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探讨现代交通信息与控制技术,聚焦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交通状态感知、预测与信号优化。涵盖在线社交数据挖掘、浮动车数据分析、深度学习模型应用及协同信号控制策略,推动交通系统智能化升级。适合交通工程研究人员与从业者参考。
2025-09-03 12:47:16 41.56MB 智能交通 深度学习
1
《手写数字识别:基于TensorFlow的LeNet-5模型详解》 在现代科技领域,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而深度学习作为AI的一个重要分支,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TensorFlow作为Google开发的一款强大的开源库,为深度学习提供了高效、灵活的平台。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TensorFlow实现手写数字识别,特别是基于经典的LeNet-5模型。 一、手写数字识别简介 手写数字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基础任务,其目标是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和理解人类手写的数字。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邮件分拣、移动支付等领域。MNIST数据集常被用作训练手写数字识别模型的标准数据集,包含60000个训练样本和10000个测试样本,每个样本都是28x28像素的手写数字图像。 二、LeNet-5模型 LeNet-5是由Yann LeCun等人在1998年提出的,它是最早用于手写数字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CNN)之一。LeNet-5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输入层、两个卷积层、两个最大池化层、一个全连接层和一个输出层。卷积层用于提取图像特征,池化层用于减小数据尺寸并保持关键特征,全连接层则用于分类。 三、TensorFlow与LeNet-5模型结合 TensorFlow提供了一套强大的API,可以方便地构建和训练LeNet-5模型。我们需要导入必要的库,包括TensorFlow和MNIST数据集。然后,定义模型的结构,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接下来,设置损失函数(如交叉熵)和优化器(如Adam),并定义训练过程。通过训练集进行模型训练,并在测试集上评估模型性能。 四、模型训练与优化 在TensorFlow中,我们可以设定批次大小、训练轮数和学习率等参数来调整模型的训练过程。为了防止过拟合,可以使用正则化、Dropout或早停策略。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超参数、模型结构或引入预训练模型来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完成模型训练后,我们会得到模型在MNIST测试集上的准确率。通过分析模型的错误情况,可以了解模型在哪些数字上表现不佳,从而提供改进的方向。例如,可能需要调整网络结构,增加更多的卷积层或全连接层,或者调整激活函数。 六、实际应用与挑战 手写数字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ATM机、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中。然而,实际应用中还面临许多挑战,如复杂背景、手写风格的多样性以及实时性要求。因此,持续研究和改进模型以适应这些挑战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TensorFlow实现基于LeNet-5模型的手写数字识别。通过理解模型结构、训练过程以及可能的优化策略,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深度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在手写数字识别以及其他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看到更多创新和突破。
2025-09-02 15:38:56 80.9MB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tensorflow
1
深度学习领域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图像识别和处理方面。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情绪识别技术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旨在通过分析人脸图像来识别个体的情绪状态。情绪的识别在人机交互、智能监控、心理健康评估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本数据集中,包含有八种常见的面部情绪,这些情绪通常指的是:生气、开心、悲伤、惊讶、恐惧、厌恶、轻蔑以及中性。每种情绪都有相对应的面部表情特征,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学习这些特征来对情绪进行分类。 为了训练和测试深度学习模型,数据集被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两部分。训练集用于模型的训练过程,即通过这些数据来调整模型的参数,使其能够有效地识别不同的面部情绪。测试集则用于验证训练完成的模型性能,通过评估模型在未见过的数据上的表现来检查模型的泛化能力。 具体来说,训练集包含每种情绪表情图像各14张,共计112张图片。而测试集则包含每种情绪表情图像各5张,总计40张图片。这样划分数据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模型在有限的样本中学习到足够的特征,并能在新的、多样化的样本上保持良好的识别效果。 数据集的文件组织结构设计得简洁明了,其中README.md文件通常包含了数据集的详细使用说明、情绪分类的编码规则以及可能的版权声明等信息。train文件夹包含了所有的训练图像,而test文件夹包含了所有的测试图像。这种结构使得用户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数据,也便于在不同的机器学习框架和编程环境中整合和操作。 此外,该数据集的标签"面部情绪 数据集"明确指向了其应用场景和研究领域,为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导。面部情绪数据集的出现和应用,为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情绪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成熟和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 人脸情绪 数据集"是一个专门针对面部情绪识别研究而设计的数据集,它包含丰富的情绪类别和精心组织的图片数据,旨在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实现高精度的情绪识别。这一数据集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情绪识别方面的研究,也为民用和商用领域提供了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2025-08-31 13:38:38 433.18MB 数据集
