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的奥秘 中文版 这本书很通俗易懂,跟看故事书一样。从手电筒到ASCII编码,从十进制到二进制再十六进制,从组合电路到8080芯片,从开关到控制台汇编程序。这一个历经过程写的算是淋漓尽致了。
2022-08-21 22:17:52 7.9MB 编码的奥秘
1
《Java核心技术》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深受读者青睐,是与《Java编程思想》齐名的Java图书泰山北斗,各大Java论坛大版主等专家隆重推荐! 每个新版本都尽可能快地跟上Java开发工具箱发展的步伐,而且每一版都重新改写了部分内容,以便适应Java的最新特性。 本版也不例外,它反映了Java SE 6的新特性,全书共14章,包括Java基本的程序结构、对象与类、继承、接口与内部类、图形程序设计、事件处理、Swing用户界面组件、部署应用程序和Applet、异常日志断言和调试、泛型程序设计、集合以及多线程等内容。 全书历经12年多的技术积累与提炼,对Java技术的阐述精确到位,叙述方式深入浅出,并包含大量实用价值极高的示例,可以帮助读者充分理解Java语言以及Java类库的相关特性,使你快速升级到Java SE 6平台,从而提高编程能力,乃我Java程序员必需的经典指南。
2022-08-04 14:51:39 28.37MB java2核心技术第I卷part2
1
《Java核心技术》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深受读者青睐,是与《Java编程思想》齐名的Java图书泰山北斗,各大Java论坛大版主等专家隆重推荐! 每个新版本都尽可能快地跟上Java开发工具箱发展的步伐,而且每一版都重新改写了部分内容,以便适应Java的最新特性。 本版也不例外,它反映了Java SE 6的新特性,全书共14章,包括Java基本的程序结构、对象与类、继承、接口与内部类、图形程序设计、事件处理、Swing用户界面组件、部署应用程序和Applet、异常日志断言和调试、泛型程序设计、集合以及多线程等内容。 全书历经12年多的技术积累与提炼,对Java技术的阐述精确到位,叙述方式深入浅出,并包含大量实用价值极高的示例,可以帮助读者充分理解Java语言以及Java类库的相关特性,使你快速升级到Java SE 6平台,从而提高编程能力,乃我Java程序员必需的经典指南。
2022-08-04 14:51:29 47.68MB java2核心技术
1
OSGI原理与最佳实践的完整版,共12章 第1 章OSGi 简介 第2 章OSGi 框架简介 第3 章基于Spring-DM 实现Petstore 第4 章基于Apache CXF 实现分布式Petstore 第5 章构建OSGI Bundle Repositor'y 第6 章OSGi 规范解读 ……
2022-07-15 15:19:01 23.82MB OSGI原理 pdf 完整版
1
DP (高清136MB pdf完整版) 仅供试看之用,请24小时内删除, 这是一本好书, 大家买一本收藏是很值得的 其中1-3章是非扫描版本,其他章节是扫描版本 15个压缩包下载到同一目录解压
2022-05-17 15:53:26 9MB pdf 设计模式
1
第1部分 拓 扑 分 析 第1章 基本开关型调整器—— buck、boost及反相型拓扑 1.1 简介 1.2 线性调整器——开关调整器的原型 1.2.1 基本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1.2.2 线性调整器的缺点 1.2.3 串接晶体管的功率损耗 1.2.4 线性调整器的效率与输出电压的关系 1.2.5 串接PNP型晶体管的低压差线性调整器 1.3 buck开关型调整器拓扑 1.3.1 基本工作原理 1.3.2 buck调整器的主要电流波形 1.3.3 buck调整器的效率(忽略交流开关损耗) 1.3.4 buck调整器的效率(考虑交流开关损耗) 1.3.5 buck调整器的理想开关频率 1.3.6 参数设计——输出滤波电感的选择 1.3.7 参数设计——输出滤波电容的选择 1.3.8 有直流隔离调整输出的buck调整器的电压调节 1.4 boost开关调整器拓扑 1.4.1 基本原理 1.4.2 boost调整器的定量分析 1.4.3 boost调整器的不连续工作模式和连续工作模式 1.4.4 不连续模式下的boost调整器的参数设计 1.4.5 boost调整器的应用及与反激变换器的比较 1.5 反极性开关调整器拓扑 1.5.1 基本工作原理 1.5.2 反极性调整器设计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推挽和正激变换器拓扑 2.1 引言 2.2 推挽拓扑 2.2.1 有主从输出的推挽拓扑基本原理 2.2.2 输入及负载变化时从输出的调节 2.2.3 从输出电压实际值 2.2.4 