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它涉及让计算机能够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的各种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的众多任务中,机器翻译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它允许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跨越语言障碍进行交流。近年来,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模型在机器翻译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Transformer模型由于其并行化能力强、训练效率高、处理长距离依赖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当前机器翻译的主流技术。 本案例的核心是一个Transformer模型的实际应用,展示了如何使用该模型进行翻译任务。通过具体文件的名称,我们可以推测出案例中包含的内容和结构。首先是“transformer_mytest.ipynb”,这应该是一个Jupyter Notebook文件,通常用于编写和执行可重复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在这个文件中,用户可能会看到Transformer模型的实例化、训练、评估以及翻译过程的演示代码。 “model.py”文件很可能是包含Transformer模型结构定义的Python脚本。在这个文件中,我们可能会找到构成Transformer模型的各个组件,如编码器层、解码器层、多头自注意力机制、位置编码等。此外,还包括模型的前向传播逻辑,以及在给定输入序列时输出翻译结果的方法。 “tokenizer.py”文件应该是负责处理和转换文本数据的部分,它包含了将原始文本分词、编码为模型可以处理的数字序列的代码。分词器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模型性能的好坏。分词器会读取词汇表,将单词或字符映射到相应的索引,并为模型提供必要的语言学信息。 “utils.py”文件通常包含了辅助功能的实现。在Transformer翻译任务中,这些功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预处理、后处理、训练辅助函数、性能评估指标等。这些工具函数是为了简化主程序的编写,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读性。 “main.py”是程序的入口点,它将所有的组件整合到一起,并协调整个翻译任务的执行。在这个文件中,我们可能会看到数据加载、模型训练、翻译测试以及结果输出的主逻辑。 “dataloader.py”文件则负责数据的加载和批处理。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任务中,数据加载器负责将数据分为批次,以便模型进行批量学习。它能够高效地从数据集中读取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模型所需的格式。 “data.txt”文件可能包含了用于训练和测试模型的原始数据。在翻译任务中,数据集通常由一系列成对的句子组成,包含源语言文本和目标语言文本。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模型训练效果,因此需要经过仔细的清洗和预处理。 整个案例的实现依赖于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这些框架提供了构建神经网络所需的工具和接口。通过实际操作这些文件,用户可以了解如何搭建一个基于Transformer的翻译模型,包括模型的训练、验证、测试以及后续的优化和调参。 这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Transformer翻译任务的实现过程,从模型的定义、数据的处理,到最终的训练和评估。通过这些文件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了解到机器翻译任务的复杂性和深度学习在其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2025-06-13 16:23:05 768KB
1
在STM32L151C8T6开发板上,利用STM32CubeMX和Keil5协同开发,完成以下的功能: 【1】 上电开机后,首选在OLED上显示“新大陆教育”的LOGO图片,然后让LED1与LED2依次点亮,然后熄灭,进行灯光检测。灯光检测结束后,OLED切换至数据显示界面,分3行: 第1行显示:“ www.csdn.net” 第2行显示:“采样值:” 第3行显示:“电压值:” 【2】在主程序中,采用查询的方式,每隔0.3秒对ADC_IN0通道的光敏传感器进行一次电压数据采集,并将采样到的12位数据换算成对应的实际电压值。LED1作为A/D采样指示灯,每采样一次闪烁一下。 【3】每进行完一次光敏传感器的数据采样和电压换算后,将其结果更新到OLED显示屏中相应的位置。如果光敏传感器的电压值小于1.3V,则将LED2灯点亮,反之,将LED2灯关闭。
2025-06-13 10:30:52 12.93MB stm32
1
内容概要:解压后得到RobotStudio软件ABB机器人基础操作练习的虚拟仿真案例文件,文件夹内为使用RobotStudio创建的用于ABB机器人基础操作练习的虚拟仿真案例打包文件(Test1.rspag),打包文件使用RobotStudio 6.08.01版本软件创建,兼容RobotStudio 6.08版本,建议使用与创建打包文件相同版本的软件打开。 有关仿真案例的详细介绍,可在博主主页中查阅已发布的Robotstudio基础教程相关系列文章(共4篇)。 能够学到:ABB机器人基础工作站模型添加、虚拟系统创建、工作站与控制器之间的数据同步、机器人示教编程以及仿真运行操作。 使用建议:本资源所举案例内容涉及使用到了RobotStuido和ABB机器人的基础操作,所以需要具备RobotStudio以及ABB机器人基础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其他说明:由于文件是虚拟仿真打包文件,因此需要事先安装好RobotStudio软件。
1
网络安全攻防演习防守方总结报告
2025-06-11 22:36:03 618KB 网络安全
