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钻孔变形特征及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卸压开采数值模型,采用多维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开采煤层顶板垂直应力随工作面推进的运移规律以及钻孔的挤压安全系数分布规律和剪切滑移量分布规律,分析了钻孔破坏的影响特征。研究得出:随着工作面的开采,上覆煤层产生了同步的位移,且岩层移动范围比下层煤开采范围大;随着开孔位置距离煤层顶板的偏移,当钻孔避开了顶板5~11 m挤压失稳区,钻孔挤压破坏危险区域也相对随之缩小,提高了钻孔开孔位置高度,有效减少了钻孔危险区范围。研究为钻孔的合理布置提供技术支持。 在煤矿开采中,钻孔工程是获取煤层储量、布置工作面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开采活动导致的围岩应力重分布和岩层移动,钻孔常常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变形,进而影响其稳定性和开采工作的持续进行。为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钻孔变形特征及围岩稳定性问题,以期为矿井设计和开采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相关研究人员展开了针对钻孔变形特征及围岩稳定性问题的研究。FLAC3D是一种强大的三维离散元分析工具,适用于模拟地质材料中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它能有效地模拟地下结构在复杂的地质力学环境下的响应,因此成为地质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 研究中,学者们首先构建了一个卸压开采的数值模型,用于模拟煤层顶板在工作面推进时的垂直应力变化。通过该模型,可以观察到随着工作面开采的进展,上覆煤层发生了同步的位移变化。研究发现,这种位移变化的范围要大于下层煤开采的范围,这说明开采活动对煤层顶板及周围岩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钻孔的稳定性和工作面的安全。 进一步地,研究通过多维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钻孔的挤压安全系数分布规律和剪切滑移量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在开采过程中,钻孔挤压破坏的危险区域会随着钻孔位置相对于煤层顶板的偏移而变化。具体而言,当钻孔避开顶板5至11米范围内的挤压失稳区域时,钻孔挤压破坏的危险区域也随之缩小。这一发现对于矿井钻孔工程的布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了挤压安全系数和剪切滑移量的分析,研究还着重探讨了钻孔破坏的影响特征。研究指出,通过合理优化钻孔的位置,可显著提高钻孔的稳定性,并有效降低钻孔的危险区域。这对于预防和控制矿井灾害的发生,提高矿井整体安全水平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 最终,这项研究为煤矿钻孔工程的布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利用FLAC3D软件进行的模拟分析,揭示了开采活动对钻孔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这项研究也强调了数值模拟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总结而言,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技术,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钻孔变形特征和围岩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更多的实际矿井条件和参数,进行更细致的模拟和分析,以期提出更具体、更实用的钻孔布置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1
为研究综放开采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以山西铺龙湾煤业有限公司4102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沿空留巷围岩大变形机理,发现4102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发生大变形主要原因是基本顶关键块体断裂回转使留巷位置由低值应力区变为高值应力区,在此基础上采用FLAC3D软件对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支护初期巷旁支护体垂直应力为1. 5 MPa,巷道围岩水平位移极小,当基本顶发生断裂后,巷旁支护体垂直应力增加,最大达3. 22 MPa,此时的变形速率也达到最大,随着上覆岩层触矸,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及两帮变形速率也逐渐稳定。
2024-07-15 14:34:39 1.19MB 综放开采 沿空留巷 围岩变形 应力分布
1
以七岭煤业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期间巷道围岩屈服破坏特征、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巷道围岩位移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坚硬顶板条件下回采巷道最优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并且成功的应用于工程实践。
1
以花岗岩为试验与研究对象,基于自然干燥状态以及不同流速、不同p H值的水化学溶液侵蚀作用,进行了一系列单轴压缩、三轴压缩及劈裂试验,对比分析了酸性水化学环境下花岗岩的强度损伤、变形特征及力学参数响应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的单轴、三轴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与黏聚力随着酸性溶液p H值减小、循环水流速度增大而降低;泊松比则随着p H值减小、水流速度增大而增大;酸性溶液浸泡后花岗岩的内摩擦角较自然干燥状态有所降低,但较蒸馏水浸泡后花岗岩无明显变化;花岗岩的压缩变形特征有由脆性向延性转变的趋势。因此,自然水化学环境的p H值与流速是导致岩石变形特征改变及强度与力学参数损伤劣化的2个敏感性因素,而花岗岩对酸性溶液的p H值更为敏感。
1
针对露天矿含水软岩边坡在成坡后出现的蠕滑变形与顺层失稳问题,为确定极限稳定边坡角,以东明露天矿南端帮边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勘查与力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差分计算程序FLAC3D研究了地下水作用下顺层软岩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然后采用极限平衡法对比分析了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最后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边坡角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对东明露天矿南帮边坡稳定影响程度明显,考虑地下水作用时软弱岩层面位置的稳定系数比正常情况下低20.73%,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最终确定南帮极限稳定边坡角为22°。基于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法相结合的边坡参数优化设计方法,能够科学可靠地确定极限稳定边坡角,对于类似软岩矿山边坡角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1
图像局部不变性特征与描述 pdf 王永明 王贵锦 编著 国防工业出版社 解压密码:HITCAJ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