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算法,具有不依赖波前传感器直接对系统性能指标进行优化的特点。基于32单元变形镜、CCD成像器件等建立自适应光学系统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控制算法实验平台。考察算法增益系数和扰动幅度对校正效果和收敛速度的影响,验证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基本原理。实验结果表明参量选取合适的情况下,随机并行梯度下降控制算法对静态或慢变化的畸变波前具有较好的校正能力。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校正速度的主要因素。
2025-08-01 11:12:07 1.67MB 自适应光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BLDC)在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研究,重点探讨了双闭环PID控制算法的应用。系统主要由DC直流源、三相逆变桥、无刷直流电机、PWM发生器、霍尔位置解码模块、驱动信号模块和PID控制模块组成。文中分别阐述了转速环和电流环的PID控制原理及其在电机性能提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仿真实验,展示了双闭环PID控制下电机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并提供了PID控制的伪代码示例。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理解和掌握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工具的人群,旨在帮助他们优化电机控制策略,提高电机性能。 阅读建议:读者可以结合Simulink软件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调整PID参数观察电机性能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双闭环PID控制的理解。
2025-07-31 11:34:59 418KB
1
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on-uniform Fast Fourier Transform,简称NUFFT)是一种在非均匀采样数据上进行傅里叶变换的高效算法。在传统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中,数据通常是均匀分布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或医学成像等领域,数据往往以非均匀的方式获取。NUFFT就是为了处理这类问题而设计的。 李银斌师兄的论文第三章可能详细探讨了NUFFT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NUFFT的核心思想是将非均匀采样转换为近似的均匀采样,然后应用FFT,最后通过校正步骤来恢复准确的结果。这个过程涉及到插值和重采样技术,通常包括预处理、变换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1. **预处理**:在预处理阶段,非均匀采样数据被映射到一个更大的均匀网格上。这通常通过插值函数(如多项式插值、克里金插值等)实现,以估计未采样点的值。插值后的数据可以视为在均匀网格上的近似。 2. **变换**:使用FFT对插值后的均匀数据进行变换。由于插值引入了额外的零值,因此得到的频谱会包含一些不真实的高频成分,这在后处理阶段需要修正。 3. **后处理**:后处理阶段主要涉及校正因插值引入的误差。通过计算和应用校正因子,可以得到更接近非均匀采样数据真实频谱的结果。此外,可能会涉及到去零填充和反插值操作,以获得最终的非均匀频谱。 NUFFT有多种实现方式,如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算法、基于格子重排的算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效率和精度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李银斌师兄的论文可能详细阐述了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并提供了实际的代码实现,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NUFFT。 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并掌握NUFFT对于处理非均匀采样数据至关重要。例如,在地球物理学中,地震波的观测点通常是不规则分布的;在医学成像中,MRI扫描的像素位置可能因设备限制而不均匀;在无线通信中,信号接收可能会受到多径传播的影响,导致非均匀采样。因此,掌握NUFFT能够帮助我们从这些非均匀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信号分析和处理。 通过阅读李银斌师兄的论文和研究提供的代码(65fbeb15d8e843fc81f8ad0c71009777),你将有机会深入理解NUFFT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这对于在IT领域的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工作中是非常有价值的。
2025-07-31 10:55:37 2.03MB NUFFT
1
Retinex算法是图像处理领域中一种模拟人眼视觉特性的经典算法,其名称来源于“Retina”(视网膜)和“NeXt”(下一步),旨在通过模拟人眼对光线的处理过程,增强图像的局部对比度,改善图像质量,使色彩更加鲜明,同时降低光照变化的影响。该理论由Gibson在1950年提出,基于两个核心假设:一是图像的颜色信息主要体现在局部亮度差异而非全局亮度;二是人眼对亮度对比更敏感,而非绝对亮度。 Retinex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强图像的局部对比度来改善视觉效果。它通过计算图像的对数变换并进行局部平均,从而突出图像的细节和色彩,同时减少光照不均匀带来的影响。 MSR是Retinex算法的一种改进版本,引入了多尺度处理的概念。它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图像预处理:对原始图像进行归一化或滤波,以减少噪声和光照不均匀的影响。 多尺度处理:使用不同大小的高斯核生成多个尺度的图像,每个尺度对应不同范围的特征。 Retinex处理:在每个尺度上应用Retinex算法,通过计算对数变换和局部平均来增强图像细节。 融合:将不同尺度的处理结果通过权重融合,生成最终的增强图像。MSR能够更好地捕捉不同大小的细节,并降低噪声的影响。 MSSR是MSR的变种,它不仅在尺度上进行处理,还考虑了空间域上相邻像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同时提高图像的平滑性,进一步提升图像质量。 在提供的压缩包中,包含三个MATLAB文件:SSR.m、MSRCR.m和MSR.m。这些文件分别实现了不同版本的Retinex算法: SSR.m:实现单一尺度的Retinex算法,仅在固定尺度上处理图像。 MSRCR.m:实现改进的减法Retinex算法,通过颜色恢复步骤纠正光照变化对颜色的影响。 MSR.m:实现基础的多尺度Retinex算法,涉及多尺度图像处理和Retinex操作。 MATLAB是一种广泛应用
2025-07-30 23:30:55 56KB Retinex算法
1
