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报告" 本实验报告旨在让学生掌握 Word 文档的字符排版和段落排版的方法,包括项目符号和编号、分栏等操作,以及文本框、艺术字、图形和图片的操作方法。实验内容包括两个操作,操作 1 是对文档进行编辑和保存,包括设置标题样式、字符格式、段落排版、项目符号和编号等;操作 2 是对文档进行格式设置,包括设置默认的输入法、语言设置、页眉和页码等。 知识点 1:Word 文档的字符排版和段落排版 * 设置标题样式:如设置“标题 3”样式、居中、加粗、加着重号等。 * 字符格式设置:如设置字符颜色、字体、字号、字符间距等。 * 段落排版设置:如设置段前间距、段后间距、首行缩进、单倍行间距等。 知识点 2:Word 文档的项目符号和编号操作 * 设置项目符号:如设置红色、五号的菱形项目符号,项目符号缩进和文字位置缩进等。 * 设置编号:如设置编号的格式、编号的位置和间距等。 知识点 3:Word 文档的文本框、艺术字、图形和图片的操作方法 * 文本框操作:如设置文本框的格式、文本框的位置和大小等。 * 艺术字操作:如设置艺术字的格式、艺术字的位置和大小等。 * 图形和图片操作:如插入图形和图片、设置图形和图片的格式和位置等。 知识点 4:Word 文档的页面设置 * 设置纸型和页面边距:如设置 A4 纸型、页面上下边距、左右边距和装订线等。 * 设置页眉和页码:如设置页眉的内容和格式、页码的位置和格式等。 知识点 5:Word 文档的语言设置和输入法操作 * 设置默认的输入法:如选择默认情况下要使用的一种输入法。 * 自定义 IME:如在“文字服务和输入语言”对话框中选择对应于默认要使用的 IME 的语言。 知识点 6:Word 文档的格式刷和样式操作 * 设置格式刷:如设置正文第 2 段中所有文字“计算机”的格式。 * 设置样式:如设置红色、加粗、倾斜、下划线等样式。 本实验报告旨在让学生掌握 Word 文档的各种操作和格式设置,包括字符排版、段落排版、项目符号和编号、文本框、艺术字、图形和图片、页面设置、语言设置和输入法操作等。
2025-11-17 16:35:43 51KB
1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pring、MyBatis和SpringMVC框架的留言本系统开发过程。实验通过构建MySQL数据库和message/user表,采用分层架构实现留言发布、回复、删除等功能。系统包含首页展示、模糊查询、登录验证、留言管理等模块,采用动画设计和分页处理优化用户体验。开发中解决了端口占用、页面加载、编码格式等技术问题,总结了框架整合、数据验证和用户交互设计经验。通过项目实践,作者掌握了三大框架的核心技术,提升了全栈开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5-11-17 10:23:05 4.33MB 实验报告 Java SpringMVC MyBatis
1
1+X中级实验试题.topo
2025-11-17 09:37:16 12KB
1
FreeRTOS是一个轻量级、实时的操作系统内核,被广泛应用于微控制器(MCU)环境,如STM32系列。在嵌入式系统中,任务管理是核心功能之一,任务的创建和删除是FreeRTOS中非常重要的操作。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深入理解如何使用FreeRTOS动态地创建和删除任务。 我们需要了解FreeRTOS的任务(Task)。任务是FreeRTOS中的基本执行单元,每个任务都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函数,它们并发运行,并通过调度器决定哪个任务在任何特定时刻获得CPU的使用权。任务的状态包括就绪、挂起、阻塞和删除。 动态创建任务涉及`xTaskCreate()`函数。这个函数接受一系列参数,包括任务函数指针、任务名、优先级、堆栈大小、任务参数以及任务句柄的指针。例如,我们可能会有以下代码创建一个任务: ```c TaskHandle_t xHandle; xTaskCreate(vTaskFunction, "TaskName", configMINIMAL_STACK_SIZE * 2, NULL, tskIDLE_PRIORITY + 1, &xHandle); ``` 在这里,`vTaskFunction`是任务函数,`TaskName`是用于调试的任务名称,`configMINIMAL_STACK_SIZE * 2`表示分配的堆栈大小,`NULL`是传递给任务的参数,`tskIDLE_PRIORITY + 1`是任务优先级,`xHandle`用于存储任务句柄。 动态删除任务则使用`vTaskDelete()`函数,其接收一个任务句柄作为参数,删除对应的任务。例如: ```c vTaskDelete(xHandle); ``` 删除任务后,FreeRTOS会回收该任务的内存资源,但请注意,如果任务在删除时仍然持有某些资源(如互斥锁或信号量),那么这些资源可能不会被正确释放,可能导致内存泄漏。因此,在删除任务前,应确保所有资源已被释放。 在STM32中使用FreeRTOS,需要初始化FreeRTOS内核,并设置启动任务。这通常在`main()`函数中完成,如: ```c int main(void) { // 初始化硬件,如GPIO、定时器等 // ... // 初始化FreeRTOS内核 vTaskStartScheduler(); // 如果这里被到达,说明vTaskStartScheduler()未能返回,意味着可能存在错误 for(;;); } ``` 启动调度器后,FreeRTOS会接管控制,根据优先级自动调度任务。在这个实验中,你可能会创建一个或多个任务,观察它们如何根据优先级和调度策略交替运行。 此外,为了调试和理解任务的行为,FreeRTOS提供了各种任务管理API,如`vTaskList()`,它能打印出当前系统的任务状态和信息,这对于理解和优化系统性能非常有用。 这个实验将帮助你深入理解FreeRTOS的任务创建和删除机制,以及如何在STM32环境中使用FreeRTOS进行实时任务管理。通过实践,你可以更好地掌握FreeRTOS的核心特性,为后续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11-15 22:09:08 4.42MB STM32 FreeRTOS
1
