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TC402数据交换编辑器是一款专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测量专业人士设计的软件工具,主要用于处理和管理Leica的TC402系列全站仪所采集的数据。这款编辑器允许用户方便地导入、编辑、转换以及导出测量数据,确保数据在不同系统间的无缝流转,提高工作效率。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Leica TC402数据交换编辑器提供了多种功能来保障这一点。例如,它可以读取和解析TC402全站仪的原始数据格式,将这些数据转换成通用的GIS格式,如Shapefile、DXF或CSV,便于在其他GIS软件(如ArcGIS、QGIS等)中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它也支持导出为特定的测量行业标准格式,如ASCII、GML或DTM,满足不同项目需求。 编辑功能是该软件的核心之一。用户可以查看、编辑测量点的位置信息、属性数据以及相关的元数据。这在处理大量野外测量数据时尤为有用,比如修正错误的坐标,更新或添加缺失的属性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软件可能还具备筛选、排序和分组数据的功能,以便于数据管理和分析。 此外,Leica TC402数据交换编辑器可能还包含一些高级特性,如坐标转换和投影设置,以适应全球不同的地理坐标系统。它可能支持多种投影方式,如UTM、经纬度、国家平面坐标系等,确保数据在不同坐标系统间转换的正确性。这对于跨国或跨区域项目尤其重要。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该软件可能具有直观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批量处理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拖放操作批量处理多个文件,节省大量时间。同时,它可能提供详细的帮助文档和教程,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掌握各项功能。 Leica TC402数据交换编辑器是专业测量和GIS工作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简化了数据管理,提高了数据质量和效率,使用户能够更专注于项目的实际分析和决策。通过这款软件,用户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利用Leica TC402全站仪采集的数据,为地形测绘、建筑施工、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025-06-30 16:59:01 5.46MB leica
1
(1) 试运行画面 注 记 · 启动FR Configurator时,出于安全的考虑,不显示试运行的发送指令部分。 试运行时,请从[显示(V)]菜单中的 [导航(N)]子菜单中,点击 [测试运行(T)],显示试运行的发送指令部分。 · 请不要连续点击 、 等操作按钮。否则可能会导致FR Configurator工作不稳定。 如果仍继续运行,请按 停止运行。 No. 名称 功能·内容 A 频率 (速度)显示 显示选择站的变频器的频率 (转速)、警报等。 B 设置频率 (速度)输入栏 若输入设置频率按下 ,就可以将设置频率输入选择站的变频器。若在空栏时按下 ,则会显示选择站的输出频率。 C SET 作为选择站的变频器的设置频率,输入输入到频率 (速度)输入栏的值。 D STOP 向所选择的变频器发送停止运行指令。 E PU 将所选择的变频器的运行模式变更为PU运行模式。 F EXT 将所选择的变频器的运行模式变更为外部运行模式。 G NET 将所选择的变频器的运行模式变更为网络运行模式。 H 运行模式显示 用红色显示所选择的变频器的运行模式。 I 旋转方向显示 正转时"FWD"的显示为红色,反转时"REV"的显示切换为红色。 J [FWD] 将正转指令发送给所选择的变频器。仅在按住按钮的时间内进行试运行。 K [REV] 将反转指令发送给所选择的变频器。仅在按住按钮的时间内进行试运行。 A H E F G I DC K J B53
2025-06-26 20:04:48 7.56MB
1
内部阻塞的解决方法 内部阻塞是BANYAN网络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办法可有如下考虑: 1.通过适当限制入线上的信息量或加大缓冲存储器来减少内部阻塞 内部阻塞是在2×2交换单元的两条入线要向同一个出线上发送信元时产生的,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个概率是1/2。但是,如果入线上并不总是有信号,这个概率就会下降。 2.通过增加多级交换网络的多余级数来消除内部阻塞 例如,把8×8 BANYAN网络的级数由3增加到5,就可以消除内部阻塞。事实上,有人已经证明了,若要完全消除N×N的BANYAN网络(其级数为M=log2N)的内部阻塞,至少需要2log2N-1级。 3.增加BANYAN网络的平面数,构成多通道交换网络。 4.使用排序-BANYAN网络,这是解决BANYAN网络的内部阻塞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2025-06-16 09:08:33 1.36MB 交换单元 网络
1
题库发布2025/新华三/H3CIE面试资料合集
2025-06-16 01:49:09 350.14MB 网络 路由交换 网络工程师
1
行标_DL698.45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5部分:面向对象的互操作性数据交换协议,非影印版,属于公开资源。 DLT698.45201X 附录G(资料性附录)状态字、特征字、模式字 咐录H(资料性附求)APDU编码举例 183 DLT698.45201X DL/T698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分为以卜部分: DLT698.1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珥系统第1部分:导则; DL/T698.2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2部分:主站技术规范 DL/T698.31电能信息米集与管理系统第3-1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一通用要求; D/ˆ698.32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2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一厂站采集终端 特殊要求 DL698.33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3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一专变采集终端 特殊要求 DL/698.34电能信息呆集与管理系统第3-4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一公变采集终端 