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了一种低功耗冷链温度记录仪的软硬件设计方法。温度记录仪硬件包括温度数据采集、数据读取及处理、数据存储3个部分,其功能分别由数字温度传感器STTS75、低功耗微控制器STM8L101F3,以及具有I2C和RF双接口的数据存储器M24LR64完成。
2025-09-29 12:22:19 93KB M24LR64 温度记录仪
1
本文件定义了Harris公司的分布网络规约(DNP)应用层APDU的格式与服务。ISO OSI(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放系统互连)模型规定了七层。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了一个简化了的模型只包含有物理、数据链路与应用层。它被名之为性能加强了的体系结构(EPA)。本文件定义该EPA的第三层或应用层。数据链路层被定义于: Distributed Network Protocl Version 3.00: Data Link Layer (P009-OPD.DL)
2025-09-29 09:58:18 627KB DNP3.0
1
PaddlePaddle (PArallel Distributed Deep LEarning 并行分布式深度学习)是百度研发的深度学习平台,具有易用,高效,灵活和可伸缩等特点,为百度内部多项产品提供深度学习算法支持。支持的特性易用性:为用户提供了直观且灵活的数据接口和模型定义接口灵活性:PaddlePaddle支持多种神经网络结构和优化算法。简单书写配置文件即可实现复杂模型,如带注意力机制或复杂记忆连接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高效性:为充分发挥多种计算资源的效力,PaddlePaddle在计算、存储、架构、通信等多方面都做了细致优化,性能优异可伸缩性:PaddlePaddle全面支持多核、多GPU、多机环境,优化的通信实现使高吞吐与高性能成为可能,轻松应对大规模数据训练需求 标签:PaddlePaddle
2025-09-29 08:34:02 5.57MB 开源项目
1
强化学习算法复现研究:深度探究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Fixed-Time轨迹跟踪控制机制及其在机械臂的应用——适应不确定性系统及输入饱和状态的自适应控制框架与简易代码实践指南。,《顶刊复现》(复现程度90%),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Fixed-Tim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for Uncertain Robotic Manipulators With Input Saturation,自适应强化学习机械臂控制,代码框架方便易懂,适用于所有控制研究爱好者。 ,核心关键词:顶刊复现; 强化学习; 固定时间轨迹跟踪控制; 不确定机械臂; 输入饱和; 自适应控制; 代码框架; 控制研究爱好者。,《基于强化学习的机械臂固定时间轨迹跟踪控制:复现程度高达90%》
2025-09-29 03:11:49 555KB
1
目前的监控设备大部分是基于国外的基础软硬件研制开发的,存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国产化软硬件平台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通过分数据库存储实现插入、查询算法的优化,采用多线程设计实现大量并行数据的接收与处理,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实现数据接收层、处理层和展示层的有效分离。设计的软件经实际环境应用,表现出良好的数据承载能力、实时性和可靠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监控软件在现代工业控制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实时监测、记录设备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然而,当前市面上大多数监控软件依赖于国外的软硬件基础,这可能导致核心技术安全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国产化平台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案,旨在提高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性。 国产化平台主要由国产龙芯3A处理器和银河麒麟Linux操作系统构成。龙芯3A处理器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处理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适配于各种工业应用。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则是一个自主可控的Linux发行版,确保了操作系统层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种软硬件组合不仅提升了系统的自主性,还降低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增强了整体的可靠性。 监控软件设计遵循平台化、层次化和模块化原则,采用C++语言进行开发。软件结构分为四个层次:界面层、业务层、协议层和接口层。界面层提供直观的用户交互,包括状态监控、设备配置、日志查询等功能。业务层为核心功能层,涵盖命令调度、配置管理、业务管理和查询管理等子功能。协议层处理不同类型的协议解析,接口层则封装了网络通信、数据库访问和语音接口,确保各层之间的有效通信。 模块设计方面,用户界面模块提供操作平台,用户命令解析模块处理用户的命令请求,命令调度模块负责命令的管理和调度。配置管理模块管理软件和设备的配置,配置协议模块则封装配置命令。业务管理模块处理关键信息处理设备的业务数据,管理协议模块解析设备状态和报警信息,而查询管理模块用于查询数据、日志和报警信息。这些模块的划分使得软件结构清晰,易于扩展和维护。 在优化性能方面,软件采用了分数据库存储以优化插入和查询效率,多线程设计用于并行处理大量数据,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实现了数据接收、处理和展示层的有效分离。实际应用表明,该监控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承载能力、实时性、可靠性和良好的扩展性与可维护性。 基于国产化平台的监控软件设计与实现,是我国在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道路上的重要一步。通过利用国产软硬件,我们不仅可以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还能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种设计思路对于未来我国信息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2025-09-28 23:31:12 555KB
1
基于STM32F103的3.6kW储能逆变器设计方案,涵盖了硬件架构、软件实现以及保护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硬件方面采用BOOST+全桥拓扑设计,主控板为STM32F103C8T6,支持并网充电、放电及并离网自动切换等功能,并提供了过流、过压、短路、过温等全面保护措施。软件部分展示了PWM互补通道配置、ADC采样滤波算法、在线升级机制等关键技术点。此外,文中还提到了PCB布局技巧、SPWM波形生成算法及其优化方法。 适合人群: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有一定基础的技术人员,特别是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领域相关工作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储能逆变器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专业人士,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基于STM32平台进行高效、低成本逆变器开发的方法。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完整工程文件(含PCB、原理图、源码)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实践,同时强调了STM32相比传统DSP方案的优势,如开发成本低、易维护等特性。