主输出电感的最小电流限制 2.2.5 推挽拓扑中的磁通不平衡 2.2.6 磁通不平衡的表现 2.2.7 磁通不平衡的测试 2.2.8 磁通不平衡的解决方法 2.2.9 功率变压器设计 2.2.10 初/次级绕组的峰值电流及电流有效值 2.2.11 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及漏感尖峰 2.2.12 功率开关管损耗 2.2.13 推挽拓扑输出功率及输入电压的限制 2.2.14 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2.3 正激变换器拓扑 2.3.1 基本工作原理 2.3.2 输出/输入电压与导通时间和匝数比的设计关系 2.3.3 从输出电压 2.3.4 次级负载、续流二极管及电感的电流 2.3.5 初级电流、输出功率及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 2.3.6 功率开关管最大关断电压应力 2.3.7 实际输入电压和输出功率限制 2.3.8 功率和复位绕组匝数不相等的正激变换器 2.3.9 正激变换器电磁理论 2.3.10 功率变压器的设计 2.3.11 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2.4 双管单端(以下简称双端)正激变换器拓扑 2.4.1 基本原理 2.4.2 设计原则及变压器的设计 2.5 交错正激变换器拓扑 2.5.1 基本工作原理、优缺点和输出功率限制 2.5.2 变压器的设计 2.5.3 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第3章 半桥和全桥变换器拓扑 3.1 概述 3.2 半桥变换器拓扑 3.2.1 工作原理 3.2.2 半桥变换器磁设计 3.2.3 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3.2.4 防止磁通不平衡的阻断电容的选择 3.2.5 半桥变换器的漏感问题 3.2.6 半桥变换器与双端正激变换器的比较 3.2.7 半桥变换器实际输出功率的限制 3.3 全桥变换器拓扑 3.3.1 基本工作原理 3.3.2 全桥变换器磁设计 3.3.3 输出滤波器的计算 3.3.4 变压器初级阻断电容的选择 第4章 反激变换器 4.1 概述 4.2 反激变换器的应用范围 4.3 DCM模式下反激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3.1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及导通时间与输出负载的关系 4.3.2 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 4.3.3 反激拓扑的电磁原理 4.3.4 反激变换器的缺点 4.3.5 不使用倍压/全波整流转换开关的120V/220V交流输入反激变换器 4.4 连续模式下反激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4.1 不连续模式向连续模式的过渡 4.4.2 连续模式反激变换器的设计原则 4.5 交错反激变换器 4.5.1 交错反激变换器次级电流关系 4.6 双端不连续模式反激变换器 4.6.1 应用场合 4.6.2 基本工作原理 4.6.3 双端反激变换器的漏感效应 参考文献 第5章 电流模式拓扑和电流馈电拓扑 5.1 简介 5.2 电流模式拓扑的优点 5.2.1 防止推挽变换器的偏磁问题 5.2.2 对输入网压变化即时响应(电压前馈特性) 5.2.3 反馈回路设计的简化 5.2.4 并联输出 5.2.5 改善负载电流调整 5.3 电流模式和电压模式控制电路的比较 5.3.1 电压模式控制电路 5.3.2 电流模式控制电路 5.4 电流模式优点详解 5.4.1 输入网压的调整 5.4.2 防止偏磁 5.4.3 在小信号分析中可省去输出电感简化反馈环设计 5.4.4 负载电流调整原理 5.5 电流模式的缺点和存在问题 5.5.1 输出电感峰值电流恒定而非其平均电流恒定的问题 5.5.2 对输出电感电流扰动的响应 5.5.3 电流模式的斜率补偿 5.5.4 用正斜率电压的斜率补偿 5.5.5 斜率补偿的实现 5.6 电压馈电和电流馈电拓扑 5.6.1 简介及定义 5.6.2 电压馈电PWM全桥变换器的缺点 5.6.3 buck电压馈电全桥拓扑基本工作原理 5.6.4 buck电压馈电全桥拓扑的优点 5.6.5 buck电压馈电PWM全桥电路的缺点 5.6.6 buck电流馈电全桥拓扑——基本工作原理 5.6.7 反激电流馈电推挽拓扑(Weinberg电路;参考文献23) 参考文献 第6章 其他拓扑 6.1 SCR谐振拓扑概述 6.2 SCR的基本工作原理 6.3 利用谐振正弦阳极电流关断SCR的单端谐振逆变器拓扑 6.4 SCR谐振桥式拓扑概述 6.4.1 