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UMTS长期演进理论与实践》是一本深入探讨4G移动通信技术的权威著作,涵盖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全面知识。这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LTE网络架构、协议栈、操作原理以及与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演进关系的综合平台。书中的中英文详细书签版,使得国内外读者都能方便地查阅和学习。 LTE是4G通信标准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为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书中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LTE系统概述**:介绍LTE的技术背景,包括为什么要发展LTE,以及它在UMTS演进中的位置。LTE的目标是实现高速率、低延迟、高容量和高效能的无线通信。 2. **网络架构**:详述了EPC(Evolved Packet Core)核心网和eNodeB(Evolved Node B)基站的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实现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的无缝连接。 3. **频谱效率**:分析了LTE如何通过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调制和多址接入技术提升频谱效率,从而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 4.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解释了MIMO如何通过多天线系统提高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5. **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讨论了HARQ是如何结合前向纠错编码和重传机制,优化错误控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 6. **资源分配与调度**:阐述了LTE中如何进行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以及基于QoS(Quality of Service)的用户调度策略。 7. **移动性管理**:详细讲解了UE(User Equipment)在不同小区间的切换过程,以及如何确保服务质量不受影响。 8. **VoLTE(Voice over LTE)**:介绍了如何在纯IP的LTE网络上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信,以及相关的语音编码技术和协议。 9. **演进与5G**:探讨了LTE如何通过增强型LTE(LTE-Advanced)进一步提升性能,并作为5G(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基础。 10. **中英文对照**:双语版的优势在于,对于英文不熟悉的读者,可以通过中文理解技术细节;对于英文熟练的读者,可以阅读英文原文,更直观地感受国际通信领域的专业术语。 《LTE—UMTS长期演进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对通信工程师、研究学者以及对4G技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极具价值的参考书籍。通过深入学习,读者不仅可以掌握LTE的核心技术,还能了解其与UMTS演进的关系,为未来5G及更高级别的通信技术奠定坚实基础。
2024-07-28 11:33:18 45.78MB LTE
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竞赛(CSP)的理论知识复习资料涵盖了计算机的基础概念,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分别对应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使用时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它的出现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冯·诺依曼理论是计算机设计的核心,它定义了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分: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并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中国的计算机发展始于1956年,逐步实现了从无到有,再到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如1983年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微机的发展伴随着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技术进步,从80286到Pentium 4,主频不断提升,运算能力显著增强。 计算机的特点包括高速运算、高精度、记忆能力、逻辑判断以及自动控制。这些特性使其在科学计算、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和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其性能主要由主频和字长决定。存储器分为内部存储器(如RAM和ROM)和外部存储器(如硬盘、软盘和光盘),它们在速度和容量上有显著差异。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数据和指令输入到计算机,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音箱则负责呈现结果。 软件方面,计算机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应用软件等。操作系统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系统服务;编程语言用于编写程序,实现特定功能;应用软件则是为满足特定需求而开发的软件,如文字处理、图像编辑和游戏等。 CSP初赛理论复习资料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帮助参赛者建立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以应对竞赛中的理论问题和编程挑战。
2024-07-26 08:05:13 503KB
1
【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职业技能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2024-07-17 16:48:28 119KB 文档资料
1
为控制巨厚坚硬覆岩导致的采场矿压灾害,采用物理模拟、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采场上方厚约100 m岩浆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对采场围岩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分析其引发采场矿压事故的力学机理与显现形式。研究表明:巨厚岩浆岩与煤层间距较小时,可采用两端固支梁模型计算岩浆岩的破断垮距,间距较大时,采用薄板理论计算岩浆岩的极限挠度,并根据自由下沉空间确定其是否破断与破断步距;岩浆岩处于弯曲下沉带时,给工作面带来冲击矿压隐患,处于断裂带时,给工作面带来冲击矿压和大面积来压双重隐患。实践证明,巨厚坚硬岩浆岩下开采,可采取加强支护质量监测与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的方法,辅以坚硬顶板强度弱化手段消除冲击矿压和顶板强来压显现事故。
