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yhsbzl
|
上传时间: 2024-08-14 22:09:13
|
文件大小: 3.38MB
|
文件类型: DOC
平较低
护理信息化建设在当前医疗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护理管理信息化的现状表明,尽管许多医院的护理系统功能有所提升,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护理人员对护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有限。他们可能仅限于基础操作,如输入医嘱和费用,而对系统的其他功能缺乏了解,无法充分利用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可能导致工作负担加重。此外,护理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容易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出错,影响患者治疗,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信息共享难题是护理信息化的一大障碍。各功能区域间的系统独立导致信息难以互通,当不同系统间数据不一致时,需要手动校正,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缺乏医生的审核机制,可能导致护理人员过度依赖系统,而忽视对电子医嘱的检查,增加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收费环节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护理信息系统权限设置不明确,可能导致收费错误,加上护理人员对收费项目的不熟悉和操作失误,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纷争,损害医院的形象。
硬件设施的局限性也是问题之一。医院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稳定,常常引发网络故障,影响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延误患者诊疗。
护理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还受到医院领导重视程度、护理制度建设和软件开发适用性等因素的制约。医院领导对护理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导致投入有限,护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信息系统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软件开发未能充分考虑护理业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功能局限,而护理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低,使得软件操作困难。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医院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护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对护理信息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 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间的数据无缝对接,减少人为错误。
3. 强化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权限管理,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设置医生审核环节,保障医嘱执行的准确性。
4. 完善护理制度,结合信息化进行顶层规划设计,使护理标准更加规范化。
5. 加强与软件开发商的沟通,定制符合护理业务需求的软件,提供全面的系统功能支持。
6. 提升硬件设施,确保网络稳定,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系统中断。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逐步改善护理信息化的现状,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