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的梯度法,内点法,外点法,罚函数,惩罚函数,线性梯度法,源程序,按照提示输入,可直接运行-MATLAB' s gradient method, interior point method, outside the point of law, penalty function, penalty function, the linear gradient method, source code, follow the prompts to input, can be directly run
2019-12-21 19:30:03 3KB 梯度法 内点法 外点法 罚函数
1
编程实现灰度图像的几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法,包括:梯度边缘检测算法、Roberts边缘检测算法、Sobel边缘检测算法、拉普拉斯边缘检测算法、canny边缘检测算法、Prewitt边缘检测算法和Krisch边缘检测算法。
1
共轭梯度法c++程序,也有黄金分割法和进退搜索法,可以使用,有介绍。/*以下是进退法搜索区间源程序*/ void sb(double *a,double *b,double x[],double p[]) { double t0,t1,t,h,alpha,f0,f1; int k=0; t0=2.5; /*初始值*/ h=1; /*初始步长*/ alpha=2; /*加步系数*/ f0=f(x,p,t0); t1=t0+h; f1=f(x,p,t1); while(1) { if(f1
2019-12-21 19:24:32 30KB 共轭梯度法
1
逻辑回归实战详细代码,含注释。逻辑回归利用最优化算法梯度下降来找最佳回归系数。用其做实战预测疝气病症的病马死亡率。
2019-12-21 18:59:04 31KB 人工智能 分类 逻辑回归 梯度下降
1
浅墨出品,分享精神至上~ 图片素材是当前热映的美国队长2的海报,非常酷! 我们用滑动条来控制迭代次数,动态得到不同效果的形态学操作图。 效果有:开闭运算,腐蚀膨胀,黑帽和顶帽。 博文《【OpenCV入门教程之十一】 形态学图像处理(二):开运算、闭运算、形态学梯度、顶帽、黑帽合辑》的配套详细注释源代码。 博文链接: http://blog.csdn.net/poem_qianmo/article/details/24599073 1.已将dll打包到Release文件夹下,运行Release文件夹中的exe可以直接看到运行结果. 2.源代码运行需要进行OpenCV+VS开发环境的配置。可以参看我写的配置博文: http://blog.csdn.net/poem_qianmo/article/details/19809337 3.编写环境:Visual Studio 2010 4.写作当前代码时配套使用的OpenCV版本: 2.4.8 5.推荐代码结合博文一起看,学习效果更佳。 by浅墨
2019-12-21 18:58:44 2.04MB 黑帽 开运算 闭运算 形态学梯度
1
使用多项式拟合一个周期内、加入噪声的正弦曲线。 语言:MATLAB 求解方式:由于自己写的梯度下降函数收敛太慢,因此调用MATLAB梯度下降优化函数;后期用共轭梯度方法求解,收敛较快。代码都在里面,但是比较乱。
2019-12-21 18:58:40 57KB 机器学习 回归 梯度下降 共轭梯度
1
采用动量梯度下降算法训练 BP 网络。 训练样本定义如下: 输入矢量为 p =[-1 -2 3 1 -1 1 5 -3] 目标矢量为 t = [-1 -1 1 1] 有注释
2019-12-21 18:57:46 1KB 神经网络
1
是一段红外可见光的梯度域的图像融合,代码能够将梯度融合不再是简单的梯度,而是自动的根据图像的权重来进行融合
1
梯度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方面很好的参考代码,仅供学习研究参考用,不得违规
2019-12-21 18:51:17 713B 仿真 matlab
1
test2: 一、 基本最小二乘法一次算法 二、 基本最小二乘法递推算法 三、 最小二乘遗忘因子一次完成算法 四、 最小二乘遗忘因子递推算法 五、 最小二乘限定记忆算法 六、 最小二乘偏差补偿算法 七、 增广最小二乘算法 八、 广义最小二乘算法 test3: 一、 辅助变量自适应滤波算法 二、 辅助变量纯滞后算法 三、 辅助变量Tally原理算法 四、 多级最小二乘算法 五、 各类改进最小二乘算法的特点 test4: 1、 第二类随机性辨识问题的梯度校正 2、 随机牛顿法 test5: 1、 递推的极大似然估计 2、 预报误差参数辨识 test6: 1、 根据Hankel矩阵秩估计模型阶次(弱噪声) 2、 根据Hankel矩阵秩估计模型阶次(强噪声) 3、 利用行列式比估计模型阶次(白噪声) 4、 利用行列式比估计模型阶次(有色噪声) 5、 利用残差的方差估计模型阶次(白噪声) 6、 利用残差的方差估计模型阶次(有色噪声) 7、 AIV定阶法(白噪声) 8、 AIV定阶法(有色噪声) test7: 1、 一阶惯性+纯滞后环节-----两点法 2、 面积法1 3、 levy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