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N74LVC245:5V 至 3.3V 电压转换芯片详解 #### 引言 在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传输与信号处理是核心功能之一,而确保不同电压标准的组件间能够有效通信则至关重要。SN74LVC245作为一款高性能、低功耗、宽电压范围的八位总线收发器,不仅支持从5V到3.3V的电压转换,还能实现双向非反向三态总线兼容输出,为多种应用场景提供灵活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 产品特性与优势 SN74LVC245芯片具备以下显著特性: 1. **宽电压工作范围**:其工作电压可覆盖1.2V至3.6V,这意味着即使在不同电压标准的系统中,也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2. **符合JEDEC标准**:严格遵循JEDEC标准8-1A,确保了产品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3. **高输入电压承受能力**:输入端口能接受高达5.5V的电压,这对于需在高电压环境下工作的系统来说是个极大的利好。 4. **直接TTL电平接口**:无需额外的电平转换电路即可与TTL逻辑电平兼容,简化了设计过程。 5. **CMOS低功耗特性**:采用先进的CMOS技术,具有极低的功率消耗,适用于电池供电或对能耗敏感的应用场景。 6. **50Ω传输线驱动能力**:在85°C的高温环境下,仍能驱动50Ω的传输线路,体现了其出色的性能稳定性。 #### 描述与功能 SN74LVC245是一款基于Si门CMOS技术的八位总线收发器,其性能超越了大多数先进的CMOS兼容TTL家族。它主要由八个双向数据通道组成,每个通道都配备有非反向三态输出,允许数据在发送和接收方向上自由流动。该器件还包含一个输出使能(OE)输入,用于控制输出状态,从而有效地隔离总线,以及一个方向控制(DIR)输入,用于指定数据传输的方向。与'640'型号相比,'245'的输出是真正的非反向输出。 #### 功能表解析 功能表详细说明了输入状态与输出响应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 - 当OE和DIR同时为低电平时,A和B端口的数据相等(A=B),此时处于直通模式; - 当OE为低电平,DIR为高电平时,数据从B流向A(B=A),即逆向传输模式; - 当OE为高电平时,无论DIR状态如何,所有输出均进入高阻抗状态(Z),实现总线隔离。 #### 快速参考数据 针对典型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参数,SN74LVC245表现出色: - 传播延迟(tPHL/tPLH):当从A传输到B或从B传输到A时,典型的传播延迟时间为4.1纳秒,在CL=50pF的条件下,VCC=3.3V。 - 输入电容(CI):约为5.0皮法拉(pF)。 - 输入/输出电容(CI/O):大约为10皮法拉(pF)。 - 功率耗散电容(CPD):用于确定动态功耗,计算公式为PD=CPDxVCC^2x(fi+Σ(CLxVCC^2xfo))。 #### 订购信息与封装类型 SN74LVC245提供三种不同的封装选项: - 74LVC245D:采用20引脚SO封装,材质为塑料。 - 74LVC245DB:采用20引脚SSOP封装,材质同样为塑料。 - 74LVC245PW:采用20引脚TSSOP封装,材质为塑料。 #### 引脚配置 SN74LVC245的引脚配置如下: - 第1引脚(DIR):方向控制输入。 - 第2至第9引脚(A0至A7):数据输入/输出。 - 第10引脚(GND):接地,电压为0V。 - 第18至第11引脚(B0至B7):数据输入/输出。 - 第19引脚(OE):输出使能输入,低电平有效。 - 第20引脚(VCC):正电源输入。 SN74LVC245是一款集高性能、低功耗、宽电压范围于一身的八位总线收发器,特别适用于5V至3.3V电压转换的场景,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信号转换、总线扩展等领域,为现代电子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025-09-27 13:01:33 112KB 5v-3.3v转换
1
5V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档介绍了基于51单片机控制的5V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继电器的基本参数、单片机驱动继电器电路的设计、继电器的触点参数、线圈参数、继电器工作原理等内容。 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设计要求: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设计要求继电器工作电压为5V,继电器的吸合电流为40mA,线圈阻值为120Ω,继电器工作温度范围为-25℃~+70℃。 继电器的基本参数:继电器的基本参数包括触点形式、触点负载、阻抗、额定电流、电气寿命、机械寿命等。