特殊要求 仉L八698.35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3-5部分:电能信息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一低压集中抄表 终端特殊要求; D/T698.41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1部分:通信办议一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DL/T698.42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2部分:通信协议一集中器木地通信接口协议 本部分为D/T698新增的第4-5部分,并与以上标准共同构成对DL/T698-1999《低压电力用户集中 抄衣系统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部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木部分由电力行业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 本部分起草单位:。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号,100761)。 III
2025-06-03 15:08:43 1.69MB DL698.45 数据交换协议 电能信息采集
1
燃料电池是一种通过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具有高效、清洁、低噪声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燃料电池的各种类型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为其启动快、工作温度低、功率密度高等特点,在便携式电源、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发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PEMFC发电系统中电堆温度的控制策略,温度对于PEMFC电堆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当电堆处于特定温度时,才能发挥最佳性能。PEMFC的电化学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电堆温度会逐渐升高。适当的温度可以加快电化学反应速度,提高质子交换膜的电导率,从而增加电堆的输出功率。然而,电堆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膜中水分流失加快,减弱质子交换膜的强度。 为了实现对PEMFC电堆温度的有效控制,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算法的温度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分析了PEMFC发电系统的热理模型,并将其与近似线性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人员依据先前实验经验,自动调节控制参数,设计出了一套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加热器、循环水泵、散热器和流量控制阀等执行机构,结合脉宽调制(PWM)技术,实现对电堆温度的精准控制。 在PEMFC电堆的温度控制中,主要面临时变、大滞后和非线性等复杂特性。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往往会出现较大的超调量,且调节时间较长,难以适应系统的动态变化。因此,本文提出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状态动态调节,有效解决传统PID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研究中还提及了不同工作温度下PEMFC的电池电压电流关系特性。例如,在5KW电堆中,通过实验得到的不同温度下的电压电流关系特性曲线显示,电堆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工作特性。这些曲线对于理解电堆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及最佳工作点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提出的基于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算法的PEMFC电堆温度控制策略,不但解决了PEMFC温度控制中的时变、大滞后和非线性问题,而且通过实验验证了其良好的控制效果,为PEMFC电堆的最佳性能发挥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拓展,这一温度控制策略的研究成果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
2025-06-03 10:08:51 202KB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
OpenTSN3.4开源项目的新特性主要集中在网络技术领域中的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其中,新版本突出的改进之一是交换平面深度解耦,这一变化为硬件代码的设计和实现带来了重大影响。在时间敏感交换(TSS)的背景下,HC_OpenTSN3.4作为硬件代码的代表,体现了交换平面与控制平面的分离,这意味着在网络设备中,数据转发和路由决策的功能更加明确地被区分。 深度解耦意味着交换平面能够更加独立于硬件的其他部分运行,硬件代码因而可以专注于数据的快速转发,而不必处理控制逻辑。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还简化了网络设备的设计复杂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同时,这样的解耦还促进了网络的灵活性,使得交换平面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协议要求。 TSS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确定性的网络服务,确保关键任务数据的准时交付,这对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航空电子等领域的实时网络应用至关重要。TSS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优化,为上述行业提供了更好的网络解决方案,支持了这些行业对于时间敏感任务处理的严格需求。 