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pdf
2022-05-16 09:01:35 484KB 文档资料
实现无符号整数一位乘法 规则:将n位乘转换为n次“累加与移位”,即每一步只求一位乘数所对应的新部分积,并与原部分积作一次累加,然后右移一位。 流程图:见教材P92页,图3-15 B—存放被乘数、C—存放乘数、 A—初值为0,存放部分积,最后存放乘积高位。 用A和C寄存器联合右移以存放逐次增加的部分积,并且使每次操作依据的乘数位始终在C的最低位。乘法完成时,A、C存放的是最后乘积,其中C的内容是乘积的低位部分。 硬件逻辑原理图:图3-16
2022-05-15 21:14:31 519KB 组原
1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存储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存储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存储系统
2022-05-15 16:43:15 1.48MB 计算机组成原理
1
课件及其相关资料
2022-05-15 13:01:08 4.96MB 文档资料 计算机组成原理
某机指令格式如下图所示: 图中I为寻址特征位(I=0,直接寻址;I=1,一次间接寻址)。 假设存储器部分单元有以下内容: 地址号(十六进制) 内容(十六进制) 00 01 01 5E 02 9D 03 74 04 A4 05 15 06 04 07 A0 指出下列机器指令(十六进制表示)的有效地址 。 (1)D7; (2)DF; (3)DE; (4)D2。 例题 0 3 4 5 7 op I D
2022-05-15 10:34:56 2.5MB 组成原理
1
北京工业大学2022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logisim加报告,往届学长作业Logisim完成单周期处理器开发 一、设计说明 1.处理器应支持的指令集MIPS-Lite:addu,subu,ori,lw,sw,beq,lui,j。 a)addu,subu可以不支持实现溢出。 2.处理器为单周期设计。 二、设计要求 3.顶层设计视图包括如Figure1所示的部件,即Controller(控制器)、IFU(取指令单元)、GPR(通用寄存器组,也称为寄存器文件、寄存器堆)、ALU(算术逻辑单元)、DM(数据存储器)、EXT(扩展单元)、多路选择器及splitter。 a)顶层设计视图的顶层有效驱动信号包括且仅包括:clk、reset。 b)提示:图中的其他字符均不是端口信号。
寄存器实验的logisim源文件,一共有7个,分为main,直传电路,左移电路,右移电路,选择电路,寄存器使用示例,总线连接模式示例
2022-05-14 17:02:55 24KB 文档资料
1
其中一部分题 1.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______。 A RAM存贮器 B ROM存贮器 C 主存贮器 D cache、主存贮器和外存贮器 2. 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若用定点小数表示,则最大正小数为______。 A +(1 – 2-32) B +(1 – 2-31) C 2-32 D 2-31 3. 算术 / 逻辑运算单元74181ALU可完成______。 A 16种算术运算功能 B 16种逻辑运算功能 C 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 D 4位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功能 4. 存储单元是指______。 A 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贮元 B 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C 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D 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5. 相联存贮器是按______进行寻址的存贮器。 A 地址方式 B 堆栈方式 C 内容指定方式 D 地址方式与堆栈方式 6.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____。 A 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 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C 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D 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7. 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______。 A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B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C 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D 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8.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_____。 A 减少了信息传输量 B 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 C 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D 加重了CPU的工作量
2022-05-14 10:51:17 3.83MB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试题 答案
1
适合复习计组系统总线章节,对 系统总线的一些自己总结,适合结合慕课资源进行学习。
2022-05-13 14:00:12 950KB 文档资料 计算机组成原理 系统总线
1
唐朔飞版的计算机组成的 课后答案,很详细啊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2-05-13 11:44:11 9.66MB 计算机 组成 答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