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主从博弈模型。作者首先展示了主从博弈的核心迭代逻辑,包括领导者和跟随者的优化策略以及价格更新方法。文中强调了带惯性的价格更新策略和价格弹性矩阵的应用,以提高收敛速度并处理多能源品类的耦合关系。此外,还讨论了收敛性调参的方法,如使用松弛因子防止震荡,并提供了可视化策略迭代图的代码。最后,作者提出了将主从博弈模块封装成独立类的建议,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的综合能源系统中。 适合人群:具备MATLAB编程基础并对综合能源系统和博弈论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综合能源系统中涉及的多主体决策问题,尤其是处理电网公司和用户的交互决策。目标是通过主从博弈模型优化能源定价策略,实现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还包括了一些调试技巧和个人经验分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主从博弈模型。
2025-11-06 16:37:21 788KB MATLAB 优化算法 可视化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进行微电网中多时间尺度下的主从博弈与合作博弈的研究。首先探讨了主从博弈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领导者的定价策略和跟随者的响应机制,并展示了具体的代码实例。接着讨论了多时间尺度的调度问题,通过时间管理器实现了从秒级到季度级别的调度优化。最后,阐述了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值分配以及非合作博弈中的纳什均衡求解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微电网调度、博弈论应用等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微电网中博弈策略设计及其MATLAB实现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目标是掌握如何在MATLAB环境下构建复杂的博弈模型,解决实际工程中的调度和优化问题。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详细的MATLAB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各种博弈策略的设计思路。此外,还涉及到了多时间尺度耦合、合作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及实现方法等内容。
2025-11-06 16:36:51 1.06MB
1
基于Matlab的并联三相逆变器主从控制策略建模仿真研究,基于Matlab的并联三相逆变器主从控制策略建模仿真研究,matlab主从控制的并联三相逆变器的建模仿真 ,matlab; 主从控制; 并联; 三相逆变器; 建模仿真,MATLAB建模仿真并联三相逆变器主从控制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Matlab软件环境下,对并联三相逆变器采用主从控制策略进行建模仿真。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三相逆变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转换设备,它能够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且保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高质量的电能输出。在一些需要较大功率输出的应用场景中,比如不间断电源(UPS)、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可再生能源集成等,逆变器常常需要并联运行以提高输出功率的冗余性和可靠性。此时,主从控制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并联运行控制方法,能够确保逆变器之间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避免功率分配不均及频率和相位不一致等问题。 在建模仿真的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考虑并联逆变器的动态特性、控制策略的设计以及系统稳定性的保证等多个方面。主从控制策略的核心在于将其中一个逆变器作为主控制单元,负责整个系统的电压和频率控制,而其他并联的逆变器则作为从控制单元,跟随主控制单元的指令调整自身的输出。这样可以在保证系统整体性能的同时,简化控制算法,并降低对通讯带宽的需求。 Matlab提供了强大的仿真和建模工具,比如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它们能够帮助工程师设计和测试复杂的电力电子系统。通过这些工具,研究人员可以构建出逆变器模型,并在其中实施主从控制算法。仿真可以帮助设计者在实际投入硬件之前,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在本文档中,包含了多个关于并联三相逆变器主从控制建模仿真的文档和引言部分,以及一个图像文件。这些文件涉及到引言介绍、建模方法、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结果以及可能的讨论。其中可能还包括了逆变器的数学模型、控制算法的实现细节、仿真环境的搭建、以及系统性能的分析等内容。 由于文档中并未直接包含仿真结果和详细的设计参数,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系统性能评估和控制算法的深度分析。但从文件的命名可以看出,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在Matlab环境下,对并联三相逆变器的主从控制策略进行建模和仿真,旨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实现更高效、稳定的电力转换系统。 