其中,触点形式为1C(SPDT),触点负载为3A 220V AC/30V DC,阻抗≤100mΩ,额定电流为3A,电气寿命≥10万次,机械寿命≥1000万次。 单片机驱动继电器电路的设计:单片机驱动继电器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继电器的基本参数和单片机的IO口输出电流。由于单片机的IO口输出电流很小(4-20mA),因此需要使用三极管来驱动继电器。单片机的IO口输出高电平触发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工作吸合电流为40mA或5V/120Ω≈40mA。 三极管的选择:三极管的选择需要考虑功率、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耐压、特征频率、放大倍数等参数。根据继电器的基本参数和单片机的IO口输出电流,选择的三极管为NPN型的9014或8050,电阻选3.3KΩ。 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工作原理是通过单片机的IO口输出高电平触发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工作吸合电流为40mA或5V/120Ω≈40mA。继电器的触点形式为1C(SPDT),触点负载为3A 220V AC/30V DC,阻抗≤100mΩ,额定电流为3A,电气寿命≥10万次,机械寿命≥1000万次。 本文档介绍了基于51单片机控制的5V继电器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继电器的基本参数、单片机驱动继电器电路的设计、继电器的触点参数、线圈参数、继电器工作原理等内容,为设计和实现继电器控制模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25-06-01 17:34:52 456KB 51单片机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TL494 PWM控制器的BUCK电路设计,实现5V稳定输出并带有软启动和电流保护功能。首先搭建基本的BUCK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元件如IRF540N MOS管、MBR20100续流二极管、220μH电感和470μF电容。接着配置TL494的关键引脚,尤其是第4脚用于软启动,通过RC网络控制启动时间和PWM占空比的线性增加。电流保护机制通过在MOS管源极串联采样电阻,利用LM393比较器监测电流并在过流时关闭PWM输出。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SPICE代码片段以及调试技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模拟电路和电力电子基础知识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设计高效稳定的DC-DC转换器的场合,特别是在对启动过程和平滑输出有较高要求的应用中。目标是掌握TL494的工作原理及其在BUCK电路中的应用方法。 阅读建议:读者可以跟随文中的步骤,在Multisim环境中逐步构建和调试电路,重点关注软启动和电流保护的设计细节。同时,注意保存仿真文件时选择正确的版本格式,以便后续分享和复现实验结果。
2025-05-31 23:07:59 1.87MB
1
标题中的“一节干电池1.5V升压5V模板,1.5V升压3.3V电路图”指的是使用单个1.5V电池(如5号或7号电池)通过特定的电子电路将其电压提升到5V或3.3V,这种操作在许多电子设备中是必要的,因为很多现代电子元件需要3.3V或5V的工作电压,而1.5V的电池电压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描述中提到了无锡平芯微的PW5100升压芯片,这是一款专为低电压输入设计的高效能升压转换器。该芯片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性: 1. **低功耗**:PW5100在空载时的电流仅为10uA,这意味着它在待机或非工作状态下几乎不消耗能量,这对于电池供电的设备尤其重要,因为它可以显著延长电池寿命。 2. **高效率**:芯片的最大效率可达95%,这意味着大部分输入功率都将转化为有用的输出电压,减少了能量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 **宽输入电压范围**:PW5100能够处理从0.7V到5V的输入电压,这使其能够适应各种电池状态,甚至当电池电量下降到很低时仍能正常工作。 4. **高工作频率**:1.2MHz的开关频率允许使用更小的外部电感器和电容器,从而减小了整个升压电路的体积和重量。 5. **大电流输出**:芯片的最大开关电流达到1.5A,足够为大多数小型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电源。 