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算法论文 K-means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动态聚类算法,它将各个聚类子集内的所有数据样本的均值作为该聚类的代表点。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数据样本分配到离其最近的聚类中心,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为止。 1. K-means算法的定义 K-means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它可以将数据样本分配到K个聚类中,K是事先确定的参数。该算法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最佳的聚类方式,使得每个聚类中数据样本的相似度最大。 2. K-means算法的步骤 K-means算法的主要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初始化: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通常可以随机选择或使用.heuristic方法选择。 * 分配:将每个数据样本分配到离其最近的聚类中心。 * 更新:更新每个聚类中心的位置,使其更加接近该聚类中的数据样本。 * 重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为止。 3. K-means算法的优缺点 K-means算法的优点包括: * 简单易实现:K-means算法的实现非常简单,可以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实现。 * 高效率:K-means算法的计算效率非常高,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 * 可扩展性强:K-means算法可以处理高维数据,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 然而,K-means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asily affected by outliers:K-means算法对离群值非常敏感,可能会受到离群值的影响。 * K的选择:K-means算法的性能非常依赖于K的选择,选择不当可能会影响算法的性能。 4. K-means算法的改进 为了克服K-means算法的缺点,人们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法,包括: * 使用核函数:使用核函数可以使K-means算法更好地适应非线性数据。 * 使用多种距离度量:使用多种距离度量可以使K-means算法更好地适应不同类型的数据。 * 使用Hierarchical Clustering:使用层次聚类方法可以使K-means算法更好地适应高维数据。 5. K-means算法的应用 K-means算法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 * 图像处理:K-means算法可以用于图像分割、图像压缩等。 * 数据挖掘:K-means算法可以用于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 * Recommender System:K-means算法可以用于推荐系统的构建。 K-means算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动态聚类算法,它可以将数据样本分配到K个聚类中。该算法的优点包括简单易实现、高效率、可扩展性强,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易受离群值的影响、K的选择对性能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人们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法,K-means算法也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025-05-11 16:06:35 1.61MB Kmeans算法 k均值算法 聚类算法
1
STM32F407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款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在本项目中,我们关注的是其高级数字转换器(ADC)功能,特别是多通道数据采集与DMA(直接内存访问)传输的结合,以及如何通过ADC测量获取的信号来估算CPU温度的均值。 ADC在STM32F407中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这对于实时监测物理参数如电压、电流或温度至关重要。STM32F407内置多个ADC通道,可以同时对多个输入源进行采样,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精度。ADC配置包括选择通道、设置采样时间、分辨率和转换速率等参数。 多通道ADC采集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从不同的传感器读取数据,例如,一个系统可能包含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布在不同位置以监测CPU和周边环境的温度。每个通道的配置都需要独立设置,并且可以按照预定义的顺序或者并行方式进行转换。 接下来,DMA在STM32F407中的应用是为了减少CPU负担,实现数据的自动传输。在ADC采集过程中,一旦转换完成,数据可以直接通过DMA控制器传输到内存,而无需CPU干预。这种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能,因为CPU可以专注于其他更重要的任务,而数据处理则在后台进行。 要计算CPU温度的均值,我们需要对来自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平均。在STM32F407中,这可以通过在内存中累积所有ADC转换结果,然后除以传感器的数量来实现。为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可能还需要考虑ADC转换误差和温度传感器本身的漂移。此外,如果ADC的结果是12位或16位,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位右移以获得浮点或整数均值。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编程时应创建一个循环,该循环会触发ADC转换,等待转换完成,然后通过DMA将数据传送到内存缓冲区。在缓冲区填满后,可以进行平均计算,并更新CPU温度的均值。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执行,以便在每次新的ADC转换完成后处理数据。 在实际项目中,还可能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数据同步**:确保所有传感器在同一时刻或几乎同一时刻采样,以减少因采样时间差异导致的温度偏差。 2. **滤波**:应用低通滤波器或其他滤波算法以去除噪声,提高温度测量的稳定性。 3. **误差校正**:可能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对ADC读数进行温度传感器的校准,以得到更准确的温度读数。 4. **电源管理**:考虑到功耗,合理安排ADC和DMA的唤醒与休眠模式,特别是在低功耗应用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STM32F407ADC多通道采集配合DMA传输是一种高效且实用的方法,用于嵌入式系统中获取和处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尤其是当需要实时监控CPU温度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软件编程以及误差处理等多个方面,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2024-09-21 22:49:08 3.51MB stm32 均值算法 文档资料 arm
1
基于C均值算法的车辆检测与跟踪,可以检测静态图像中车辆或物体的人数!