2025-09-28 21:49:53 414KB
1
"8位 Polar 码编译码技术及其 MATLAB 仿真与 FPGA 实现程序的研究与应用",8位polar码编译码 MATLAB仿真及其fpga实现程序 ,8位polar码编译码; MATLAB仿真; FPGA实现程序,基于MATLAB仿真的8位polar码编译码及其FPGA实现程序 8位Polar码编译码技术是一种高效的信道编码方法,其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能够实现接近香农极限的传输性能。该技术由Erdal Arıkan首次提出,并在5G通信标准中得到了应用。编译码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特定的编码和译码算法,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MATLAB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学计算和仿真软件,它在编译码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MATLAB,研究人员能够构建模型、进行仿真测试,并对算法进行优化。特别是在Polar码的仿真过程中,MATLAB提供了强大的函数库和工具箱,能够有效地模拟信道编码的编译码过程,以及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一种可以通过编程配置的硬件平台,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并行处理能力,非常适合于执行复杂的编译码算法。将Polar码编译码技术在FPGA上实现,可以显著提高编解码的速度,实现实时通信的要求。FPGA实现程序的研究与应用,涉及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的设计与编程,以及对硬件资源的优化配置。 剪枝是一种在编译码过程中提高效率的技术,它通过裁剪掉一些对最终输出影响较小的节点或路径,来减少计算复杂度和提高处理速度。在Polar码的译码过程中,剪枝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复杂度,尤其是在FPGA等硬件平台上实现时。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MATLAB仿真和FPGA实现程序,可以深入探讨8位Polar码编译码技术的性能和可行性。仿真部分可以验证编译码算法在理论上的正确性和优越性,而FPGA实现则关注算法在硬件上的实际应用和性能表现。此外,研究可能还会涉及对不同剪枝技术的比较分析,探讨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编译码的速度和效率。 对于该研究领域的工程师和学者而言,理解8位Polar码编译码技术的原理、MATLAB仿真的方法以及FPGA实现的流程至关重要。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理论研究上更进一步,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更好地解决技术难题。
2025-09-28 17:53:30 882KB
1
WebView2引导程序一键修复工具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在安装某些应用软件时,用户可能会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具体来说,当系统提示“正在下载 WebView2 引导程序... 错误:无法下载 WebView2 - 0 无法安装 WebView2!”的时候,这个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错误提示表明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中缺少WebView2运行时环境,而这一环境是某些应用程序正常运行所必需的。WebView2运行时环境是由Microsoft提供的一个核心组件,它可以让开发者构建并部署面向 Chromium 的 Edge 浏览器中的 web 技术(如 HTML、CSS 和 JavaScript)。 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WebView2依赖于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开发版本。换句话说,WebView2运行时实际上是通过Edge浏览器来提供支持的,因此用户在安装WebView2时,系统会尝试下载并安装Microsoft Edge的一部分。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网络问题或系统配置问题,就可能导致无法正确下载和安装WebView2引导程序,从而导致错误提示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微软提供了一个名为“Microsoft_EdgeWebView2修复工具”的程序。这个修复工具是一个专门针对WebView2运行时环境安装失败而设计的解决方案。通过运行这个一键修复工具,用户可以尝试自动修复WebView2运行时的缺失或损坏,从而避免手动安装的复杂性和潜在错误。 修复工具通常包含在开发者或IT专业人员的工具箱中,用以确保所有依赖于WebView2的应用程序可以在用户的计算机上顺利运行。工具的操作流程一般比较简单,用户只需双击运行安装包中的.exe文件,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如果修复工具能够成功识别问题,并执行必要的修复操作,用户的系统将能够正常地支持运行依赖于WebView2的应用程序。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这个修复工具不仅限于普通用户,也包括了企业级用户。因为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基于Web技术的解决方案,确保WebView2运行时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变得非常关键。这也是为什么在标签中会出现“应用软件”、“补丁”、“WebView2引导程序”等相关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体现了WebView2引导程序一键修复工具的定位和使用场景,即作为应用程序的辅助工具,帮助用户解决因系统环境问题导致的应用安装或运行故障。 WebView2引导程序一键修复工具在软件安装和维护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当前许多应用程序都依赖于WebView2技术的背景下。它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用户遇到技术问题时的困扰,并提高了技术支持的效率。通过简单的操作,修复工具可以迅速帮助用户解决WebView2安装失败的问题,确保应用程序能够顺畅地在用户设备上运行。
2025-09-28 17:40:04 1.79MB 应用软件 WebView2
1
HFSS(高频结构仿真)在天线仿真设计中的应用,涵盖了微带天线、馈电网络、波导裂缝天线、口径天线和阵列综合低副瓣等多种类型的天线设计。首先,文章探讨了微带天线的特点及其在HFSS中的电磁场分布和辐射性能的模拟;接着,讨论了馈电网络的设计,强调了传输线效应、阻抗匹配和功率分配的关键因素;然后,分别介绍了波导裂缝天线和口径天线的模拟过程,重点在于裂缝长度、宽度及波导形状对性能的影响;最后,针对阵列综合低副瓣天线,阐述了阵列单元布局、间距和馈电相位的优化方法。文中还提到了利用仿真软件编写脚本和使用优化工具来提高设计效率。 适合人群:从事无线通信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天线设计有深入研究需求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天线设计和仿真的项目,旨在提升天线性能,优化设计方案,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天线设计难题。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结合具体实例展示了HFSS在天线设计中的强大功能,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
2025-09-28 17:20:54 2.3M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