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ythonxy实现3自由度机械臂的逆运动学仿真控制。在程序中给出机械臂末端的运动轨迹后,程序计算出机械臂各个关节所需的旋转角度,使机械臂末端沿着目标轨迹运动
2021-05-15 14:18:19 2KB Python
1
针对2DOF机械臂做的simulink仿真,包含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
2021-05-12 19:01:18 16KB 机械臂 simulink 正运动学 逆运动学
1
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依据工作空间中机械臂抓持器要想达到任意位姿,至少需要六个自由 度的结论,采用了六自由度链式关节的结构。根据自平衡机器人的尺寸设计了一 套机械臂的结构方案,并通过各连杆的质量,采用静力学估算各个关节的力矩, 从而选择与之匹配的电机。采用了一种基于 CAN 总线分布式的控制方案。将工 控机和关节控制器挂在 CAN 总线上。工控机主要功能是对关节控制器进行监控, 同时也完成机械臂运动学、轨迹规划方面算法的实现。关节控制器采用 TI 公司 的 TMS320LF2407 DSP ,主要实现位置,速度和力矩伺服控制算法的实现。 其次,采用标准的 D-H 建模方法,建立了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对机械臂的 正运动学进行了分析,采用解析法对关节角进行解耦运算,推导出了逆运动学的 封闭解析解,并采用功率最省做为性能指标,确定了唯一解。使用基于 Matlab 平台下的 Robotics Toolbox 机器人工具箱对推导过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与仿 真。 再次,重点分析了机械臂在关节空间中轨迹规划的两种实现方法:三次多项 式和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三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计算量较 小,但是不能保证角加速度连续;五次多项式轨迹规划方法计算量较大些,但能 够保证角加速度的连续性,从而使电机平稳地运行。然后又在笛卡儿空间中对机 械臂进行了轨迹规划,采用了空间直线和空间圆弧插补算法,详细地介绍了这两 种轨迹计划的实现算法,并且对种插补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 最后,根据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构型,基于 MFC 框架类和 Open GL 图形库, 在 VC++6.0 开发平台上专门开发了一套适用于这种构型的三维仿真工具。仿真 工具把运动学和轨迹规划算法融入了其中,有效地验证了机械臂数学模型以及 正、逆运动学求解过程的正确性,并且对四种轨迹规划方法的效果做了直观的比 较。有效地解决了运动学和轨迹规划分析结果不易验证以及在实际本体上试验成 本较高的问题。
2021-05-11 11:38:19 2.81MB 六自由度 机械臂 控制系统 仿真
1
本资源用于研究学习六关节机器人运动学正逆解的运算,实现3D图形显示,具体D-H法,正逆解运算在matlab程序里
2021-05-08 20:21:20 78KB PUMA560 matlab 运动学 六轴机器人
1
针对一种四自由度工业串联机器人,为实现其在工作时的精确运动控制,对其进行运动学研究。建立空间坐标系,推导出运动学正解方程。根据正解方程使用Jacobian-迭代法,推导出机构的反解方程,用于运动控制的输入。通过ADAMS-MATLAB的联合仿真验证运动学方程的有效性。
1
本代码实现基于MATLAB的UR机械臂运动仿真,使用前请确保安装好Robotic Toolbox工具箱,本程序在低版本matlab运行可能会有报错,但一般问题不大,R2018b版本已测可用!感谢如下blog,本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534238/article/details/89378744
2021-04-12 10:25:38 16KB matlab UR 运动学 仿真
1
基于MATLABSimulink的平面连杆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与动态仿真-基于MATLAB_Simulink的机器人运动学仿真.pdf 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2021-04-07 09:58:10 152KB matlab
1
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机构仿真工具SimMechanics的运动学 仿真和基于MATLAB函数的运动学仿真,并以平面两关节机器人为例比较了各自的特点
2021-03-17 12:47:26 24KB MATLAB/Simulink 机器人运动学 仿真
1
机器人技术问世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自那以来,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发展,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是人们有目共睹的。本文主要研究一种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仿真。 首先,论文介绍了机器人的结构及基本技术参数;此外,论文对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等硬件系统做了设计,这些都是机器人控制系统所需的,还对通讯方式、上层控制软件做了介绍。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阶段:讨论了机器人运动学的数学基础。介绍了机器人的空间描述和坐标变换,利用Denavit和Hartenberg于1955年提出的D-H参数法来描述相邻连杆之间的坐标方向和参数,讨论了机器人逆运动学的特性。六自由度机器人轨迹规划阶段:我们主要讨论曲线的插补操作。插补操作的稳定性和算法优劣直接关系到机器人运行的好坏,因此对插补算法的研究是机器人研究工作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关节空间与笛卡尔空间基本插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次样条插补算法,并用三次样条曲线拟合机器人运动轨迹,分析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点。 六自由度机器人仿真阶段:充分利用Matlab中的Robotics Toolbox工具箱,通过调用函数并编写程序,对机器人的运动学相关问题做了分析和计算,绘制了六自由度机器人轨迹规划曲线,建立了机器人对象模型并用工具箱提供的函数将其在三维空间中呈现出来
2020-01-03 11:28:26 4.21MB 六自由度 机器人 运动学 插补算法
1
adams的五自由度机械手运动学仿真,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9-12-21 22:04:22 282KB 运动仿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