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者: liaozp88
|
上传时间: 2025-11-27 18:33:02
|
文件大小: 2.6MB
|
文件类型: PDF
本文根据文献上的新生代岩浆岩岩石化学数据,确定印尼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中部等地存在埃达克质岩存在的证据和成因,判别其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将其与印支板块东北侧的同时代埃达克质岩以及南苏门答腊楠榜省第四纪埃达克质岩的构造环境...
【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新生代埃达克质岩】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对象。这些岩石在地质学上属于【埃达克质岩】,它们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中部。通过对文献中的新生代岩浆岩岩石化学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确认了这两个地区存在这种特殊岩石,并探讨了它们的成因和构造环境。
埃达克质岩是一种特殊的火成岩,其地球化学特性通常与地壳深部的熔融有关。在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这些岩石的形成背景被归类为【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即位于大陆板块边缘的火山活动区域。这种地质构造环境通常是由于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而引起的地壳部分熔融所导致的。
根据岩石中的La/Yb比值,这些埃达克质岩被进一步划分为两类:C-型(大陆型)和O-型(岛弧型)。C-型岩石可能更多地反映了大陆地壳的成分,而O-型岩石则可能与岛弧环境下的地质过程更紧密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岩石的La/Yb比值范围(3.47~28)比阿留申群岛典型的埃达克质岩(La/Yb比值>20)更为广泛,这表明了它们具有更复杂的成因背景。
文章还通过Zr/Nb-MgO和Zr/Nb-Zr图解以及Zr/Hf和Nb/Ta比值来研究这些岩石的成因。这些图解和比值揭示了大部分火山岩的岩浆作用与【地幔楔混染】密切相关,即地幔物质与上地壳的相互作用对岩石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地幔楔是指俯冲板块下方的地幔部分,当板块俯冲时,它会与上覆地幔混合,这个过程可能对埃达克质岩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的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研究,科学家们将其与其他地区的同类型岩石进行了对比,如印支板块东北侧的同龄埃达克质岩和南苏门答腊楠榜省的第四纪埃达克质岩。这种对比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地质构造环境下埃达克质岩的形成机制和源区特征。
这篇文章提供了关于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新生代埃达克质岩的详细地球化学信息,揭示了它们的成因多样性和复杂的构造环境背景,同时也强调了地质过程如俯冲、地幔混染和上地壳分凝在岩石形成中的关键角色。这些发现对于理解东南亚地区新生代地质历史、板块构造动态以及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