由于研究的主题集中在算法和控制策略的建模仿真上,文档中不太可能包含实际的电路图、硬件设计或实验数据,而是更偏向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讨论。这些文档能够为从事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者在进行建模仿真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电力电子、控制理论、信号处理和Matlab软件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是完成高精度建模仿真工作的关键。 基于Matlab的并联三相逆变器主从控制策略建模仿真研究,通过理论与仿真的结合,旨在探索出更高效的并联运行控制方法,为实际应用中的逆变器并联系统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提升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性能,还能为未来更复杂的电力电子系统设计提供宝贵的经验。
2025-10-21 22:47:31 694KB
1
西门子伺服S120主从控制是一种先进的电机控制技术,它允许一个伺服控制器(主控制)控制多个从动伺服轴,实现精密同步或负载共享。在自动化和工业控制系统中,这一技术特别适用于多轴协调运动,例如在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半导体设备以及其它需要高度同步运动控制的应用场景。 西门子S120伺服驱动器的主从控制功能,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来实现: 1. 系统配置:首先需要确定系统中各个控制器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比如通过PROFIBUS或PROFINET网络进行连接。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需要配置相应的硬件接口,并确保它们之间能够通信。 2. 参数设定:在控制器中,需要设置一系列参数来定义主从关系。例如,主控制器的参数设置中会指定哪些轴将作为从动轴跟随主轴的运动。从动轴的参数需要设定以接受来自主轴的控制命令,并调整其动作以匹配主轴。 3. 连续路径控制(CCC):S120驱动器通过连续路径控制功能支持主从控制。CCC允许精确同步多个伺服轴,对于那些运动轨迹需要精确重叠的应用场景特别有用。 4. 配置主控制单元:在CU310或CU320操作面板上,需要进行主控制单元的配置,包括设定控制模式、输入输出参数以及与从动轴之间的通讯参数。CU320通常用于更高级的应用,其功能更为强大,支持更复杂的控制策略。 5. 设置从动单元:从动单元同样需要在CU310或CU320上进行配置,以确保其可以响应主控制器的命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动轴的参数设定,这包括轴的启动方式、加减速特性、跟随误差限值等。 6. 负载共享:在某些应用中,主从控制的目的是实现负载共享,而非简单的运动同步。这时,需要在系统配置中明确负载分配策略,并通过参数设定来实现对负载均衡的精细控制。 7. 通讯链路监测:为了保证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控制器需要监测各个通讯链路的状态,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每个从动轴。 8. 故障诊断:主从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同样重要。系统需要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发生的具体环节,比如是主控制单元问题还是某个从动轴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修复和维护。 9. 系统测试:在实际应用之前,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模拟实际操作条件下的各种工况,对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以确保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西门子S120伺服驱动器的主从控制功能为各种复杂控制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命令跟随,还包括了同步、负载分配、动态调整等多个方面。通过细致的配置和参数设定,可以确保系统在各种工业应用中的精准和效率。在实际操作中,技术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S120进行系统级的配置和参数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2025-10-16 11:42:50 833KB 西门子,S120
1
