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函数的MeanShift算法,采用C++实现。相比较于其他的MeanShift算法和OpenCV中的Meanshift算法,本算法将将核函数编程实现,大大提高了跟踪的精度和速度,精度远高于opencv中的cvMeanShift算法。
2025-04-27 16:30:48 5KB MeanShift
1
引言:  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有硬核和软核之分。其中,嵌入式处理器软核以其更大的使用灵活性,更低廉的成本,受到了研发人员和市场的广泛欢迎。Altera公司推出的嵌入式处理器软核Nios II更是软核处理器中的先进代表,它已经快速的渗透到教学、科研以及生产等各个方面,积极的推动着嵌入式技术、SOPC(可编程片上系统)的发展。  1 Nios II 简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复杂度已经能够在单个可编程器件内实现整个系统,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已成为现实。Altera将可编程器件的优势拓展到嵌入处理器的开发设计中,推出了成功的产品。  2000年,Altera
2025-04-23 23:22:05 146KB
1
核密度测试数据通常用于统计学和数据分析领域,以评估样本数据的分布情况。在这份数据集中,我们可以预期包含了一系列数值型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能够反映出某一变量的分布特征。核密度估计是一种非参数方法,用以估计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它通过在每一个数据点周围放置一个核函数来平滑数据,核函数的形状和宽度(带宽)会对估计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核密度测试数据可以用于多种统计分析和预测模型中。例如,在金融领域,可以用它来分析资产收益率的分布,从而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在生物学研究中,可以用来分析生物体中某些指标的分布状况,如基因表达水平或疾病发生的频率等。在工业生产中,核密度测试数据有助于检测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通过对产品特性数据的核密度估计,可以判断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系统性偏差或异常情况。 此外,核密度估计可以应用于机器学习中的聚类算法,如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其中核密度估计用于识别数据中的密度变化,以此区分不同的聚类。它还可以用于异常检测,因为核密度估计能够突出数据分布中密度极低的区域,这些区域往往代表着异常值或噪声。 处理核密度测试数据时,数据预处理非常重要,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和异常值检验等步骤。预处理之后,通过选择合适的核函数和带宽进行核密度估计,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密度估计结果。通常,核函数的选择包括高斯核、Epanechnikov核或均匀核等,而带宽的选择则需要利用交叉验证等技术来优化。 核密度测试数据的可视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会绘制核密度曲线图,这种图可以直观地展现数据分布的形态,帮助分析师理解数据的特征。在多变量数据分析中,核密度估计还可以扩展到多维空间,形成多维核密度估计,但这会使得结果的可视化变得更为复杂。 核密度测试数据集提供了对单变量或多元变量数据密度分布的深入了解,是现代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无论是科研工作者、工程师还是数据分析师,都可能需要使用核密度测试数据来支持他们的分析和决策过程。
2025-04-19 21:49:21 17KB 数据集
1
基于IP核的乘法器设计 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基于IP核的乘法器,并使用Xilinx的ISE软件进行仿真和验证。实验中,我们使用了IP核Math Function中的Multiplier资源,通过GUI接口可以轻松设计任意位的,有符号或无符号的乘法器。 知识点: 1. IP核的概念和应用:IP核是指可以重复使用的,已经设计和验证的电路模块,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IP核Math Function中的Multiplier资源来设计乘法器。 2. ISE软件的使用:ISE软件是Xilinx提供的一款集成开发环境,用于设计、仿真和验证基于FPGA的数字电路。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ISE软件来创建新的工程、生成IP核、编写VHDL代码和进行仿真。 3. VHDL语言的应用:VHDL语言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硬件描述语言,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的设计和验证。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VHDL语言来编写乘法器的代码。 4. 乘法器的设计原理:乘法器是一种基本的数字电路模块,用于实现数字信号的乘法运算。在本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16位的乘法器,并使用IP核和VHDL语言来实现。 5. ISE仿真器的使用:ISE仿真器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仿真工具,用于验证数字电路的行为和时序。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ISE仿真器来进行行为仿真和时序仿真。 6. VHDL编程的基本结构:VHDL语言的基本结构包括实体、架构、进程和信号。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VHDL语言来编写乘法器的代码,并使用了实体、架构和进程来描述乘法器的行为。 7. IP 核生成的乘法器: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IP核Math Function中的Multiplier资源来生成一个16位的乘法器,并使用GUI接口来设计乘法器的参数。 8. VHDL语言的组件声明: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VHDL语言来声明乘法器的组件,并使用了port map语句来连接组件之间的信号。 9. 仿真结果的分析: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ISE仿真器来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10. 实验报告的编写:在本实验中,我们编写了实验报告,详细记录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分析。
