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8单片机的应用开发技术资料,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综合应用技术,传感器与前向通道接口技术,控制系统与后向通道接口技术等
2023-10-13 22:52:56 30.51MB 单片机
1
书名:《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何立民) PDF格式扫描版,全书分为9章,共737页。2000年出版。 内容简介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系列图书是汇集了多年间国内主要期刊杂志中有关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通用技术、实用技术以及相关领域中的新器件、新技术等技术文摘。反映了当时国内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先进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是第9卷,选编了2000-2001年间443篇文章。其中全文编辑120篇,其余323篇摘要编辑。 注:原书无书签。为了方便阅读,本人在上传前添加了完整详细的书签。 目 录 第一章 专题论述 1.1 集成电路进入片上系统时代(2) 1.2 系统集成芯片综述(10) 1.3 Java嵌入技术综述(18) 1.4 Java的线程机制(23) 1.5 嵌入式系统中的JTAG接口编程技术(29) 1.6 EPAC器件技术概述及应用(37) 1.7 VHDL设计中电路简化问题的探讨(42) 1.8 8031芯片主要模块的VHDL描述与仿真(48) 1.9 ISP技术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59) 1.10 单片机单总线技术(64) 1.11 智能信息载体iButton及其应用(70) 1.12 基于单片机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密方法探讨(76) 1.13 新一代私钥加密标准AES进展与评述(80) 1.14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3DES加密算法的实现(86) 1.15 ATA接口技术(90) 1.16 基于IDE硬盘的高速数据存储器研究(98) 1.17 模拟比较器的应用(102) 第二章 综合应用技术 2.1 闪速存储器硬件接口和程序设计中的关键技术(126) 2.2 51单片机节电模式的应用(131) 2.3 分布式实时应用的两个重要问题(137) 2.4 分布式运算单元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141) 2.5 用PLD器件设计逻辑电路时的竞争冒险现象(147) 2.6 IRIGB格式时间码解码接口卡电路设计(150) 2.7 一种基于单片机时频信号处理的实用方法(155) 2.8 射频接收系统晶体振荡电路的设计与分析(161) 2.9 揭开ΣΔ ADC的神秘面纱(166) 2.10 过采样高阶A/D转换器的硬件实现(172) 2.11 A/D转换的计算与编程(176) 2.12 一种提高单片机内嵌式A/D分辨力的方法(179) 2.13 单片微型计算机多字节浮点快速相对移位法开平方运算的实现(182) 2.14 单片微型计算机多字节浮点除法快速扫描运算的实现(186) 2.15 DSP芯片与触摸屏的接口控制(188) 第三章 操作系统与软件技术 3.1 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操作系统(192) 3.2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利器——Windows CE操作系统(197) 3.3 介绍一种实时操作系统DSP/BIOS(203) 3.4 实时操作系统用于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212) 3.5 实时Linux操作系统初探(217) 3.6 Linux网络设备驱动程序分析与设计(223) 3.7 在51系列单片机上实现非抢先式消息驱动机制的RTOS(229) 3.8 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指导汇编语言开发(236) 3.9 单片机高级语言C51与汇编语言ASM51的通用接口(240) 3.10 ASM51无参数化调用C51函数的实现(245) 3.11 TMS320C3X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及混合编程技术(249) 3.12 TMS320C6000嵌入式系统优化编程的研究(254) 3.13 TMS320C54X软件模拟实现UART技术(260) 3.14 W78E516及其在系统编程的实现(265) 3.15 键盘键入信号软件处理方法探讨(272) 3.16 单片机系统中数字滤波的算法(276) 