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邮通信原理实验报告.docx

上传者: LovelPerson | 上传时间: 2025-11-15 14:57:08 | 文件大小: 6.49MB | 文件类型: DOCX
在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中,重点关注了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DSB-SC AM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调制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调制过程移除了载波分量,保留了两个边带,从而节约了传输功率,并且理论上能够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实验报告中详细阐述了DSB-SC AM信号的产生、波形特点、频谱特点,以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施措施。 实验报告首先介绍了DSB-SC A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现形式。时域中的DSB信号表达式为s(t)=m(t)coswt,频域表达式为1/2[M(w-wc)+M(w+wc)]。在此基础上,实验报告进一步说明了DSB-SC AM信号的产生原理和相干解调原理,即通过模拟基带信号与正弦载波相乘得到DSB-SC AM信号,并指出DSB-SC AM信号的解调必须采用相干解调方式。 在试验环节中,通过模拟音频信号和载频信号,使用乘法器产生DSB-SC AM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及其频谱特点。另外,为了能够在接收端恢复载波,实验中采取在发送端加导频的方法,并在接收端使用锁相环来提取载波。锁相环能够通过锁相机制跟踪导频信号,实现载波的提取。实验报告详细描述了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步骤,以及如何利用低通滤波器(LPF)和90度移相器进行相干解调,最终获取模拟基带信号。 为了深入理解DSB-SC AM信号的特点,实验报告对VCO(压控振荡器)的压控灵敏度进行测量。VCO是锁相环中实现信号频率变化的关键元件,压控灵敏度的测量可以确定其频率调整的灵敏程度,这对于锁相环的调试至关重要。 整个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实验步骤和结果,包括DSB-SC AM信号的产生、加导频信号、锁相环的调试和载波的提取,以及最终相干解调的实现。实验报告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操作加深了对DSB-SC AM调制解调原理的理解。 此外,报告中还提及了DSB-SC AM信号相干解调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比如相位翻转与调制信号波形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四倍载频分量,通过隔直流电路滤除直流分量,最终获取纯净的模拟基带信号。 通过以上知识点,可以看出实验报告围绕DSB-SC AM这一通信原理的实验展开,涉及到信号的产生、调制、解调和信号恢复等多个环节。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文件下载

评论信息

免责申明

【只为小站】的资源来自网友分享,仅供学习研究,请务必在下载后24小时内给予删除,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用途,否则后果自负。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只为小站】 无法对用户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的权属或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权、有效性等进行实质审查;无论 【只为小站】 经营者是否已进行审查,用户均应自行承担因其传输的作品、信息、内容而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侵权或权属纠纷等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基于网友分享,根据中国法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十二条之规定,若资源存在侵权或相关问题请联系本站客服人员,zhiweidada#qq.com,请把#换成@,本站将给予最大的支持与配合,做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关于更多版权及免责申明参见 版权及免责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