2023-04-11 11:33:53 434KB C均值 VC++ 车辆检测
1
图像模糊matlab代码复合材料 论文代码“一种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用于颅面CBCT图像中的阴影校正” 内容 matlab 文件夹包含执行偏差校正的 matlab 代码,而 python 文件夹包含执行相同操作的 python 代码,以及更复杂方法的示例,其中偏差场也受平滑度约束。 例子 在人头示例上运行代码的示例。
2023-02-26 12:32:49 345KB 系统开源
1
K均值的时间复杂度为NKTD,其中,N代表样本个数,K代表k值,即聚类中心点个数,T代表循环次数,D代表样本数据的维度。 本算法的改进主要在以下方面: 一, 初始聚类中心点,传统的初始中心点是随机选择,由于K均值算法受初始中心点影响较大,为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本方法中,先将数据采用层次聚类的方法预处理,得到的k个中心点作为K均值算法的中心点。 二, 传统的聚类中心点更新是在结束一次循环后,本方法的聚类中心采用实时更新策略,即每次将一个模式归于一个新的聚类中心时,即立刻更新新的所属中心和原属聚类中心的中心值,增强算法的收敛性。 三, 为达到类内方差最小化,类类方差最大化这一原则,考虑到往往设定的K值不一定能很好实现聚类效果,故将以往的固定聚类中心改为一浮动区间。原有K为最小聚类中心个数,另设一聚类中心个数上限maxK。其具体实现如下: 1) 当一待聚类的模式得到其最近中心时,计算该聚类中心类内方差和将此模式归于该中心之后的类内方差,如果两者差别大于某设定阈值,则以该模式数据为基础,得到一新的聚类中心。 2) 当当前聚类中心个数等于设定的最大聚类中心时,合并最相邻的两个聚类。为使得到的聚类效果更为均衡,应该优先合并维度较小的聚类类别。
2022-12-19 08:49:27 1.85MB 层次聚类 K均值 不定K
1
主要用的numpy库实现的,其中数据点的生成可以看我另外一个作业模式识别作业:....聚类设计那个用来生成数据
2022-12-14 18:15:59 34KB python k_means C均值 聚类
1
C语言实现了K均值算法,包含两个文件,一个是纯C++语言版本的,可直接运行,另一个是C和Matlab混合版本,图形化运行结果,能够以不同颜色标识不同的聚类,用的是matlab引擎,代码已经写好,只是需要用户自己在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io中配置一些引用matlab的环境,具体配置可参考网上的matlab和C引擎混合。
2022-12-08 23:18:46 3KB K-means C语言 Matlab引擎 GUI
1
该程序可以实现MATLAB中模糊K均值算法的实现,计算结果为聚类中心以及每个样本对聚类中心的隶属度函数
2022-11-20 21:26:17 1KB matlab 模糊K均值
1
针对机床主轴热误差补偿过程中现有建模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热误差建模算法。首先应用FCM(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将众多温度测点予以分类,减少测点数量,提高测量精度;其次应用GCA(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对同类测点的热敏感度进行排序,选出该类中的关键测点;最后以优选出的测点为输入变量,以热位移为输出变量,利用ANFIS进行热误差模型设计,并与BP算法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降低了机床热误差,具有预测精度高的优点,能较好地实现机床主轴热误差的补偿。
1
- K 表示算法使用不同的初始质心执行以获得最佳聚类。 - 总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每个点到其聚类中心的距离相加,然后对所有聚类求和。 - 基于在 'iterKMeans' 每次迭代期间实现的最小总成本,将像素分配给它们各自的集群,并获得最终的压缩图像。 - 随着集群数量、图像大小和迭代次数的增加,该算法运行速度将变慢。
2022-08-08 01:42:49 1.2MB matla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