1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它是互联网协议栈中的关键组件。在TCP中,为了确保两个通信端点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这个过程被称为“三次握手”。而当数据传输完成后,还需要一个断开连接的过程,即“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是TCP连接建立的过程,它确保了双方都有能力发送和接收数据。以下是三次握手的详细步骤: 1.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同步序列号)包,其中包含了客户端随机选择的初始序列号ISN。此时,客户端进入SYN_SENT状态。 2.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后,回应一个SYN+ACK包,确认客户端的序列号,并发送自己的SYN,同时设置自己的ISN。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3.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后,再次发送一个ACK(确认)包,确认服务器的序列号。此时,客户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当服务器收到这个ACK后,也进入ESTABLISHED状态,至此,TCP连接建立完成。 四次挥手是TCP连接断开的过程,目的是确保双方都已知道对方不再需要连接,防止数据丢失或重复发送。以下是四次挥手的详细步骤: 1. 第一次挥手:主动关闭方(假设是客户端)发送一个FIN(结束)包给被动关闭方(服务器),表示自己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请求断开连接。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 2. 第二次挥手:服务器收到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确认客户端的FIN。服务器进入CLOSE_WAIT状态,表示它已经知道了客户端想要关闭连接,但可能还有数据需要发送。 3. 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如果没有任何数据需要发送,会发送一个FIN包给客户端,请求断开连接。服务器进入LAST_ACK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 4.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作为确认,然后进入TIME_WAIT状态。此状态下,客户端等待足够的时间以确保服务器收到其ACK,以防重传。服务器收到ACK后,进入CLOSED状态,连接正式关闭。客户端在等待一段时间后,也会进入CLOSED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如本案例所示,可以通过编写C语言的服务器端程序和C#的客户端程序来模拟TCP的连接和断开过程,同时使用Wireshark这样的网络抓包工具,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网络交互细节,这对于理解TCP协议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通过分析抓包结果,我们可以验证和学习TCP连接的建立与终止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报文段和状态转换,进一步深化对TCP协议的理解。
2025-06-11 08:42:49 568KB 三次握手 四次挥手
1
"COMSOL建模脆性材料压缩摩擦剪切破坏的损伤模型研究:非局部本构模型应用及案例文献综述",使用COMSOL建立脆性材料压缩摩擦剪切破坏的损伤模型,使用非局部本构模型,包含案例和文献, ,核心关键词:COMSOL; 脆性材料; 压缩摩擦; 剪切破坏; 损伤模型; 非局部本构模型; 案例; 文献,使用非局部本构模型建立脆性材料COMSOL损伤模型:压缩、摩擦与剪切破坏案例及文献研究 在工程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脆性材料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在涉及压缩、摩擦及剪切破坏行为时。本文综述了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脆性材料在受到压缩、摩擦和剪切应力作用时的破坏行为进行建模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不仅涵盖了非局部本构模型的应用,还包括了相关的案例和文献研究,旨在深化对脆性材料损伤过程的理解。 非局部本构模型是分析材料损伤行为的一种方法,它考虑了材料内部细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及其对宏观力学行为的影响。在脆性材料中,这种模型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更好地预测材料在多向应力状态下的破坏行为。通过使用COMSOL这种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者能够模拟复杂应力场中的脆性材料破坏过程,并通过非局部本构模型来解释脆性材料的失效机制。 本文所涉及的案例研究包括了不同类型的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和某些类型的岩石等。通过建模,研究者能够得到压缩摩擦剪切破坏的详细信息,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文献综述部分则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强调了在模拟脆性材料损伤过程时应注意的关键因素,如材料的微观结构、加载速率、温度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等。 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者和工程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脆性材料在受到多种应力作用时的破坏机制,从而在实际应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善材料设计、优化加载条件或改进制造工艺等,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文中提及的文件列表显示了本研究具有大量的文档资料,包括各种格式如.doc、.html和.txt文件,这些文件可能包含了详细的建模数据、分析结果、技术说明以及案例研究的讨论。其中,“深入探讨脆性材料压缩摩擦剪切破坏的损伤.doc”可能包含关于脆性材料破坏机理的深入分析;“使用建立脆性材料压缩摩擦剪切破坏的损伤模型.doc”可能详细介绍了通过COMSOL建立模型的方法和步骤;“使用建立脆性材料压缩摩擦剪切破坏的损伤模型.html”可能包含了将研究成果发布在网页上的内容,便于在线查阅;图像文件“1.jpg”可能提供了模型的图形化展示;而.txt文件可能是模型计算过程中生成的文本记录或日志文件。这些文件的集合提供了全面的研究支持,有助于其他研究者在该领域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2025-06-10 15:52:11 37KB ajax
1
