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流型有源滤波器,研究指数趋近律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通过调整参数来加速向滑模面的趋近过程,很好地抑制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现象.该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和对外界干扰不敏感等特点.将此控制方法和直接电流PWM相结合,使系统的运行特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借助PSCAD仿真软件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优越性.
2024-01-16 17:20:00 910KB 行业研究
1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被公认为是治理电网谐波最有效的手段,但存在固有的抖振问题。针对实际APF系统对控制性能的要求,提出基于组合趋近律的离散滑模控制算法,在滑模运动前期采用指数趋近律,在滑模运动后期采用变速趋近律,以削弱系统的抖振,提高系统稳态性能,实现更好的信号跟踪效果。
2024-01-16 17:18:11 193KB 行业研究
1
一个简单的基于趋近律的滑模控制matlab程序及模型文件,已亲测可以运行,有疑问的可以评论私信我
2023-11-01 10:25:03 25KB matlab
1

针对滑模控制中传统趋近律存在抖振、收敛速度慢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特定双幂次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方案. 双幂次趋近律具有全局快速的固定时间收敛特性, 收敛时间存在与滑模初值无关的上界. 当系统存在有界集总扰动时, 双幂次趋近律能使滑模及其一阶导数在有限时间收敛到稳态误差界内. 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1
利用S函数编写被控对象和基于指数趋近的滑模控制器,用simulik建立模型,并在分析结果中添加了跟踪误差及误差变化率等观测输出,含实现的模型和程序,完美运行,另外点击我的专栏“滑模控制”可以查看详细解析和推导,手把手带你学会滑模控制。
2022-09-13 15:04:37 26KB 控制器
1
基于趋近律的离散滑模控制(关于二阶系统)
2022-07-28 10:31:41 814B 趋近律 离散滑模控制 二阶系统
1
<html dir="ltr"><head><title></title></head><body>针对滑模控制中传统趋近律存在收敛速度慢、时间长和抖振严重等不足, 提出一种利用双幂次趋近律提高系统状态收敛速度的设计方案. 该双幂次趋近律无论在远离滑动模态还是在接近滑动模态的空间内均具有快速收敛能力. 理论分析表明, 该双幂次趋近律具有二阶滑模特性, 当系统存在不确定性时, 系统状态及其导数可以快速收敛到平衡零点的邻域内. 仿真结果表明, 双幂次趋近律与传统幂次趋近律、指数趋近律、快速幂次趋近律相比, 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运动品质. </body></html>
1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提出一种新型趋近律滑模控制策略。所提出的新型趋近律在幂次趋近律的基础上加入指数项,并且在幂次项指数中引入系统状态变量使幂次项指数与系统状态关联,解决幂次趋近律在远离滑模面时趋近速度慢的问题,同时使系统能平滑进入滑模面。然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系统负载扰动,并将观测值前馈补偿至滑模控制器,降低负载扰动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鲁棒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趋近律滑模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和鲁棒性。
1
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对象二自由度机械臂),matlab/simulink仿真程序
论文首先对车辆的运动过程进行研究,建立车辆的运动学模型,推导车身各点与车 身参考点的几何关系,明确车身参考点以及整体轮廓在车速和方向盘输入下的运动规律。其次,基于传统路径研究单步平行泊车情况下的最小车位尺寸、允许车身偏转角范围和可行泊车起始区域,分析单步平行泊车情景的环境约束条件和车辆运动学约束条件,基于 B 样条曲线理论建立非线性约束单步平行泊车路径优化函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泊车实际情况分别针对常规泊车初始位姿和倾斜泊车初始位姿进行 MATLAB 路径规划仿真,验证路径规划方法的合理性。接着,结合非时间参考路径跟踪控制和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提出基于趋近律的非时间参考终端滑模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应用非时间量参考方法,避免车速控制量对车辆路径控制造成影响,降低车速控制要求;结合基于趋近律的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控制车辆跟踪参考路径,降低跟踪误差并改善趋近品质,削弱抖振现象,通过跟踪正弦参考路径 Simulink 仿真验证设计控制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 Simulink和 Carsim 软件联合仿真实验针对常规初始位姿和倾斜初始位姿进行路径规划和跟踪仿真。
2021-05-02 14:01:37 12.77MB 自动泊车 路径规划 趋近律 联合仿真