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双向DC-DC变换器.zip
2022-11-04 00:41:42 57.43MB
1
关于一些常用的DC-DC变换器的参数值的计算,有详细的过程
2022-09-19 15:57:44 501KB DC-DC变换器的
1
2、推挽式DC-DC变换器(PUSH-PULL) 推挽式(PUSH-PULL)DC-DC变换器由推挽逆变器和输出整流滤波电路构成,因此推挽DC-DC变换器是属于DC-AC-DC变换器。变压器两个原边绕组匝数相等为W11=W12=W1,副边绕组匝数为W2。 1)推挽逆变器 Q1和Q2 180o互补导通工作 图5-23a、b是和 180o互补导通工作时的波形。当Q1导通时,电源电压Vin加在W11上,当Q2导通时,电源电压Vin加在W12上,因此绕组W2中的电势为一个宽度为180o的交变方波,幅值 。 Q1关断时,它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为 同理,Q2关断时,它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为
2022-08-14 08:51:30 2.3MB DC/DC PWM调制
1
利用υ自步离散法,得到变换器输入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分析系统的动态方程,建立其分段仿射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通过模型预测系统的输出,利用反馈校正误差,给出二次型性能指标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由此设计预测控制器。最后,以Buck功率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峰值电流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2022-07-27 11:30:11 419KB 开关稳压
1
2021年电子设计竞赛C题——三端口DC-DC变换器
2022-07-15 17:27:01 495KB 电子设计竞赛
1
本文介绍的三电平LLC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包括分压电容、由四个开关串联而成的逆变器、谐振电路、钳位电路、隔离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
2022-06-07 10:26:58 83KB 隔离三电平 DC-DC 变换器 电路
1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UC3846的推挽正激DC—DC变换器,分析了变换器的电路控制原理。样机的实验波形及数据表明该变换器克服了传统推挽电路的不足,具有变换效率高,功率开关管电压尖峰小、动态响应快等优点。0.引言推挽拓扑结构为升压电源常用的拓扑结构(如:联能和协欣),适用于低压大电流电路。推挽变换器电路结构简单,其高频变压器磁亦是双向磁化,而且对变压器的绕制要求较高,必须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变压器的磁芯偏磁对器件参数的一致性和驱动电路驱动信号脉宽的一致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控制方式也要求采用电流型控制方案,增加电路的复杂性和难度。但是高频变压器上直接施加输入电压,因而只用两个功率开关管便能获得较大
1
ICL7660/ 7662 是一种变极性DC - DC变换器。它静态电流小、转换效率高、外围电路简单。文 中介绍了ICL7660/ 7662 芯片的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给出了它的多种应用电路。
2022-05-25 14:34:13 34KB ICL7660_7662 DC_DC 变换器
1
3 其他均流法   有源法如外加控制器法、平均法和主从法,这些方法均需要均流母线,均流母线的存在对系统稳定性有影响且加大了控制回路的设计。解决的途径有2 种,一种是采用无均流线控制,另一种则是改善均流信号获取方法。   运用无均流线控制方法的并联电源系统中,各模块输出端并接在一起给负载供电,除了输入输出的连接线之外,模块之间没有连接线,且各个模块控制电路不需要连接线(即均流母线)。与有均流线的电路相比,这种控制方法简单。鉴于此,符赞宣等[24]提出了1种无均流线控制方法,它将参与并联的模块直接并联,通过输出端上叠加的高频交流信号来传递输出电流的信息,实现均流控制。实验证明这种均流控制方法有
1
2.1.4 外加控制器法   每一个模块电源控制部分都是由1 个均流控制器完成,通过检测每个单元的输出电流产生反馈信号来调节每个模块的电流,从而达到各单元平均分配输出电流的目的。这种控制方法均流效果好,但每个单元拥有1 个均流控制器,将使整个并联电源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更加复杂。文献[8]中分析了“最小主从模式脉宽调制”和“平均模式滞环”2 种均流控制器,采用这2 种均流控制器的系统中,均流接口电路均流效果均良好。   2.2 均流母线形成方法   2.2.1 平均电流法   平均电流法是指均流环参考电压为各模块电流的平均值,其值反映在均流母线b 的电压上,如图3 所示。R 为均流电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