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电DCS编程入门知识点详解 #### 一、国电DCS系统概述 **国电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发电厂等大型工业设施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本文将基于国电智深EDPFNTPLUS系统,详细介绍DCS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旨在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并为有志于深入了解DCS技术的工程师提供参考。 #### 二、DCS编程基础 **1. DCS编程环境** - **EDPFNTPLUS系统**: 本教程所使用的DCS系统是国电智深提供的EDPFNTPLUS,其版本号为1.5。该系统提供了完整的DCS编程、调试和运行环境。 - **安装目录**: EDPFNTPLUS的安装目录采用默认设置,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工程示例**: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一个名为“演示工程”的项目作为示例,该工程位于E:\演示工程目录下。 **2. 工程配置** - **前期准备**: 在开始编程之前,需要确保所有必要的软件都已正确安装并配置好环境变量。 - **站配置**: 包括主控站(Master Station)、操作员站(Operator Station)以及工程师站(Engineer Station)等的设置。 - **I/O卡件**: 配置所需的输入/输出卡件,如模拟量输入卡(AI)、模拟量输出卡(AO)、数字量输入卡(DI)和数字量输出卡(DO)等。 - **逻辑组态**: 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如结构化文本ST、功能块图FBD等)编写控制逻辑。 - **画面组态**: 设计操作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监控和控制生产过程。 #### 三、具体操作步骤 **1. 前期准备** - 安装并配置EDPFNTPLUS软件环境。 - 创建新工程,命名为“演示工程”,存放在E:\演示工程目录下。 - 设置工程的基本参数,如工程名称、版本号等。 **2. 站配置** - 配置主控站、操作员站和工程师站的基本信息。 - 定义各个站点的功能,如数据采集、控制逻辑处理等。 - 设置站点间的通讯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3. 简单逻辑示例** - 通过简单的逻辑组态示例,如PID控制算法,来熟悉编程环境。 - 学习如何编写控制逻辑,包括输入信号处理、计算逻辑和输出信号生成等步骤。 **4. 建立I/O卡件** -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I/O卡件类型,并在系统中进行配置。 - 配置每个卡件的地址、量程、报警限值等参数。 **5. 逻辑组态** - 使用EDPFNTPLUS提供的编程工具,如ST、FBD等,进行逻辑编程。 - 编写具体的控制逻辑代码,实现闭环控制等功能。 - 调试代码,确保逻辑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6. 画面组态** - 设计操作界面,包括数据显示、控制按钮等元素。 - 使用EDPFNTPLUS提供的画面组态工具,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操作界面。 - 实现数据可视化,使操作人员能够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7. 给水泵1、2的投切备用逻辑** - 设计一套完善的给水泵切换逻辑,确保在一台泵故障或维护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泵继续工作。 - 编写详细的控制逻辑,考虑各种可能的工作模式和故障情况。 - 进行模拟测试,验证逻辑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 四、注意事项 - 在编写组态文件时,确保输入法处于半角或英文标点模式,避免出现编码问题。 - 检查所有的文件路径和名称是否与当前工程目录一致,确保程序能够正确读取和保存数据。 - 定期备份工程文件,以防意外丢失。 - 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查阅官方文档、在线论坛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初学者可以逐步掌握DCS编程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位学习者都能从中受益,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2024-09-21 23:55:51 2.1MB 编程语言
1