2024-07-16 09:24:11 989KB 围岩应力 冲击矿压 薄板理论
1
块体理论在某水电站地下厂房纵轴向比选中的应用,张顺,刘高,黄河某电站处于预可研究性阶段,地下厂房位置基本确定。厂房区位于厚层状或块体状的脆性岩体中,多组结构面发育,岩体质量以II级�
2024-07-15 14:58:17 580KB 首发论文
1
我们研究自发CP违规,以解决左右对称理论中的强CP问题。 离散的CP对称性由右手希格斯双峰的复数真空期望值破坏。 类似矢量的沉重夸克夸克与标准模型夸克混合,引入了已知的CP违规,从而实现了Nelson-Barr机制的一种变体。 QCD真空角在回路水平上消失。 讨论了紫外完全理论中小规模三阶化的实现。 我们进一步评论该模型的现象学和未来可测试性。
2024-07-14 18:52:14 231KB Open Access
1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 多体系统动力学是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由多个物体通过运动副连接的复杂机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核心问题是建模和求解问题,通过对多体系统的研究,可以对其进行精准的动力学分析和仿真,为机械系统设计、优化和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主要集中在多刚体系统的研究上,后来逐渐扩展到多柔体系统的研究领域。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多刚体系统的自动建模、数值求解和刚性问题解决等几个方面。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的应用是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多体系统是指由多个物体通过运动副连接的复杂机械系统,研究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目的是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复杂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和仿真。多体系统动力学是基于经典力学理论的,经历了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和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两个发展阶段,目前已趋于成熟。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是基于经典力学理论的,研究的对象是多个刚体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建立适宜于计算机程序求解的数学模型,并寻求高效、稳定的数值求解方法。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经历了牛顿、欧拉、拉格朗日、达朗贝尔等科学家的贡献,形成了经典力学中的牛顿-欧拉方程、拉格朗日方程和虚功原理等重要概念。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罗伯森和维滕堡提出了罗伯森-维滕堡(R/W)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图论的概念及数学工具描述多刚体系统的结构,以邻接刚体之间的相对位移作为广义坐标,导出适合于任意多刚体系统的普遍形式动力学方程。凯恩(Kane)方法、旋量方法和变分方法等也是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通过学习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对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有较深入的了解,为具体软件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也为机械系统设计、优化和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2024-07-09 09:52:57 2.97MB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doc
1
2.3 图灵机和计算复杂性理论 上一节的NP完全理论虽然直观,但是不严密。我们没有给出Cook定理的证明, 因为在证明这个定理之前需要给“问题”下一个严格定义,否则是没有办法说明什么 是“NP问题”,更别提证明任何一个NP问题都可以多项式归约到它了。此外,对“算 法”也需要进行严格证明,否则没有办法定义归约。如果说上一节是从感性上认识问题 复杂性和NP完全理论,那么从这一节开始正式介绍相关理论。 2.3.1 问题和语言 在深入讨论之前,需要先对“问题”做一个严格定义。抽象问题(abstract prob- lem) 是一个I和S的二元关系,其中I是实例(instance) 集合,S是解(solution) 集 合。NP完全理论只考虑判定问题(decision problem) ,即S={0, 1}。对于优化问题,
2024-07-08 23:58:09 9.76MB
1
LHC的ATLAS和CMS实验发现,在750 GeV附近,双光子不变质量分布明显过量。 我们在具有单重标量和轻伴生费米子的预测性非超对称SU(5)统一框架中解释这种过量现象。 750 GeV共振被确定为标准单重态标量。 SU(5)内预测的24维伴随费米子都诱导了它的产生和衰变。 假定在Z2对称下,伴随的费米子是奇数,这禁止它们直接耦合到标准模型费米子。 我们表明,观察到的双光子过量可以用亚TeV伴随费米子和摄动Yukawa耦合来解释。 当同时解释观察到的横截面和较大的总衰变宽度时,最好使用较窄的宽度方案,这需要一些比375 GeV更轻的伴随费米子。 该模型还提供了单重态费米子作为冷暗物质的候选物。 量规耦合统一是在框架中通过引入色六重标量同时与质子衰减约束一致来实现的。
2024-07-03 12:09:04 543KB Open Access
1
在F理论中,U(1)规范的对称性被编码在有理截面中,这产生了压实空间的椭圆形纤维的Mordell-Weil群。 最近,对具有光滑有理截面的全局SU(5)F理论GUT的可能的U(1)费用进行了分类[1]。 在本文中,我们利用这种分类来探究其现象学生存能力的整体F理论模型。 施加无奇异的MSSM谱后,异常消除(与在U(1)规范对称性存在下的高电荷通量GUT断开),不存在尺寸4和5的质子衰减算子以及其他违反R平价的耦合,以及存在 在至少第三代顶级Yukawa耦合中,我们通过Froggatt-Nielsen机制生成了其余的夸克和轻子Yukawa纹理。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求按照领先顺序禁止危险的联轴器,并且当单重态vev重新生成时,该联轴器应位于实验范围之内。 我们扫描了所有可能的配置,并显示只有一小类U(1)电荷分配和物质分布满足所有要求。 这些解决方案产生了具有逼真的夸克和轻子Yukawa纹理的精确MSSM光谱,这与CKM和PMNS混合矩阵一致。 我们还将讨论这些模型的几何实现,并提供指向具有良好现象学特性的椭圆形纤维的指针。
2024-07-02 20:10:04 1.11MB Open Acces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