空间域图像增强技术主要通过直接处理图像像素来改进图像的质量,这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该技术主要包括点处理和掩模处理两种方法。点处理涉及单个像素的运算,比如直方图均衡化,这是一种调整图像对比度的方法,通过扩展图像的直方图分布来使图像的对比度更佳。而掩模处理涉及使用一个模板或掩模(通常是一个子图像),根据这个掩模在图像的每个像素周围进行局部操作,典型的掩模处理方法之一是邻域平均法,它主要用于图像平滑,去除噪声。 直方图均衡化原理涉及到图像的统计特性,通过统计原图像的像素分布,再通过灰度变换函数对像素进行重新映射,使得原图的直方图分布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增强图像对比度的效果。尽管直方图均衡化在视觉效果上有很大提升,但均衡化后的直方图并不一定完全均匀分布,原因在于图像像素值和灰度级是离散的,且均衡化处理时可能会造成灰度级的合并。 邻域平均法是图像平滑的一种常用技术,其基本思想是用像素及其邻域内像素的平均值来替换该像素的值。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图像的随机噪声,但同时也可能使图像边缘变得模糊。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引入了加门限法,这种改进方法通过判断邻域像素值与中心像素值之间的差异,并设置一个阈值,只有当差异小于这个阈值时才进行平均处理,从而可以更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 在实验中,使用了MATLAB这一强大的科学计算工具来实现上述算法。MATLAB内置了各种函数,如“histeq”用于直方图均衡化处理,而“imhist”则用于显示图像的直方图。除了内置函数,MATLAB也支持用户自定义程序,通过编写相应代码来实现更复杂的图像处理功能。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与实践,可以深刻理解空间域图像增强的原理,掌握直方图均衡化和邻域平均法等常用图像处理技术,并通过编写和运行MATLAB程序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分析部分,通过对原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可以观察到处理前后的图像及其直方图变化,从视觉效果上比较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及细节信息的增强。此外,通过在图像中加入高斯噪声,再进行4-邻域平均平滑处理,可以观察到噪声消除效果及边缘的模糊和改善情况。实验结论部分则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解释了图像处理前后效果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 附件部分则包含了实验设计的结果和程序清单,提供了实验操作的具体细节和代码。这些附件是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读者了解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也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的可能。 本实验报告通过理论学习和MATLAB编程实践,深入探讨了空间域图像增强技术,不仅让读者学习到了基本的图像处理知识,而且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目前,单片机(51,ARM等)技术、DSP技术和EDA技术是数字电路设计领域的三大主流技术,精通其中的一种技术都易于就业。在高等学校,EDA技术这门课一般是讲述FPGA/CPLD器件的设计技术,是现代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电信学院的电信、通信和光信息专业都开设了《EDA技术》这门课程,从2021年开始,该课程改名为数字系统设计,课时和内容都增加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EDA技术的发展很快,体现在器件、开发软件及其功能不断更新升级,其教学也要与时俱进,2015年更新了实验箱,本实验讲义基于新实验箱而编写。数字系统设计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使用VerilogHDL语言来设计FPGA。要求掌握VerilogHDL语言、一种开发工具、FPGA的设计流程和FPGA器件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实验使用的开发软件是ALTERA公司的厂家工具QuartusII13.1,该软件的应用非常广泛,也是FPGA设计的入门工具之一,比较适合于高校的本科教学。新的实验设备以DE1-SOC板为核心板(台湾友晶公司生产)
2025-11-15 16:57:46 159.93MB
1
在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的通信原理实验报告中,重点关注了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DSB-SC AM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调制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调制过程移除了载波分量,保留了两个边带,从而节约了传输功率,并且理论上能够实现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实验报告中详细阐述了DSB-SC AM信号的产生、波形特点、频谱特点,以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施措施。 实验报告首先介绍了DSB-SC A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现形式。时域中的DSB信号表达式为s(t)=m(t)coswt,频域表达式为1/2[M(w-wc)+M(w+wc)]。在此基础上,实验报告进一步说明了DSB-SC AM信号的产生原理和相干解调原理,即通过模拟基带信号与正弦载波相乘得到DSB-SC AM信号,并指出DSB-SC AM信号的解调必须采用相干解调方式。 在试验环节中,通过模拟音频信号和载频信号,使用乘法器产生DSB-SC AM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及其频谱特点。另外,为了能够在接收端恢复载波,实验中采取在发送端加导频的方法,并在接收端使用锁相环来提取载波。锁相环能够通过锁相机制跟踪导频信号,实现载波的提取。实验报告详细描述了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步骤,以及如何利用低通滤波器(LPF)和90度移相器进行相干解调,最终获取模拟基带信号。 为了深入理解DSB-SC AM信号的特点,实验报告对VCO(压控振荡器)的压控灵敏度进行测量。VCO是锁相环中实现信号频率变化的关键元件,压控灵敏度的测量可以确定其频率调整的灵敏程度,这对于锁相环的调试至关重要。 