第四章 网络、通信与数据传送 4.1 实时单片机通信网络中的内存管理(284) 4.2 CRC16编码在单片机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实现(288) 4.3 在VC++中用ActiveX控件实现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293) 4.4 利用Windows API函数构造C++类实现串行通信(298) 4.5 用Win32 API实现PC机与多单片机的串行通信(304) 4.6 GPS接收机与PC机串行通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311) 4.7 TCP/IP协议问题透析(316) 4.8 单片机的MODEM通信(328) 4.9 无线串行接口电路设计(335) 4.10 通用无线数据传输电路设计(340) 4.11 FX909在无线高速MODEM中的应用(343) 4.12 蓝牙——短距离无线连接新技术(348) 4.13 蓝牙技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351) 4.14 蓝牙芯片及其应用(357) 4.15 BlueCoreTM01蓝牙芯片的特性与应用(361) 4.16 内嵌微控制器的无线数据发射器的特性及应用(365) 第五章 新器件及其应用技术 5.1 一种全新结构的微控制器——Triscend E5(372) 5.2 PSD8XXF的在系统编程技术(376) 5.3 PSD813F1及其接口编程技术(382) 5.4 一种优越的可编程逻辑器件——ISP器件(387) 5.5 ISPPLD原理及其设计应用(393) 5.6 ispPAC10在系统可编程模拟电路及其应用(397) 5.7 在系统可编程器件ispPAC80及其应用(404) 5.8 采用ispLSI1016设计高精度光电码盘计数器(408) 5.9 基于ADμC812的一种仪表开发平台(413) 5.10 基于P87LPC764的ΣΔ ADC应用设计方法(418) 5.11 MP3解码芯片组及其应用(431) 5.12 射频IC卡E5550原理及应用(434) 5.13 HD7279A键盘显示驱动芯片及应用(439) 5.14 基于SPI接口的ISD4104系列语音录放芯片及其应用(444) 5.15 解决DS1820通信误码问题的方法(450) 5.16 数字电位器在测量放大器中的应用(455) 第六章 总线及其应用技术 6.1 按平台模式设计的虚拟I2C总线软件包VIIC(462) 6.2 虚拟I2C总线软件包的开发及其应用(470) 6.3 RS485总线的理论与实践(479) 6.4 RS232至RS485/RS422接口的智能转换器(484) 6.5 实用隔离型RS485通信接口的设计(489) 6.6 几种RS485接口收发方向转换方法(495) 6.7 LonWorks总线技术及发展(498) 6.8 LonWorks网络监控的简单实现(505) 6.9 现场总线CANbus与RS485之间透明转换的实现(509) 6.10 居室自动化系统中的X10和CE总线(513) 6.11 通用串行总线USB(519) 6.12 USB2.0技术概述(524) 6.13 带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单片机EZUSB(530) 6.14 嵌入式处理器中的慢总线技术应用(536) 6.15 SPI串行总线在单片机8031应用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540) 第七章 可靠性及安全性技术 7.1 软件可靠性及其评估(546) 7.2 网络通信中的基本安全技术(554) 7.3 数字语音混沌保密通信系统及硬件实现(560) 7.4 伪随机序列及PLD实现在程序和系统加密中的应用(565) 7.5 增强单片机系统可靠性的若干措施(569) 7.6 FPGA中的空间辐射效应及加固技术(573) 7.7 一种双机备份系统的软实现(577) 7.8 计算机系统容错技术的应用(581) 7.9 容错系统中的自校验技术及实现方法(585) 7.10 基于MAX110的容错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589) 7.11 冗余式时钟源电路(593) 7.12 微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应用(599) 7.13 单片开关电源瞬态干扰及音频噪声抑制技术(604) 7.14 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运行出轨问题研究(608) 7.15 分布式系统故障卷回恢复技术研究与实践(613) 第八章 典型应用实例 8.1 基于单片机系统采用DMA块传输方式实现高速数据采集(620) 8.2 GPS数据采集卡的设计(624) 8.3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IC卡识别系统研究(629) 8.4 自适应调整增益的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633) 8.5 利用光纤发射/接收器对实现远距离高速数据采集(639) 8.6 一种频率编码键盘的设计与实现(645) 8.7 高准确度时钟程序算法(649) 8.8 旋转编码器的抗抖动计数电路(652) 8.9 利用X9241实现高分辨率数控电位器(656) 8.10 基于AD2S80A的高精度位置检测系统及其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661)