6. **可调输出电压**:PW5100支持从3.0V到5.0V的固定输出电压选择,这使得它能灵活地适应不同应用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1.5V升压至5V或3.3V的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 输入电压经过电感器进行储能,然后通过开关器件快速释放到电容上,这个过程由PWM(脉宽调制)或PFM(脉冲频率调制)控制,以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 输出电压通过反馈电路进行监控,确保其始终维持在设定的3.3V或5V。 - 当电池电压下降时,PW5100的内部调节机制会调整开关频率或占空比,以保持恒定的输出电压。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电池的内阻、负载需求以及工作环境温度等因素,以确保升压转换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曲线图则提供了关于芯片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帮助设计师评估其是否符合特定应用的需求。 1.5V升压至5V或3.3V的技术对于依赖单节电池供电的小型电子设备(如遥控器、无线鼠标等)至关重要,而PW5100芯片因其高效、低功耗和宽输入电压范围等特点,成为这类应用的理想选择。
2025-04-13 14:46:28 186KB 1.5V升压5V 1.5V升压3.3V
1
基于Matlab的5V反激式开关电源仿真设计:电流电压双闭环PID控制及结构细节详解,基于Matlab simulink的5V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双闭环PID控制下的仿真研究及详细计算分析,5V2A反激式开关电源仿真 基于Matlab simulin仿真软件设计,采用电流电压双闭环反馈PID控制方式,输出电压恒定5V 输入85-265AC 结构:单向桥式?反激变器 详细的反激Mathcad详细计算,包含mos,二极管选型,变压器设计计算,钳位电路计算 ,5V2A反激式开关电源仿真;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电流电压双闭环反馈PID控制;恒定5V输出电压;85-265AC输入;单向桥式反激变换器;mos选型;二极管选型;变压器设计计算;钳位电路计算,基于Matlab仿真的5V2A反激式开关电源设计:电流电压双闭环PID控制,详细Mathcad计算解析
2025-04-10 15:18:08 1.9MB kind
1
SGM3204 LCEDA格式原理图和规格书 SGM3204从 1.4V 至 5.5V 的输入电压范围产生非稳压负输出电压。 该器件通常由 5V 或 3.3V 的预稳压电源轨供电。由于其宽输入电压范围,两个或三个镍镉、镍氢或碱性电池以及一个锂离子电池也可以为它们供电。 只需三个外部电容器即可构建一个完整的DC/DC电荷泵逆变器。整个转换器采用小型封装,可构建在 50mm2 的电路板面积上。通过更换通常需要通过集成电路启动负载所需的肖特基二极管,可以进一步减少电路板面积和元件数量。 该SGM3204可提供 200mA 的最大输出电流,在宽输出电流范围内具有大于 80% 的典型转换效率。 该SGM3204采用 SOT-23-6 封装。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C至+85°C。
2024-11-30 15:05:20 342KB 电压反相器
1
我们常用的 48V 锂电池或者 48V 供电的电源中,需要用到一些电子软件电路,需要给 MCU 供电,如 STM32 等,就需要稳定,稳压输出 5V 或者 3.3V 的输出电压。 对于小电流的,几个 MA-二十 MA 的应用来说,用 LDO 是最合适的选择了。适用的 LDO 稳压芯片也有一款,是 PW8600,60V 输入,80V 耐压。深圳市夸克微有限公司
2024-06-07 20:31:49 562KB 48V转5V 48V转3.3V 电源芯片
1
基于multisim仿真的开关电源5V充电适配器纯硬件设计(仿真图) 该设计为multisim仿真的开关电源5V充电适配器纯硬件,实现充电器5V适配器功能; 功能实现如下: 1、multisim仿真; 2、纯硬件设计; 3、市电220V交流输入; 4、输出5V 2A; 5、开关管控制输出电压; 6、高频变压器变压控制; 7、输出滤波等; 8、输出LED指示灯;
2024-04-29 10:55:14 543KB 开关电源 Multisim仿真
1
采用TI TPS563200,输入4.5V到17V,输出固定5V(可通过焊接不同反馈电阻改变输出电压),最大3A电流输出。电路板23mm*24mm。
2024-04-22 15:24:00 740KB dcdc变换器 电路方案
1
利用LM7805,LM7905进行交流电转正负5V直流电,利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得出结果正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一,负误差不超过百分5。
2024-04-11 11:37:22 111KB multisi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