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器人智能体编队控制领域的多种方法及其MATLAB代码实现。具体涵盖了基于图论法、基于距离和方位的编队控制、一致性领航跟随编队(攻防)、基于拓扑图与领航跟随的编队控制以及一致性编队的方法。每种方法都通过具体的MATLAB代码实现了编队控制,确保编队的稳定性、鲁棒性和灵活性。文中还讨论了这些方法在军事、救援、工业自动化等多个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潜力。 适合人群:对多机器人系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并掌握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理论与实践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多机器人协同工作的项目,如军事演习、灾难救援、工业生产线等。目标是提高多机器人系统的协作效率,增强任务执行能力。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详细的MATLAB代码实现,还深入解析了各种编队控制方法背后的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2025-11-23 21:10:10 382KB MATLAB 图论法 领航跟随
1
基于领航跟随法的切换拓扑编队控制:可调节智能体数量的Matlab程序实现,6 编队控制matlab程序 切拓扑 基于领航跟随法目标跟踪,可调节智能体数量 ,核心关键词:编队控制; MATLAB程序; 切换拓扑; 领航跟随法; 目标跟踪; 可调节智能体数量。,基于领航跟随法的切换拓扑编队控制Matlab程序,可调智能体数量目标跟踪 在现代控制系统中,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动态环境下的目标跟踪和任务执行中。本项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基于领航跟随法的切换拓扑编队控制,并通过Matlab程序来模拟和分析智能体的动态行为。领航跟随法是一种多智能体系统中常见且有效的协调控制策略,它允许智能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交换来保持编队队形,并达到共同的跟踪目标。 在本研究中,程序的设计考虑了可调节的智能体数量,这一功能对于需要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尤为重要。通过编写和实现Matlab程序,研究者们可以对不同数量的智能体在编队控制中的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这不仅有助于理解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能够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 切换拓扑是指在编队控制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或智能体自身状态的改变,编队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控制系统能够灵活适应,以保持编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中的Matlab程序实现了这一动态适应机制,使得智能体可以在编队结构改变时,迅速调整其行为和位置,以适应新的编队形态。 目标跟踪功能是指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目标位置,控制智能体进行移动,最终实现对目标的有效跟踪。本研究将目标跟踪与编队控制相结合,展示了如何通过领航跟随法实现智能体的自主协同运动,从而达到对移动目标的有效跟踪。 在具体的程序实现方面,研究者们创建了多个文档和文本文件,详细记录了程序的构建过程和研究成果。这些文件包括了对编队控制理论的深入分析,以及Matlab程序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图像文件可能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展示,辅助说明了程序运行的结果。 这项研究展示了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如何通过领航跟随法实现动态和灵活的编队控制,同时保证了智能体数量的可调节性以及对动态目标的高效跟踪。这些成果不仅在理论上有重要的贡献,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如无人系统协同、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5-05-14 22:03:57 683KB
1
基于MSRDS领航跟随法多机器人编队控制SPL代码 编队控制算法是基于Leader-following formation control of multiple mobile vehicles J. Shao, G. Xie and L. Wang 仿真平台选用Microsoft Robotics Developer Studio 4和HelloApps SPL Tool 实现。 压缩包包含使用文档,程序截图和仿真录像以及源码等。
1
matlab代码
2021-06-25 20:01:21 1KB matlab
1
研究了基于离散时间模型的多智能体领航跟随编队控制算法。在该算法中,通过引入基于邻居的局部控制律以及基于邻居的状态估计规则设计了一种新型控制器,在该控制器中通过简单地设定跟随者和领航者之间的相对坐标即可方便地实现任意形状编队,同时该文引入了坐标旋转公式——用于实现整个队形能够随着领航者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做相应旋转,且文中分别给出了固定拓扑和切换拓扑时系统稳定编队的充分条件。最后分别通过Matlab仿真和在Amigobot机器人平台上做实验来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及实际可行性。
1
研究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领航跟随一致性问题. 假设每个多智能体系统只能得到其邻域的输出测量信息, 在此条件下, 讨论多智能体在有向固定网络拓扑和无向切换网络拓扑两种情况下的一致性问题. 针对这两种情况, 提出含有一种分布式观测器的一致性控制算法. 应用Lyapunov 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若单个多智能体系统是可镇定和可检测的, 且网络连接拓扑只需满足简单的结构, 则系统能够达到领航跟随一致性. 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