1
《Tensorflow+Keras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实践应用》是由林大贵先生所著的一本专注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实践教程书籍。本书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TensorFlow和Keras这两个强大的深度学习框架来构建和实现各种人工智能应用。TensorFlow是由Google开发的一个开源机器学习库,它广泛应用于数据流图的数值计算。Keras则是一个高层神经网络API,它能够在TensorFlow之上提供更加简洁、快速的实验途径。 书中不仅对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更通过大量的实践案例来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TensorFlow和Keras的实际应用。在本书中,林大贵先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展示了如何使用TensorFlow和Keras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及如何训练和评估模型。这些实践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图像识别、文本处理、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应用。 由于本书的代码实现依赖于Python语言,因此作者强调了Python编程在深度学习中的重要性,并指导读者如何设置Python环境,以及如何使用Python中的相关库来完成深度学习项目。通过Python,读者可以更加灵活地操作数据、编写算法,并且能够利用大量现成的库和框架来加速开发过程。 此外,本书可能还包含了对深度学习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帮助读者理解深度学习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最新应用,以及它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中的潜力和挑战。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学习到深度学习的基础知识,还能掌握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为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Tensorflow+Keras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实践应用》是一本结合理论与实践,适合有一定编程基础和对深度学习感兴趣的读者的书籍。它能够帮助读者从零开始,逐步成长为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独立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才。
2025-08-29 12:36:05 1.18MB
1
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任务,它旨在识别和定位图像中的对象。与图像分类相比,目标检测不仅要识别出图像中的对象类别,还需确定这些对象在图像中的位置,通常通过边框(bounding box)来表示。目标检测的实际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比如无人驾驶汽车中的环境感知系统,就需要实时地检测出路面的行人、车辆等障碍物。 目标检测算法经历了从R-CNN系列到YOLO和SSD的演变过程。R-CNN系列算法属于two-stage方法,首先利用启发式方法或候选区域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 RPN)生成潜在的目标区域(Region Proposals),然后在这些区域上进行分类和边界框回归。这种两阶段的方法虽然准确率较高,但计算速度较慢,不适用于需要实时处理的场合。 YOLO(You Only Look Once)算法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它属于one-stage方法,能够在单一网络中直接预测目标的类别概率和位置坐标,大大提升了检测的速度,虽然在准确率上略逊于two-stage方法,但YOLO算法的实时性能使其在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优势。 YOLO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输入图像划分为S×S的网格,每个网格负责预测那些中心点落在它内部的目标。每个网格会预测B个边界框(bounding boxes)以及每个边界框的置信度(confidence score),置信度反映了边界框包含目标的可能性和预测边界框与真实边界框的重合程度(Intersection over Union, IOU)。 YOLO算法的CNN网络设计包含了多个卷积层和池化层,通过这些层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YOLO算法之所以能够快速进行目标检测,原因在于它摒弃了滑动窗口技术,而是将整张图像直接输入到CNN网络中,网络将图像分割成不重叠的小方块,并对每个方块进行目标的预测,这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深度学习技术是实现YOLO算法的关键,通过对大量带标签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网络可以学习到如何识别和定位不同类别的对象。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YOLO算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例如YOLOv2和YOLOv3等版本,在保持原有速度优势的同时,不断提升检测的精度。 目标检测技术的发展和YOLO算法的改进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不断进步的重要体现。未来的目标检测算法将可能融合更多的深度学习技术,提升检测精度的同时,进一步优化速度,以满足更多实际应用的需求,比如无人车、安防监控、工业检测等。
2025-08-28 15:06:27 3.24MB 汇报ppt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yolo
1
