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系统中,数字基带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是一项关键的技术,它涉及到信号的传输效率、抗干扰能力和系统复杂度等多个方面。本项目主要关注的是使用MATLAB进行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调制与解调的仿真,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数字调制方式。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PSK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相位来传输数字信息的方法。根据所用相位数量的不同,PSK可以分为二进制PSK(BPSK)、四进制PSK(QPSK)以及更高阶的PSK如8PSK、16PSK等。在MATLAB中,我们可以利用其强大的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来实现PSK调制和解调的仿真。 对于BPSK,只有两种相位状态,通常选择相差180度,这样能有效抵抗信道噪声。在MATLAB中,我们可以通过`pskmod`函数生成BPSK调制的信号,参数包括符号率、调制阶数以及相位偏移。例如,`modulated_signal = pskmod(data,2,pi/2)`将二进制数据序列`data`调制成BPSK信号。 QPSK则使用四个不同的相位,每个相位代表两个比特。调制过程可以通过将数据分为两路BPSK调制信号,然后将这两路信号叠加来实现。在MATLAB中,`pskmod`函数同样适用,只需设置调制阶数为4即可。 解调部分,MATLAB提供了`demodulate`函数用于PSK解调。在解调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信道的影响,例如衰落、多径传播等。通常会引入一个匹配滤波器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例如,`demodulated_data = demodulate(received_signal,'bpsk')`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解调为二进制数据。 在仿真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MATLAB提供了`awgn`函数来添加高斯白噪声。例如,`noisy_signal = awgn(modulated_signal,SNR,'measured')`可以模拟特定信噪比(SNR)条件下的信号。然后通过比较误码率(BER)与理论值,评估系统的性能。 此外,为了更全面地仿真,我们还可以加入其他因素,比如频率偏移、时钟同步误差等。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如`phaseoffset`和`synclock`,来模拟这些实际问题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在项目压缩包中,可能包含了一系列的MATLAB脚本和数据文件,如`.m`文件用于实现调制和解调的算法,`.mat`文件存储了预生成的信号或参数。通过阅读和运行这些代码,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PSK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优化。 MATLAB数字基带信号PSK调制与解调仿真是通信系统设计与分析的重要手段。通过熟练掌握相关MATLAB工具和函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SK技术,为实际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2025-07-05 19:56:42 2KB Matlab PSK调制与
1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随着传输距离的变化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电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存在明显衰落,在接收机输入端的信号强度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在接收机前端必须加上一个幅度控制系统,数字式自适应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环路是无线通信中必不可少的,他保证了接收机在接收信号强弱十分悬殊的情况下,输出功率保持恒定,从而使后面的调制解调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稳定地工作而不致饱和或电平不够。 一般,AGC环路电路有两种,分别为模拟AGC和数字AGC。前者多用于射频或中频,而后者更多地用于中频或基带。具体而言AGC环路是为了使模拟输入信号能尽量达到ADC的满刻度要求(充分利用A
1
在现代通信中,发射机的射频功放大多是非线性的,而且这往往就是系统非线性的主要来源。功放的非线性会给系统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使整个系统的性能降低很多,因此,现代的调制技术对系统的线性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克服功放的非线性,提高系统的线性化程度,就成了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和研究热点。提高系统线性有很多方法,预失真技术是当前,实现最方便,成本最低也是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预失真技术是通过在功放前构造非线性失真的逆特性,来实现线性化的目的;并通过比较系统输出和理想期望响应之间的差值,来自适应更新逆模型的参数,从而更好的调试功放的输出,以适应功放的非线性漂移。随着预失真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预失真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本文论述了功放的非线性和预失真技术的理论,重点研究了适用于该场合的自适应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用verilog设计了自适应数字基带预失真器,写出了寄存器传输级代码,并进行了仿真和综合。