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不断推动着创新的浪潮。其中,MaixCam作为一款集成了高效硬件与智能软件的设备,其在控制舵机算法方面有着独特的应用。控制舵机算法通常用于实现精确的角度控制,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无人机、监控设备等多个领域。在使用MaixCam进行这类操作时,算法的有效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在具体的项目实施中,首先需要确保硬件部分的搭建是稳固可靠的,包括舵机本身以及必要的连接部件。一旦硬件基础搭建完毕,接下来便涉及到软件层面。使用MaixCam作为控制中心,用户需要熟悉其搭载的操作系统和编程环境,以便顺利编写控制算法。 在编写控制算法时,开发者可以利用MaixCam提供的API接口,通过编程实现对舵机的精确控制。这一过程可能会涉及到多种编程语言,如C、Python等,具体取决于MaixCam所支持的编程环境。开发者在编写代码时,需要考虑到舵机的具体型号、参数以及其在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对于舵机控制算法而言,二维云台人脸跟踪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应用示例。在这种应用场景中,MaixCam不仅仅作为一个简单的控制中心,而是通过其内置的视觉处理能力,实现人脸的实时识别与跟踪。这需要算法能够实时处理图像数据,并将处理结果转化为舵机的转动指令,从而实现对二维云台的精准控制,使得摄像头始终聚焦于目标人脸。 在这个过程中,算法需要处理多个层面的问题。图像识别算法必须能够快速准确地在画面中识别人脸,这通常依赖于深度学习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CNN)等。在人脸被成功识别后,算法还需要通过预设的逻辑判断,计算出云台需要转动的角度,以实现跟踪效果。此外,为了保证跟踪的平滑性与连续性,算法还需要实时反馈调整,处理跟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延迟或偏差。 为了方便更多开发者和爱好者使用MaixCam,相关社区和论坛中会分享许多好工具和经验,其中不乏一些简化操作、便于使用的预编译软件包。这些资源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初学者入门的门槛,使得更多人能够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创意的实现和项目的开发上,而不是被复杂的编程过程所困扰。通过利用这些工具,开发者可以更快地搭建起原型系统,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总结以上信息后,我们可以得出,MaixCam结合控制舵机算法在二维云台人脸跟踪方面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可以实现对目标人脸的精准跟踪。对于开发者而言,理解MaixCam的操作系统和编程接口是实现控制算法的基础。而社区和论坛中分享的工具,则为开发者的快速入门和效率提升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025-07-30 09:22:46 2KB
1
投球手 Javascript音高检测算法的汇编。 同时支持浏览器和节点。 提供的音高查找算法 阴-以我的经验,准确性和速度之间的最佳平衡。 有时会提供非常错误的值。 AMDF-速度慢,只能精确到+/- 2%左右,但发现频率比其他频率更一致。 动态小波-非常快,但是很难识别较低的频率。 带FFT的YIN (即将推出) Goertzel (即将推出) 麦克劳德(即将推出) 安装 npm install --save pitchfinder 用法 在节点中查找wav文件的音高 提供的所有变桨搜索算法都可以在Float32Array上Float32Array 。 为了找到wav文件的音高,我们可以使用wav-decoder库将数据提取到这样的数组中。 const fs = require ( "fs" ) ; const WavDecoder = require ( "wav-dec
2025-07-29 22:21:40 453KB TypeScript
1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负荷曲线聚类方法,重点介绍了K-means、ISODATA、改进的L-ISODATA以及创新的K-L-ISODATA四种算法。文章首先简述了k-means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随后详细讲解了L-ISODATA算法的改进之处,特别是在大数据集上的高效聚类能力。接着,文章阐述了K-L-ISODATA的进一步优化,强调其在数据处理速度和聚类准确率方面的显著提升。最后,通过多个评价指标如数据处理速度、聚类准确率和可解释性等,对这四种算法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文中还提供了高可修改性和可扩展性的精品代码,方便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二次开发和优化。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数据分析的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对机器学习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感兴趣的学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大量电力负荷数据进行高效聚类分析的场景,旨在帮助用户选择最适合的聚类算法,从而优化能源管理和数据处理流程。 阅读建议:读者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算法的优缺点,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选择最合适的聚类方法。同时,利用提供的高质量代码,可以快速实现并测试不同的聚类算法,加速研究和开发进程。
2025-07-29 20:12:18 989KB 机器学习 K-means 数据处理
1
基于带约束的MATLAB源码,研究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的优化——从353多项式到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的时间最优策略,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优化:鲸鱼算法与改进算法的时间最优对比及带约束Matlab源码实现,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鲸鱼算法优化353多项式,时间最优,鲸鱼优化算法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对比,带约束matlab源码。 ,核心关键词: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 鲸鱼算法优化; 多项式; 时间最优; 对比; 带约束; MATLAB源码。,基于鲸鱼算法的机械臂轨迹规划与优化研究:改进与对比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机械臂的轨迹规划是一项核心研究课题,其涉及到算法设计、控制策略、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等多个领域。为了提升机械臂的运动效率和精确性,研究者们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轨迹规划算法。在给定的文件信息中,我们可以提取出几个核心关键词,它们分别是: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鲸鱼算法优化、多项式、时间最优、对比、带约束、MATLAB源码。基于这些关键词,我们可以推导出一系列相关知识点。 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如何设计机械臂的运动路径以达到预定的工作任务。这项任务涉及到路径点的选择、运动轨迹的平滑性、避免碰撞、最小化运动时间等多个优化目标。