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背景知识】 信号发生器又称信号源或振荡器,可产生不同波形、频率、幅度和调制情况的信号,为电子测量提供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电信号。信号发生器在生产实践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在振荡电路中的应用。 2.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系统概念。 【实验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简易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供电电源为±12V,要求频率调 节方便,并满足下列指标要求: 1、输出频率能在1KHZ~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 2、方波输出电压峰峰值UOPP=12V(误差<20%),上升、下降沿均小于10μS; 3、三角波输出电压峰峰值Uopp=8V (误差<20%); 4、在1KHZ~10KHZ的频率范围内,正弦波输出电压峰峰值Uopp≥1V,无明显失真。 提高要求: 1、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调范围不少于30%-70%; 2、自拟其它功能。
2024-04-27 13:32:34 2.45MB
1
移远EC200A 资料包括软件:全套用户指导手册,硬件包括手册,参考电路设计,元器件库PCB封装,3D型等
2024-04-27 13:19:20 19.71MB 通信模组 模组资料
1
电感的计算和材料选择,EMI设计的好就需要好的共电感,本文详细介绍了共电感的设计。
2024-04-25 21:02:41 1MB 共模电感的计算和材料选择
1
防抱死系统(ABS)在工作过程中具有高度非线性、时变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点。滑变结构控制法能够使系统在一定特性下沿规定的状态轨迹作小幅度、高频率运动,保持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通过简化空气阻力、车辆滚动阻力和纵向惯性力对系统的干扰,建立了单轮车辆的系统动力学型和ABS系统仿真型;以车轮最佳滑移率为控制目标,采用滑变结构控制方法,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考察了滑移率和制动力矩随制动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车轮始终处于最佳滑移率范围,提高ABS系统制动效率
2024-04-24 15:33:51 278KB 自然科学 论文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逆系统方法的滑控制策略,用于并联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SHAPF),以提高谐波消除性能。 基于逆系统方法,首先将SHAPF系统的d轴和q轴电流动力学线性化并解耦为两个伪线性子系统。 然后,将滑控制器设计为拒绝负载变化和系统参数不匹配对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 事实证明,控制器可以将电流动态指数稳定在其参考状态。 此外,提出了SHAPF系统零动力学的稳定性条件,表明零动力学可以通过在q轴电流动力学的参考中添加适当的DC分量来限制。 此外,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器来简化DC分量的计算。 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SHAPF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024-04-22 20:10:17 1.47MB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1
以打击地面运动目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滑变结构制导律。通过将目标视为参照原点,
从而将定常速度打击运动目标的问题转化为时变速度打击固定目标的问题。在此型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到了打
击运动目标的稳定状态条件。结合该稳定状态及落角约束条件,利用滑变结构理论设计得到该制导律。仿真结果
表明,该制导律可以对运动目标实现全向打击并且具有良好的制导性能。
2024-04-20 00:32:52 1.46MB
1
电复习的重点内容: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基础放大电路的相关计算 十六套电试卷及详细的答案
2024-04-16 08:41:54 2.8MB
1
 工业革命级的生产力工具。目前,ANI已经广泛应用,AGI处于研发阶段,大型是实现AGI的重要路径。AI大型通过预先在海量数据上进行大规训练,而后能通过微调 以适应一系列下游任务的通用人工智能型。在“大数据+大算力+强算法”的加持下,进一步通过“提示+指令微调+人类反馈”方式,实现一个型应用在很多不同领域。
2024-04-12 11:06:24 4.65MB 人工智能
1
STM32 F103C8T6学习笔记9:0.96寸单色OLED显示屏—自由取显示—显示汉字.rar
2024-04-08 10:56:21 4.32MB stm32
1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动态数学型设计调速系统,采用以转子磁场定向id=0控制和SVPWM调制相结合的矢量控制,速度调节器采用改进型指数趋近率滑控制方法。为了减少负载扰动的影响,提出一种负载转矩观测器,并对控制量进行补偿。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一般指数趋近率滑控制相比,改进型指数趋近率滑控制器能有效提高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和鲁棒性,同时转矩观测器可以准确辨识转矩值,实时对扰动进行补偿。
2024-04-02 15:41:25 209KB 自然科学 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