2023-06-25 22:55:53 18.68MB 单片机
1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1-8编,为压缩文件。不是单片机专辑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8册-何立民-PDF版
2023-01-31 20:30:14 173.79MB 单片机 应用技术选编
1
书名:《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何立民) PDF格式扫描版,全书分为10章,共614页。1997年2月出版。 内容简介 《单片机应用技术选编》系列图书是汇集了多年间国内主要期刊杂志中有关单片机应用系统的通用技术、实用技术以及相关领域中的新器件、新技术等技术文摘。反映了当时国内单片机应用、开发的先进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是第1卷,选编了1994-1995年间530篇文章。其中全文编辑129篇,其余401篇摘要编辑。 注:原书无书签。为了方便阅读,本人在上传前添加了完整详细的书签。 目 录 第一章 单片机综合应用与发展 1.1 单片机与IC卡 1.2 IC卡电路原理 1.3 混合信号专用集成电路 1.4 CAN总线的应用与发展 1.5 语音合成电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1.6 模拟开关IC简介 1.7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及应用 1.8 用XILINX FPGA制作高度保密专用集成电路(ASIC) 1.9 多点状态实时监测接口设计 1.10 基于表格驱动法的微控制器设计 1.11 使用C 51高级语言的软件设计实例 1.12 μPD 7210智能GPIB接口芯片及其接口驱动程序的C语言编程 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前向通道接口技术 2.1 一种新的电压电流采样方法 2.2 高精度控温系统接口信号调理 2.3 一个完整的信号调理模块家族 2.4 远距离传输前置信号处理器 2.5 数字低通滤波器的问题讨论 2.6 集成状态变量滤波器 MAX274/275 2.7 用增量表迭代算法求热电偶的测量温度 2.8 实用铂热电阻线性化变换电路 2.9 一种超高速A/D与微机接口技术 2.10 16位模/数转换器AD 1380的原理、应用及与8031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2.11 ΣΔA/D转换原理及应用 2.12 ΣΔ模数转换器AD 7710的应用技术 2.13 二线式、高精度、多通道A/D转换系统 2.14 改变A/D基准电压提高被测输入量的分辨率 2.15 信号隔离的方法及其实现 2.16 带隔离电源的线性隔离放大器 2.17 A/D和D/A转换的数字光电隔离电路 2.18 高稳定的线性光隔离电路 2.19 V/F与F/V转换器应用指南 2.20 一种时间比较式电阻、电容/数字变换器 2.21 电子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TMP01的应用 2.22 微机转速测量常用方法与精度分析 2.23 CMOS霍尔传感器介绍 2.24 霍尔效应集成电路功能及应用 2.25 数字电位器 第三章 伺服控制与后向通道接口技术 3.1 小功率变频调速器在大功率系统中的应用 3.2 新型单片集成模糊控制器NLX230 3.3 芯片型集成模糊控制器FMC及其应用 3.4 催化剂立式活化炉微机模糊控制系统 3.5 连杆去重线加工精度PLC模糊控制策略 3.6 步进电机专用控制芯片PMM 8713及其应用 3.7 一种步进电机转速精度的控制方案 3.8 VDMOS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应用 3.9 IGBT驱动电路的电源设计 3.10 可逆调速系统的逻辑换向控制 3.11 光耦可控硅与闭环温度控制系统 3.12 一种用MC68HC05单片机设计的可编程序调节器 第四章 人机对话通道接口技术 4.1 单片机系统中扩展键盘的新方法 4.2 大型LED显示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通道及其接口设计 4.3 液晶显示控制和驱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展 4.4 点阵式液晶显示器DMF 5001与单片机的接口及编程 4.5 点阵图形式液晶显示控制器T6963C的应用 