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铒光纤放大器是利用掺铒光纤这一活性介质,当泵浦光输入到EDF中时,就可以将大部分处于基态的Er3+抽运到激发态上,处于激发态的Er3+又迅速无辐射地转移到亚稳态上,由于Er3+在亚稳态上的平均停留时间为10ms,因此很容易在亚稳态与基态之间形成粒子数反转,此时,信号光子通过掺铒光纤,在受激辐射效应作用下产生大量与自身完全相同的光子,使信号光子迅速增多,这样在输出端就可以得到被不断放大的光信号。   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研制成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并开始应用于1.55mm频段的光纤通信系统以来,推动了光纤通信向全光传输方向发展,且目前EDFA的技术开发和商品化最成熟;应用广泛的C波
1
倾斜光纤光栅作为一种特殊结构的光纤光栅,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模式耦合理论,仿真研究了光栅周期对倾斜光纤光栅透射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纤芯导模与包层模的波长差和光栅周期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这一结论可提高倾斜光纤光栅在应变测量中的灵敏度和检测精度,且能够实现单光纤多测量的目的。
2023-03-30 11:01:27 960KB 工程技术 论文
1
本程序是一个模拟光子晶体光纤切面的用matlab书写的程序代码
2023-03-27 18:48:49 4KB 光子晶体光纤
1
光纤通信知识点归纳.doc
2023-03-26 22:10:06 821KB 光纤通信知识点归纳
1
摘要:概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地球动力学、航天器及船舶航运、民用工程结构、电力工业、医学、和化学传感中的应用。   一、前言   1978 年加拿大渥太华通信研究中心的K·O·Hill等人首次在掺锗石英光纤中发现光纤的光敏效应,并采用驻波写入法制成世界上根光纤光栅。19*,美 国联合技术研究中心的G·Meltz等人实现了光纤Bragg光栅(FBG)的UV激光侧面写入技术,使光纤光栅的制作技术实现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光纤光 栅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的成果日益增多,从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到光计算和光信息处理的整个领域都将由于光纤光栅的实用化而发生革命性的变
1
松下FX-501-C2传感器的使用调节说明,调节及使用。
2023-03-25 22:36:32 844KB 松下 传感器 说明书
1
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与液体的声光效应相结合,实现对液体浓度的检测。由于液体浓度的变化,光声效应产生的声信号将发生变化,利用光纤光栅声传感技术识别声信号的变化情况,从而实现对液体浓度的检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对液体浓度测量的灵敏度可达0.05%/mV。
2023-03-22 20:58:45 995KB 传感器 光纤光栅 声光效应
1
光纤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用途
2023-03-21 10:48:17 575KB 光纤耦合器 工作原理 用途
1
光纤耦合器结构与原理解析.zip
2023-03-21 10:46:22 489KB 光纤耦合器 结构 原理 解析
1
研究了一种基于高非线性光纤(HNLF)中交叉相位调制效应的全光频率上转换射频耦合到光纤无线通信(ROF)系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由于交叉相位调制引起的调制不稳定性, 波长1.54 μm, 重复频率为40 GHz的抽运光可使波长为1.56 μm, 载有速率为2.5 Gbit/s的非归零码作为下行链路数据的弱信号光光波分裂, 产生与载波距离为40 GHz且与载波相干的两个一阶调制边带, 抽运光脉宽、抽运光功率和光纤长度对载波与边带功率差有较大影响。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以上原理, 速率为2.5 Gbit/s的数据信号在高非线性光纤中被上转换到40 GHz毫米波上。信号光功率为0 dBm时, 得到的优化光纤长度为600 m, 抽运光功率为17 dBm。
2023-03-20 15:22:59 1.74MB 光通信 光纤无线 全光频率 交叉相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