2025-04-15 15:09:08 95KB
1
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随机纤维插件:周期对称性与纤维含量的可视化工具,基于蒙特卡罗的随机算法生成具有周期对称性及含量界定的单向随机纤维插件模型,基于蒙特卡罗的随机算法(经典硬核模型orRSA随机吸附法 ),生成单向随机纤维插件,特点: 1.可以画带界面厚度,rve边缘产生的纤维具有周期对称性, 2.画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显示rve内的纤维个数以及含量,以及界面厚度 ,基于蒙特卡罗的随机算法; RSA随机吸附法; 生成单向随机纤维插件; 周期对称性纤维; 显示RVE纤维个数与含量; 界面厚度。,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随机纤维插件生成工具
2025-04-12 19:43:42 4.97MB 正则表达式
1
在数字电路设计领域,Xilinx公司推出的FPGA器件因其出色的灵活性和强大的性能而在行业内广受欢迎。而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是Xilinx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总线接口,用以连接和集成IP核。AXI接口主要面向高性能的存储器映射型IP核,其协议包括了对突发传输和乱序读写操作的支持,旨在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AXI-Interconnect IP核则是实现AXI协议的关键IP核心,它允许多个AXI主设备和多个AXI从设备在复杂的系统中进行高效的数据交换。通过AXI-Interconnect IP核,设计者可以方便地构建起一个包含多个处理单元的复杂系统,而无需从头开始编写底层的通信协议。 在本压缩包文件中,包含了AXI-Interconnect IP核的源码,这些源码是以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编写的。Verilog是电子系统设计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硬件描述语言,它可以用来模拟数字系统、描述系统的行为和结构,对于FPGA和ASIC设计尤为关键。由于硬件描述语言代码的复杂性,本文件中的部分FIFO(First-In-First-Out)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源码被加密,以保护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然而,AXI仲裁和跨时域操作的核心源码是开放的,具有可读性,这意味着设计者可以阅读并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对源码进行修改和优化。 由于Xilinx公司采用了AXI协议,使得其FPGA在处理高速、高并发的数据流时具有明显优势。AXI协议通过定义一系列的标准信号和传输规则,使得不同的IP核之间能够无缝对接,高效地进行数据交互。在系统设计中,AXI-Interconnect IP核的使用可以极大地简化多处理器之间的通信设计,让设计者可以更专注于应用逻辑的开发。 本源码文件中可能包含的模块包括但不限于AXI主端口、AXI从端口、地址解码器、数据缓冲区、读写通道等。通过这些模块,设计者可以构建起一个复杂的网络,在不同的AXI主从设备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数据传输路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AXI-Interconnect IP核可以连接多个处理器、外设以及内存控制器等,使得整个系统能够高效地工作。 对于使用Xilinx FPGA开发的工程师而言,理解和掌握AXI-Interconnect IP核的源码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AXI协议的工作原理,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和优化IP核,达到提升系统性能和效率的目的。在一些对数据吞吐量和响应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如视频处理、网络通信、数据中心等,对AXI-Interconnect IP核进行源码级别的定制可能会成为系统成功的关键。 这份AXI-Interconnect IP核源码文件不仅为FPGA设计者提供了一种实现高效数据交互的手段,同时也为深入学习和研究AXI协议提供了宝贵的材料。通过掌握这些源码,工程师能够在设计自己的数字系统时,实现更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更高的系统集成度。
2025-04-07 15:13:08 14.45MB Xilinx FPGA AXI4 Verilog
1
SSA优化下的核极限学习机(SSA-KELM)回归预测MATLAB代码详解:电厂运行数据应用与操作指南,SSA优化下的核极限学习机(SSA-KELM)回归预测MATLAB代码详解:清晰注释,EXCEL数据读取,电厂运行数据应用示例,SSA麻雀搜索算法优化KELM核极限学习机(SSA-KELM)回归预测MATLAB代码 代码注释清楚。 main为主程序,可以读取EXCEL数据。 很方便,容易上手。 (电厂运行数据为例) 温馨提示:联系请考虑是否需要,程序代码,一经出,概不 。 ,SSA-KELM; 回归预测; MATLAB代码; 代码注释; 主程序; EXCEL数据读取; 电厂运行数据。,SSA-KELM回归预测模型:基于MATLAB的电厂运行数据优化分析
2025-04-02 21:51:29 4.46MB xhtml
