文件,如.aux、.log等,这些文件在LaTeX编译过程中生成,用于记录编译信息。 在LaTeX中撰写论文主要分为编译和预览两个步骤。在Overleaf上编译main.tex文件后,LaTeX会处理所有指令和引用,生成PDF预览。若需修改格式或内容,只需更新源文件并重新编译,预览即可自动更新。 使用该模板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根据期刊指南,确保摘要简洁明了,突出研究的主要发现;二是引用格式需严格遵循Elsevier的规定,通常采用作者-年份引用方式;三是图表和图形应清晰易读,每个图表都需配备标题和说明;四是遵循期刊对字数、引用数量和页数的限制;五是正确使用LaTeX命令设置章节标题、子标题、列表、数学
2025-07-16 23:17:52 56KB 学术资源 计算机视觉
1
yolov8s-worldv2.pt 预训练权重
2025-07-15 15:03:32 24.72MB 计算机视觉
1
《OpenCV中的视频I/O模块与FFmpeg库详解》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工具,它包含了丰富的函数和模块,用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以及机器学习任务。其中,`opencv_videoio_ffmpeg.dll` 是OpenCV库中的一个重要组件,主要用于视频的输入和输出操作。FFmpeg则是一个强大的多媒体处理框架,OpenCV通过调用FFmpeg库来实现对视频流的高效处理。 FFmpeg是一个开源项目,它包含了多个组件,如libavcodec(编码/解码库)、libavformat(容器格式处理库)和libavutil(通用工具库)等,这些组件使得OpenCV能够支持多种视频格式和编码标准。`opencv_videoio_ffmpeg.dll` 这个动态链接库文件是OpenCV与FFmpeg库交互的桥梁,使得开发者在使用OpenCV时,可以方便地读取和写入视频文件。 OpenCV中的VideoIO模块是处理视频数据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了一系列的API接口,如`cv::VideoCapture` 和 `cv::VideoWriter`,方便用户进行视频捕获和视频录制。`cv::VideoCapture` 类用于打开并读取视频文件或摄像头输入,而`cv::VideoWriter` 类则用于创建一个新的视频文件并写入帧数据。这两个类都依赖于`opencv_videoio_ffmpeg.dll` 这样的底层库,通过FFmpeg来实现底层的编码和解码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opencv_videoio_ffmpeg.dll` 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视频处理的效率和兼容性。例如,当开发者需要从网络流中实时获取视频数据或者处理各种不同编码格式的本地视频文件时,OpenCV结合FFmpeg的能力就能派上大用场。同时,FFmpeg库也支持硬件加速功能,这在处理高分辨率、高帧率的视频时,可以显著降低CPU的负载。 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MD5值(eece4ec8304188117ffc7d5dfd0fc0ae)是对`opencv_videoio_ffmpeg.dll` 文件内容的一种校验,它可以确保文件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没有被篡改。通常,开发者在使用或更新库文件时,会对比MD5值以验证文件的完整性。 `opencv_videoio_ffmpeg.dll` 在OpenCV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是连接OpenCV与FFmpeg的关键组件,为处理视频数据提供了强大的支持。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个模块,开发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OpenCV进行计算机视觉相关的开发,无论是基础的视频播放,还是复杂的视频分析和处理任务,都能得心应手。
2025-07-11 14:06:26 7.8MB opencv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MediaPipe人脸检测项目在Linux系统上的安装、配置和运行步骤。首先讲解了通过Bazelisk安装和管理Bazel的方法,包括下载、赋予执行权限、验证安装等步骤。接着阐述了MediaPipe的三种导入或下载方式,并重点描述了如何安装OpenCV和FFmpeg,包括使用包管理器安装预编译库、从源代码构建等方法。此外,文档还涉及了CUDA或GPU加速的配置,以及C++和Python版本的“Hello World”示例的编译与运行。最后,针对常见的编译错误如GCC版本不兼容、Python路径设置错误等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Linux操作基础,对计算机视觉或机器学习领域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希望在嵌入式设备或Linux平台上实现人脸检测功能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开发者在Linux系统上快速搭建MediaPipe人脸检测环境;②解决在编译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③为后续深入研究MediaPipe或其他相关项目提供基础支持。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到较多命令行操作和技术细节,建议读者在实际环境中跟随文档逐步操作,同时注意根据自身环境调整相关配置参数。对于遇到的问题,可以参考文档提供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排查和解决。
2025-07-07 15:38:25 669KB Bazel MediaPipe OpenCV GPU加速
1
在计算机视觉和目标检测领域,有一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体识别和定位,这就是YOLO(You Only Look Once)模型。YOLO以其速度快、准确性高而著称,它能够将目标检测问题转化为一个回归问题,并且在检测速度与检测精度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随着技术的发展,YOLO系列不断更新换代,YOLOv1作为该系列的首个版本,虽然准确率和速度相比后续版本有所不足,但在当时仍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而Crowdhuman数据集是一个特别针对人群密集场景下的人体检测和跟踪任务所设计的数据集,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群计数和人群分析技术的发展。该数据集不仅包含了大量的人群图片,还标注了人体的头部位置,这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用于训练和评估他们的模型。由于人群场景的复杂性,这对目标检测算法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数据集将YOLOv1的标注格式应用于Crowdhuman数据集,这意味着每张图片中的人数及其位置都被标注成YOLOv1可以识别的格式。这样的数据集不仅可以直接用于训练,而且还可以通过YOLOv1的网络模型来进行人群统计,实现快速准确的人数统计功能。这对于人流量密集的场合,如商场、车站、机场等场所的人群监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可以用于商业数据分析、安全管理、资源分配等多个领域。 将YOLO格式应用于Crowdhuman数据集,不仅让模型可以快速地定位图片中的人体,还能进行人数统计,这无疑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工具,同时也推动了YOLO系列算法在人群检测和计数领域的应用。通过使用这种特定格式的数据集,研究者可以更加专注于模型的优化和算法的改进,而不需要从零开始收集和标注数据,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在技术层面,YOLOv1采用的是一种端到端的训练方式,它将图像分割成一个个格子,每个格子负责预测中心点落在该格子内的物体边界框和类别概率。这种设计使得模型在进行目标检测时能够更加迅速,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准确性。此外,YOLOv1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能够处理各种不同环境下的目标检测问题。 人群检测和计数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难点,而Crowdhuman数据集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本数据集,研究者可以在丰富的场景下训练他们的模型,从而提高模型对于遮挡、密集排列等多种复杂情况的处理能力。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结合YOLOv1格式的Crowdhuman数据集将能更好地推动人群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实际应用提供更为准确和高效的技术支撑。