### 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软件快速入门 #### 一、组态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使用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进行组态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确保后续的工作流程顺利进行。 ##### 1.1 划分网络,域和站点 **网络划分:** 首先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网络结构,明确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数据传输路径。通常情况下,一个DCS系统会涉及多个子网,如控制网、监控网等,不同子网之间应通过交换机或路由器进行隔离。 **域划分:** 域是NT+软件中的基本组织单元,它将相关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用户权限等信息进行逻辑上的组织。合理的域划分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站点划分:** 站点是指系统中具体的硬件设备,如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服务器等。每个站点都需要分配到相应的域中,并且需要为其指定IP地址等网络参数。 ##### 1.2 整理硬件IO点清单 在进行硬件配置之前,需要整理出一份详细的硬件IO点清单,包括所有输入输出点的信息。这一步对于后续的硬件配置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硬件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和配置这些点。 ##### 1.3 安装相关软件 根据项目需求安装必要的软件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CS编程软件NT+等。确保所有软件版本兼容,避免出现版本冲突导致的问题。 #### 二、工程组态步骤 ##### 2.1 创建工程 在NT+软件中创建一个新的工程,为该工程命名并选择合适的存储路径。创建工程时还可以指定一些基本参数,如工程的语言环境、时间格式等。 ##### 2.2 创建域 根据之前的网络划分方案,在新创建的工程中创建对应的域。每个域都具有独立的用户权限管理和资源管理功能。 ##### 2.3 创建站 在相应的域中创建站点,如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创建站点时需要指定站点类型、IP地址等基本信息。 ##### 2.4 初始化并启动站 对每个站点进行初始化操作,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启动站点后,可以通过登录操作员界面等方式检查站点的状态。 ##### 2.5 安全设置及下载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对各个站点进行安全设置,包括设置访问权限、密码保护等。完成设置后,需要将这些配置信息下载到对应的站点上。 ##### 2.6 站点配置与安全配置下载 除了基本的安全设置之外,还需要对各个站点进行详细的配置,如网络配置、硬件配置等。配置完成后同样需要下载到站点上。 ##### 2.7 组态卡件 对现场使用的各种卡件进行组态,包括模拟量输入输出卡、开关量输入输出卡等。通过组态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有效监控和控制。 ##### 2.8 I/O测点定义 对现场设备的I/O测点进行定义,这是实现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 ###### 2.8.1 在工程管理器中直接定义 可以在工程管理器中手动添加每一个测点,这种方式适用于测点数量较少的情况。 ###### 2.8.2 利用数据库批处理导入各点 如果测点数量较多,则推荐使用数据库批处理的方式批量导入测点信息,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 2.9 控制算法和操作画面综合组态 控制算法和操作画面是DCS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综合组态可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精确控制。 ###### 2.9.1 模拟量综合组态 模拟量综合组态主要针对模拟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包括PID控制算法等。通过合理的算法设计,可以实现对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精确控制。 ###### 2.9.2 开关量综合组态 开关量综合组态则主要关注开关信号的处理,如联锁逻辑、顺序控制等。这些控制逻辑对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 2.10 历史站的配置 历史站主要用于存储系统的运行数据,以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配置历史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数据存储策略:**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适的数据存储间隔和存储周期。 2. **报警记录:** 记录关键报警信息,便于事后追踪问题原因。 3. **数据备份:** 定期备份历史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国电智深DCS编程软件NT+的基本组态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合理的规划和细致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DCS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希望这份入门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NT+软件的使用方法。
2024-09-21 23:50:21 2.7MB 编程语言
1
