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 C2000系列主控CLLC谐振电源方案的MBD框架程序:Matlab仿真生成硬件控制代码,快速验证与调试参考,适用于多种电源产品设计,独立编译,便捷下载进芯片。,基于DSP C2000系列主控的CLLC谐振电源MBD框架程序:Matlab仿真生成硬件控制代码方案,支持快速验证与自主设计平台适应调整。,DSP C2000系列主控CLLC谐振电源方案MBD框架程序。 此文件matlab2021仿真生成硬件控制代码方案。 可用于迅速验证。 采用2021版本分析和导出硬件系统实现代码,开发为初版, 硬件系统调试参考: *已进行Ti样板硬件系统匹配。 *采用图为和国电赛斯实际双向电源产品修改部分关键功率件后做了测试。 (此部分工作量比较大) *也可以自己改端口和数控参数再重新生成适应自己的设计平台。 为母版程序。 此文件不依赖CCS编辑编译,可直接用uniflash工具将out文件下载进芯片。 ,DSP; C2000系列主控; CLLC谐振电源方案; MBD框架程序; matlab2021仿真; 硬件控制代码; 迅速验证; 2021版本; 硬件系统实现代码; 初版; Ti样板硬件匹配
2025-07-02 13:12:50 832KB xbox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DSP C2000系列主控的CLLC谐振电源方案MBD框架程序的开发与优化调试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利用MATLAB 2021仿真生成硬件控制代码,实现快速验证和硬件系统的实现;提供具体的状态机核心代码、ADC采样点配置、模式切换缓冲机制以及PID控制器的手动调优方法。文中还特别提到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移相阈值设定、PWM时钟分频系数调整、JTAG保护关闭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正在研究CLLC谐振电源方案并希望提高开发效率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快速验证CLLC谐振电源设计方案;② 实现高效、稳定的硬件控制系统;③ 掌握MBD框架程序的具体实现细节和技术要点;④ 避免常见错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和调试经验,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2025-07-02 13:12:34 367KB DSP 嵌入式系统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发那科FANUC电路板的全套驱动图纸、原理图和电源图,涵盖电路板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技术。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解析了这些图纸的内容及其重要性。第一部分概述了FANUC电路板图纸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第二部分重点讲解了驱动图纸,解释了各驱动模块的布局与连接方式;第三部分深入探讨了原理图,展示了各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第四部分则聚焦于电源图,阐述了电源模块的布局和性能参数;第五部分强调了维修人员必备电路图的重要性,指出这些图纸能帮助快速定位故障并提供维修指导;第六部分给出了维修人员在使用这些图纸时应注意的事项。 适合人群:从事电路板维修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电路板故障;②为维修工作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支持;③提升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其他说明: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维修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本文提供的图纸和解析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新挑战。
2025-07-02 04:23:45 2.71MB
1
110KV单电源环形网络相间接地短路电流保护的设计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样本.doc
2025-06-30 22:44:57 813KB
1
