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应用数字微镜(DMD)的哈达玛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以光栅为分光元件,用DMD 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哈达玛编码模板进行光学调制,用InGaAs单点光电二极管探测调制后的光谱信号。综合考虑分辨率、能量利用率、像差和体积等因素,合理选择狭缝长和宽、光栅入射角及透镜焦距,采用光路分段优化法进行光学设计,通过DMD 面阵上的狭缝像和探测器上的点斑尺寸等分析设计结果。模拟分辨率优于4 nm,探测器上点斑尺寸小于3 mm,光学系统尺寸为75 mm×25 mm×85 mm。为提高光谱仪对弱光谱信号的探测能力,在系统前加入了一种集光结构,使从光纤出射的光能的利用率理论值提高24.2%。实验结果表明,该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优于6 nm,通过添加集光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光谱仪的能量利用效率。该光谱仪具有分辨率高、能量利用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1-03-02 09:06:11 2.72MB 光谱学 集光结构 哈达玛变 数字微镜
1
采用光热/光电阵列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近红外波段高能激光束总能量和光斑时空分布的测量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波长范围0.9~1.7 μm、动态范围W/cm2~kW/cm2的激光光斑参数测量,并具有探测光斑面积大和测量不确定度小等特点。通过验证,系统有效探测面积为22 cm×22 cm,空间分辨力为1.1 cm。能量测量不确定度小于10%,功率密度测量不确定度小于15%。该方法可以作为近红外高能激光参数测量的有效手段。
2021-02-25 22:03:58 2.56MB 测量 近红外探 光热/光电 能量和功
1
浅谈制定近红外光谱分析标准
2021-02-25 14:09:03 3.91MB 论文
1
基于近红外电信二极管激光器的双通道QEPAS传感器,用于大气CO2检测
2021-02-25 14:08:50 581KB 研究论文
1
针对共振隧穿二极管近红外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本征电流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对共振隧穿二极管近红外探测器双势垒结构(DBS)进行p 型掺杂来抑制电流的方法,并用有限元软件对探测器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单势垒p 型掺杂、双势垒p 型掺杂、双势垒结构p 型掺杂及p 型掺杂浓度对探测器本征电流抑制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对双势垒结构进行p 型掺杂后,探测器的隧穿峰值电流比非掺杂的双势垒结构的探测器的隧穿峰值电流小将近3个数量级。随着双势垒结构p 型掺杂浓度的增加,器件本征电流会相应地减小。对器件进行了制备以及测试,结果表明,将双势垒结构进行p 型掺杂,对探测器的本征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21-02-23 14:03:23 2.38MB 探测器 共振隧穿 本征电流 有限元仿
1
实验实现了基于钠铝硼硅酸盐玻璃的近红外PbSe量子点光纤放大器(QDFA), 并在钠铝硼硅酸盐玻璃基底中, 通过优化熔融-退火法的热处理条件, 制备中心粒径为4.08~5.88 nm的PbSe量子点光纤。该QDFA由量子点光纤、波分复用器、隔离器、抽运源等构成。实验表明:QDFA在1260~1380 nm区间实现了信号光的放大, 增益波长区间与量子点的粒径大小有关。当输入信号光功率为-17 dBm时, 输出信号光增益为16.4 dB, -3 dB带宽达80 nm。实验观测到明显的激励阈值和增益饱和现象。与常规的掺铒光纤放大器以及少模掺铒光纤放大器相比, 本研究的QDFA的激励阈值低、带宽大、噪
2021-02-23 09:06:06 12.61MB 光纤光学 PbSe量子 量子点玻 增益带宽
1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赛题1基于智能手机的苹果糖度无损测量文献资源,内含苹果糖度检测的83篇相关文献及文献目录txt
2021-02-17 18:04:26 280.52MB 手机 光谱仪 近红外 苹果
1
针对近红外InGaAs焦平面(FPA)调制传递函数(MTF)的测量要求,设计了一种全反射式Offner光学系统,由两块共轴的球面反射镜构成,11成像,F数为4。在焦平面工作波长1.7 μm下对光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结果显示,在8 mm×30 mm的宽视场(FOV)内任一点,空间频率20 lp/mm处(对应光敏元尺寸25 μm×25 μm的焦平面的Nyquist频率),光学系统的MTF在1.7 \mm达到0.82,接近衍射限。Zygo激光干涉仪在0.6328 μm波长下的测量结果显示,系统的波前差均方根(RMS)值在0.6328 \mm约为1/20 λ,20 lp/mm处MTF在0.6328 \mm达到0.93。将测量得到的波前差数据代入CODEV中计算,结果表明波长1.7 μm下系统在8 mm×30 mm的视场内任一点,空间频率20 lp/mm处的MTF实验值仍高于0.8,满足要求。
2021-02-09 09:06:45 2.85MB 近红外 焦平面调 全反光学 Offner
1
介绍了一种1530 nm透射、1560 nm反射和45°工作列近红外分色片的设计与制备方法。选择Ta2O5和SiO2两种光学薄膜材料,采用多谐振腔法布里珀罗(F-P)窄带滤光片结构作为初始膜系,并选择4H作为谐振腔的间隔层进行消偏振设计,实现分色片透、反射过渡区域的压缩。采用电子束蒸发加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并应用光学极值法监控各膜层厚度,实现分色片多层膜的制备。利用分光光度计对分色片的光谱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研制出的分色片在工作波长的光学能量传递效率高于92%,适用于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不同波长信号的分离与高效传递。
2021-02-05 11:06:29 2.2MB 薄膜 近红外 分色片 多谐振腔
1
NIRFAST-Matlab 9.1 NIRFAST,现在建立在3DSlicer平台上,分割三维医学图像(DICOMS),创建用于光学计算/图像重建的数值模型。模拟多波长和发光(荧光和生物发光)光通过组织传播。
2021-02-04 22:39:11 14.63MB 近红外层析 扩散光层析 扩散近似方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