内容概要:本文系统阐述了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完整实现链路,从Comma.ai架构解析到PyTorch模型训练,再到TensorRT部署优化,最后实现安全接管机制。文章首先介绍了端到端架构的技术背景及其相对于传统分模块处理的优势。接着,详细描述了系统架构设计,包括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方案(如摄像头+雷达+IMU的时空对齐)和神经网络架构设计(如3D卷积+LSTM的时空特征提取)。然后,讲解了数据采集、数据增强策略及模型训练与优化的具体方法。此外,还探讨了安全接管机制的实现,如多模态接管预警系统和故障安全降级策略。最后,通过闭环测试框架和性能基准测试评估系统性能,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引入Transformer架构、强化学习等。 适合人群:对自动驾驶技术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以及有一定编程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理解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②指导读者使用Comma.ai架构和PyTorch框架构建高性能自动驾驶模型;③提供安全接管机制的设计思路,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可靠性。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附有详细的代码示例,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到模型部署的各个环节。同时,文中还展示了性能测试结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未来发展方向的讨论也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路径。
2025-08-27 17:20:50 191KB 自动驾驶 PyTorch TensorRT 深度学习
1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微博文本成为舆情分析、品牌监控和用户行为研究的重要数据源。情感分类旨在通过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自动判断文本的情感倾向(如正面、负面、中性),对商业决策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微博文本具有短文本、口语化、噪声多(如表情符号、话题标签、错别字)等特点,给情感分类带来挑战。 利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K 近邻(KNN),TextLST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
1
本文档介绍了基于YOLOv11模型的安全帽检测系统的开发,旨在识别各种颜色的安全帽。文中涵盖了使用ONNX格式的模型、Tkinter制作的用户界面以及一系列辅助功能如数据增强的方法、置信度调整等细节,并提供了从环境搭建到最终实现的整体指导和代码示例。此外还涉及系统未来的改进步骤。该系统不仅具备良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并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适合人群:具有基本编程背景并对机器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视觉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工地上各类环境中对工作人员佩戴情况的有效监测,旨在提高施工场所的安全管理效能;同时也适用于研究人员学习YOLOv11及相关检测技术。 其它:系统在未来有望发展成为实时监控系统,并支持多任务处理,进一步增加其实用价值。
2025-08-26 15:15:03 38KB 深度学习 Tkinter 安全帽检测 ONNX
1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C++作为一门高效且执行速度快的编程语言,近年来逐渐被用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开发。《C++模板元编程实战:一个深度学习框架的初步实现》这本书由李伟撰写,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C++中的模板元编程特性来构建深度学习框架。 本书首先介绍了模板元编程的基础知识,让读者能够理解模板元编程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深度学习框架中发挥的作用。作者详细阐述了模板的特性和高级应用,包括编译时计算、类型萃取、编译时多态等概念。这些特性对于实现高性能的深度学习框架至关重要。 接着,作者李伟结合深度学习的原理和C++模板元编程的特点,逐步引导读者构建出一个基础的深度学习框架。书中的实例从最简单的神经网络单元开始,逐一展示了如何通过模板技术实现神经网络中的各种层次结构。在实现过程中,作者详细解释了代码的设计思路和技巧,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模板编程在神经网络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利用模板元编程实现高效的计算优化。比如,在卷积层、池化层等操作中,通过编译时计算可以大大减少运行时的计算量和提高执行效率。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高级话题,如自动微分在C++模板中的实现,以及如何通过模板元编程实现动态规划等算法。 在实践方面,本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深度学习框架示例代码。这套代码不仅能够运行,而且经过了精心设计,能够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通过这个框架,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深度学习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深度学习框架的初步实现并不简单,本书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跟随书中的步骤,逐步构建自己的深度学习模型。对于有一定经验的C++程序员和深度学习研究者,书中提供的高级技巧和深度优化将大有裨益,有助于他们在项目中实现更高效、更强大的深度学习模型。 作者还讨论了框架的扩展性问题。在框架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支持新功能的添加和现有功能的优化。李伟在书中分享了他在扩展性设计方面的心得,包括如何设计可插拔式的模块系统,以及如何通过模板元编程实现更好的接口抽象。 《C++模板元编程实战:一个深度学习框架的初步实现》是一本深入浅出、内容翔实的技术书籍,它不仅适合对深度学习感兴趣的技术人员,也为C++模板元编程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深度学习和模板元编程结合的佳作。
2025-08-26 11:18:56 52.39MB
1
CVC-ColonDB 是一个用于结肠镜图像中息肉检测与分割任务的公开医学图像数据集。该资源由 380 张高分辨率的结肠镜图像组成,图像大小为 500×574,且均配有对应的像素级息肉分割掩码。相比其他数据集,CVC-ColonDB 中的图像更加复杂,息肉目标更小、背景更复杂,因而在模型泛化能力评估和小目标分割研究中具有较高价值。该数据集广泛用于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迁移学习验证、弱监督分割、领域自适应等场景,是结肠镜图像分割研究中的重要基准数据集之一。
2025-08-22 19:31:29 692.09MB 深度学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