### ORACLE主从搭建与切换操作手册:知识点详解 #### 一、ORACLE高可用方案概览 在ORACLE数据库的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中,主要包括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Data Guard以及GoldenGate三种技术手段。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及优势。 **1.1 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 **功能定位**:主要用于解决单点故障问题以及实现负载均衡。 - **特点**:数据集中存储于共享存储中,多个实例同时访问同一份数据,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处理能力。 - **实施要求**:需要购买光纤交换机和SAN等硬件设备支持数据的共享存储。 **1.2 Data Guard** - **功能定位**:通过提供数据冗余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 **应用场景**:适用于异地容灾或小型企业的高可用解决方案。 - **特点**:虽然可以在备用数据库上执行只读查询,但这不是一种性能优化方案,主要用于数据保护。 - **实施考虑**:需要确保网络带宽充足,以支持日志文件的快速传输。 **1.3 GoldenGate** - **功能定位**:更适合于应用层的数据复制和共享。 - **特点**: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数据捕获、传输和加载机制,可以实现实时的数据同步。 #### 二、ORACLE Data Guard 实施细节 ##### 2.1 Oracle Data Guard 简介 - **概念**:Oracle Data Guard是一种高级数据保护解决方案,通过创建主数据库(Primary Database)和辅助数据库(Standby Database)来实现数据冗余。 - **主数据库**:对外提供服务,接收用户的事务请求。 - **辅助数据库**:通常处于恢复状态,通过日志文件同步主数据库的变化。 - **数据同步**:主数据库产生的重做日志被传送到辅助数据库,并在那里重放,实现数据的一致性。 ##### 2.2 Data Guard 容灾策略 - **计划内的维护操作**:在预期的系统升级或维护期间,可以通过切换将辅助数据库提升为主数据库,保证业务连续性。 - **意外故障**:当主数据库出现异常无法继续提供服务时,可通过强制切换的方式将辅助数据库转变为新的主数据库。 ##### 2.3 Data Guard 数据保护模式 - **最大保护模式**(Maximum Protection) - **定义**:确保主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完全同步,即使主数据库突然宕机,辅助数据库也不会丢失任何数据。 - **实现方式**:所有事务的重做日志必须在本地和辅助数据库上均成功写入后才能提交。 - **限制**:对网络稳定性要求极高,任何问题都可能导致主数据库自动关闭。 - **最大可用性模式**(Maximum Availability) - **定义**:尽可能避免数据丢失,但在某些情况下允许数据不完全一致。 - **实现方式**:与最大保护模式类似,但在无法写入辅助数据库时,主数据库不会自动关闭,而是降级为最大性能模式。 - **特点**:自动恢复为最大可用性模式,提高系统的整体可用性。 - **最大性能模式**(Maximum Performance) - **定义**:默认模式,侧重于保持主数据库的高可用性,允许数据在主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 **实现方式**:主数据库上的事务可以在没有同步辅助数据库的情况下提交。 - **优点**:不影响主数据库的性能,适合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 #### 三、实施风险与应对措施 考虑到瑞航当前的情况,即所有的ORACLE数据库均为单节点部署,实施主从架构存在一定的风险: - **修改生产环境配置**:可能需要调整监听器和客户端配置文件,需谨慎操作以避免监听器启动失败。 - **主库参数调整**:可能需要重启数据库以应用新设置,需确保重启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情况。 - **数据传输效率**:从主库向辅助库传输重做日志文件可能会耗费较长时间,需合理安排操作时间窗口。 Oracle Data Guard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保护和容灾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能有效应对各种故障场景。然而,在实际部署前,还需综合评估现有环境下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025-08-24 18:58:51 972KB ORACLE 主从搭建 主从切换
1
在电子工程领域,51单片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微控制器,因其简单易用且成本低廉而受到欢迎。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基于51单片机实现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通信,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屏幕进行显示。 SPI是一种全双工、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常用于连接微控制器与外围设备,如LCD显示屏、传感器、闪存等。在SPI通信中,51单片机通常作为主设备,负责发起数据传输,而LCD则作为从设备,响应并处理主设备发送的指令。 51单片机进行SPI通信时,需要配置相关的引脚,包括SCK(时钟信号)、MISO(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MOSI(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和SS(从设备选择)。这些引脚的电平变化控制着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代码编程中,我们需设置相应的寄存器,如SPI控制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来初始化SPI接口。 接着,我们将数据发送到LCD。LCD显示通常分为点阵液晶显示和字符型液晶显示,这里我们假设是点阵液晶显示,因为其可以更灵活地显示各种字符和图形。LCD通常有自己的指令集,如清屏、设置光标位置、写入数据等。主控器需要按照特定的时序发送这些指令,通过SPI接口传送到LCD。 