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是电子科技大学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Python进行高效、灵活的编程。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了平时作业和期末课设两部分,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理解力。提供的压缩包文件中包含了四次的平时作业和一次期末课设题目,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也对他们的Python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我们来看这四次平时作业。每次作业包含25道编程题,这意味着学生们需要解决100个不同的编程问题,涵盖了Python的基础语法、控制结构、函数、数据结构、错误处理、模块导入等多个方面。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可能有的题目会要求实现简单的算法,如排序和搜索;有的可能涉及文件操作,如读写文本或CSV文件;还有的可能涉及面向对象编程,需要学生创建类和对象。这些编程题目的多样性和深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检验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编程技巧。 期末课设通常是一个综合性的项目,它可能要求学生运用整个学期学到的知识来完成一个实际的编程任务。这个阶段,学生们可能需要设计并实现一个功能完备的程序,例如,开发一个小型的Web应用、数据分析工具或者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展示出对Python语言的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代码组织能力、调试技巧以及文档编写能力。此外,期末课设通常也鼓励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在Python语言中,掌握基础语法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变量、运算符、流程控制(if-else、for、while)、函数定义和调用、异常处理等。同时,理解并能灵活运用Python的数据结构,如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对于解决复杂问题非常关键。另外,Python的内置模块如os、sys、math、random等也是常用于实际编程的工具,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来提高代码的效率和可读性。 电子科技大学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和课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并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不仅可以深化对Python语言的理解,还能锻炼到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技能,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ahao4"这个文件很可能是其中某次作业或课设的解题代码示例,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025-09-10 22:25:13 5.68MB
1
FJSP的标准测试数据集,包含18个算例。数据来源:S. Dauzère-Pérès and J. Paulli. Solving the General Multiprocessor Job-Shop Scheduling Problem. Technical report, Rotterdam School of Management, Erasmus Universiteit Rotterdam, 1994.
2025-09-10 21:06:32 30KB 数据集 柔性作业车间 运筹优化
1
在当前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准确预测交通流量一直是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其在时间序列预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对于像纽约这样的大都市,出租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量的实时准确预测对于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以纽约市出租车的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流量预测。通过对出租车GPS轨迹数据的分析,提取出行时间和空间特征,结合天气、节假日、事件等外部因素,建立起了综合的流量预测模型。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找出影响出租车流量的关键因素,并建立能够准确预测未来出租车流量变化的模型。 在模型选择方面,研究采用了多种深度学习架构,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等,以比较它们在交通流量预测中的表现。CNN擅长从空间特征中提取信息,而RNN及其变种LSTM和GRU则更擅长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此外,研究还可能涉及对这些基础模型的改进与优化,例如引入注意力机制、集成学习方法等,以提高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数据预处理方面,原始数据需要经过清洗和标准化处理。清洗主要是去除错误和异常数据,而标准化则包括将数据缩放到统一的范围或者分布,以减少不同特征量级差异对模型训练的影响。此外,为了更好地捕捉时间序列的动态特征,可能还需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重采样,比如将小时级别的数据转换为分钟级别。 研究中还会考虑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交叉验证、时间序列分割等方法,评估模型在未知数据上的表现。预测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可能包括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等。 本研究旨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分析大量出租车运行数据,建立高精度的出租车流量预测模型,以期为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2025-09-10 14:44:09 312B
1
深度学习在出租车流量预测中的应用是当今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出租车流量作为城市交通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居民出行的便利。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出租车流量预测,能够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拥堵现象。 在进行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数据,这包括但不限于出租车的GPS行车轨迹数据、时间、天气情况、节假日、特殊事件等信息。这些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可以用来训练和验证深度学习模型。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有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等。这些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和空间数据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捕捉到数据中的时间序列特征和空间特征,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例如,CNN模型擅长从空间角度分析数据,可以用来识别和提取与出租车流量相关的地图特征。而RNN和LSTM模型则善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能够考虑到时间上的连续性,对出租车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们常常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和模型相结合,构建混合模型,以期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 此外,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因此优化模型结构和算法至关重要。