串联负载SCR半桥谐振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6.4.2 串联负载SCR半桥谐振变换器的设计计算 6.4.3 串联负载SCR半桥谐振变换器的设计实例 6.4.4 并联负载SCR半桥谐振变换器[6,12] 6.4.5 单端SCR谐振变换器拓扑的设计[3,5] 6.5 Cuk变换器拓扑概述 6.5.1 Cuk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6.5.2 输出/输入电压比与开关管Q导通时间的关系 6.5.3 L1和L2的电流变化率 6.5.4 消除输入电流纹波的措施 6.5.5 Cuk变换器的隔离输出 6.6 小功率辅助电源拓扑概述[15~17] 6.6.1 辅助电源的接地问题 6.6.2 可供选择的辅助电源 6.6.3 辅助电源的典型电路 6.6.4 Royer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17,18] 6.6.5 作为辅助电源的简单反激变换器 6.6.6 作为辅助电源的buck调节器(输出带直流隔离)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磁路与电路设计 第7章 变压器磁设计 7.1 概述 7.2 变压器磁心材料、几何结构及峰值磁通密度的选择 7.2.1 几种常用铁氧体的磁心铁损随频率和磁通密度变化的关系 7.2.2 铁氧体磁心的几何形状 7.2.3 峰值磁通密度的选择 7.3 变压器磁心最大输出功率、峰值磁通密度、磁心和骨架面积及线圈电流密度的选择 7.3.1 正激变换器输出功率公式的推导 7.3.2 推挽拓扑输出功率公式的推导 7.3.3 半桥拓扑输出功率公式的推导 7.3.4 全桥拓扑输出功率公式的推导 7.3.5 以查表方式确定磁心和工作频率 7.4 变压器温升的计算 7.5 变压器铜损的计算 7.5.1 概述 7.5.2 集肤效应 7.5.3 集肤效应——数量关系 7.5.4 不同规格的线径在不同频率下的交/直流阻抗比 7.5.5 矩形波电流的集肤效应[14] 7.5.6 邻近效应 参考文献 第8章 双极型大功率晶体管的基极驱动电路 8.1 概述 8.2 双极型基极驱动电路的设计规则 8.2.1 器件导通期间的电流要求 8.2.2 导通瞬间基极过驱动峰值输入电流Ib 8.2.3 基极关断反向电流尖峰Ib 8.2.4 关断瞬间基射极间的反向电压尖峰 8.2.5 能同时满足高、低b 值的晶体管工作要求的设计方案 8.2.6 驱动效率 8.3 贝克(Baker)钳位 8.3.1 Baker钳位的工作原理 8.3.2 使用变压器耦合的Baker钳位电路 8.3.3 变压器型Baker钳位[5] 8.3.4 达林顿管(Darlington)内部的Baker钳位电路 8.3.5 比例基极驱动[2~4] 8.3.6 其他类型的基极驱动电路 参考文献 第9章 大功率场效应管(MOSFET)及其驱动电路 9.1 概述 9.2 MOSFET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9.2.1 MOSFET管的输出特性(Id-Vds) 9.2.2 MOSFET管的输入阻抗和栅极电流 9.2.3 MOSFET管栅极驱动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 9.2.4 MOSFET管栅极驱动电路 9.2.5 MOSFET管Rds温度特性和安全工作区 9.2.6 MOSFET管栅极阈值电压及其温度特性 9.2.7 MOSFET管开关速度及其温度特性 9.2.8 MOSFET管的额定电流 9.2.9 MOSFET管并联工作[7] 9.2.10 推挽拓扑中的MOSFET管 9.2.11 MOSFET管的最大栅极电压 9.2.12 MOSFET管源漏极间的体二极管 参考文献 第10章 磁放大器后级调节器 10.1 概述 10.2 线性调整器和buck后级调整器 10.3 磁放大器简介 10.3.1 用作快速开关的方形磁滞回线磁心 10.3.2 磁放大器中的关断和导通时间 10.3.3 磁放大器磁心复位及稳压 10.3.4 利用磁放大器关断辅输出 10.3.5 方形磁滞回线磁心特性和几种常用磁心 10.3.6 磁心损耗和温升的计算 10.3.7 设计实例——磁放大器后级整流 10.3.8 磁放大器的增益 10.3.9 推挽电路的磁放大器输出 10.4 磁放大器脉宽调制器和误差放大器 10.4.1 磁放大器脉宽调制及误差放大器电路 参考文献 第11章 缓冲网络 11.1 概述 11.2 无缓冲器的开关管的关断损耗 11.3 RCD关断缓冲器 11.4 RCD缓冲器中电容的选择 11.5 设计范例——RCD缓冲器 11.5.1 接电源正极的RCD缓冲器 11.6 无损缓冲器 11.7 防止开关管二次击穿的漏感尖峰缓冲器 11.8 变压器辅助缓冲器 参考文献 第12章 反馈环路的稳定 12.1 引言 12.2 系统振荡原理 12.2.1 