进制转换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概念,涉及到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不同数字系统间的转换。这个“万能进制转换1.0版(整数&小数)”软件提供了这样的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在这些进制之间进行转换,无论是对于整数还是小数部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小数部分的转换,当输入数值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精度降低的问题,这是由于计算机存储和计算的限制导致的。 在计算机中,数字通常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因为计算机内部电路只能识别两种状态:0和1。然而,人们日常生活中更习惯于使用十进制,因此需要进行进制转换。例如,十进制的5转换成二进制是101,八进制的7转换成十进制是7,十六进制的A转换成十进制是10。进制转换的方法包括短除法、位权相加法等,对于整数部分,转换相对直观;但对于小数部分,转换过程复杂,因为涉及到无限循环小数的表示。 此软件的“整数版”可能主要处理的是整数之间的进制转换,不会遇到精度问题,因为整数可以精确表示,没有小数部分。而“小数版”则包含了小数的转换,由于浮点数在计算机中是以近似值存储的,特别是当浮点数非常大或非常小时,其精度受到限制。例如,3.14159265358979323846在某些计算机中可能只存储到3.1415927,因此转换时可能会丢失部分小数位,这就是描述中提到的“精度降低”。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开发者可能需要采用更高的精度数据类型或者算法,如高精度计算库,它可以提供更大的位数来存储和运算,以保持更多的小数位。此外,优化算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转换的精度,比如通过更精确的迭代方法来逼近真实值。 “万能进制转换1.0版(整数&小数)”是一个实用的工具,它使用户能够便捷地处理不同进制的数字转换,但面对小数时需注意精度问题。随着技术的升级和软件的迭代,我们期待未来的版本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更加精确和可靠的转换服务。
2024-09-21 22:57:13 918KB 进制转换
1
STM32F407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在本项目中,我们关注的是其高级数字转换器(ADC)功能,特别是多通道数据采集与DMA(直接内存访问)传输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ADC测量获取的信号来估算CPU温度的均值。 ADC在STM32F407中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这对于实时监测物理参数如电压、电流或温度至关重要。STM32F407内置多个ADC通道,可以同时对多个输入源进行采样,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度。ADC配置包括选择通道、设置采样时间、分辨率和转换速率等参数。 多通道ADC采集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从不同的传感器读取数据,例如,一个系统可能包含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布在不同位置以监测CPU和周边环境的温度。每个通道的配置都需要独立设置,并且可以按照预定义的顺序或者并行方式进行转换。 接下来,DMA在STM32F407中的应用是为了减少CPU负担,实现数据的自动传输。在ADC采集过程中,一旦转换完成,数据可以直接通过DMA控制器传输到内存,而无需CPU干预。这种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能,因为CPU可以专注于其他更重要的任务,而数据处理则在后台进行。 要计算CPU温度的均值,我们需要对来自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平均。在STM32F407中,这可以通过在内存中累积所有ADC转换结果,然后除以传感器的数量来实现。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可能还需要考虑ADC转换误差和温度传感器本身的漂移。此外,如果ADC的结果是12位或16位,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位右移以获得浮点或整数均值。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编程时应创建一个循环,该循环会触发ADC转换,等待转换完成,然后通过DMA将数据传送到内存缓冲区。在缓冲区填满后,可以进行平均计算,并更新CPU温度的均值。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以便在每次新的ADC转换完成后处理数据。 在实际项目中,还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数据同步**:确保所有传感器在同一时刻或几乎同一时刻采样,以减少因采样时间差异导致的温度偏差。 2. **滤波**:应用低通滤波器或其他滤波算法以去除噪声,提高温度测量的稳定性。 3. **误差校正**:可能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ADC读数进行温度传感器的校准,以得到更准确的温度读数。 4. **电源管理**:考虑到功耗,合理安排ADC和DMA的唤醒与休眠模式,特别是在低功耗应用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STM32F407ADC多通道采集配合DMA传输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方法,用于嵌入式系统中获取和处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尤其是当需要实时监控CPU温度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软件编程以及误差处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2024-09-21 22:49:08 3.51MB stm32 均值算法 文档资料 arm