在模型训练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或归一化处理,以确保模型收敛的速度和效果。同时,选择合适的损失函数和优化器也是提高模型性能的关键。损失函数用于评估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常用的损失函数有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优化器如Adam、SGD等,则用于调整模型参数以最小化损失函数。 除了模型构建之外,深度学习模型的评估也十分关键。在出租车流量预测的背景下,评估指标通常包括均方误差(MS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等。这些指标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模型的预测性能,帮助研究者找出模型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完成模型训练和评估之后,最终的目标是将模型部署到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模型需要具备良好的泛化能力,能够在实际城市交通环境中准确预测出租车流量。此外,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实时性也是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解释性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理解模型预测结果的原因,而实时性则要求模型能够快速响应输入数据并给出预测结果。 深度学习在出租车流量预测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数据预处理、模型选择与构建、训练与优化、模型评估以及最终的应用部署等多个环节。通过对这些环节的精细打磨和优化,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出租车流量预测上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和潜力,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深度学习大作业(出租车流量)不仅是一个学术实践的项目,更是对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2025-09-10 14:42:08 114KB 深度学习
1
基于LabVIEW的运动控制与机器视觉协同系统:双卡控制、高精度组装作业与模块化软件架构源码,基于LabVIEW的运动控制与机器视觉协同系统:双卡控制、高精度组装作业与模块化软件架构源码,LabVIEW运动控制+机器视觉源码。 设备用到两张雷赛运动控制卡11个轴和海康上下相机定位进行高速高精度组装作业。 同时使用基恩士GT -H10高精度数字传感器进行产品组装后检查。 设备多个工位协同作业,并发进行,对软件架构要求极高。 软件模块化设计和必要的注释增加了可读性,需要的同学可以联系学习借鉴。 代码为本人100%,供源代码,源代码需要2018版本或更高版本可打开 ,LabVIEW运动控制;机器视觉源码;雷赛运动控制卡;海康相机定位;基恩士GT-H10传感器;多工位协同作业;软件模块化设计;源代码可读性。,基于LabVIEW的运动控制与机器视觉协同作业源码
2025-09-01 02:21:32 2.79MB xbox
1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完成学业前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学术任务,旨在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对特定领域的深刻理解能力。这项任务通常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独立研究和创新,完成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开展一项有价值的项目。 首先,毕业设计的选择通常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专业方向以及实际需求来确定。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目标、问题陈述,确立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毕业设计可以包括文献综述、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与测试等多个阶段,以确保整个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其次,毕业设计的完成通常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如实验、调查、案例分析等,以获取必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三,毕业设计的撰写是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将研究过程、方法、结果以及结论等详细记录在毕业论文中,以展示其研究的全貌和成果。同时,撰写毕业设计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培养清晰、逻辑的表达能力。 最后,毕业设计的评价通常由导师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评价标准包括研究的创新性、实用性、方法的科学性以及论文的质量等方面。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获得的成绩也将直接影响其最终的学业成绩和学位授予。 总的来说,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此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5-08-20 22:57:28 603KB 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 期末大作业
1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完成学业前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学术任务,旨在检验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对特定领域的深刻理解能力。这项任务通常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通过独立研究和创新,完成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开展一项有价值的项目。 首先,毕业设计的选择通常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专业方向以及实际需求来确定。学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目标、问题陈述,确立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毕业设计可以包括文献综述、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施与测试等多个阶段,以确保整个过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其次,毕业设计的完成通常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如实验、调查、案例分析等,以获取必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三,毕业设计的撰写是整个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将研究过程、方法、结果以及结论等详细记录在毕业论文中,以展示其研究的全貌和成果。同时,撰写毕业设计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培养清晰、逻辑的表达能力。 最后,毕业设计的评价通常由导师和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评价标准包括研究的创新性、实用性、方法的科学性以及论文的质量等方面。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获得的成绩也将直接影响其最终的学业成绩和学位授予。 总的来说,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此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25-08-18 15:27:49 33.57MB 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 期末大作业