2025-07-07 15:34:48 921.05MB YOLO 人数统计 目标检测 计算机视觉
1
YOLO11与Crowdhuman数据集的结合应用 YOLO11(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11)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尤其在实时目标检测中表现突出。Crowdhuman数据集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发布的一个大规模人群检测数据集,它包含了成千上万张复杂场景中的人物图像,并且在标注中特别关注了人群密度大、遮挡严重的情况。将YOLO11与Crowdhuman数据集结合,不仅可以提升目标检测模型的准确率,而且还能有效处理人群密集场景中的多目标检测问题。 具体来说,YOLO11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目标检测任务转化为回归问题,通过直接预测边界框的坐标以及目标的类别概率,实现快速准确的目标检测。它能够一次性处理整个图片,预测出所有可能的目标,因此拥有很高的处理速度。然而,传统的YOLO版本在处理像Crowdhuman这样复杂的数据集时,面临着挑战,因为人群场景中目标的数量多、相互之间遮挡严重,导致检测难度大大增加。 为了提升YOLO在人群场景中的表现,研究者们对算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其中的一个关键改进就是采用了更加复杂的网络结构以及引入注意力机制,这些改进可以使得模型更好地聚焦于关键目标,同时忽略那些对检测目标不够重要的信息。此外,在数据预处理和后处理阶段也进行了一些优化,比如采用了更加精细化的标注策略,以及更加智能化的非极大值抑制算法。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YOLO11格式对Crowdhuman数据集进行标注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需要对数据集中的图片进行图像增强,以生成更多样化的训练样本。然后,采用标注工具为每一张图片中的每个人建立对应的边界框,并标注出他们的类别和位置。这一步骤是非常耗时的,需要非常仔细的工作来确保标注的准确性。接着,将标注好的数据输入到YOLO11模型中进行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调整模型的超参数,比如学习率、批次大小和训练轮数等,以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通过在验证集上的测试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模型进行微调,直至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些步骤,研究者们开发了各种工具和框架,比如Darknet、TensorFlow Object Detection API和PyTorch等。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功能,使得从数据标注到模型训练再到模型评估的整个流程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人群统计和分析不仅仅是目标检测那么简单,它还涉及到更深层次的计算机视觉问题,比如人群密度估计、行为理解以及人群异常行为检测等。因此,结合YOLO11和Crowdhuman数据集不仅可以提高目标检测的精度,还能为这些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YOLO11与Crowdhuman数据集的结合对于提升目标检测算法在人群场景中的表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算法的不断进步和数据集的持续丰富,我们有望看到在人群统计、公共安全以及智能监控等应用领域中取得更多的突破。
2025-07-07 15:33:24 817.83MB YOLO 人数统计 目标检测 计算机视觉
1
本教程是为遥感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专业人士编写的,内容涵盖了如何使用Python语言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加载和可视化。通过本教程,读者将能够掌握利用Python工具处理遥感数据的核心技能,具体而言,就是针对高光谱遥感数据集进行有效的数据加载和图像展示。 在高光谱遥感技术中,我们可以获取地表反射光的高分辨率光谱信息,这为地物识别、农作物分类和环境监测等研究提供了丰富数据资源。然而,高光谱数据通常体积庞大、维度高,对数据处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高效准确地加载和处理这些数据成为了技术应用的瓶颈之一。 本教程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文件,帮助读者理解并实践高光谱数据的加载过程。资源文件包括印度松果数据集(Indian_pines_corrected.mat)及其对应的真实标签数据集(Indian_pines_gt.mat),这些数据集对于理解和应用高光谱图像的分类和分析至关重要。除此之外,教程还包含了一个Python脚本(Load_and_visual.py),该脚本提供了加载高光谱数据集并进行基本图像可视化的操作示例。 在教程中,首先会对高光谱数据的概念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数据结构、特点以及在遥感领域的应用。接下来,将深入讲解如何使用Python中的特定库(例如scikit-learn、NumPy等)来读取数据集,并进行必要的数据预处理操作。为了使数据可视化,教程还会介绍如何利用Python的可视化工具(如Matplotlib、OpenCV等)来展示高光谱图像。 通过本教程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学会如何加载和处理高光谱数据,还能够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行高光谱图像的分类和识别。这对于未来在遥感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提供宝贵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由于高光谱数据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本教程还将介绍一些降维技术,比如主成分分析(PCA)、独立成分分析(ICA)等,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高维数据并提取有用信息。最终,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和练习,教程旨在帮助读者加深对高光谱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的理解和应用。 无论读者是遥感领域的研究者,还是对计算机视觉感兴趣的学者,本教程都将是一个宝贵的资源。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读者将能够掌握高光谱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并能够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中。
2025-06-29 16:32:55 5.68MB 高光谱遥感 计算机视觉 可视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