电路稳定的增益准则 12.2.2 电路稳定的增益斜率准则 12.2.3 LC输出滤波器的增益特性(输出电容含/不含ESR) 12.2.4 脉宽调制器的增益 12.2.5 LC输出滤波器加调制器和采样网络的总增益 12.3 误差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的设计 12.4 误差放大器的传递函数、零点和极点 12.5 零、极点频率引起的增益斜率变化规则 12.6 含有单一零点和极点的误差放大器传递函数的推导 12.7 根据2型误差放大器的零、极点位置计算它的相位延迟 12.8 输出电容含有ESR的LC滤波器的相位延迟 12.9 设计实例——含有2型误差放大器的正激变换器反馈系统的稳定 12.10 3型误差放大器的使用及其传递函数 12.11 3型误差放大器传递函数的零、极点位置引起的相位滞后 12.12 3型误差放大器的原理图、传递函数和零、极点位置 12.13 设计实例——含3型误差放大器的正激变换器反馈系统的稳定 12.14 获得所需3型误差放大器增益曲线的元件选择 12.15 反馈系统的条件稳定 12.16 不连续模式下反激变换器的稳定 12.16.1 从误差放大器输出到输出电压节点的直流增益 12.16.2 不连续模式下反激变换器的传递函数(从误差放大器输出到输出电压节点 的交流增益) 12.17 不连续模式下反激变换器的误差放大器传递函数 12.18 设计实例——不连续模式下反激变换器的稳定 12.19 跨导误差放大器 参考文献 第13章 谐振变换器 13.1 引言 13.2 谐振正激变换器 13.2.1 某谐振正激变换器的实测波形 13.3 谐振变换器的工作模式 13.3.1 不连续模式和连续模式;过谐振和欠谐振模式 13.4 连续模式下的谐振半桥变换器[4] 13.4.1 并联谐振变换器和串联谐振变换器 13.4.2 连续模式下串/并联负载谐振半桥变换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和增益曲线[4] 13.4.3 连续模式(CCM)下串联负载谐振半桥变换器的调节 13.4.4 连续模式下并联负载谐振半桥变换器的调节 13.4.5 连续模式下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13.4.6 连续模式下零电压开关准谐振变换器 13.5 谐振电源小结 参考文献 第3部分 开关电源的典型波形 第14章 波形 14.1 概述 14.2 正激变换器波形 14.2.1 80%额定负载下测得的 和 的波形 14.2.2 40%额定负载下的 和 的波形 14.2.3 导通/关断过程中漏源极间电压和漏极电流的重迭 14.2.4 漏极电流、漏源极间的电压和栅源极间的电压波形的相位关系 14.2.5 变压器的次级电压、输出电感电流的上升和下降时间与功率晶体管漏源电压波形 14.2.6 图14.1中的正激变换器的PWM驱动芯片(UC3525A)的关键点波形 14.3 推挽拓扑波形概述 14.3.1 最大、额定及最小电源电压下,负载电流最大时变压器中心抽头处的电流 和开关管漏源极间的电压 14.3.2 两开关管 的波形及死区期间磁心的磁通密度 14.3.3 栅源极间电压、漏源极间电压和漏极电流的波形 14.3.4 电流探头串联于漏极时与串联于变压器中心抽头时测量得到的漏极电流波形的比较 14.3.5 输出纹波电压和整流器阴极电压 14.3.6 开关管导通时整流器阴极电压的振荡现象 14.3.7 开关管关断时下降的漏极电流和上升的漏源极间电压重迭产生的交流开关损耗 14.3.8 20%最大输出功率下漏源极间电压和在变压器中心抽头处测得的漏极电流的波形 14.3.9 20%最大输出功率下的漏极电流和漏极电压的波形 14.3.10 20%最大输出功率下两开关管漏源极间电压的波形 14.3.11 5V主输出电路的电感电流和整流器阴极电压的波形 14.3.12 输出电流大于最小输出电流时5V主输出整流器阴极电压的波形 14.3.13 栅源极间电压和漏极电流波形的相位关系 14.3.14 整流二极管(变压器次级)的电流波形 14.3.15 由于励磁电流过大或直流输出电流较小造成的每半周期两次“导通”的现象 14.3.16 输出115%最大功率时的漏极电流和漏源极间电压的波形 14.3.17 开关管死区期间的漏极电压振荡 14.4 反激拓扑波形 14.4.1 概述 14.4.2 90%满载情况下,输入电压为其最小值、最大值及额定值时漏极电流 和漏源极间电压的波形 14.4.3 输出整流器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14.4.4 开关管关断瞬间缓冲器电容的电流波形 第4部分 开关电源新技术 第15章 功率因数及功率因数校正 15.1 功率因数 15.2 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 15.3 校正功率因数的基本电路 15.3.1 