《Gerber 文件与电路板制造详解》 在电子制造领域,Gerber 文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用于描述电路板(PCB)的各个层,包括导电路径、丝印、焊盘覆盖等信息。"Gerber_辅助电源_2023-07-27.zip" 是一个关于电路板设计的压缩包,其中包含了多个关键的Gerber文件,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板生产蓝图。 1. **Gerber 文件介绍** Gerber 文件是一种通用的图形交换格式,主要用于电路板制造过程中的数据交换。它使用ASCII编码,描述了电路板各层的具体细节。在这个压缩包中,我们看到了以下几种类型的Gerber文件: - **Drill_PTH_Through.DRL 和 Drill_PTH_Through_Via.DRL**:这两个文件是钻孔文件,分别表示通孔(PTH)和过孔(Via)的位置,用于指导钻孔机在电路板上打孔,以便安装元件和实现电气连接。 - **Gerber_BottomLayer.GBL**:这是底层导电层的Gerber文件,记录了电路板下层的铜迹线、填充区和切割线等信息。 - **Gerber_BottomSilkscreenLayer.GBO**:底部丝印层,通常包含元件标识、警告标记等,这些信息会印刷在电路板的非导电表面上,方便组装和调试。 - **Gerber_BottomPasteMaskLayer.GBP** 和 **Gerber_BottomSolderMaskLayer.GBS**:分别是底部锡膏掩模层和底部焊盘掩模层,定义了SMT(表面贴装技术)元件焊盘上的锡膏和防止焊接短路的区域。 - **Gerber_DrillDrawingLayer.GDD**:钻孔图层,用于指示钻孔的大小和位置,通常是为机械加工提供参考。 - **Gerber_DocumentLayer.GDL**:文档层,可能包含设计者对生产过程的额外说明或注解。 - **Gerber_BoardOutlineLayer.GKO**:电路板外形层,定义了电路板的物理形状和切割线。 - **Gerber_TopLayer.GTL**:顶层导电层的Gerber文件,与GBL类似,记录了电路板上层的铜迹线、填充区和切割线。 2. **辅助电源设计** "辅助电源"通常是指电路板上为其他电路或模块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部分。设计这部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电源完整性**:确保电源路径的阻抗低,减少电压降,以保证各部分电路得到稳定的电源。 - **热设计**:评估电源组件的散热需求,防止过热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坏。 - **滤波和去耦**:添加适当的电容和电感来滤除噪声,提高电源质量。 - **保护电路**:设置过压、过流保护,避免电源异常时对电路造成损害。 3. **Gerber 文件的处理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这些Gerber文件会被导入到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中,进行检查、优化和整合,然后生成制造文件,包括钻孔图、线路图等,最后交由生产厂商进行生产。 4. **总结** "Gerber_辅助电源_2023-07-27.zip" 文件包中的Gerber文件详细描绘了一个电路板的设计,包括其电气特性、机械结构以及组装指引。对于电路板制造者而言,理解和解析这些文件至关重要,它们是保证电路板制造精确无误的关键。同时,辅助电源设计的合理性和优化也是电路板功能稳定性的基石。通过这些文件,工程师可以精确控制每一个生产环节,从而打造出高效可靠的电子产品。
2025-06-29 16:55:34 85KB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PSIM平台搭建的48V90A移相全桥开关电源的数字控制仿真模型。该电源采用移相全桥拓扑结构和中心抽头整流,输入电压为400V,输出稳定在48V/90A。文中重点讨论了恒压环和限流环的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移相角控制、PID调节以及滞回比较机制的应用。此外,还探讨了数字控制带来的挑战如采样延迟,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如预测补偿和前馈控制。最终,通过动态响应测试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适合人群:电力电子工程师、从事开关电源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移相全桥开关电源数字控制原理及其仿真实现的人群。目标是掌握移相全桥电源的工作机制、数字控制策略以及优化技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部分关键代码片段(如移相角调整、电流模式切换)供读者参考,有助于理解和实践数字控制的具体实现。同时强调了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避免数值溢出、确保系统稳定性等。
2025-06-25 10:19:32 5.38MB 电力电子 PID控制
1
### 单电源运放详解 #### 1. 引言 单电源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因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在许多现代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单电源运放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电源运放的设计要点。 #### 2. 单电源与双电源供电 ##### 2.1 电源供电概述 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是一种高度灵活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信号处理、滤波以及其他各种模拟电路中。运放通常有两种供电方式:双电源供电和单电源供电。 - **双电源供电**:通常采用一个正电源和一个负电源,如±15V、±12V或±5V。输入和输出电压均相对于地(GND)给出,包括正负电压的摆动幅度极限Vom以及最大输出摆幅。 - **单电源供电**:运放仅由单一正电源和地供电,例如+5V或+3V。单电源供电模式下的运放设计需要特别小心,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 2.2 单电源供电特点 在单电源供电模式下,运放的正电源引脚连接至VCC+,而地或VCC-引脚连接到GND。为了使运放能够正确工作,通常需要提供一个“虚地”作为参考点,其电压为VCC/2。此时,运放的输出电压相对于虚地摆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现代运放具有两个不同的最高输出电压和最低输出电压,即Voh(输出高电平)和Vol(输出低电平)。这些参数对于确定运放的输出摆动范围至关重要。 #### 3. 虚地的实现 在单电源供电模式下,虚地(虚拟接地)是一个关键概念。虚地通常是电源电压的一半(VCC/2),用作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参考点。虚地可以通过简单的分压电路实现: - 使用两个等值电阻R1和R2构成分压电路,其中R1连接VCC,R2接地,两电阻中间节点即为虚地。 -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减少来自电源的噪声,可以在虚地节点上并联一个低通滤波电容C1。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简单的分压电路会降低系统的低频特性,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权衡性能需求与电路复杂度。 #### 4. 交流耦合的重要性 在单电源供电模式下,由于输入和输出信号通常是相对于实际地(GND)而非虚地给出的,因此需要通过交流耦合(使用耦合电容)来隔离信号源和运放之间的直流电压差。 - **交流耦合**:通过在信号源与运放输入之间添加耦合电容,可以消除直流偏移,确保运放能够正确响应输入信号。 - **特殊情况下的耦合电容省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果两个连续级的运放都参考虚地并且没有增益,则可以考虑不使用耦合电容。然而,这种做法并不总是安全的,因此建议始终使用耦合电容,除非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不需要。 #### 5. 设计注意事项 在设计单电源运放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选择合适的运放**:确保所选运放能够在指定的电源电压范围内工作,并且支持Rail-to-Rail输入和输出,以充分利用电源范围。 - **虚地的选择**:合理选择分压电阻的阻值,以满足电路的需求并减少噪声影响。 - **交流耦合的设计**:合理选择耦合电容的容量,确保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 - **测试与验证**:在实际应用之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电路性能符合预期。 #### 结论 单电源运放的设计相较于双电源供电更为复杂,但其灵活性和效率使其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深入了解单电源供电的特点和设计技巧,设计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单电源运放的优势,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2025-06-24 09:06:43 536KB 单电源运放详解
1
在开关电源领域中,高频变压器是至关重要的组件,它主要负责电压、电流和阻抗的变换。高频变压器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铁芯或磁芯,以及线圈。根据线圈的绕组数量,分为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磁芯的形状对于变压器的性能有着重大影响,不同的磁芯形状在结构、尺寸、成本、散热性能、屏蔽效果等方面各有优劣。 1. 罐型磁芯:罐型磁芯将骨架和绕组几乎完全包裹,因此具有出色的EMI屏蔽效果,尺寸符合IEC标准,互换性佳。但由于其形状不利于散热,不适宜在大功率变压器和电感器中使用。此外,罐型磁芯的成本相对较高。 2. RM型磁芯:与罐型磁芯相比,RM型磁芯通过切掉侧面设计,改善了散热性能和引线引出的便利性,节约了约40%的安装空间。尽管屏蔽效果略逊于罐型,但仍然具备一定的屏蔽能力。RM型磁芯适合平面变压器或直接安装到电路板上,且可以实现扁平化设计。 3. E型磁芯:E型磁芯在成本上更具优势,制造和组装过程简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磁芯类型。其缺点是不能提供自我屏蔽。E型磁芯的散热效果良好,适用于大功率电感器和变压器,并且可以进行多方向安装和叠加使用。 4. EC、ETD和EER型磁芯:这几种磁芯结构介于E型和罐型之间,具有良好的散热和空间利用率。它们能提供更大的截面空间,适合低压大电流的应用。中心柱的圆柱形设计减少了绕组长度和铜损,同时避免了绕组线材绝缘被棱角破坏的问题。 5. PQ型磁芯:PQ型磁芯专门针对开关电源的电感器和变压器设计。它优化了磁芯体积、表面积与绕组绕制面积之间的比率,在最小体积和重量下获得最大输出功率,占用最小的PCB安装空间,设计使磁路截面积更统一,减少了工作热点。 6. EP型磁芯:EP型磁芯具有圆形中心柱,结构立体,除接触PCB板一端外,完全包裹绕组,屏蔽效果非常好。独特的形状减少了磁芯装配时的气隙影响,提供了较大的体积和空间利用率。 7. 环型磁芯:环型磁芯对制造商来说是最经济的选择,其成本相对较低,不需要额外的骨架和组装费用,适合使用绕线机进行绕制。在可比的磁芯中,屏蔽效果也相当不错。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形状的磁芯在开关电源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磁芯形状,以确保变压器的性能和效率最大化。