机械臂的轨迹规划算法通常需要满足实际操作中的约束条件,如速度、加速度限制、关节角度限制等。 鲸鱼算法是一种新型的启发式优化算法,它的原理是模拟鲸鱼群体的捕食行为。这种算法因其出色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机械臂轨迹规划领域,鲸鱼算法可以用来寻找最佳的运动路径,实现时间最优、能耗最优或其他性能指标的优化。 在文件中提到的“353多项式”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轨迹规划多项式模型,它可能是机械臂运动学建模中使用的一种标准多项式,用于描述机械臂的运动轨迹。而“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则是对传统鲸鱼算法进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机械臂轨迹规划问题的需求。 时间最优策略是指在保证机械臂运动轨迹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机械臂的完成任务的时间最短。这是机械臂轨迹规划中最为关键的优化目标之一。时间最优的实现往往需要结合精确的数学模型和高效的优化算法。 带约束的MATLAB源码则是指在MATLAB软件环境下编写的算法代码,它能够处理机械臂轨迹规划过程中的各种约束条件。MATLAB因其强大的数学计算能力和丰富的函数库,在机械臂轨迹规划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将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份文件内容聚焦于机械臂轨迹规划算法的优化问题,特别是鲸鱼算法在该领域的应用。通过对比传统的353多项式模型和改进后的鲸鱼算法,研究者们试图实现机械臂轨迹规划的时间最优策略。此外,文件中提及的“带约束MATLAB源码实现”则强调了算法实现的过程和工具,为研究者们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起点。 通过“改进与对比”这一关键词,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档中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对比分析传统鲸鱼算法与改进算法在机械臂轨迹规划中的表现,并提供相应的MATLAB源码实现。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算法的优劣,并指导工程实践中算法的选择和应用。
2025-07-29 19:56:47 272K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使用Matlab实现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项目实例,涵盖模型描述及示例代码。SSA-FCM算法结合了SSA的全局搜索能力和FCM的聚类功能,旨在解决传统FCM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提升聚类精度、收敛速度、全局搜索能力和稳定性。文档还探讨了该算法在图像处理、医学诊断、社交网络分析、生态环境监测、生物信息学、金融风险评估和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并提供了详细的项目模型架构和代码示例,包括数据预处理、SSA初始化与优化、FCM聚类、SSA-FCM优化及结果分析与评估模块。;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聚类算法和优化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研究生以及从事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提高FCM算法的聚类精度,优化其收敛速度;②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高聚类结果的稳定性;③解决高维数据处理、初始值敏感性和内存消耗等问题;④为图像处理、医学诊断、社交网络分析等多个领域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解决方案。;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算法实现和代码示例,还深入探讨了SSA-FCM算法的特点与创新,强调了优化与融合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建议读者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代码进行实践,并关注算法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聚类效果。
2025-07-29 15:00:16 35KB FCM聚类 Matlab 优化算法 大数据分析
1
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它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课件第三版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数学建模学习平台,通过PPT介绍、程序示例以及配套数据,使学习者能够深入理解数学建模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PPT介绍部分通常是课程的框架和理论基础,它们详细解释了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如问题的识别、模型的构建、模型的求解以及模型的验证等环节。这些介绍能够帮助初学者建立起对数学建模的整体认识,同时为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程序部分包含了多种数学建模的算法实现,这些算法可能是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算法、排队论模型、模拟算法等。通过程序的演示,学习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算法的逻辑和数学原理,并通过运行代码来观察算法在解决特定问题时的性能和效果。这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此外,配套数据是数学建模算法验证和应用的关键,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模型的可靠性和预测能力。这些数据可能是历史数据、实验数据或者模拟数据,它们为模型的构建和验证提供了必需的输入。学习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应用,进一步加深对数学建模过程的理解。 泰迪杯数模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种,它鼓励学生运用数学建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参与此类竞赛,学生不仅能够检验自己对数学建模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提升团队协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课件第三版对于准备参加泰迪杯数模或其他相关竞赛的学生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课件第三版是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材料,它通过理论介绍、程序示例和实际数据,帮助学习者掌握数学建模的核心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07-29 14:56:34 161.89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