HC_OpenTSN3.4作为OpenTSN3.4版本中的硬件代码组件,不仅代表了交换平面的功能实现,还是整个TSS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其对深度解耦特性的支持,HC_OpenTSN3.4有助于提高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降低延迟,增强网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HC_OpenTSN3.4可能包含了对以太网帧的处理逻辑,时钟同步协议的实现,以及流量控制和优先级标记等功能模块。 此外,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网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需求日益增长。OpenTSN3.4的新特性,尤其是交换平面深度解耦,有可能为未来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支持,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更好地响应不同服务质量和应用需求的变化,从而适应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OpenTSN3.4的推出,尤其是其交换平面深度解耦的新特性,为时间敏感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一变革性的进步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更新,也为网络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未来,随着TSS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可以预见一个更加高效、稳定和智能的网络环境。
2025-06-01 23:35:25 85.01MB
1
天清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用户WEB手册 天清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用户WEB手册
2025-05-12 10:40:03 4.74MB
1
表 3.1 在鉴别和密钥交换协议中使用的符号 A Alice 的名字 B Bob 的名字 EA 用 Trent 和 Alice 共享的密钥加密 EB 用 Trent 和 Bob 共享的密钥加密 I 索引号 K 随机会话密钥 L 生存期 TA,TB 时间标记 RA,RB 随机数,分别由 Alice 和 Bob 选择的数。 Wide-Mouth Frog Wide-Mouth Frog 协议[283,284]可能是最简单的对称密钥管理协议,该协议使用一个 可信的服务器。Alice 和 Bob 两人各和 Trent 共享一秘密密钥。这些密钥只作密钥分配用, 而不是用作加密用户之间的实际报文。会话密钥只通过两个报文就从 Alice 传送给 Bob: (1)Alice 将时间标记 TA连同 Bob 的名字 B 和随机会话密钥 K 一起,用她和 Trent 共 享的密钥对整个报文加密。她将加了密的报文和她的身份 A 一起发送给 Trent: A,EA(TA,B,K) (2)Trent 解密从 Alice 来的报文。然后将一个新的时间标记 TB连同 Alice 的名字和随 机会话密钥一起,用他与 Bob 共享的密钥对整个报文加密,并将它发送给 Bob: EB(TB,A,K) 这个协议最重要的假设是 Alice 完全有能力产生好的会话密钥。请记住,随机数是不容 易产生的,无法相信 Alice 能够做好这件事。 Yahalom 在这个协议中,Alice 和 Bob 两人各与 Trent 共享一秘密密钥[283,284]。 (1)Alice 将她的名字连同随机数 RA一起,将它发送给 Bob。 A,RA (2)Bob 将 Alice 的名字、Alice 的随机数、他自己的随机数 RB一起用他和 Trent 共享 的密钥加密。再将加密的结果和 Bob 的名字一起发送给 Trent。 B,EB(A,RA,RB) (3)Trent 产生两个报文,第一个报文由 Bob 的名字、随机会话密钥 K、Alice 的随机 数和 Bob 的随机数组成。用他和 Alice 共享的密钥对所有第一个报文加密;第二个报文由 Alice 的名字和随机会话密钥组成,用他和 Bob 共享的密钥加密,然后将这两个报文发送给 Alice。 EA(B,K,RA,RB),EB(A,K) (4)Alice 解密第一个报文,提出 K,并确认 RA 的值与她在第(1)步时的值一样。 Alice 发送两个报文给 Bob。第一个报文是从 Trent 那里接收到的用 Bob 的密钥加密的报文, 第二个是用会话密钥加密的 RB。
2025-05-03 21:16:13 3.1MB
1
内容概要:本文档提供了河北某单位的网络设备详细配置信息,旨在确保不同部门(如市场、人力和产品等部门)能够安全且高效地通信,并保障网络安全稳定。配置内容涉及多个方面:IP地址分配明确到具体的设备和接口,包括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无线控制器以及它们所使用的不同IP地址格式;规定了各设备间的链路连接规则、端口访问控制列表(ACLs)以及链路汇聚的参数;设置了复杂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来自动分配IPv4地址并管理无线网络连接的安全特性(例如WiFi认证机制)。同时配置了OSPF及其版本3在内的多种路由协议以确保网络间互联互通和数据转发;并且针对不同网络层次配置GRE over IPSec以保障特定数据传输通道的安全。此外,还设定了详细的SNMP监控与报警策略和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 适用人群:适用于有一定网络基础知识的技术人员或者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尤其适用于那些负责构建或维护企业级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该文档可用于指导技术人员按照规范部署网络基础设施,确保各部门网络的有效隔离和通信质量,并提供详尽的操作步骤以便快速搭建一个具备高级别的安全保障的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同时也可以用来进行网络故障排查和日常运维工作的参考依据。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涵盖了传统的IPv4网络规划,而且对IPv6的支持给予了充分考虑,这使得整个网络架构既兼容现有应用环境又能应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文中多次提到对于不同类型业务流量的不同对待方法,例如带宽限制策略以及针对特定时段采取的访问管控政策等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核心业务性能的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和保护网络安全。
2025-04-22 11:41:50 384KB 路由与交换 RIP OSPF DHC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