在51单片机中,我们先要初始化SPI接口,设置好波特率、数据格式和从设备选择信号。然后,通过循环或中断的方式,将LCD显示指令通过MOSI引脚发送出去,并通过SCK引脚控制时钟脉冲。当接收到从设备的响应(通过MISO引脚)时,表示数据已经成功传输。 在接收到SPI数据后,这些数据通常代表要显示的字符或像素点。为了在LCD上正确显示,我们需要将这些数据转化为LCD可理解的格式,比如将ASCII码转换为液晶显示所需的点阵数据。然后,再次通过SPI接口,将这些点阵数据发送到LCD的RAM区域,指定相应的地址,以更新显示内容。 总结来说,基于51单片机的SPI发送接收并显示到LCD上涉及到以下关键步骤: 1. 配置51单片机的SPI接口,包括设置相关寄存器和引脚。 2. 初始化LCD,理解其指令集和数据格式。 3. 发送LCD显示指令,包括清屏、设置光标位置等。 4. 将接收到的SPI数据转化为LCD可显示的格式。 5. 将转换后的数据通过SPI接口写入LCD的RAM,更新显示内容。 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简单的SPI通信系统,让51单片机能够有效地控制LCD显示,为嵌入式系统提供直观的用户界面。这个过程需要扎实的硬件基础知识和编程技巧,但一旦掌握,就能为各种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在实际项目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到电源管理、抗干扰措施以及实时性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07-19 21:36:14 47KB 51单片机 SPI主从通信 LCD显示
1
实现101规约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个人感觉并不太好,仅实现部分功能,可以参考
2025-06-25 16:48:52 6.7MB 101规约 串口
1
无标题周期反射表面的hfss仿真(floquet与主从边界的设计实例)
2025-04-01 14:13:56 2.09MB HFSS Floquet
1
CAN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尤其在汽车、工业自动化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CANopen是基于CAN总线的一种高层通信协议,它定义了设备如何在物理层之上进行网络管理和数据交换,提供了标准化的设备配置和通信机制。CanFestival是一个开源的CANopen实现库,它为CANopen节点提供了全面的支持,无论是作为主节点还是从节点。 在CANopen网络中,主节点(通常称为“主站”)负责协调通信,发起传输并管理网络的状态,而从节点(“从站”)则响应主节点的请求,执行命令并提供数据。CanFestival库为开发者提供了实现这两种角色所需的功能。 CanFestival-3是CanFestival库的一个版本,它包含了CANopen协议栈的实现,包括对象字典、PDO(过程数据对象)、SDO(服务数据对象)、NMT(网络管理)以及LSS(本地节点设置服务)等关键组件。对象字典是CANopen的核心部分,存储了节点的配置信息和变量,如输入/输出、状态机参数等。PDO用于快速传输实时数据,SDO则用于配置和交换复杂的数据。NMT服务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包括启动、停止节点以及心跳功能。LSS允许用户在线配置节点的CAN标识符。 使用CanFestival-3库,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CANopen功能集成到他们的CAN总线项目中。需要理解CANopen的协议规范,例如CiA DS301,DS401等。然后,根据具体应用创建对象字典,定义所需的变量和参数。接着,配置PDO和SDO,定义数据传输的映射和参数。在软件开发阶段,使用CanFestival提供的API来编写主站或从站的代码,处理CANopen报文的发送和接收。通过LSS服务可以方便地为硬件分配唯一的CAN ID。 在实际应用中,CanFestival-3可能与硬件接口库(如libcanfestival或PCAN等)结合使用,以实现与CAN控制器的交互。此外,为了调试和测试,开发者可能还需要使用CAN分析工具,如CANoe或CANalyzer。 CanFestival-3库为CANopen通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无论是构建主站还是从站,它都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框架。了解CANopen协议和CanFestival的使用,对于进行CAN总线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至关重要。
2025-03-18 20:15:54 4.97MB CAN canopen CanFestival
1
WCH-LinkW是基于沁恒的RISC-V架构MCU的蓝牙芯片CH32V208GBU6设计的一款无线DAP下载仿真调试器 + 无线串口通信工具。通过蓝牙功能实现主\从机通信的物理隔离,可以无线下载仿真调试ARM和RISC-V架构MCU和无线串口通信。该模块主机可以使用U盘外壳保护、从机也不用拖着数据线或者Type-A接口去下载仿真调试、解决开发过程桌面线束杂乱等问题。 本模块有以下特点: Ⅰ、可以无线下载仿真调试ARM和RISC-V架构MCU程序,下载速度>=20KB/s Ⅱ、具有无线串口RX、TX接口,波特率最高921600 Ⅲ、下载工具支持MounRiver Studio、WCH-LinkUtility、Keil V5.25以上 Ⅳ、无需额外烧录器可USB下载程序 Ⅴ、板载天线尺寸小巧可方便随身携带 Ⅵ、WCH-LinkW分主从机模式 从机方案也可以嵌入到自己PCB设计中,应用在开发板中,下载调试程序时仅需要上电开发板,再在电脑端插入U盘一样的主机即可下载调试程序和无线串口调试,而不用拖着杜邦线和数据线;
2024-11-28 15:40:10 4.04MB arm risc-v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