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LINKQ8.1客户端使用手册 TongLINKQ8.1客户端使用手册是TongTech公司开发的消息中间件产品的客户端使用手册。该手册主要介绍客户端集群简介、客户端集群相关参数配置、C客户端集群接口相关内容及JMS客户端集群接口相关内容等信息。 该手册面向消息中间件TongLINKQ8.1产品用户以及对消息中间件感兴趣的读者。手册中所有的队列控制单元简称为QCU,消息中间件TongLINK/Q8.1简称为TLQ。本手册适用于UNIX &Windows。 手册中详细介绍了客户端集群的概念和配置、C客户端集群接口和JMS客户端集群接口的使用方法、参数配置和错误处理等内容。此外,手册还提供了相关技术文档的索引,包括快速使用手册、系统安装手册、系统开发手册、系统管理手册等。 TongLINKQ8.1客户端使用手册涵盖了客户端集群的所有方面,包括客户端集群简介、客户端集群相关参数配置、C客户端集群接口相关内容及JMS客户端集群接口相关内容等信息,为用户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参考。 TongLINKQ8.1客户端使用手册是TongTech公司开发的消息中间件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用户快速掌握客户端集群的使用和配置,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本手册还提供了相关技术文档的索引,包括: * TongLINKQ8.1快速使用手册 * TongLINKQ8.1系统安装手册_服务端安装 * TongLINKQ8.1系统安装手册_管理控制台安装 * TongLINKQ8.1系统概述 * TongLINKQ8.1系统开发手册_C编程参考 * TongLINKQ8.1系统开发手册_C#编程参考 * TongLINKQ8.1系统开发手册_程序设计指南 * TongLINKQ8.1系统开发手册_安全出口编写指南 * TongLINKQ8.1系统开发手册_JAVA编程参考 * TongLINKQ8.1系统管理手册_管理控制台 * TongLINKQ8.1系统管理手册_系统工具 * TongLINKQ8.1系统管理手册_配置管理 * TongLINKQ8.1客户端使用手册 * TongLINKQ8.1系统常见问题排除手册 这些技术文档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参考,帮助用户快速掌握TongLINKQ8.1产品的使用和配置。
2024-07-19 15:32:45 3.02MB
1
ISO15765-4,是OBD诊断中必看的一个协议。通过研读这个协议,可以通过OBD接口获取到公有协议的车辆信息。
2024-07-19 11:01:00 532KB OBD诊断 
1
CCSDS 协议CCSDS 协议CCSDS 协议CCSDS 协议CCSDS 协议CCSDS 协议
2024-07-18 10:52:14 722KB RS译码 ccsds
1
在VB(Visual Basic)编程中,使用Socket通过HTTP协议上传文件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操作。这个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VB的网络功能来模拟用户通过浏览器上传文件到服务器的过程。Socket是网络编程的基础,它允许程序创建和管理网络连接,而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则是互联网上应用最广泛的数据通信协议之一,主要用于传输网页内容。 理解Socket编程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Socket是网络上的进程间通信(IPC)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提供双向通信,允许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双向流动。在VB中,可以使用MSWinsock控件或者Winsock API来创建和管理Socket连接。 HTTP协议则定义了客户端(如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的格式和规则。在文件上传的场景下,通常采用POST方法,客户端将文件内容作为请求体发送给服务器。在VB中,我们需要构造一个HTTP请求,包含必要的头部信息,如Content-Type(用于指定数据类型,例如multipart/form-data,适合上传文件),以及Content-Length(指定请求体的大小)。 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1. **建立Socket连接**:使用VB的Winsock控件,设置其属性,如LocalPort(本地端口)和RemoteHost(远程主机地址),然后调用Connect方法建立连接。 2. **构造HTTP请求头**:在发送文件之前,需要构建一个符合HTTP规范的请求头。这包括HTTP方法(如POST)、目标URL、HTTP版本、以及其他必要的头部字段。 3. **发送请求头**:通过Winsock控件的SendData方法,将构造好的HTTP请求头发送到服务器。 4. **发送文件内容**:在请求头之后,按照Content-Type指定的格式发送文件内容。如果是multipart/form-data,需要添加边界标识符来区分不同的部分。 5. **接收服务器响应**:在发送完文件后,VB程序会监听来自服务器的响应。通过Winsock控件的ReceiveData方法获取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检查HTTP状态码以确认上传是否成功。 6. **关闭连接**:文件上传完成后,记得关闭Socket连接,释放资源。 在VB源码中,可能还会涉及到错误处理,例如设置On Error语句来捕获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此外,为了使程序更具通用性,可能还需要实现文件选择对话框,让用户能够选择要上传的文件。 在提供的压缩包文件"okbase.net"中,可能包含了完成上述过程的VB源代码示例,你可以详细研究代码结构和函数调用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文件上传的过程。通过学习这个实例,不仅可以掌握VB的Socket编程,还能了解到HTTP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
2024-07-15 16:53:07 5KB VB源代码 网络相关