本文第一章简要介绍了预失真技术的相关背景;第二章论述了功放非线性的相关内容;第三章归纳了克服功放非线性的多种方法,重点介绍了预失真的技术和理论,给出了相关算法,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自适应算法的正确性和预失真的有效性,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第四章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并对此做了概括说明;第五章详细阐述了重点模块的总体设计思想、电路组成结构、实现技巧和实现的关键点等,这是全文的重点;给出了仿真结果和综合结果,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结论。本文设计的预失真器具有以下特点:流水线设计,使得系统可以在较高的频率稳定的工作。最高工作频率可达153MHz。支持基带输入信号有正有负,最多可带8位小数(二进制),即精度可以达到2561。资源节省,普通FPGA即可支持。从仿真结果和综合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设计的预失真器,功能正确,实际效果也比较理想,同时兼顾了资源和速度的平衡,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一定的实际应用的要求。
2023-04-14 17:23:39 17.77MB 射频通信
1
以LabVIEW软件为平台设计数字基带信号码变换器系统,利用LabVIEW软件的可视化优势,设计的系统具有用户登录、系统状态显示、码型变换和波形显示模块功能的控制界面,可实现AMI码、HDB3码、PST码、双相码、Miller码、CMI码6种输出码型的变换,实践证明,该码型变换系统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稳定可靠,可快捷准确的实现常见传输码型的变换,同时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1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YSTEMVIEW软件的基本应用 2、熟悉通信基带波形基本原理 3、掌握使用SYSTEMVIEW软件生成通信基带波形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信数字基带信号指表示消息代码的电波形,其类型有很多,常见的有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和升余弦脉冲波形等。最常用的是矩形脉冲波形,因为矩形脉冲易于形成和变换,实验中实际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基带信号矩形脉冲波形。   1. 单极性不归零波形 单极性不归零波形如图 1-1所示,这是一种最简单、 最常用的基带信号形式。这种信号脉冲的零电平和正电平分别对应着二进制代码0和1,或者说,它在一个码元时间内用脉冲的有或无来对应表示0或1码。其特点是极性单一,有直流分量,脉冲之间无间隔。另外位同步信息包含在电平的转换之中,当出现连0序列时没有位同步信息。
2022-12-29 23:21:49 320KB 嵌入式系统
1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数字基带信号的产生、 程序,仿真波形,程序分析,波形等分析
2022-12-28 21:32:43 261KB 课程
1
掌握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原理,掌握基带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实现方法; 通过观察眼图来分析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观察在输入相同码率的NRZ基带信号下,不同滤波器带宽对输出信号码间干扰大小的影响程度;
2022-12-06 15:15:38 318KB 基带眼图
1
一、目的 1. 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接收原理和误码率计算; 2. 熟悉升余弦传输特性的时域响应特征,观察不同信噪比下的眼图; 3. 掌握匹配滤波器的特性。 二、内容 1. 观察不同传输特性的基带系统的时域特性,观察码间干扰的情况; 2. 绘制不同信噪比下的眼图; 3. 对不同信噪比下数字基带系统的误码率进行仿真,并绘图; 4. 设计给定信号的匹配滤波器,并观察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后的输出。
1
摘要: 为了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可靠性, 降低功耗和成本, 增强系统的灵活性, 提出一种采用非常高速积体电路的硬件描述语言( VH DL 语言) 来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方法。详细阐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信号码型的设计原则,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信号编码原理和译码原理; 采用硬件描述语言来设计数字基带信号编码器和译码器并进行仿真; 采用原理图设计方法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并仿真; 整个系统的设计在QuartusⅡ平台上完成, 并在Altera 公司的ACEX1KEP1K30TC144-1 芯片上实现。   0 引 言   现代通信系统中, 数字通信系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系统的数字化、集成化是未
1
基于Vivado2018的数字基带信号HDB3编译码完整工程文件,带RAM IP核模拟信道,FIR核脉冲成型,可直接testbench仿真
2022-11-24 22:40:12 29.08MB vivado2018 数字基带 编码 解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