1
以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作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作业的工作特点: 巷道堆垛 机每次拣选作业只能对一个托盘进行操作;当巷道堆垛机运行到拣选作业区且货单物品被拣选后,巷道堆垛机将托盘送 回原货位。基于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作业的工作特点, 建立了以巷道堆垛机拣选作业运行时间最短为目标的数学模型, 最后采用蚁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 得出最短运行时间, 实例证明该模型和算法是切实可行的, 能有效的提高立体仓库拣 选作业效率。 ### 基于蚁群算法的立体仓库拣选作业优化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和物流业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高效、精确存储与拣选物资的关键设施,在各种大型仓库和物流中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化立体仓库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还能显著提升拣选作业的效率与准确性。其中,拣选作业作为自动化立体仓库运作的核心环节之一,其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体物流系统的性能。 #### 二、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作业特点 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拣选作业主要通过巷道堆垛机完成。巷道堆垛机是一种能够在立体仓库的巷道内移动,并能够沿着垂直方向升降的设备,用于存取货物。其工作特点主要包括: 1. **单次操作限制**:巷道堆垛机每次拣选作业只能处理一个托盘,这意味着对于每一批拣选任务,都需要进行多次往返操作。 2. **托盘返回要求**:当巷道堆垛机运行至拣选作业区并将所需货物拣选完成后,还需要将空托盘送回原货位,以便后续使用。 这些特点决定了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作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 为了优化拣选作业的过程,研究者们通常会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拣选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寻求最优解决方案。针对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作业的特点,可以建立以下数学模型: 1. **目标函数**:以巷道堆垛机的拣选作业运行时间为最小化目标。这涉及到计算巷道堆垛机在拣选过程中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寻找目标货位的时间、拣选货物的时间以及将托盘送回原位的时间。 2. **约束条件**:考虑到托盘的唯一性和巷道堆垛机的操作特性,模型还需要包含一系列约束条件,例如每个托盘只能被拣选一次、巷道堆垛机在同一时刻只能在一个货位操作等。 #### 四、蚁群算法的应用 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是一种启发式的优化算法,灵感来源于蚂蚁寻找食物路径的行为。在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作业优化问题中,蚁群算法可以通过模拟蚂蚁在寻找最短路径过程中的信息素更新机制,来寻找最优或近似最优的拣选路径。 1. **算法原理**:蚁群算法通过模拟蚂蚁群体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释放的信息素来指导其他蚂蚁选择路径,从而实现路径的优化。 2. **应用步骤**: - 初始化参数,包括信息素浓度、蚂蚁数量等。 - 模拟蚂蚁在不同货位间的移动,根据信息素浓度和启发式信息确定下一个移动位置。 - 更新信息素浓度,强化优质路径上的信息素,减弱较差路径上的信息素。 - 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满足终止条件,例如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找到足够好的解决方案。 #### 五、案例验证与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应用验证,采用蚁群算法优化的拣选作业模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的拣选路径,显著缩短了巷道堆垛机的运行时间,提高了拣选作业的整体效率。 #### 六、结论 基于蚁群算法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拣选作业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应对拣选作业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通过合理的路径规划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移动距离,从而提高整个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作效率。未来还可以进一步结合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拣选作业的智能化水平。
2025-08-04 01:11:03 149KB 蚁群算法 立体仓库 拣选作业
1
【Matlab基础与遥感应用】 Matlab,全称Matrix Laboratory,是一款强大的数学计算软件,广泛应用于数值分析、矩阵运算、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图形建模等领域。在武汉大学遥感院的课程中,Matlab是学生们进行作业和项目的重要工具,因为它能够有效地处理遥感数据并进行科学计算。 遥感技术是通过非接触方式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主要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Matlab在遥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预处理**:遥感图像通常含有噪声和异常值,Matlab提供了各种滤波器(如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去噪方法(如小波去噪)来改善图像质量。此外,还可以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图像增强**:Matlab可以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对比度拉伸等操作,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使细节更易识别。 3. **特征提取**:Matlab的图像处理工具箱支持边缘检测(如Sobel、Canny算法)、区域生长、形状描述子等方法,用于识别和提取遥感图像中的目标特征。 4. **分类与识别**:通过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决策树等机器学习算法,Matlab能对遥感图像进行自动分类,识别土地覆盖、建筑物、植被等。 5. **变化检测**:Matlab可以对比不同时间的遥感图像,找出地表特征的变化,这对于监测城市扩张、森林破坏、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6.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利用Matlab的三维建模功能,可以构建地形模型,结合遥感图像进行三维场景重现,提供直观的地理信息展示。 7. **数据分析与模拟**:遥感数据往往涉及到大量的空间和时间序列分析,Matlab强大的数组运算能力使得处理这些数据变得简单。同时,Matlab的Simulink模块可用于构建动态系统模型,模拟气候变化、水文循环等复杂过程。 在武汉大学遥感院的Matlab作业中,学生可能需要完成上述部分或全部任务,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编程技能,也加深了对遥感理论和应用的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遥感数据处理的关键步骤,为未来从事遥感科学研究或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025-07-24 17:04:50 25.98MB Matlab
1
Springboot校园微信小程序作业辅导系统.zip
2025-07-22 19:04:55 45.64MB spring boot spring boo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