1
给出如下IP地址,请识别各属于哪类地址? 131.107.2.8、127.0.0.1、255.34.56.7、129.33.55.6、10.2.4.5、223.223.223.223 补-2 假设使用使用缺省的子网掩码,IP地址为172.30.45.27的主机的广播地址是什么? 补-3 假设使用使用缺省的子网掩码,IP地址为201.200.200.15的主机的网络地址是什么? 有三个主机A、B、C,其IP地址分别为172.16.16.75 、172.17.16.76和172.16.5.16,子网掩码均为255.255.0.0,请问上述三个主机是否同属于一个网段中?为什么? 子网划分是网络管理中的重要概念,用于将大的IP地址空间划分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网络。这里我们分析并解答题目中的各个问题。 补-1:识别IP地址类别: 1. 131.107.2.8 属于B类地址(128-191.0.0.0) 2. 127.0.0.1 是特殊的回环地址,不属于任何类别,通常用于测试本地网络连接 3. 255.34.56.7 是广播地址,不属于任何类别 4. 129.33.55.6 属于B类地址(128-191.0.0.0) 5. 10.2.4.5 属于A类地址(0-127.0.0.0) 6. 223.223.223.223 属于D类地址(224-239.0.0.0),用于多播 补-2:使用缺省子网掩码的广播地址: 对于172.30.45.27,缺省子网掩码是255.255.0.0,因此网络地址是172.30.0.0,主机ID是45.27。广播地址是网络地址加上全1的主机ID部分,即172.30.255.255。 补-3:使用缺省子网掩码的网络地址: 对于201.200.200.15,缺省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所以网络地址是201.200.200.0,主机ID是15。 补-4:主机是否同属一个网段: 三个主机A、B、C的IP地址分别是172.16.16.75、172.17.16.76和172.16.5.16,子网掩码都是255.255.0.0。由于子网掩码只到第二字节,所以它们都在172.16.0.0这个网络中,但不是同一个子网,因为第三字节不同。 补-5:有效TCP/IP地址: A. 233.100.2.2 - 有效的多播地址(224-239.0.0.0) B. 120.1.0.0 - 有效的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 C. 127.120.50.30 - 回环地址范围内的无效地址 D. 131.107.256.60 - 非法的IP地址,第三字节超过255 E. 188.56.4.255 - 有效的C类网络广播地址 F. 200.18.65.255 - 有效的C类主机地址 补-6:子网划分: 网络193.1.1.0,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这个子网可以划分为8个子网,每个子网的主机ID范围是: 1. 193.1.1.1-193.1.1.31 2. 193.1.1.33-193.1.1.63 3. 193.1.1.65-193.1.1.95 4. 193.1.1.97-193.1.1.127 5. 193.1.1.129-193.1.1.159 6. 193.1.1.161-193.1.1.191 7. 193.1.1.193-193.1.1.223 8. 193.1.1.225-193.1.1.255 补-7:子网划分: 网络131.107.0.0,子网掩码是255.255.224.0。这个子网可以划分为16个子网,每个子网的主机ID范围是: 1. 131.107.0.1-131.107.31.254 2. 131.107.32.1-131.107.63.254 3. 131.107.64.1-131.107.95.254 ... 16. 131.107.192.1-131.107.223.254 补-8:子网掩码选择: 公司有C类网络ID,每个子网最多15个主机,最大子网数情况下,应选择子网掩码255.255.255.240,因为它允许4个有效主机位,可以创建16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14个主机。 补-9:子网掩码选择: 公司有B类网络ID,每个子网最多1000个主机,最大子网数情况下,应选择子网掩码255.255.248.0,因为它允许8个有效主机位,可以创建256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1022个主机。 总结来说,子网划分是根据实际需求对IP地址进行分割,以优化网络管理和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理解IP地址的分类,计算网络地址、广播地址以及确定子网数量和主机ID范围,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管理网络。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网络规模和未来扩展需求选择合适的子网掩码。
2024-09-21 22:45:55 25KB 子网划分
1