1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实现的1553B总线协议IP核的设计与应用。该IP核采用Verilog编写,支持BC(总线控制器)、BM(总线监控器)、RT(远程终端)三种模式,适用于航空电子等领域。文中展示了关键状态机代码,解释了各模式的工作流程及其优化设计,如双时钟域同步技术和硬件计数器的应用。此外,文章强调了IP核的高移植性和易用性,提供了详细的移植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分享了多个实际项目的成功案例,如无人机飞控通信和航天遥测系统的应用。最后,文章提到附带的自动化测试套件和随机测试用例生成器,确保了IP核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适合人群:从事FPGA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以及航空电子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快速搭建1553B总线通信系统;②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③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④满足军工级项目的严格要求。 其他说明:该IP核不仅提供完整的源码和详尽的文档,还包括了仿真模型和测试工具,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2025-03-31 13:43:16 112KB FPGA Verilog 嵌入式系统 自动化测试
1
VIVADO中UART IP核 使用的是AXI-lite通信协议,外部接口分别为RX、TX以及Interrupt。该工程中使用了UART IP核,并且写了AXI-Lite mater部分代码实现UART IP核通信,在tb文件中写了UART rtl代码,可实现IP核与代码直接的发送接收。代码可直接进行仿真。
2025-02-11 17:30:30 35.59MB vivado fpga uart通信
1
在进行FPGA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仿真验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当涉及到IP核,比如Altera三速以太网IP核时,仿真就显得尤为重要。Quartus II是Altera公司推出的一款综合性的FPGA设计软件,它集成了逻辑设计、时序分析和布局布线等多个环节。Modelsim-Altera则是与Quartus II配套的仿真工具,用于验证逻辑设计的正确性。 在Quartus II 15.0版本中,仿真流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是设置NativeLink。NativeLink能够将Quartus II工程文件与Modelsim-Altera仿真工具进行关联,以便于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仿真验证。在编译完成,没有错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设置NativeLink: 点击Quartus II界面中的"Assignments" -> "Setting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EDA Tool Settings"(红框1处),接着选择"Simulation"(红框2处)。在设置过程中,需要核对红框3处和4处是否与图上设置的一致。随后,勾选红框5处的"Compile testbench"选项,点击红框6处的"Test Benches"以进入新的testbench设置窗口。 在testbench设置窗口中,点击"New"创建一个新的Testbench设置脚本。然后,点击NewTestBenchSettings选项卡中的Filename一栏最右侧的三个小点(红框1处所示)。在弹出的文件选项卡中,定位到工程目录下的"_testbench/testbench_verilog/"目录下,选择"_tb.V"文件并Open。返回到NewTestBenchSettings选项卡中后,点击Add将"_tb.v"添加进去。 接下来,需要再次点击那三个小点,进入文件选择选项卡中,并定位到工程目录下的"_testbench/testbench_verilog/models"文件夹中,选择除以"timing"开头的文件以外的其他所有文件。点击Open。这些文件是为了配合仿真TSE IP核而存在的仿真模型,它们组合在一起相当于虚拟了一个物理的网络收发器PHY,使得我们可以模拟真实的板级环境进行仿真测试。 在NewTestBenchSettings选项卡中,Testbench一栏中输入"_tb",而TopLevelmoduleintestbench一栏中输入"tb"。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文件名字是"_tb.V",但文件中的testbench顶层实体名字仍然是"tb"。因此,我们不应该直接设置"_tb.V"作为topLevelmoduleintestbench的名字,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输入"tb"。 完成设置后,连续点击两次"OK",回到Settings-<工程名>选项卡中,勾选"Use Script to setup simulation",并定位到文件"_testbench/testbench_verilog//_wave.do"。这个文件是一个脚本文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我们将信号有条理地添加到仿真波形窗口中,使得观察更加直观。点击"Apply",然后"OK"即可。 至此,NativeLink的设置基本完成。在Quartus II软件中点击"RTL Simulation"按钮就可以启动仿真。仿真过程会比较漫长,因为Modelsim-Altera需要首先对设计文件进行编译,整个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左右的时间。仿真开始后,模型将会自动在波形窗口中添加信号并停在仿真时间0处。由于仿真脚本中没有"run"命令,所以添加完波形后Modelsim将进入等待状态。这时,我们需要手动输入"run-all"命令或者在GUI上点击"run-all"按钮来运行仿真。仿真大约运行10秒后会停下来,此时,我们就可以开始观察波形,并在Transcript窗口中获取仿真过程中的一些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完成对Altera三速以太网IP核的仿真测试,观察收发模块和FIFO模块的信号波形,对仿真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在后续的工作中,还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进一步优化设计,确保最终的FPGA设计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025-01-09 15:20:58 62KB 软件开发 QUARTUS II15.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