内容概要:文章详细介绍了美的集团自2012年以来的数字化转型历程,分为六个阶段,涵盖了从信息系统一致性变革到当前的DTC、海外全价值链数字运营。美的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解决了客户需求快速变化、产品同质化竞争、跨层业务协同难题、全球化研发体系不完善以及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等问题。转型过程中,美的集团逐步实现了从产品、购买、设计、制造、运输、交付等全价值链的数字化运营,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盈利水平、营运能力和管理效率。美的集团还通过建立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实现了智能制造和数据驱动的决策。; 适合人群:家电制造企业高管、数字化转型项目负责人、制造业企业管理者、企业战略规划师等。;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制造业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②学习美的集团在不同阶段的转型策略及其具体实施措施;③借鉴美的集团的成功经验,应用于自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中。; 其他说明:美的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本文提供的案例为当前情况下的阶段性成功案例,可供其他制造业企业参考。美的集团的转型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革新,也促使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强调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
基于Matlab的泰勒图绘制指南:自定义点大小和颜色,多种配色可选,整合相关系数、中心均方根误差和标准差评价模型性能,泰勒图 Matlab代码 案例详细提供2套泰勒图画法:原始数据的泰勒图与对数据标准化后的泰勒图 笔者对此泰勒图代码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可实现点的大小和颜色的自定义设置,提供多种配色,可根据爱好自行设置喜欢的款式 ----------------------------- 泰勒图本质上是巧妙的将模型的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中心均方根误差(centered root-mean-square)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三个评价指标整合在一张极坐标图上,其基于的便是三者之间构成的余弦关系。 ,泰勒图;Matlab代码;原始数据;数据标准化;配色;极坐标图;评价指标;余弦关系,基于Matlab的泰勒图绘制教程:原始与标准化数据的对比分析
2025-06-09 22:11:30 664KB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简称“大创项目”)的申报管理也逐渐趋于信息化。本案例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Springboot和Vue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以提高申报过程的效率和准确性。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模式,后端基于Springboot框架开发,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和数据交互;前端则使用Vue框架构建,负责用户界面展示和交互逻辑。 在系统设计中,后端作为核心部分,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以存储项目申报相关的数据,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申报人信息、审核记录等。Springboot因其轻量级、快速开发的特点,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项目,并且易于集成各类开发组件,例如Spring Data JPA进行数据持久化操作,Spring Security进行安全控制,以及Spring MVC处理HTTP请求等。此外,Springboot还支持跨平台的部署,使得系统部署和维护更加便捷。 前端使用Vue.js,它是一个渐进式JavaScript框架,可以灵活地构建用户界面。Vue的核心库只关注视图层,易于上手,同时它的生态系统也十分丰富,可以通过Vue Router进行路由管理,Vuex进行状态管理,以及Element UI等UI库实现界面的快速搭建。这样的前后端分离设计,使得前后端开发可以并行进行,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对于一个完善的申报管理系统,除了基本的增删改查功能外,还应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报表统计、项目审核流程管理、消息通知等高级功能。权限管理模块需要确保数据安全,防止非法访问;数据报表统计则帮助管理者及时了解申报情况;项目审核流程管理是系统的核心,需要严格控制申报流程的每一步;而消息通知功能则保证了用户可以及时接收到系统消息,提高用户体验。 在部署方面,本系统可部署于云端服务器,利用Docker容器化技术进行部署,提高系统部署效率,并且保证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同时,还可以结合负载均衡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适应不同规模的使用需求。 本案例设计的基于Springboot和Vue的大创项目申报管理系统,通过前后端分离、模块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高校大创项目申报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通过互联网技术增强了项目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2025-06-08 07:11:07 40.01MB
1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本文介绍了图书进销存管理系统的开发全过程。通过分析图书进销存管理系统管理的不足,创建了一个计算机管理图书进销存管理系统的方案。文章介绍了图书进销存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部分,包括可行性分析等,系统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本图书进销存管理系统管理员功能有个人中心,用户管理,图书类型管理,进货订单管理,商品退货管理,批销订单管理,图书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分析管理,收入金额管理,应收金额管理,我的收藏管理。 用户功能有个人中心,图书类型管理,进货订单管理,商品退货管理,批销订单管理,图书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分析管理,收入金额管理,应收金额管理。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站是一个B/S模式系统,采用Spring Boot框架,MY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充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具有界面清晰、操作简单,功能齐全的特点,使得图书进销存管理系统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本系统的使用使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实现无纸化办公,能够有效的提高图书进销存管理
2025-06-07 15:07:48 47.8MB spring boot spring boo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