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变应力恢复地应力测量方法,研制了一种单线圈电流型振弦式三向压力传感器。通过单向加载标定试验和三向加载标定试验,研究了传感器的重复性、线性度及压力传感面之间的自干扰特性。
1
主要阐述了ZLF-450/660型矿用冷风机组的制冷原理、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能参数,并在矿井高温高湿的模拟环境下,对矿用冷风机组的各项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机组运行参数稳定可靠,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高温矿井治理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装备。
2024-01-10 17:02:46 462KB 矿井热害 矿井降温
1
通过对煤矿井下选用电动机的一般要求,煤矿用隔爆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检验项目及要求的分析,提出两种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试验方案,详细论述了试验方案的原理,并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对产品生产厂家、有关检测检验机构和相关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4-01-10 11:03:47 511KB 行业研究
1
通过试验研究,找出了1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再热汽温长期偏低的原因,并在受热面不做改造的情况下,采取燃烧调整和吹灰优化等手段使再热汽温大幅提高,提高了经济性。该经验对其它同类型锅炉具有借鉴意义。
2024-01-09 10:13:40 1.23MB 1000MW 超超临界 塔式锅炉 再热汽温
1
为研究人工冻结对白垩系砂岩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以粗粒、中粒砂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一次冻融前后砂岩饱和吸水率试验、氮气吸附实验;并进行20,-30,20℃等不同冻结过程下的强度测试。试验结果表明:2种岩石经历冻融作用后饱和吸水率均有所增大,粗粒砂岩饱和吸水率增加幅度较大。一次冻融循环后粗粒砂岩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增大而平均孔径减小,而中粒砂岩区别于粗粒砂岩的是,其孔容呈现减小趋势。冻融作用下两种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粗粒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幅度大于中粒砂岩。低温冻结提高了试验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粗粒砂岩单轴抗压强度提高幅度大于中粒砂岩。揭示了饱和砂岩物理力学特性劣化内在机理,指出了岩体结构特征及饱和状况是控制不同冻结过程损伤状况的主要指标。
1
体积比热与岩石含水率密切相关,但相关领域涉及较少,且含水率对体积比热影响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对取自工程现场的2种粒径白垩系砂岩进行室内试验,测试含水率对体积比热的影响及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2种粒径白垩系砂岩的体积比热均随着含水率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现象,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其体积比热缓慢减小。分析了常温条件下岩石含水率与体积比热的关系,为在白垩系地层使用冻结法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2023-12-18 11:17:22 181KB 行业研究
1
为进一步认识白垩系地层冻结砂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开展了不同温度状态下饱和中砂岩和粗砂岩的单轴压缩试验,对岩石应力应变状态、破坏形态及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白垩系地层冻结砂岩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的压密段和塑性变形段不明显,表现出明显的弹性和脆性特征;岩样主要破坏形态为劈裂破坏和单斜面剪切破坏,且破坏强度较低;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值都随温度的降低而不断增大,同一温度状态下,中砂岩单轴抗压强度明显小于粗砂岩,且泊松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同等温度条件下粗砂岩泊松比小于中砂岩。依据试验结果可为冻结法凿井冻结壁和井壁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数。
1
为研究白垩系地层冻结砂岩的强度特性,采用MTS-815电液伺服岩石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温度状态下饱和中砂岩和粗砂岩的单轴压缩试验,获得冻结白垩系砂岩的力学性质与低温的相关性。试验表明:冻结白垩系中粒砂岩及粗粒砂岩,其单轴抗压强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从25℃降至-30℃的过程,中粒砂岩强度提高了49.475%~64.656%,而粗粒砂岩的强度提高了59.455%~84.886%,相同温度下,饱和粗粒砂岩的单轴强度总是大于中粒砂岩;两种岩石强度的差异性较大,且差值随着温度降低而总体上不断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冻结白垩系岩石弹性模量明显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的压密段和塑性变形段越来越不明显,表现出更明显的弹性和脆性特征。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可为该地区冻结法凿井冻结壁和井壁的设计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
2023-12-18 10:10:53 229KB 井壁设计
1
聚四氟乙烯/CFRP/铝合金叠层材料钻削试验研究,王昌赢,蔡晓江,通过对聚四氟乙烯/CFRP/铝合金叠层材料的钻削试验,研究了钻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变化特点,讨论了铝合金切屑状态对切削过
2023-12-17 19:36:33 613KB 首发论文
1
明渠水流速度对自掺气发展影响的试验研究,卫望汝,邓军,采用针式掺气浓度仪对有压出口后明渠水流表面自掺气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测量,研究了不同出口流速条件下掺气发展区的掺气浓度
2023-12-16 13:59:06 668KB 首发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