整个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实验步骤和结果,包括DSB-SC AM信号的产生、加导频信号、锁相环的调试和载波的提取,以及最终相干解调的实现。实验报告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操作加深了对DSB-SC AM调制解调原理的理解。 此外,报告中还提及了DSB-SC AM信号相干解调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点,比如相位翻转与调制信号波形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四倍载频分量,通过隔直流电路滤除直流分量,最终获取纯净的模拟基带信号。 通过以上知识点,可以看出实验报告围绕DSB-SC AM这一通信原理的实验展开,涉及到信号的产生、调制、解调和信号恢复等多个环节。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通信原理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5-11-15 14:57:08 6.49MB
1
数字系统设计是电子工程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涉及使用硬件描述语言(HDL)来构建和实现各种数字电路。在该领域中,双口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个重要的组件,它允许同时从两个不同的端口访问存储内容,这在需要高速数据交换的应用中尤其有用。双口RAM的设计和实现对于学生和工程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为它们能够在多个设备或处理单元之间提供快速而有效的数据共享。 本实验套装提供了一整套代码和仿真文件,旨在指导学习者如何在数字系统设计中使用双口RAM。这些文件是学习数字电路设计和验证的宝贵资源,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在准备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或课后实验的学生来说。通过这些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双口RAM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实验套装中包含了两个主要的子项目或模块,分别是lab_PLL和labLPM。PLL代表相位锁环(Phase-Locked Loop),这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能够产生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关的稳定时钟信号。PLL在数字系统设计中扮演着调整和同步时钟频率的重要角色,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另一方面,LPM代表参数化模块(Library of Parameterized Modules),它是数字设计中用于简化设计过程的预先构建的模块集合。通过使用LPM,设计者可以不必从头开始构建每一个组件,而是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模块来搭建复杂的系统。这大大缩短了开发时间,并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和效率。 整个实验套装中的文件为学生和工程师提供了深入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仿真的环境中测试和验证他们的设计。这些仿真文件可能包括测试平台(testbench),用于验证双口RAM实现的正确性和性能。通过对双口RAM的设计、实现和验证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字系统设计的重要技能,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实验中,学生将学会如何编写HDL代码来描述双口RAM的结构和功能,并且通过仿真来测试其行为是否符合预期。这不仅涉及到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了实践操作的训练,是数字电路设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中的代码编写和仿真测试,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双口RAM在数字系统中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对其进行优化。 此外,本实验套装的文件可能会涉及对特定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的使用,这是数字电路设计中最为常见的编程语言。熟练掌握这些语言对于从事数字系统设计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是构建和描述复杂数字系统的主要工具。 数字系统设计实验套装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双口RAM使用的平台,而且还涵盖了PLL和LPM等关键概念的实现。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并为将来在电子工程领域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2025-11-14 18:30:57 11.35MB 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 课后实验