4.6 单片机与图形液晶显示器接口的方法及应用 4.7 多个远程开关量的类键盘输入法 4.8 单片机与微型打印机简单实用接口设计 4.9 MCS-51单片机与通用商用打印机接口和驱动程序设计的一种方法 4.10 微耗静态RAM语音处理组件S-12A 第五章 网络、通讯控制与多机系统 5.1 一种崭新的现场测控网络CAN 5.2 一种新型单片微机局部网--CAN 5.3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RS-423/422/485及其应用 5.4 低功率转换速率限定的RS-485/RS-422收发器 5.5 MAX48X/49X系列差分平衡型线电路及其应用 5.6 单片单电源隔离型RS-485/RS-422数据接口芯片 5.7 单片机的远距离串行通讯 5.8 单片机高速度长距离串行通讯装置 5.9 一种延长串行通讯距离的有效方法 5.10 一种实用可靠的传输码校验方法 5.11 CRC校验在提高微机系统可靠性中的应用 5.12 CRC校验及其软件实现 5.13 IBM PC与多单片机高速并行通讯系统 5.14 8XC75系列单片机基于软件的UART的实现 5.15 单片机与IBM/PC机通讯的新型接口及编程对照 第六章 微机系统的电源技术 6.1 掌上计算机高效稳压电源的设计 6.2 介绍两种新型开关电源 6.3 可调双输出高效稳压电源 6.4 开关电源外围监控专用集成电路概述 6.5 可编程集成开关电源控制器MAX 741及其应用 6.6 LR 6系列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 6.7 单片机大功率开关型DCDC稳压变换器MAX 724 H 6.8 DC/DC变换器MC 34063 A的应用 6.9 MAX 731 DCDC变换器 6.10 用Si 9114开关型控制器设计高频DCDC变换器 第七章 系统的可靠性与抗干扰设计 7.1 计算机应用中几种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7.2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故障自诊断及辅助检查 7.3 单片机电力监控系统交流采样的实现及抗干扰措施 7.4 微机控制系统中通用光电隔离I/O卡及抗干扰问题探讨 7.5 数据存储器RAM诊断技术 7.6 在MCS-51单片机系统中实现双机容错 7.7 微处理器监控电路ADM 690~ADM 696的应用 7.8 低价格单片机系统监控电路MAX 703~709/813L及其应用 7.9 微处理器监控电路MAX 791 7.10 MAX系列监控电路与51单片机的两种实用接口方式 7.11 高电平复位输出有效微处理器监控电路 7.12 MCS-51系列单片机软件抗干扰技术中的误区 7.13 一种针对MCS-51单片机的软件抗干扰方法 7.14 微机实时监控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 7.15 几种高可靠的工控机软件故障自动重启动技术 7.16 电磁波干扰与塑料机箱屏蔽 第八章 应用开发中的经验与体会 8.1 8051单片机开发的几点经验 8.2 微机测控系统设计中应重视的两个问题 8.3 谈谈单片机系统的中断保护问题 8.4 PIC 16 C 71/PIC 16 C 84单片机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8.5 PIC 16 C 5 X单片机增加异步串行I/O的方法 8.6 一种切实可行的8031单片机中断处理方法 8.7 8031单片机P 3口资源的充分利用 8.8 8031单片机串行接口复用的一种简单方法 8.9 8098单片机堆栈指针引起的软件故障 8.10 PSD 313和80 C 31连接时的一个特殊问题 8.11 8031编程中几个易被疏忽的问题 8.12 MCS-51单片机源程序中变量数据区的映射定位 8.13 PROM、 EPROM可多次编程的两种方法 8.14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EEPROM的合理使用 8.15 一种新型产品防护措施--程序下载技术 8.16 MCS-51程序的软件加密方法 8.17 固化程序后单片机用户系统不运行的分析 8.18 用WPS输入单片机源程序 8.19 一种多延时任务的软件处理方法 8.20 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组成多位计数器 8.21 双绞线的应用技巧 8.22 MCS-51单片机串行口扩展显示接口电路的改进 8.23 单片机应用系统死机的一种解决方法 8.24 自制简单而实用的不间断电源 第九章 综合应用实例 9.1 线阵CCD单板旋切厚度在线测量系统 9.2 高精度数字量信号发生器 9.3 短波无线电自动校时塔钟控制器 9.4 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测频仪 9.5 单片微机控制的超声波视觉识别系统
2022-02-19 17:21:13 26.3MB 单片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