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连续和不连续工作模式boost电路对比 15.3.2 连续工作模式下boost变换器对输入网压变化的调整 15.3.3 连续工作模式下boost变换器对负载电流变化的调整 15.4 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的集成电路芯片 15.4.1 功率因数校正芯片Unitrode UC38 15.4.2 用UC3854实现输入电网电流的正弦化 15.4.3 使用UC3854保持输出电压恒定 15.4.4 采用UC3854芯片的电源的输出功率 15.4.5 采用UC3854芯片的boost电路开关频率的选择 15.4.6 boost输出电感L1的选择 15.4.7 boost输出电容的选择 15.4.8 UC3854的峰值电流限制 15.4.9 设计稳定的UC3854反馈环 15.5 Motorola MC34261功率因数校正芯片 15.5.1 Motorola MC34261的详细说明(图15.11) 15.5.2 MC34261的内部逻辑及结构(图15.11和图15.12) 15.5.3 开关频率和L1电感值的计算 15.5.4 MC34261电流检测电阻(R9)和乘法器输入电阻网络(R3和R7)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16章 电子镇流器 16.1 采用高频电源的原因 16.2 荧光灯的物理特性和类型 16.3 电弧特性 16.3.1 在直流电压下电极的电弧特性 16.3.2 交流驱动的荧光灯 16.3.3 荧光灯伏安特性 16.4 电子镇流器电路 16.5 DC/AC逆变器的一般特性 16.6 DC/AC逆变拓扑 16.6.1 电流馈电式推挽拓扑 16.6.2 电流馈电式推挽拓扑的电压和电流 16.6.3 电流馈电拓扑中的“电流馈电”电感的幅值 16.6.4 电流馈电电感中具体磁心的选择 16.6.5 电流馈电电感线圈的设计 16.6.6 电流馈电拓扑中的铁氧体磁心变压器 16.6.7 电流馈电拓扑的环形磁心变压器 16.7 电压馈电推挽拓扑 16.8 电流馈电并联谐振半桥拓扑 16.9 电压馈电串联谐振半桥拓扑 16.10 电子镇流器的封装 参考文献 第17章 用于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低输入电压变换器 17.1 低输入电压芯片变换器供应商 17.2 凌特(Linear Technology)公司的boost和buck变换器[1] 17.2.1 凌特LT1170 boost变换器[3] 17.2.2 LT1170 boost变换器的主要波形 17.2.3 IC变换器的热效应[3] 17.2.4 LT1170 boost变换器的应用 17.2.5 其他LTC高功率boost变换器[5] 17.2.6 boost变换器的元件选择 17.2.7 凌特buck变换器系列 17.2.8 LT1074 buck变换器的应用 17.2.9 高效率LTC大功率buck变换器 17.2.10 凌特大功率buck变换器小结 17.2.11 凌特小功率变换器 17.2.12 反馈环的稳定 17.3 Maxim公司的变换器芯片 17.4 由芯片产品构成的分布式电源系统
2022-05-17 15:41:56 31.47MB 开关电源 普莱斯曼
1
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算法与实现俞勇PDF完整版
2022-05-06 10:54:48 16.86MB ACM
1
Fiddler调试权威指南 是Fiddler的开发者Eric Lawrence编写的一本权威的参考指南。   通过Fiddler调试权威指南,你将学会:   ■ 充分利用Fiddler调试几乎所有Web相关的应用,支持IE、Google Chrome、Apple Safari、Mozilla、Firefox、Opera等各种浏览器;   ■ 掌握如何调试HTTPS数据流;   ■ 学习如何在iPhone、iPod、iPad、Windows Phone等移动设备上使用Fiddler;   ■ 如何使用FiddlerScript引擎扩展Fiddler;   ■ 基于FiddlerCore类库构建自己的应用。
2022-04-12 22:33:30 59.22MB fiddler
1
这是一本linux 网络编程的书,虽然例子不是很多,但是还是比较有用,知识比较全面
2022-03-29 18:14:33 1.66MB IPC 网络 编程
1
本pdf文档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ppt做好工作报告(汇报)的一些技巧和注意点,对商务人士来说比较实用,期待您的下载。
2022-03-22 14:17:45 3.57MB 用图表说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