1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众多信息隐藏技术中,数字图像隐写术因其具有隐蔽性和不易被察觉的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西南科技大学的信息隐藏实验二项目,专注于数字图像空域隐写与分析技术的实现,旨在探索和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技术。 数字图像空域隐写技术主要依赖于将秘密信息嵌入到数字图像的像素值中。这种技术的关键在于找到图像数据中可以利用的冗余度,在不引起视觉上明显变化的前提下,将信息隐藏其中。在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平衡信息的嵌入量和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以确保隐写信息不会被轻易发现,同时也尽可能降低对图像视觉质量的影响。 空域隐写与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实现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隐写算法的设计、隐写容量的优化、隐写图像的质量保持、隐写分析算法的开发等。设计一个好的隐写算法,需要对图像数据有深入的理解,包括图像的统计特性、人眼对图像变化的敏感度等。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隐写算法的鲁棒性,即隐写信息在经过各种图像处理操作后,依然能够被准确提取。 在隐写信息的嵌入策略上,常见的方法有最低有效位(LSB)隐写、奇偶隐写、基于调制的隐写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嵌入策略是实现高效隐写的关键。例如,LSB隐写是通过改变图像像素值的最低有效位来嵌入信息,这种方法简单易实现,但相对容易被检测到。而基于调制的方法,如最小二乘估计(MSE)隐写,则可以通过对像素值的调整来优化图像质量。 在信息提取方面,提取算法需要能够准确地从可能已经受到各种干扰的图像中恢复出隐写信息。这就需要提取算法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识别准确性。为了检测隐写图像,研究者还发展出一系列隐写分析技术。这些技术通过分析图像的统计特性、异常区域检测等方法来判断图像是否被隐写以及隐写了何种信息。 在西南科技大学进行的实验二项目中,学生们将深入研究上述技术,并通过编写程序、运行实验,实现对数字图像空域隐写与分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这项工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也为他们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安全是信息时代的基石,数字图像隐写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信息隐藏的需求将会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因此对于相关技术和算法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化。西南科技大学的这次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操的平台,也为未来可能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开发埋下了伏笔。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信息隐藏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他们将来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025-11-14 16:12:41 2.39MB 信息隐藏
1
ZZU编译原理实验报告是一份关于编译原理这一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重要实验性文档。编译原理是研究如何将一种编程语言所编写出来的源代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代码的技术学科。实验报告通常需要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实验者的分析和思考,它是学习和掌握编译原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验报告中往往会包含对编程语言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目标代码生成和优化等编译过程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操作。 在该实验报告中,“ZZU”可能是报告的编写者或者所属机构的简称,表明这份报告可能是由某个组织或个人完成的。报告中提到的“代码稍后上传”,意味着该实验报告可能是一个系列文档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实验相关的代码文件,这些代码文件需要通过压缩包的形式上传并分享给需要的人。 标签中的“软件/插件”表明该实验报告的内容可能涉及到与编译相关的软件工具或者插件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评估。这些工具或插件可能是为了辅助实验过程、提高编程效率或实现特定编译功能而设计的。 由于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没有提供,我们无法详细讨论报告中所涉及的实验细节、所用编程语言的特性、实验环境的配置以及实验结果的具体分析。然而,基于上述信息,可以推测这份报告将是编译原理实践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宝贵资料,有助于学习者深入理解编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细节。 此外,提到的“压缩包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只有一个简单描述“编译原理实验”,这表明压缩包中可能只包含了一份主要的实验报告文档,或者实验报告的主体文件。由于文件名称较为抽象,不包含实验的具体细节,我们无法从文件名称推断出具体的实验内容。 ZZU编译原理实验报告是一个针对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进行的实践性学习活动。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学习者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编译原理这一核心课程的理解,并掌握相关软件工具的应用。这份报告对于那些希望深入学习和了解编译原理的人而言,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
2025-11-13 20:00:48 2.86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