NL-LinkNet与D-LinkNet是两种深度学习网络架构,专门用于图像分割任务,特别是针对卫星道路图像的分割。这两个模型是LinkNet的扩展版本,LinkNet本身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轻量级网络,设计用于解决语义分割问题,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设备上。 NL-LinkNet(Nested LinkNet)引入了嵌套结构,通过在LinkNet的基础架构中增加层次深度,提高了模型的表达能力,能够更精确地识别和分割图像中的复杂特征。这种嵌套设计使得模型能够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同时,提升分割精度。 D-LinkNet(Depthwise-LinkNet)则是在LinkNet基础上引入了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这种卷积方式将传统的卷积操作分解为深度卷积和逐点卷积两步,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同时保持了模型的性能。D-LinkNet因此在计算效率和性能之间找到了更好的平衡。 在提供的压缩包文件中,我们看到以下几个关键文件: 1. `README.md`:这是项目或库的说明文档,通常包含使用指南、安装步骤、模型细节等信息。 2. `data.py`:处理数据集的脚本,可能包括数据加载、预处理、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等功能。 3. `eval.py`:评估模型性能的脚本,它会运行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并计算如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等指标。 4. `segment.py`:可能用于图像分割的主程序,其中包含了模型的前向传播和后处理步骤。 5. `framework.py`:定义了模型框架,可能包括网络架构、损失函数和优化器等。 6. `train.py`:模型训练的脚本,负责设置超参数、初始化模型、训练循环等。 7. `loss.py`:定义了损失函数,如交叉熵损失、 Dice 损失等,这些是衡量模型预测与真实标签差异的关键。 8. `requirements.txt`:列出项目所需的Python库及其版本,确保环境一致性。 9. `networks`:可能包含NL-LinkNet和D-LinkNet的具体实现代码。 10. `weights`:预训练模型的权重文件,可以直接加载到模型中,避免从头开始训练。 这些文件的组合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深度学习模型应用环境,用户可以使用这些代码进行模型的加载、训练、评估和预测。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数据集,用户需要自行准备卫星道路图像数据集才能运行这个模型。对于遥感图像分割,通常需要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归一化、裁剪、重采样等,以适应模型的输入要求。 NL-LinkNet和D-LinkNet是针对遥感图像道路分割的高效模型,结合提供的代码和权重,研究者或开发者可以快速进行模型的验证和应用,进一步改进或扩展模型以适应不同的遥感图像分析需求。
2024-09-21 22:40:57 188.96MB 网络 网络
1
在C#编程中,开发上位机应用时,我们经常需要实现子窗体在主窗体内部特定容器中显示的功能,以提供更丰富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这通常涉及到窗体嵌套的概念,即在一个窗体(主窗体)内承载另一个窗体(子窗体)。下面将详细讲解如何在C#中实现这一功能。 我们需要创建两个窗体类:一个是主窗体(如`MainForm`),另一个是子窗体(如`ChildForm`)。在`MainForm`中,我们需要一个容器控件,如`Panel`或`GroupBox`,用于承载子窗体。以下步骤将指导你完成这个过程: 1. **创建窗体和容器控件**: - 在Visual Studio中创建一个新的Windows Forms应用程序项目。 - 添加两个窗体类:`MainForm`和`ChildForm`。 - 在`MainForm`的设计视图中,从工具箱拖拽一个`Panel`控件到窗体上,命名为`childPanel`,调整其大小和位置以满足需求。 2. **子窗体设计**: - 设计`ChildForm`,添加所需的控件和布局。 3. **加载子窗体到主窗体的容器中**: - 在`MainForm`类中,添加一个方法,如`ShowChildForm`,用于显示子窗体。代码可能如下: ```csharp private void ShowChildForm() { if (childForm == null || childForm.IsDisposed) { // 创建子窗体实例 childForm = new ChildForm(); // 设置子窗体的Parent为Panel childForm.Parent = childPanel; // 设置子窗体的位置,使其适应Panel childForm.Location = new Point(0, 0); // 设置子窗体的窗口样式 childForm.FormBorderStyle = FormBorderStyle.None; // 显示子窗体 childForm.Show(); } else { // 如果子窗体已经存在且可见,将其激活 childForm.Activate(); } } ``` - 这里,`childForm`是`ChildForm`类型的实例,我们确保它只被创建一次,并设置其父窗体为`childPanel`。同时,我们移除了子窗体的边框,使其看起来像是嵌入在`childPanel`中。 4. **触发显示子窗体的事件**: - 你可以根据需要在`MainForm`中添加一个按钮或其他控件,当点击该按钮时调用`ShowChildForm`方法。