2025-06-20 14:11:36 277KB 开关电源
1
在探讨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时,主要关注的是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反激式变换器是一种常见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它将电能转换为磁能储存于变压器中,然后在开关管关闭时释放磁能转换为电能输出。在设计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时,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设计步骤和计算公式以满足技术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变压器的技术要求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和电流值、输出电压精度、效率η、磁芯型号、工作频率、最大导通占空比Dmax以及最大工作磁通密度Bmax。这些参数在设计变压器之前需确定,它们将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的尺寸、材料选择和效率。 在设计时要估算输入功率、输出电压、输入电流和峰值电流。通过计算出总的输出功率,可以估算输入功率,公式为Pin = Pout / η。此外,还需计算最小和最大输入电流电压,公式为Vin(min) = Vout(min) / 1.414(DCV),Vin(max) = Vout(max) / 1.414(DCV)。峰值电流的估算则需考虑电路类型和设计的拓扑结构,例如对于Buck电路,K值为1.4;对于半桥和正激电路,K值为2.8;对于Boost、Buck-Boost和反激电路,K值为5.5。 第三步是确定磁芯尺寸。确定磁芯尺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图表选择,图表会展示不同输出功率下的磁芯尺寸推荐值。另一种是采用计算方式,这要求假定变压器为单绕组,并考虑安规要求来调整绕组面积和磁芯尺寸。单绕组电感的磁芯尺寸可以用公式0.68Poutdw / Bmaxff来计算,其中Pout是变压器的总输出功率,dw是导线的截面积,Bmax是最大工作磁通密度,ff是工作频率。通过计算得出的磁芯尺寸需要使用窗口利用因数进行校正,以确保符合变压器的实际情况。 在确定了磁芯尺寸之后,接下来是计算变压器的窗口利用因数。窗口利用因数会受到变压器结构、隔离要求和标准的影响。例如,若变压器为反激式,一个二次绕组,根据所满足的标准和绕组数量的不同,窗口利用因数也会有所不同,从1.1到1.4不等。 设计反激式开关电源变压器时,除了上述技术要点,还需要关注其他一些细节,如磁芯的选择,它是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磁芯材料的选择决定了变压器的磁通密度Bmax,进而影响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此外,工作频率的选择也会影响变压器的设计和性能,高频工作将导致磁芯损耗增加,而低频工作则需要更大的磁芯。 变压器设计还涉及到热管理问题,因为变压器在运行时会产生热量。因此,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散热问题,确保变压器的温升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变压器的寿命。 通过上述步骤和计算公式,可以设计出满足特定技术要求的开关电源变压器。这些知识点对于开关电源变压器的设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并且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025-06-19 15:42:42 86KB 开关电源
1
4 驱动电源实验结果   实验用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稳压电源采用长峰朝阳电源公司的4NIC-X56ACDC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精度≤1%,电压调整率≤0.5%,电压纹波≤1 mV(RMS)、10 mV(P-P)。测量设备采用KEITHLEY 2000 6 1/2Multimeter.   首先对DAC输出分辨率进行测量,ARM控制器输出持续5 s的阶跃信号,同时在DAC输出端对电压信号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部分显示见图8.图8 中显示AD5781的输出电压分辨率可达3.89e-5 V,即38.9 μV.   在模拟电路中,噪声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压电驱动电源来说,噪声的等级限制了驱动电源的输出
2025-06-18 09:49:39 167KB 电源技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