1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是一种由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它们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收集和传递环境或特定区域的数据。这些节点通常配备有限的能量资源,因此在设计路由协议时,节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基于能量和距离的WSN分簇路由协议,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WSN路由协议主要有两种类型:平面路由协议和层次路由协议。平面路由协议通常简单,但可能不适用于大规模网络,因为它可能导致大量的通信开销。相比之下,层次路由协议,特别是基于簇结构的协议,通过将网络节点划分为多个簇,每个簇有一个簇头,可以有效降低通信能耗,延长网络寿命。簇头负责收集簇内节点的数据并转发至基站,从而减少了节点间的直接通信,降低了能量消耗。 LEACH(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协议是WSN中最著名的分簇路由协议之一。在LEACH中,节点通过随机选择的方式竞争成为簇头,簇头的选举概率随着轮次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簇头负载均衡。然而,LEACH协议存在簇头分布不均和无法保证簇负载平衡的问题。 EECS(Energy Efficient Clustering Scheme)协议是对LEACH的一种改进,它引入了一个新的通信代价公式,考虑了节点到簇头的距离和簇头到基站的距离,以优化能量消耗。此外,EECS协议还确保了每个簇的负载均衡,从而提高了网络生命周期。实验表明,EECS相对于LEACH能显著提高网络的生存时间。 尽管EECS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LEACH的问题,但它仍然存在簇头分布漏洞和未充分考虑簇头剩余能量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ADEECS(Advanced EECS)协议。ADEECS引入了竞争延迟的方法来选举簇头,以避免簇头分布漏洞,并在成簇阶段考虑了簇头的剩余能量,以防止能量耗尽过快。此外,它还采用了可变发射功率的无线传输能量消耗模型,允许节点根据需要调整发射功率,进一步优化能量利用。 基于能量和距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旨在通过高效分簇和智能的数据传输策略,实现网络的长期稳定运行。这些协议通过优化能量消耗,平衡簇头负载,以及考虑节点间距离,提高了WSNs的整体性能和生存时间,使其在各种应用领域,如环境监测、军事监控和医疗保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2024-07-14 14:55:39 87KB 技术应用 网络通信
1
主要分析了LEACH协议、EEUC协议、DEBUC协议。其中DEBUC协议是对EEUC协议的改进。这3个协议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协议。这些协议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初始化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各个协议的两个阶段的实现过程都有很大的差异。简述了PEGASIS协议,它是在LEACH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基于“链”的路由算法。这些协议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
2024-07-14 14:18:38 78KB 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器 技术应用
1
提出了一种将有线工业以太网和WSN有机结合的矿井监控与应急通信系统,结合该系统的应用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层的工作面路由协议(LRWF,Layer-based Routing for Working Face)。LRWF利用分簇的思想,将工作面节点按照跳数分层后,根据各层的不同负载形成不同规模的簇以便均衡网络能量,之后以簇首间时变的传输延时、节点剩余能量和传输能耗构建的复合指标选取路径,实现簇间数据的多跳转发。OMNET++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RWF与现有的矿井WSN路由协议相比,具有较低延时和更好的能量有效性,更适合于矿井环境。
2024-07-14 13:48:08 317KB 路由协议
1
在VB6.0中,Winsock控件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实现网络通信,特别是TCP/IP协议的应用。本项目探讨了两种方法使用VB6.0的Winsock控件来发送大文件,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实现。以下是这两种方法的详细说明。 ### 方法一:分块传输 **1. 分割文件** 当需要发送大文件时,可以将其分割成多个小块,然后逐个发送。这是因为Winsock控件可能受到缓冲区大小的限制,一次性发送整个大文件可能会出错。我们需要将大文件读入内存,并分割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块。 **2. 发送数据块** 使用Winsock控件的`SendData`函数,依次发送每个数据块。发送前,确保连接已经建立并准备好传输。在客户端,我们需要持续监听,一旦接收到数据,就将其保存到本地并拼接成原始文件。 **3. 服务端处理**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块后,也需要按照相同的顺序存储。为了确保正确接收,可以使用一个序列号或校验和来验证每个数据块的完整性。 **4. 文件完整性检查** 在接收完所有数据块后,服务端和客户端都需要进行文件完整性检查,例如计算MD5或SHA校验和,以确保文件没有在传输过程中损坏。 ### 方法二:流式传输 **1. 流式读写**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流式读写,通过Winsock控件的`Put`和`Get`方法。这种方法允许连续读取和写入文件,而不需要预先分割文件。在客户端,打开文件流,然后使用`Put`方法将整个文件内容发送到服务端。 **2. 服务端接收** 服务端接收到数据流后,同样使用`Get`方法将数据写入到本地文件。此过程需要保持持续连接,直到文件传输完成。 **3. 传输同步** 在流式传输中,必须保证发送和接收的同步,防止数据丢失或交错。可以通过设置合适的缓冲区大小和使用适当的同步机制(如心跳包)来确保传输的顺畅。 **4. 错误恢复** 即使使用流式传输,也可能出现数据传输错误。因此,需要有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例如重传丢失的数据段。 ### Winsock控件关键属性和方法 - `Connected`: 检查是否已连接到服务器。 - `LocalPort`: 设置或获取本地端口号。 - `RemoteHost`: 设置或获取远程主机名或IP地址。 - `RemotePort`: 设置或获取远程端口号。 - `Socket`: 获取Winsock控件的套接字句柄。 - `SendData`: 发送数据到远程主机。 - `ReceiveData`: 接收来自远程主机的数据。 - `Put` 和 `Get`: 用于流式传输,从文件读取或写入网络。 ### 总结 VB6.0的Winsock控件提供了灵活的网络编程能力,通过分块传输和流式传输,我们可以实现大文件的可靠发送。理解并掌握这两种方法对于开发高效、稳定的网络应用程序至关重要。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考虑优化性能,如通过多线程提高并发处理能力,以及使用更高级的错误检测和恢复策略。
2024-07-13 18:10:32 950KB winsock vb6.0
1
FreeRDP是一个免费开源实现的一个远程桌面协议(RDP)工具,用于从Linux下远程连接到Windows的远程桌面。FreeRDP 0.9版本是基于GPL开源协议,而自FreeRDP 1.0版本后是基于Apache许可协议发布。   标签:FreeRDP
2024-07-12 16:22:41 7.73MB 开源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