例如: ```csharp private void buttonOpenChild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howChildForm(); } ``` - 将`buttonOpenChild`的`Click`事件关联到`ShowChildForm`方法。 5. **关闭子窗体**: - 当需要关闭子窗体时,可以在`ChildForm`类中添加一个方法,如`CloseThis`,并调用`this.Close()`来关闭自身。然后在`MainForm`中添加一个事件处理程序,监听子窗体的`FormClosing`事件,以便在子窗体关闭后释放资源: ```csharp private void childForm_FormClosing(object sender, FormClosingEventArgs e) { childForm = null; } ```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能够在C#的`MainForm`中实现子窗体的嵌入显示。这允许你创建更复杂、层次化的用户界面,同时也方便管理子窗体的状态和生命周期。在实际开发中,你可能需要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添加动画效果、调整子窗体大小、设置透明度等。理解窗体嵌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对于提升C#上位机应用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2024-09-21 22:28:09 97KB
1
1 开发环境 - Visual Studio 2013 - DirectShow - Windows 10 Pro x64 2 功能介绍 演示VS2013 封装DirectShow,用于打开摄像头、获取摄像头视频流数据等操作。
2024-09-21 21:59:03 7.36MB DirectShow Windows
1
《R 语言数据分析教程及案例》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详细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掌握R语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本教程由李东风编著,于2023年4月26日发布,内容涵盖R语言的各个方面。 在介绍部分,作者首先阐述了R语言的历史和特点。R语言起源于1990年代,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开发,现已成为统计分析和图形绘制的主流工具。其主要特点是开源、免费、拥有庞大的社区支持,以及丰富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功能。 关于R语言的下载与安装,教程指出,用户可以从CRAN(Comprehensive R Archive Network)官方网站获取最新版本的R软件,并提供了详细的安装步骤。同时,教程还讲解了如何管理R的扩展软件包,这些包极大地丰富了R的功能,如数据处理、机器学习等。 在基础R软件的用法部分,教程介绍了R的命令行界面,包括基本的输入和输出操作。此外,RStudio作为一款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它的使用方法也在教程中得到详解,它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工作环境,包括代码编辑、调试、项目管理等功能。 Qmd文件是教程中提到的一种文档格式,通常与Quarto或Markdown相关,用于编写具有混合内容(文本、代码和结果)的文档。学习Qmd文件的使用,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组织和展示R代码及分析结果。 在R语言入门部分,教程通过运行样例来教授基本概念。这包括在命令行界面执行计算、使用数学函数、创建自定义函数,以及理解和操作向量。向量是R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同类型的数据。此外,教程还介绍了工作空间的概念,它是R保存所有变量和对象的地方,以及如何管理这些对象。 绘图是R语言的一大强项,教程提供了绘图示例,教读者如何利用R制作统计图表,这对于数据分析的可视化至关重要。同时,教程还展示了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汇总,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这些都是数据分析的基础步骤。 教程介绍了如何运行源程序文件,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编写完整的R脚本,保存并重复执行,这在处理复杂任务时非常有用。附录中的数据提供了实践操作的素材,让读者有机会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数据上。 《R 语言数据分析教程及案例》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路径,从安装R和RStudio,到掌握基本语法、向量操作、绘图、统计分析等,一步步引导读者深入理解R语言,以便在数据分析领域游刃有余。
2024-09-21 21:31:58 16.91MB 数据分析 课程资源 R语言
1
华为HN8145XR 固件R21 版本号:HN8145XR_V500R021C00SPC260B130 华为K662D 固件R21 版本号:K662d_V500R021C00SPC156 华为HN8145XR 固件R22 版本号:HN8145XR_V500R022C10SPC160B014
2024-09-21 21:28:36 2.37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